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社会工作》2008,(9):53-54
目前,首都地区共有社会工作人员323919人,其中社会服务人员224806人,社会管理人员62833人。主要分布在三类领域:一是以提供社会服务(管理)为主要职能的部门和单位,以民政系统为代表,包括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人民团体;二是以提供社会服务(管理)为辅助职能的领域,包括卫生、教育、司法等系统;三是综合性领域,包括街道、社区和农村地区的社会工作人员。现有社会工作人员基本上还是以“行政性、半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为主体。  相似文献   

2.
一、医务社会工作的概念 顾名思义.医务社会工作是在健康照顾领域提供的各种社会工作服务活动.涉及社会工作专业与健康照顾服务两个领域。意味着疾病预防、治疗、康复和健康照顾服务成为社会工作实践的干预领域和具体社会处境。医务社会工作服务范围广泛.服务内容多样,覆盖每个人的生命历程与健康需要,  相似文献   

3.
向木杨 《社会工作》2009,(15):11-14
2007年4月起,广东省深圳市正式推进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从2007年8月到2009年5月,深圳先后分4批,由政府向民间社工服务机构购买了七百多个社工岗位,分布在市、区两级的民政、教育、司法、残疾人服务、社区(包括妇女、计生)、青少年、医务、禁毒、信访及劳务工等领域。期间,他们先后三次对各社工机构的服务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社工的专业性作用基本得到肯定,社工服务普遍被服务对象所接受、认可,引进香港社工督导的做法效果显著。全市社工克服各种困难,完成了可观的服务数量,服务水准总体优良。总的来看,深圳市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实践初见成效,并得到各方的普遍认同和肯定。  相似文献   

4.
李芹 《社会工作》2014,(4):22-29
转型期中国志愿服务组织的规模与数量不断发展壮大,志愿者人数持续增加。志愿服务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发挥着一系列独特而重要的功能,其基本特点主要表现为多样化、制度化、日常化、持久化、专业化、网络化、全球化。对中国志愿服务的基本特点进行系统归纳,可以进一步认识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5.
韦朝烈  杨慧 《探求》2013,(5):44-54
本文揭示了广州市志愿者群体在职业、年龄、学历、政治面貌、户籍、婚姻状况、性别等方面变量的分布特征;展示了志愿者和市民对“志愿服务意义”、“参加志愿服务的动因”、“志愿服务的效果”、“应该加强哪些领域的志愿服务”等方面的认知和评价;分析归纳了制约广州市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促进广州市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聂明珠 《学术交流》2012,(6):114-117
目前,在中俄服务贸易合作过程中,存在诸如俄罗斯服务贸易进出口领域较集中、双方合作规模较小、受俄罗斯的社会治安影响等问题。同时在服务贸易领域,中俄两国合作存在政策推进、地缘优势、政治互信优势、强大的市场需求等广泛的基础。中俄服务贸易合作存在较大潜力。因此,建议在能源输送、物流、旅游、信息技术、金融、建筑等方面积极开展合作,以促进两国服务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陈建平  张丽芬 《社会工作》2014,(2):115-121,143
从广义上看,医疗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包括医疗救治、精神健康服务、康复工作和公共卫生等。医疗社会工作介入医疗救治领域的内容包括心理疏导、改善环境、信息传达、个案管理、协调医患关系;医疗社会工作介入精神健康服务领域的内容包括帮助精神病患者消除孤独感和隔离感、帮助精神病患者融入家庭和社会;医疗社会工作介入康复工作领域的内容包括提高残疾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和改善残疾人的教育环境、就业环境及社会环境;医疗社会工作介入公共卫生领域的内容包括疾病预防、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相似文献   

8.
谭海波  姚迈新 《探求》2013,(1):98-103
行政服务机构是政府通过有效整合职能,在一个集中的办公地点为公民、企业等提供政务信息、行政审批、便民服务等活动的组织形式。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作为我国地方政府自下而上探索的一项管理创新,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在理论界和学术界,已有的研究主要围绕着行政服务机构出现的背景和成因、结构与运行机制、困境与存在问题、对策与发展方向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本文在回顾地方行政服务机构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当前的研究现状作出评价并指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以期推动该领域的知识积累和增长。  相似文献   

