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8重庆‘抗战文学与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由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重庆市抗战文史研究基地主办,于2008年12月7日在重庆召开,参会的有海内外专家学者80余人。大会就抗战文史资料的整理与研究、抗战时期的中外关系与中国全民抗战、抗战时期的区域文学与大后方文学、抗战时期的文艺政策与文学理论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取得丰硕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全面论述了苏光文教授二十年来在抗战文学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文章指出:苏教授的抗战文学研究,是以对史料的了解和把握为起点的,在此基础上他一步步超越,逐渐形成独到的理论支点和拓展向度,最终在史论的层面上进行了体系建构,从而为抗战文学研究这片特殊领地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从抗战初期理论的偏狭性到抗战中后期对文学本质的把握,重庆抗战文论中的现实主义理论不断得到深化,这一深化促进了重庆抗战文学的发展。重庆抗战文学现实主义理论的深化既是抗战文学所留下的需不断思考的问题,也是目前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从抗战文学中反省后再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由广东中国文学学会、《学术研究》杂志联合主办的“抗日战争与中国文学学术研讨会”于8月26日在广州召开。研讨会由中国文学学会会长吴宏聪教授主持,有Zo位学者参加。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与会学者以史为鉴,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同时,站在新时代的历史高度对抗战时期的文学在中国新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作了充分肯定,并围绕抗战文学有关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交流。一、抗战文学在中国农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会学者认为,抗战文学既是五四以来中国反帝反封建文学的继承和发展,又是新民主主义文学的开端。抗战文学继承了五四新…  相似文献   

5.
从文化视角去研究重庆抗战文学,是一个很有前途和意义的学术路子。其理论前提有二:一是辨清文化与文学的关系,并从人类社会的整体层面去建构文化的一套概念系统,使之与文学和诸学科既相区别又有联系;二是处理好重庆抗战文学的区域性与全国性定位问题,主张在全国性意义上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抗战时期文学的多维性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时期的文学呈多维发展道路,对其应进行全方位多侧面的考察研究。抗战时期的文学不等于抗战文学。抗战文学以皖南事变为界线,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上海“孤岛”文学和香港文学,应属于抗战文学,而东北沦陷区文学和关内论陷区文学则不属于抗战文学。当然,即使这两个沦陷区的文学,也有些微的差别和不同。  相似文献   

7.
2005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评论》杂志社与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在重庆联合举办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抗战文学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就“战争与20世纪中国文学”、“重庆文学在抗战文学中的地位”、“开拓研究中国抗战文学的新视野”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抗日战争中,西南联大作家从寻找抗战力量开始,到描写抗日战斗,直至亲身上战场感受战争,最后对战争进行了人本思考,其作品具有与一般抗战文学不同的特点。尤其引人瞩目的是作品的艺术色彩,西南联大文学调动各种艺术手段抒写抗战内容,创作出一些前所未有的作品,达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水平,取得了描写抗战的最高成就。认识西南联大文学的成就,或许能够充实中国现代文学史著中关于抗战文学的贫乏内容。  相似文献   

9.
在目前学界的抗战文学研究中,对“文学昆明”的研究一直只停留在西南联大文学研究层面,而没有对作为“文学空间“的昆明在整体上进行挖掘、辨析、考察.通过对抗战时期“昆明形象”的呈现,丰富抗战时期文学乃至中国现代文学的表现内涵.  相似文献   

10.
<正> 近十年来抗战文学的研究有所前进,有所突破;但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尚须进一步开拓,有个别看法也不无偏颇,现在略举几点谈谈。有的研究者认为,抗战打乱了新文学朝着大众化方向前进的轨程,言下之意是抗战文学没有继承并发扬文艺大众化的优秀传统,出现了新的“断层”。应当承认,在抗战时期围绕着大众化、民族形式的讨论,出现了否定“五四”以来革命  相似文献   

