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屈原是作为浪漫主义的伟大作家而著名的。但屈原又是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运用现实主义表现方法,在作品中真实地描绘和反映了当时的时代与人物,他的作品是浸透着爱国精神的宏伟的楚国历史画卷。一怀王在位三十年,屈原的创作正处于旺盛时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创作前期。屈原在顷襄王时期生活了约二十一年,也写了大量的诗篇,这个时期我们称为创作后期。屈原在前期和后期都写作了一些现实主义作品,但主要写作于后期。“九歌”中有两篇现实主义的诗作。《礼魂》一篇虽是送神曲,但“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姱女倡兮容与”,则是如实地描绘巫女在鼓声中递花、唱歌的热闹场面。《国殇》一篇尽管  相似文献   

2.
《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2期刊登刘溶写的题为《两结合创作方法自古已有,革命浪漫主义不应忽视》一文说,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虽是两个流派,但二者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古今中外,都是这样。文章列举我国浪漫主义作家屈原、李白,郭沫若和现实主义作家杜甫,关汉卿等人的作品情况,同时认为,现实与理想是一切文学作家必具的两个因素,不过不同的作家对现实与理想各有所偏重罢了。文章说,从文学作品的实际表现来看,现实主义的创作不能机械地照抄生活,而必须依据主观要求有所取舍,因而不可能没有理想成分;浪漫主义的夸张、虚构、想象,也不能随意地纯凭臆造,必须向客观存在寻求题材。梁代刘勰在《文心雕龙·辨骚》中曾提到:“若能凭轼以倚雅颂,悬辔以驭楚篇,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酌奇而不失其真”意近浪漫主义;“玩华而不坠其实”就有点现实主义的意味。清末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他所说的“理想”,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浪漫主义;  相似文献   

3.
<正> 茅盾以其创作、文论和外国文学的评介的巨大成就,广泛地影响着我国的现代作家,同时他也从现代作家中吸取精英,化为自己的血肉,从而表现出伟大作家的博取精神和创造威力。一些作家当他们还是寻求革命的文学青年时,茅盾的作品成为他们思想上的启蒙导师。陈沂说,年青时代他读到《蚀》,尽管当时有人写了评论文章非难它,然而他和类似寻求前途和出  相似文献   

4.
台湾省籍第一代老作家钟肇政先生,是台湾文学奠基者之一;他的代表作《台湾人三部曲》(以下简称《台》),是台湾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钟肇政生于农村,爱农村,写农村,连外貌也象个农民,可谓之农民作家。他从长期执教于农村的父亲那里,自幼接受了中华民族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由于身受亡国奴之苦,立志当个“伟大作家”,决心以笔作武器,以时代见证人的亲身经历与感受,控诉日寇的滔天罪行,肃清“皇民化”的流毒,同情农民疾苦,歌颂他们的斗争,描绘传统习俗和乡土景色,以抒发他的感情和愿望。他的著作为台湾乡土文学建立了健康淳朴的民族风格,具有浓郁的乡土风味。他坚持现实主义道路,写作态度认真严肃,不  相似文献   

5.
鲁迅是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这个过去为文学评论界公认的结论,无论从鲁迅毕生对现实的执着或从他全部创作对旧社会分析解剖的深刻来看都不容否定。但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二者是辩证统一的:一个作家对现实社会观察得愈深,理解得愈透,他就愈能站得高看得远,他的思想必然不满于现状,强烈地向往美好的未来;在他创作时,必然会以他全部热情去爱其所爱,恶其所恶,而且透过现实生活去照亮明天,也就是说表现在他的作品中既有现实主义也有浪漫主义。“历史上许多伟大的杰出的作家、艺术家……总是常常在他们的作品  相似文献   

6.
乡土特色是文学民族化的显著标志之一,也是革命现实主义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柳青在他史诗性的巨著《创业史》中,不仅以深遒的笔触艺术地展现了五十年代我国农村一场伟大的历史性变革,塑造了社会主义新农村一系列血肉丰满的光辉典型,而且运用细腻传神的手法,按照一个完整的艺术构思把现实世界中时代的变迁、人物的  相似文献   

