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3 毫秒
1.
江西省萍乡市地处湘赣边界,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春夏多雨成汛,伏秋干旱少雨,因此,洪涝、干旱、山洪、地质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高,据近三十年全市自然灾害的统计,洪水、干旱、风雹、地陷、滑坡、低温冰冻、农作物病虫害、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相继在萍乡市频繁发生,给人民群众造成重大的财产损失,严重影响了萍乡市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社会工作》2010,(13):55-56
近年来,我国极端天气交替出现,各种自然灾害濒繁发生,西南干旱、玉树地震、南方洪灾。面对灾害,江西省慈善总会全体工作人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募捐善款物资,全力做好抗旱、抗震、抗洪等救灾救援工作。尤其是面对今年江西省发生的特大洪涝灾害,江西省慈善总会行动迅速,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积极投入抗洪救灾工作,谱写了一曲曲慈善关爱之歌。  相似文献   

3.
红土采珍     
萍乡市社区服务中心竣工并投入使用文陂乡敬老院十多年坚持为老人过生日进入萍乡市西环路中段,一栋琉璃瓦角亭盖顶,红色瓷板墙柱,白色瓷板墙面,铝合金兰色镀膜玻璃幕墙的新房映入眼帘,这就是萍乡市民政局最近竣工的萍乡市社区服务中心大楼。中心大楼水泥框架结构,八层,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一楼是十一间  相似文献   

4.
田晓 《社科纵横》2008,23(6):127-128
自然灾害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全球性问题.媒体作为一种宣传信息覆盖面极广的大众传播载体,是人们获取各种知识和信息的重要平台.在近年来发生的自然灾害中,我们越来越感受到了解和掌握应对自然灾害知识的重要性.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使我们对媒体宣传自然灾害知识的必要性、急迫性又有了新认识.强化媒体宣传自然灾害知识的作用,已经是一个十分严峻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5.
张宇硕 《今日辽宁》2014,(10):32-37
<正>辽河自古以来都被临河而居的人们视为母亲河,他们对母亲有着怎样的感情呢?且听辽河人细说辽河水。交通辽河水运输商贾贸易沿辽河一路南下,随处都能品读辽河史诗。"渡口斜阳唤渡船,喧呶车马绿杨边。片帆低挂明残照,柔橹轻摇荡暮烟。三尺夜添新涨水,几人归趁晚凉天。"这是昌图文人们对"昌图八景"之"辽河晚渡"的赞美。在太平自然灾害流域的自然灾害特点是水旱灾害较为频繁,而且一年里水旱灾害不仅单独出现,有时交替出现,在年际间,有的地方连续干旱或洪涝,有时还出现旱涝并发年连续发生。从地域讲,呈现东涝西旱、南涝北旱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清代北京地区特大自然灾害尹钧科(一)概念北京地区是各种自然灾害的多发区之一。在清之有国的268年中,在今北京市的行政区域内,共有129年发生水灾,161年发生旱灾,51年有雹灾,22年有风灾,37年发生地震,33年出现蝗灾。就这几种主要自然灾害来说,...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下埠镇对改进民生进行了大胆创新和探索,实施城乡困难群众救助、就业、养老、医疗、权益等五大民生工程,使广大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催开了民生工程幸福花。  相似文献   

8.
红土采珍     
国务院批准上栗、芦溪两区撤区设县1997年11月1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江西省萍乡市上栗、芦溪两区,设立上栗县、芦溪县。新设立的上栗县、芦溪县以原上栗区、芦溪区的行政区域为管辖范围。区改县机构更加配套,功能更齐全,更有利于地方政府职能的发挥。两县仍归萍乡市管理,县人民政府分别驻上栗镇、芦溪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下埠镇对改进民生进行了大胆创新和探索,实施城乡困难群众救助、就业、养老、医疗、权益等五大民生工程,使广大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催开了民生工程幸福花。  相似文献   

10.
郭翔  张琪 《阅江学刊》2012,4(4):53-59
城市自然灾害给城市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界定自然灾害应急联动的相关概念,研究自然灾害应急联动系统构建原则,分析应急联动系统的功能、构成、构建支撑条件和设计构建步骤等,可以有效提高人们面临自然灾害时的应对能力,给城市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李娟 《社会工作》2010,(19):53-55
日本列岛地处太平洋环火山带,经常遭受台风、地震、海啸、泥石流、火山喷发、暴雨、暴雪等各种自然灾害侵袭,是世界上最易遭受自然灾害的地方之一。在长期与自然灾害抗争中,日本形成了比较完备的防灾抗灾体系。  相似文献   

12.
受特殊的地理板块、气候因素的影响,台湾地区的各种自然灾害诸如台风、洪水、泥石流、冰雪、地震等频频发生。台湾地区在防灾救灾方面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其发展历程和制度化经验值得探讨和借鉴。一、台湾的防救灾体制台湾地区设立防救灾的常设机  相似文献   

13.
针对近年来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笔者提出了应将应急避险能力教育纳入体育课堂的理念,并提出相应实施课程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萍乡市的火化率一直在10%左右徘徊。为了尽快改变落后面貌,从2000年起,采取了符合萍乡市实际的切实有效的措施,在新世纪之初,启动“殡葬改革零点行动”,迅速改变全市殡葬改革的落后局面。2000年火化率达到24%,比1999年翻一番,并连续五年保持了较大幅度的增长,2004年全市火化率达到75%;  相似文献   

15.
一个持有“中国精武气功协会”副理事长和高级气功师、高级气功医师的非法证书,自称峨嵋阴阳功第十八传人,与其同伙走遍大半个中国,以讲课、治病、表演和办班等手段诈骗20余万元巨款,发展144名虔诚弟子和预备传人,形成了类似黑社会性质的地下网络的湖南湘西某县的张子龙,不料在江西萍乡市被依法查处。依法对社会团体进行有效的管理是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这项工作的政治性、政策性非常强,且管理的对象众多、分布面广、工作量大。为此,萍乡市一是按照民政部颁布的《社会团体年度检查暂行办法》,强化年检制约机制。对未按期参加年检…  相似文献   

16.
《社科纵横》2016,(9):122-125
东汉王朝在中国古代历史时期灾害发生较为频繁,而蝗灾则是这一时期发生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它对东汉时期的社会经济生活造成重大影响,因此,东汉统治者对蝗灾十分重视。本文通过对东汉史籍中蝗灾发生记录的整理,对该时期蝗灾发生时空分布进行统计,从而确定蝗灾发生的区域以及总结蝗灾发生的时间等特点。并对东汉蝗灾发生的原因进行探讨,从而提出一些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作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区",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整合资源、突出重点的原则,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区建设实验工作,取得了显著  相似文献   

18.
刘立 《社科纵横》2007,(10):139-140
甘肃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省份,其中以旱灾的发生最为频繁、严重。民国十七年至十九年(公元1928—1930年)西北地区发生了史上成灾最重的特大旱灾,甘肃则是此次灾害成灾最重的地区之一。本文旨在对形成此次特大旱灾的自然、历史及社会政治等各项因素进行探讨,为当今甘肃面临的抗旱工作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萍乡市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探索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新路子,使社会福利社会化的进程明显加快,初步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内容系列化、管理形式多样化、服务  相似文献   

20.
李莹 《社科纵横》2011,(8):78-79
本文分析了国内灾害事件监测预警工作状况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健全监测预警体系的总体思路,包括建立自然灾害链的预警机制,开展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建立健全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联动的灾害预警机制,建立自然灾害综合区划预警机制等;并进一步提出具体工作措施,包括成立专门的突发灾害事件预警管理机构,建立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建立自然灾害监测与预警评估系统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