11.
迄今为止的关于抗战文学的研究,往往习惯于把它分成抗战前期和抗战后期两个文学发展阶段。这种分期所仰仗的主要依据是外在的抗战政治形势的变化和发展及其对文学产生的牵制和影响。——应该说,认识到抗战这一特殊的历史事变及其比其前任何政治事件给文学带来的影响都要大的事实,这种分期方法对于阐释抗战文学的产生、发展及其风格特色和运演规律是很有帮助的,不失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角  相似文献   

12.
对抗战文学研究,笔者根据自己的文学创作经历与文学研究心得,作如下建议:一、对抗战文学重新进行一次资料搜集工作;二、对抗战文学的研究,适当改变习惯性的观念,放宽研究范围;三、应着重研究抗战文学的评价准则问题。  相似文献   

13.
抗战时期,很多作家因大片国土的沦丧而内迁到西南大后方。内迁作家在三个层面上导致了中国抗战文学的转变:一是中国抗战文学创作中心的转变,内迁作家促进了大后方文艺事业和抗战文学创作的兴盛,使该地区取代了昔日京沪的文学中心地位;二是中国抗战文学创作热情的转变,内迁作家受大后方物质条件的限制而出现了创作的“滑坡”,在整体上影响了中国抗战文学的热情;三是中国抗战文学创作风格的转变,内迁作家从昔日的激情创作转向对战争和历史的冷静思考。  相似文献   

14.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暨中国抗战文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12月19~20日在重庆师范大学召开。80余名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研讨会。大会从抗战文学与现代文学研究的新视野、抗战文史的区域性研究、抗战文学比较和译介及传播、抗战时期的文艺政策与文艺理论等几个方面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抗战初期的广州文学,从抗战爆发(1937年7月7日)至广州沦陷(1938年10月21日),其来龙去脉,可以前后伸延而分三个发展阶段来描述:一、抗战爆发前后广州文学的基本态势;二、从《救亡日报》在广州复刊(1938年1月1日)起至广州沦陷前夕,广州作为全国战时文学中心之一的情形;三、沦陷后在粤作家的走向和文学走势。这一时期的广州文学活动,乃是中国抗战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广东新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但直至现在,我们所能看见的研究成果还非常少。在现代文学史著述中,甚至在《中国抗战文艺史})的专书中,都还留下…  相似文献   

16.
现代文学史上的东北作家群的创作,呈现出浓厚的忧郁倾向。这种倾向的形成既有现实的由故土沦陷带来的情感冲动的因素,更有很多复杂的历史文化因素导致的从当局到普通百姓对"东北苦难"的无视与漠视给东北作家的刺激,也有流亡处境引发的心理悲剧感受,而东北流亡文学忧郁倾向的历史文化因素在以往的文学史研究中多被遮蔽和"不见"。东北流亡作家文本中表现出的忧郁倾向和其中蕴含的对爱国主义的有限性、政权与国家的非等同性等问题,触及了世界反法西斯文学和中国抗战文学的尖锐主题,达到了现代中国文学特别是抗战文学少有的思想深度。  相似文献   

17.
《重庆社会科学》2007,(9):F0002-F0002
重庆抗战文史研究基地渊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重庆师范学院成立的抗战文学研究室,其后在此基础上成立了重庆师范大学校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  相似文献   

18.
现当代文学对于抗战的描述是一个丰富而复杂的存在,革命是理解抗战文学的一个关键词。当我们通过这个关键词来考察七十年的抗战文学创作时,许多问题都能得到合理和充分的解释,许多现象和作品都能得到更为深入的认识:比如抗战文学在七十余年里的消长的轨迹和原因,不同时期和同一时期不同区域的作品里抗战力量、人物形象、创作主题的变迁或迥异。  相似文献   