7.
(一) 在一九六○年冬天至一九六二年夏天,邵荃麟曾在《文艺报》编辑部倡导和反复鼓吹“写中间人物”,并于一九六二年八月间大连创作会议上,正式向作家们提出“写中间人物”的主张和“现实主义深化”的理论。此后,《文艺报》及其它刊物曾发表文章作了公开宣扬,在文艺界产生了恶劣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恩格斯是现实主义创作论的奠基者,是革命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倡导者。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他们在一系列论文和书信中,用现实主义观点评论作家和作品,留下了宝贵的文学理论遗产,为社会主义文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马克思的《英国资产阶级》、《致斐·拉萨尔》,恩格斯的《致斐·拉萨尔》、《致敏·考茨基》、《致玛·哈克奈斯》等,都是阐述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重要著作。百多年来,全世界进步作家都是以这些光辉著作为指路明灯的,在我国也不例外。但是,对这些著作内容的理解,历来有不少分岐和争论,近几年来,我国文艺界思想比较活跃,对此也争论相当热烈。为了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创作,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现实主义创作论进行再学习是完全必要的。这里,就其中某些问题,谈点个人学习心得。  相似文献   

9.
庞守英 《东岳论丛》2001,22(6):143-145
二十世纪末 ,中国文坛笼罩在一层物欲和性欲双重欲望的雾霭之中。新生代作家与现实主义冲击波 ,从两个不同的角度 ,被欲望吸引着 ,走上了殊途同归的道路———崇尚金钱物质、轻看人文精神。在世纪之交 ,这种倾向有了明显的转换 :年轻作家并不排斥欲望的诱惑 ,却又不囿于其中 ,在挣脱物欲的包围之后 ,他们努力强化人物精神的、情感的因素 ,写上了时代 ,写上了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0.
蒋光慈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无产阶级作家之一,他写过许多反映我党所领导的工农群众革命斗争的作品,在现代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开创意义。但他也写过失败的作品。《丽莎的哀怨》(以下称《哀怨》)就是一部有严重错误的作品。小说问世后,在左翼文学界引起过一场争论;作者本人也因为这部小说在政治上受过一些挫折。事情已经过去半个世纪了。我们觉得,在研究蒋光  相似文献   

11.
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现代作家大多执著于社会人生。他们从现实主义出发来表现在社会漩涡中苦苦挣扎的各色人物,且为自己笔下的悲剧人物唱着一曲曲的挽歌。在造成人物悲剧命运的种种原因探讨中,他们着重强调的是社会原因。正是由于存在这样一个愚昧保守、封闭专制的“未庄”社会,才产生了许多悲剧故事。萧红的《呼兰河传》刻意描写的是“呼兰”社会,曹禺写《日出》的目的就是为了贬损那“损不足以奉有余”的金钱社会。如果说大多  相似文献   

12.
恩格斯1888年在给作家哈克纳斯的信中说:“巴尔扎克,我认为比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一切左拉都要伟大得多的一个现实主义艺术家,在他的《人间喜剧》里,给予了我们一部法国‘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的历史……”恩格斯的上述评论属于文艺社会批评的范畴。以这  相似文献   

13.
在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青年作家周梅森的长篇小说《沦陷》。作品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真实而严峻的历史画面,给人以深刻的思想启迪。周梅森是一位具有深沉历史感的作家,十几年来,他发表了一批颇有影响的作品:《革命时代》、《黑坟》、《军歌》、《庄严的毁灭》、《崛起的群山》、《黑色的太阳》、《喧嚣的旷野》等等,成为一位引人注目的作家。他的小说在写人性方面有三个特点:其一是置人物于绝境中,写灵魂深处的生死决斗;其二是擅长在阔大的历史场面描写中表现人性;其三是在变…  相似文献   

14.
关于屈原《离骚》写成的时间,至今尚无定论。主要有三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离骚》作于楚怀王中期,即屈原遭谗被疏以后。这是自司马迁以来传统的说法。在文学史专家当中,陆侃如、冯沅君、林庚等先生也持此说。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写的《中国文学史》说:“楚怀王早期也曾想任用屈原,和他有‘成言’,答应屈原实行他的政治主张。但是,怀王周围的许多大臣都是一些代表反动势力的守旧派人物他们伺机陷害屈原,怀王后来竟听了他们的谗言。屈原在被排斥之后到了汉北,写了《抽思》和《思美人》。接着他又愤而写《离骚》。”实际上也是这种意见。  相似文献   

