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敏 《社会工作》2011,(10):54-57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是在社会转型加速、城市化进程加剧过程中产生的。教育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社会问题的核心。而家庭教育又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症结所在。通过社会工作介入外出打工父母这个责任主体以增强其教育能力,同时积极争取社区、学校、社会、政府多方资源和力量以共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而这也将促进社会工作走进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2.
《社科纵横》2017,(7):95-98
留守儿童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新生力量,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于实现教育公平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尤为重要。然而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管理的不完善、政府重视不够、社会教育不足,当前我国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有凸显之势。重视家庭教育,完善学校教育,加强政府管理,整合社会资源,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提供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3.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社会支持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对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接着分析了留守儿童教育中所需要的社会支持网严重缺乏,认为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构建一个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网络,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社科纵横》2015,(3):150-154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影响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大问题。通过对F县的实证调研,发现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公共治理理论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思路启发。  相似文献   

5.
王体伟 《生存》2020,(1):0194-0195
对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学习问题解决的分析和探讨,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状态与儿童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探讨留守儿童教育策略,力图从中得出能够用于实践并有助于加快问题解决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改革春风吹满地,经济建设占大头,为家为儿来闯荡,无奈雏儿空守房’,伴随着时下改革之风极其盛行,农村富余劳动力大举涌入城市,以谋求一份养家糊口的生计活.虽然能给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但也导致了农村劳动力贫乏.大量留守儿童,空房老人问题成为社会最为敏感的焦点之一.而解决好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教育界实行改革、落实措施的着力点与落脚点.针对问题,找准切入点,从培养农村地区留守儿童良好学习习惯人手.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甘肃省的176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主要有:安全感的需求、亲情的需求、与同辈群体平等交往的需求、表扬和鼓励的需求、自主成长的需求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问题需要加强亲子互动,发挥家庭的支持作用;加强学校的建设,发挥学校教育的重要作用;吸纳社会力量,构建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8.
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我国学术界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已开始关注并进行研究.研究的范围和主题主要集中于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道德素质、人身安全等,但留守儿童问题是复杂的.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大规模人口流动还将继续,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被制造出来.本文从社会工作的视角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刍议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一个由政府、群体和个体组成的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体系,对于缓解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农村留守儿童社会保护体系建构:福利治理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留守儿童是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具有深刻的结构根源.留守儿童是风险最大、自我保护能力最弱、最容易受到伤害的群体,亟需社会关爱和保护.研究者从福利治理的视角出发,结合实践经验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社会保护政策体系不完善,组织架构不清晰,留守儿童社会保护资源短缺.政府部门需要注重国家基本责任承担,强化家庭主要责任主体的意识,通过社区资源的有效整合及社会组织力量的有效参与,完善多元主体参与的留守儿童社会保护服务传导机制,才能有效应对留守儿童社会保护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以"关系缺位"为特质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城乡二元结构约制和现代性蔓延的伴生物.借助"制度—关系—主体"分析框架,对当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应对研究进行了综合性理论梳理,认为"关系为本"的治理实践是关系视角在社会工作中兴起的自然趋向.而"关系社会"的中国文化特质为社会工作的关系理论以及关系为本的实务方法应用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提供了现实土壤.基于"关系社会"的本土语境,关系视角的核心理念,以及获取信任的"给面子"、"做人情"、"搭关系"概念,从生态学角度,以立体性方法介入留守儿童的总体生态性环境,即依托个案工作方法,促动留守家庭亲缘关系包容性发展;凭借小组工作策略,提高其集体融入意愿和社会交往能力;借助社区工作技巧,强化留守儿童非正式社区关系网络,进而使其在他助、互助与自助的生态关系建构中实现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百年一遇的金融风暴导致农民工随着经济冷暖在城乡间如候鸟般不断迁徙,他们的子女成为转化型留守儿童,伴随这些儿童的是强烈的孤独感、被遗弃感和不公平感,这些问题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成因.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加上原有的社会转型、二元结构、文化与价值重构等复杂情况,转化型留守儿童教育公平的实现,必须从全社会教育公平理念的建构、教育投入的加大、法律制度的健全、办学体系完善、户籍制度改革等多方面努力,开拓一条保障其受教育权公平实现的路径,以维护社会和谐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龚红莲 《社科纵横》2006,21(3):80-81
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正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但是,人们关注的更多是那些进城的农村儿童、少年;其实,农民工子女中,还有相当一部分被留守在了家里,即所谓的“留守子女”。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当前“留守子女”的教育状况,本文对深圳“姚圩街”农民工子女教育状况做了调查,并根据这些调查资料,试着对农村地区“留守子女”教育问题做了一些探讨,以引起社会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农村留守家庭对儿童及青少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彦 《社会福利》2007,(2):35-37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外在务工人员的日益增多,由此引发的农村留守家庭的问题,如今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大社会问题.农村留守家庭的出现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而儿童则是这一现象所引发的消极影响的最大受害者.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儿童成长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各种问题和危机,而父母的支持和帮助是他们从容应对成长危机的主要支持来源.  相似文献   

15.
黄诚 《社会工作》2013,(5):128-133
关爱和服务留守儿童,为他们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必要的条件,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学界近十来年来关于关爱和服务留守儿童的研究,主要从如下三个视角逐步展开:即关于留守儿童教育监护体系的研究、关于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体系的研究和关于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研究。在进行综述和评价的基础上,认为社会互构论为构建关爱和服务留守儿童体系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视角。  相似文献   

16.
海存福 《社科纵横》2008,23(3):141-142
本文指出,当前中国儿童教育的主要缺陷及其根源,在于广大家长、学校教师和社会教育工作者科学的儿童教育观的缺失和错位.文章阐述了卢梭的儿童观,特别是卢梭的儿童教育思想对当前中国儿童教育的启示--即在儿童教育设计及指导儿童的教育生活方面,要充分认识儿童"天性",要以儿童的视角和发展需要来设计儿童教育,以儿童发展的观念、因材施教、因性施教的观念来实施儿童教育.  相似文献   

17.
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我国学术界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已开始关注并进行研究。研究的范围和主题主要集中于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道德素质、人身安全等,但留守儿童问题是复杂的。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大规模人口流动还将继续,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被“制造出来”。本文从社会工作的视角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村学龄前儿童教育问题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也是今年两会代表们热议的重要话题。发展惠及所有适龄幼儿的学龄前教育事业,对于后继的小学教育甚至中学教育有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对提高全体国民的整体素质也有着深远的意义。甘肃省人口绝大部分在农村,大力发展农村学龄前教育是提高甘肃省学龄前教育整体质量的重中之重。本项目组以甘肃省部分村镇为例,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对甘肃省农村学龄前儿童教育现状进行了梳理,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在宏观层面上提出若干对策建议,为农村学龄前儿童接受更好的教育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徐云  何红梅 《社会工作》2012,(11):57-60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不断转移,农村留守儿童规模越来越大,农村留守儿童犯罪呈上升趋势。本文在总结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现状及原因的基础上,引入社会工作的优势理论这一新视角,并运用优势视角对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进行解析,希望通过挖掘和发挥农村留守儿童自身及其周围环境的资源和优势,预防和控制农村留守儿童犯罪,让这一特殊群体可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农村留守儿童校外监护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而公共关系是一种新型网络社会资源的组织行为模式。在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工作中渗入公共关系这种组织模式,建立由学校牵头,农村地方社区、政府、非政府组织多方面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校外监护体系,以此来建立多方位、多角度的监护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