19.
黄修己 《河北学刊》2005,25(5):170-172
杨义从东亚学的角度阐发了战争的历史记忆,认为我们今天所要讨论的历史记忆,就是从文学与战争的关系中,正视和剖析那场沉重的东亚地图的撕裂和反撕裂的战争,及其至今尚未得到平复的严重的后遗症,从中寻求人类的正义感、责任感民族以及民族和国家之间正常、健康、和好、互惠发展的历史可能性。严家炎探讨了抗战时期启蒙与救亡的关系,认为在抗日战争这个"救亡"的高潮时期,文学中的"启蒙"仍与"抗日"结伴而行,并没有停止。"启蒙"任务后来被取消,真正的原因在革命队伍内部,是封建思想侵袭革命队伍的结果。王富仁一方面分析了战争记忆与战争文学之间的区别,认为战争文学应当是作家从战争记忆中做出的一种人性的反思;另一方面分析了中外战争文学的差异,认为理想的战争文学应当充盈可贵的人类意识和人性意识。黄修己对战争文学做了深刻的反思,认为我们在政治层面上歌颂正义战争的同时,还应该从人性层面上批判战争。战争文学最主要的不是战争中的宣传鼓动作用,而是通过影响人的感情来提升人性。吴福辉提出了"大抗战文学"的概念,并深入分析了五种类型的"战争体验"小说,认为这些作品将战时特殊的体验延伸到对民族性的自省,凝结为战争文学的最好的结晶。刘增杰深入论述了抗战反思文学思潮,认为在这种反思文学中,一类偏重于对现实政治层面弊端进行揭露与鞭挞;另一类则站在人类的立场,从精神层面对民族惰性进行剖析。指出:反思文学是抗战文学结出的最成熟的果实,抗战反思文学中保留着永具活力民族记忆。秦弓将眼光投向了已经淡出人们历史记忆的反映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认为表现正面战场的文学创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留下了关于抗战的珍贵的民族记忆。应该珍惜这笔宝贵的文学财富,全面启动抗战文学与正面战场的研究,借以填补现代文学史不应有的空白。  相似文献   

20.
抗战文学与正面战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弓 《河北学刊》2005,25(5):176-178
杨义从东亚学的角度阐发了战争的历史记忆,认为我们今天所要讨论的历史记忆,就是从文学与战争的关系中,正视和剖析那场沉重的东亚地图的撕裂和反撕裂的战争,及其至今尚未得到平复的严重的后遗症,从中寻求人类的正义感、责任感民族以及民族和国家之间正常、健康、和好、互惠发展的历史可能性。严家炎探讨了抗战时期启蒙与救亡的关系,认为在抗日战争这个"救亡"的高潮时期,文学中的"启蒙"仍与"抗日"结伴而行,并没有停止。"启蒙"任务后来被取消,真正的原因在革命队伍内部,是封建思想侵袭革命队伍的结果。王富仁一方面分析了战争记忆与战争文学之间的区别,认为战争文学应当是作家从战争记忆中做出的一种人性的反思;另一方面分析了中外战争文学的差异,认为理想的战争文学应当充盈可贵的人类意识和人性意识。黄修己对战争文学做了深刻的反思,认为我们在政治层面上歌颂正义战争的同时,还应该从人性层面上批判战争。战争文学最主要的不是战争中的宣传鼓动作用,而是通过影响人的感情来提升人性。吴福辉提出了"大抗战文学"的概念,并深入分析了五种类型的"战争体验"小说,认为这些作品将战时特殊的体验延伸到对民族性的自省,凝结为战争文学的最好的结晶。刘增杰深入论述了抗战反思文学思潮,认为在这种反思文学中,一类偏重于对现实政治层面弊端进行揭露与鞭挞;另一类则站在人类的立场,从精神层面对民族惰性进行剖析。指出:反思文学是抗战文学结出的最成熟的果实,抗战反思文学中保留着永具活力民族记忆。秦弓将眼光投向了已经淡出人们历史记忆的反映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认为表现正面战场的文学创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留下了关于抗战的珍贵的民族记忆。应该珍惜这笔宝贵的文学财富,全面启动抗战文学与正面战场的研究,借以填补现代文学史不应有的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