15.
应当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从十六世纪到二十世纪,西方文学在资本主义社会五百年发展过程中发生了许多变化,每个时代的文学对过去时代的文学有继承关系,但也有各自的特点。每个时代都有一些优秀的文学家和为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以英国文学来说,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的戏剧、十七世纪弥尔顿的史诗、十八世纪斯尉夫特的讽刺小说和菲尔丁的现实主义小说、十九世纪拜伦、雪莱、济慈的积极浪漫主义诗歌和狄更斯·萨克雷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都深刻反映了社会面貌和时代精神,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两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但是,这些重要作家的最优秀  相似文献   

16.
沈从文论作家修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否定“天才”与“灵感”而重视作家的修养,是沈从文始终一贯的观点。他所谓的作家修养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人格修养;(二)知识修养;(三)美学趣味和创作技能修养。有关这方面的论述,在他的《序跋集》、《沫沫集》、《烛虚》、《废邮存底》和《续废邮存底》中可以看到。一文品总是反映着人品。一个伟大作家的作品无不是他整个人格的表现。中外历史上的伟大作家都可以作为例证。因此要培养作家文的品就必须首先从培养他的人品入手。沈从文写过十几个作家论(收在《沫沫集》),每篇都有特色,但其共同处,则是重视作家人品的修养。为培养作家的人品,他提出了以下关于作家人格的基本要求: 崇高的理想与信仰。认为作家不是盯住眼前个人得失的近视眼和市侩庸人,而是凝眸未来,关注整个民族与人类命运前途的领路人。他说:“我们实在需要—些作家!一些具有独立思想的作家,能追究这个民族的一切症结的所在,并弄明白了这个民族人生  相似文献   

17.
说到台湾省当代的现实主义作家,就不能不谈杨青矗了。杨青矗是从六十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位台湾省的知名作家。他的作品,主要是短篇小说,有短篇小说集《在室男》、《妻与妻》、《心癌》、《工厂人》、《工厂女儿圈》(《工厂人》第二卷)等,其次的有散文、杂文等。他的创作,刚刚面世便显出朴实地写真的特点。他关心他所处的时代,坚持反映社会,反映人生,肩负医治社会的心灵病态的责任,针砭社会的黑暗面。他怀着人道主义的同情,描写工人、农民、司机、园丁、裁缝、酒女等台湾下层社会中的卑微的“人间小角色”,反映他们困苦的物质生活,表现他们痛苦的精神状态,作他们的代言人,为他们抱不平。七十年  相似文献   

18.
弗吉尼亚·伍尔芙是英国现代文学中重要的意识流代表作家,致力于小说艺术的创新和实践。她在小说中尝试意识流的写作方法,试图去描绘在人们心底里的潜意识,同20世纪初英国传统小说技巧彻底决裂。她认为,现实主义作家“偏重物质”、“不注重精神”的创作方法写不出真实的人物,因而也就抓不住生活的精髓。在她看来,现代作家的真正使命是要“按照那无数的印象原子坠入人们头脑的本来次序去记录他们”,亦即让人物的情感、意识、思绪等不通过叙述者和评论者等外来媒介而直接源源流出,让作者“无踪可寻”。小说《邱园记事》是弗吉尼亚·伍尔芙变革…  相似文献   

19.
王喆 《兰州学刊》2013,(6):214-216
艾米丽深谙维多利亚时期小说关于人物、性格、身份及心理活动的创作态度,对于那些习惯于现实主义小说的读者,女作家为他们提供了多把理解小说人物的金钥匙——孩童经历、面部特征、出身遗传、潜在意识、环境影响等等。尽管维多利亚时期是一个对社会道德要求很严格的时期,几乎所有作家都遵循"说教的美学",但在《呼啸山庄》中女作家选择了宁可颠覆维多利亚时期人物创作的传统惯例,也不愿让自己的想象力屈尊迁就。正因如此,这便有了她的千古绝唱——《呼啸山庄》。  相似文献   

20.
在20世纪80年代新潮飓风席卷、甚至倾覆整个文坛之时,陕西作家路遥依然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文字间所勃发、跃动的敢于正视现实、直面人生,力求把握存在真实的愿望、信念和精神,充分显现了现实主义文学贴近生活、追踪时代和探寻人生的艺术魅力。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必然处于特定的历史条件、文化背景、时代氛围及某种现实关系中。现实主义创作要求具体展示“人和他们的思想的物质表现”。对路遥小说叙事环境的考察,着眼于作家和人物两方面,探讨自然环境、历史条件、文化背景和时代氛围等对路遥创作的影响作用以及作品中人物环境的构设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