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知识和人才的激烈竞争中,企业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而高素质员工队伍的建立,需要企业不断提高其培训能力。许多有远见的企韭家已经认识到员工培训是现代企业必不可少的投资活动,不仅有利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持续发展,也有利于员工职业生涯和潜能的开发。  相似文献   

2.
《人才瞭望》2005,(3):70-70
西门子公司拥有一系列的人才培训计划,从新员工培训、大学精英培训到员工再培训,基本上涵盖了业务技能、交流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培育,使得公司新员工在正式工作前就具有较高的业务能力,保证了大量的生产、技术和管理人才储备,而且使得员工的知识、技能、管理能力得到不断更新。培训使西门子公司长年保持着员工的高素质,这是其强大竞争力的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3.
廖晖 《人才瞭望》2006,(9):29-30
中小企业要加快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就必须面对飞速发展的技术变革和管理创新以及迅速变化的差异化顾客需求等前所未有的考验和竞争,但这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拥有比对手更忠诚、更优秀、更具主动性与创造性的人才,可以大大加强企业的竞争力。一家国际咨询公司在对全球200家成长最快的公司进行跟踪调查时,曾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让雇主和总裁夜不成眠的事是什么?调查结果显示,排在最前面的三项依次是:如何吸引高素质的人才?如何留住主要雇员?如何开发现有员工的技能?  相似文献   

4.
现在企业之间的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掌握了人才这个资源,谁就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中员工的培训又可以分为对员工技术知识的培训和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的培训,如果员工的价值观与企业文化相适应,则会随着企业的发展一起成长,使企业可以健康持续地发展。一个好的组织文化能够大大减少企业的培训费用,使员工按照内部和外部的环境要求进行自我的培训发展。  相似文献   

5.
第五部分:企业员工培训现状员工培训作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一个主要内容,对全体员工知识与技能的更新和提高、创造力与创新精神的发掘和培养、行为准则与责任意识的规范和强化发挥着重要作用。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员工素质的竞争和学习能力的竞争。造就高素质员工成为企业参与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必然选择。了解我国企业培训现状,有利于为制定有效的员工培训政策和制度提供决策依据。一、不同背景公司培训经费投入情况总体上看,我国企业在员工培训经费的投入上普遍较低;占公司销售收入3‰~5‰以上的…  相似文献   

6.
松下:人才再生产日本松下幸之助在主持松下公司时,写了《对人的思考》一书。其中一章就是企业要注重人才“再生产”。他在大阪总公司设置了人才培训中心,对新职工及在职员工进行有计划的培训,同时还兴建了36个实验室,招聘和培养了2.2万名研究生和工程师,使企业人才济济,职工创造力大大提高,公司生产和持有专利的产品达5.5万项,实现了他“从人才再生产到产品再生产”的宏愿。西门子:员工是企业内的企业家西门子公司清醒地认识到公司最重要的资源是人才资源,因此公司支持员工成功,并为员工创造成功的机会。在这种背景下,公司提出这样一个口号:…  相似文献   

7.
核心员工的行为特征与非物质性激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斌 《人才瞭望》2006,(3):26-27
人力资源对企业的竞争力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核心人力资源更是成就卓越事业的根本。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跨国企业随之大量拥入,一场争夺人才的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开始啦。能不能吸引人才,能不能有效地激励员工,尤其是成为企业核心员工的优秀人才,将决定着企业在未来竞争中的成败。对于一部分企业而言,由于经济实力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在与实力雄厚的公司进行人才竞争时,在物质性激励措施方面,往往很难与之抗衡。此外,由于物质性激励容易模仿,因此,非物质性激励措施在吸引、留住和激励优秀员工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培训是留住人才不可忽视的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留住人才?通常很多企业的做法是提高他们的薪酬及福利待遇。培训同样是留住人才不可忽视的因素,国外企业不乏此类成功经验,如美国爱德华—琼斯公司。该公司作为一家证券经纪公司拥有2.7万员工,员工年薪根据其职位的不同从2.24万到2.7万美元不等,在同行业中属于不太高的。但该公司的队伍比较稳定,跳槽的不多,员工对公司的满意度较高,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公司注重对员工的培训。该公司每年对员工培训132个小时,这既便是在美国知名的企业  相似文献   

9.
企业培训:教育第二落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一个企业的核心理念、行为风格和企业文化真正渗透到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中,企业中每一位员工的言谈话语、举止神态就有着该公司的“烙印”,而完成“烙印”的最根本途径是培训。培训不但能让员工及时了解产品生产营销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企业能以此开发丰富的人力资源,增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人才瞭望》2015,(3):78-79
人情分导致的绩效考核"大锅饭"是一种管理的倒退,对企业和个人的长远发展都有害无利。绩效考核难过人情关是很多中国国有企业,特别是老企业的共性问题,极端的甚至全公司一个样。这无疑会导致绩效考核流于形式,优秀的员工得不到激励,拙劣的员工缺乏压力。一方面,员工追求高绩效的积极性会因此受挫,另一方面,不公平的内部竞争环境也会引发人际矛盾、优秀人才流失,甚至更恶劣的后果。  相似文献   