9.
以创新服务方式促进高校信息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丽滨 《学术交流》2007,(3):178-180
信息化建设对高校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及教育评价制度等带来了深刻的变革。鉴于高校信息的服务产品向专业化电子化发展、服务方式向网络化联盟化发展、服务模式向集成化协作化发展、服务内容向个性化市场化发展的趋势,促进高校信息化建设,应更新观念,强化信息服务意识,面向全社会,为提高现代公民素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拓展服务领域,使服务的触角向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延伸;创新服务模式和方法,提高服务效率,使信息服务向着开放型服务、主动型服务、专题型服务和多样型服务发展;培养信息人才,提高服务质量,用高效科学的手段,满足信息用户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知识流程外包(KPO):一个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流程外包是服务外包的高端部分,该领域是国内服务外包理论研究的一个创新点.通过对知识理论与外包理论的研究梳理,从知识流程外包动因、流程、风险、及产业发展模式等几个方面进行评述.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建立理论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11.
赵环 《社会工作》2009,(19):44-45
在社会服务领域里,社会工作者经常被赋予不同的使命,用不同的专业方法和技能,去感受服务对象的情形,然后让自己融入其中,陪伴其同行一段旅程,最终抽身离开服务对象的生活世界。这样的循环在助人者的职业生涯中周而复始,成为常态。  相似文献   

12.
薛峰 《社会福利》2006,(12):59-59
莱阳市殡仪馆从文明服务、亲情服务入手,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实行24小时服务。针对全市农村人口多,火化量大的实际情况,他们推出了24小时服务制度,遗体随到随化。二是服务系列化。建立了集遗体接运、冷藏、整容、穿衣、寄存骨灰或承接告别仪式、追悼会等殡仪服务,为群众提供一条龙服务。三是加快信息化管理。投资2万多元,购置微机3台,专用票据打印机2台,实现了殡葬行业信息化管理全省联网。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产业应包括:照护服务(包括机构、社区、居家)、老年医疗服务、老年餐饮服务、老年用品服务、物业保洁服务、养老护理技能培训服务、心理健康服务等。目前我国老年产业尚属起步阶段,各种形式的服务在专业化、规模化方面都很欠缺。资料显示: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共现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知识服务领域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及可视化,通过绘制文献数量分布图、核心关键词的共现网络,挖掘知识服务领域的发展趋势、目前研究概况、热点及未来研究趋势等信息,并对知识服务领域研究热点和未来研究趋势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企业社会工作是将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延伸至企业领域的一种管理方式,其在中国企业中的可行发展模式有员工服务模式、顾客服务模式及社区社会责任模式等。企业社会工作的各种服务模式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及适用的条件,如何根据企业的特点和企业员工的问题类型选择合适的介入模式是一项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企业社会工作是将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延伸至企业领域的一种管理方式,其在中国企业中的可行发展模式有员工服务模式、顾客服务模式及社区社会责任模式等。企业社会工作的各种服务模式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及适用的条件,如何根据企业的特点和企业员工的问题类型选择合适的介入模式是一项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王红 《探求》2009,(3):49-51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对深圳特区提出了新的战略定位,应基于当前深圳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以自主创新力度的加大、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深港的合作交流为支撑,通过进一步扩大服务领域的开放和进一步推动经济管理体制对服务经济的适应来推动深圳服务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作为当前服务管理、服务科学与创新管理的前沿交叉研究领域,本文对新服务开发进行了系统性综述。首先阐述了新服务开发的独特性,分析了新服务开发的过程模式。随后,论述了服务创新视角下的服务转型与新服务开发战略,并对国外权威学术期刊近年来发表的新服务开发相关实证研究进行了详尽评析。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展望了今后可对新服务开发进行进一步研究的机会与方向。  相似文献   

19.
马洪波 《社会工作》2013,(6):139-146
信息技术的发展触发了社会各领域的深刻变革,这对社会服务领域中的非营利组织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本文就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积极发挥信息技术的推动作用,顺势而上实现组织架构和服务流程的重组,把它转化成社会服务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如何使运作过程更加公开化和透明化,将整个服务过程都呈现公众的视野下,逐渐探索出由一条既有效率又兼顾公平;既与先进的科学技术相结合,又与中国本土文化相和谐的社会服务管理的新路径展开探讨。本文还详细介绍了广东某农民工服务中心信息管理平台的设计思路和具体步骤。  相似文献   

20.
《社会福利》2013,(6):F0004-F0004
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促进内外互动与交流.武汉市儿童福利院根据社会需求和院内实际,积极拓展服务职能和领域,提升社会服务效能。强化核心价值实践基地,汇聚社会资源;夯实脑瘫康复基地.促进残疾孩子康复;完善护理员培训基地,落实职业培训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