11.
一、对新进人员所进行的广泛培训,重点应放在你所希望的独家特色的技能上迪斯尼公司、国际商用机器公司、联邦捷运公司、斯图·伦纳德公司和日产公司就是榜样:他们的培训“极端注重”能创造自己独家特色的技能。伦纳德公司强调礼貌和交流能力;而多数零售业的职工所接受的劣等培训则强调怎样使用收款机。迪斯尼公司直接用沃尔特的远大目标教育职工,还有行动和气氛;通过广泛培训清扫工、停车场管理员以及售票员等,提高为顾客服务的技能。联邦捷运公司培训它在孟菲斯为顾客服务的员工,教他们如何对待爱挑剔的顾客,从而创造了一套科学的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12.
胡智韬 《人才瞭望》2015,(2):162-163
在商潮涌动的今天,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众所周知,企业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培训作为永续经营的方针之一。出于对培训成本的控制,有些企业只对员工进行简单的岗前培训,而正是这种思想令企业在长期经营活动中尝尽了苦头。企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培训,只有把培训当作长期性的工作来抓,令其贯穿  相似文献   

13.
李志  敖霜 《人才瞭望》2006,(8):68-70
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认为成功的公司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对最有竞争力、更富生产性的管理人员的需求;一个是把办公室与教室连在一起。人才是企业的生命线,人力资源开发则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之源。员工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企业为了使员工获得或改进与工作有关的知识、能力、动机、态度和行为,以利于提高员工的绩效和对企业目标的贡献从而所做的有计划的、有系统的各种引导员工学习的努力活动。自1911年泰勒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培训理论以来,培训逐渐受到大量国外学者的关注。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企业之间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都意识到人才是企业兴盛之基,发展之本。因此,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减少优秀人才的流失是企业比须面对的问题。过高的流动率会使员工缺乏归属感,导致短期行为。同时,也增加了监管及替换成本。有统计显示,一个员工离  相似文献   

15.
唐皖如 《人才瞭望》2016,(16):140-141
当前阶段,高校毕业生是不少公司引进青年人才的重要渠道,但青年学生的专业能力比较欠缺,进入企业后并不能立刻担负起企业的生产任务,还需要对其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某风电企业刚成立不久,经验丰富的员工较少,很大一部分都属于新员工,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压力较大,基于此,主要就企业青年人才培养的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核心员工的非经济性激励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苏文平 《人才开发》2004,(10):12-14
近年来,全球几乎所有知名的跨国公司如微软、GE、英特尔、IBM、惠普、宝洁、摩托罗拉、诺基亚……竞相在中国开设了争夺本土人才的研究院所。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跨国企业将随之大量涌入,预示着我国企业面对的将是空前激烈的人才竞争。因而能不能有效地激励员工,尤其是成为企业核心员工的优秀人才。将成为企业应在未来竞争中取胜的关键。 对于我国绝大部分企业而言,由  相似文献   

17.
高磊 《人才瞭望》2022,(9):87-88
<正>随着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国内外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电力设计企业Z公司(以下简称Z公司)未来发展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企业要增强竞争力,加强战略层面规划,需要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通过引进优秀人才、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整体素质等途径保证企业的人才优势,确保企业抓住新时代的挑战与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鉴于此,  相似文献   

18.
雨林 《人才瞭望》2003,(10):30-31
目前,员工的心理培训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联想集团定期邀请心理培训机构的专业人士为员工做《压力管理》等心理培训,TCL、实达等公司都常年邀请培训公司开展心理培训,在世界500强中至少80%的企业为员工提供心理帮助计划。员工心理档案建设和心理培训,已成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企业心理培训属于  相似文献   

19.
胡楠 《人才瞭望》2004,(10):89-90
成功和有效的员工培训和培养计划,不仅提高了企业员工素质,而且满足了员工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而增加了企业凝聚力。不论是多么优秀的员工,企业都负有进行培训和培养的任务。培训和培养不能仅仅局限在新员工的岗前培训,重点应当是企业员工的岗位再培训。这些不仅能提高员工完成本职工作的技能和知识,也是对员工潜能的进一步开拓。  相似文献   

20.
中国嘉通资讯(EDS)将顾客的意见加入员工的绩效评量,甚至也列入员工的训练计划中。人力资源部经理林蔚珍表示。EDS的核心能力是“卓越品质服务“管理方案,这套方案是公司维持竞争优势的重要关键。通过“红、黄、蓝、绿灯的仪表板”,客户、主管同时为技术服务人员打分数。从顾客的意见中,员工可以知道自己有哪些做得好哪些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