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世界》2009,(16):38-39
散射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光学现象。在光通过各种浑浊介质时,有一部分光会向四方散射,沿原来的人射或折射方向传播的光束减弱了,即使不迎着人射光束的方向,人们也能够清楚地看到这些介质散射的光。这种现象就是光的散射。  相似文献   

2.
天气晚来秋     
《安家》2012,(11)
十月最后的这几天,天气温熙有如暮春,只有大楼间偶尔吹过的一阵风,才会让人忽然记起节气已入深秋,今年的月历,也只剩下最后2张了。秋天是告别的季节,同时也可以是一项新计划,一段新人生的孕育期,因为一个全新的开始,已经触手可及。  相似文献   

3.
神奇秘鲁     
陆悦农 《女性大世界》2005,(12):148-151
建筑的确是历史的见证,在利马的街头,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老城区和新城区的面貌区别非常大:老城区有大量的西班牙式建筑,以及为数不少的平民住宅:新城区靠近大海,有着崭新的大楼和很好的绿化。由此可以看到整个秘鲁近几百年的历史变迁,以及这些年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从实求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同志们 :我很高兴今天能参加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 2 0周年的纪念会。我想不到我还能参加 ,我这个年纪了 ,能够参加我感到很高兴 ,很光荣。 2 0年前这大楼还没有 ,我走的时候还没有造这个大楼 ,最早我们的社会学所从民盟借了一间房子 ,几个人就搞起来了 ,和现在不能相比。现在我感想很多 ,首先从我个人讲 ,我已经到了最后几年了 ,再有几年自己也说不定 ,可是我还是想多活些年 ,多做点事情。我退休之后 ,主要还是做学术工作。这几年主要做的工作 ,我自己叫补课 ,不是小平同志叫我们社会学要补课吗 ?社会学是一门学科 ,…  相似文献   

5.
爱的电话     
李笙清 《老年世界》2008,(15):14-14
在大楼的晃动中,所有的人都惊慌失措地朝着楼下跑,只有白发苍苍的婆婆,迈着一双不大灵便的小脚,趔趄着走进了大楼。  相似文献   

6.
8月底,上海的天气还是很热。这两天,永兴路595弄2号的居民总觉得有点不对劲,这大楼里怎么总有股说不出的臭味。  相似文献   

7.
几何惊梦     
总是会做这样一类的梦:知道这一堂要考试,但是在大楼里上上下下,就是找不到自己的教室:要不然就是进了教室,老师来了,却发现自己从来没有上过这么一门课,也没有课本,坐在位子上,心里又急又怕。  相似文献   

8.
美国纽约曼哈顿区中城东边的东河河畔,座落着一幢三十八层高的浅灰色玻璃石板楼,这就是联合国总部所在地。每天都有几千名男男女女进出这座大楼,其中就包括数百名中国籍雇员。在常人眼里,“国际公务员”仿佛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到底怎样?年轻人怎样才能实现到联合国工作的梦想?  相似文献   

9.
吾人 《上海科学生活》2002,(12):80-80,82-83
“走进办公室,好像才打开电脑,一天却已经不知不觉地过去了。到了冬天,我更加懒得到外面走,连吃饭也是叫外卖送进大楼的。可是,呆在这四面都是墙的屋子里,我觉得越来越不舒服,一天天下来,觉得自己都快要疯了。  相似文献   

10.
飘尘 《职业》2002,(2):13
我的工作单位属国防科研单位,保密要求高,办公大楼由武警把守,非上班时间进入一律要在大楼门口登记,签姓名标时间写加班理由,还要抵押工作证.离开大楼时要注明是几点几分离开的,然后才能领回工作证.无论晚上还是周末,大楼门口总是门庭若市,进楼者络绎不绝,瞧登记理由,千篇一律几乎都是加班的.  相似文献   

11.
上海王老太准备去菜场买菜,一抬头被突然出现在大楼边缘的“男子”吓了一跳,导致她心脏病发作,不得不接连两天前往医院输液。记者发现,王老太所看到的实际上是一名艺术家在大楼外悬挂的名为“受伤天使”的艺术品。(《新闻晨报》3月28日消息)  相似文献   

12.
七嘴八舌     
《老年人》2004,(10):14-15
某机关办公大楼光线明亮,可是一间15平方米的办公室竟安装了18根灯管,而且白天全开着。若以每根灯管30瓦计算,每天上班8小时,一间办公室就要耗电4.3千瓦。该大楼共有30多层,每层有十几间办公室,一年365天的电费就是近千万元啊。这几年,一到酷暑季某机关办公大楼光线明亮,可是一  相似文献   

13.
廖小东 《中外书摘》2008,(11):11-14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银行邀请贝幸铭设计在香港与北京的大楼,怀着一种报恩的心态,贝聿铭出色地完成了大楼设计。从中可以看到,贝聿铭此时的设计水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因地制宜、居中守正、顺势而变、以无法为法。  相似文献   

14.
我住的这栋宿舍大楼,大都是退了休的工人,有的是破产或转制企业的退休工人,有的是铁路或国营下属企业的退休人员,退休金不多,但老头老太们都很乐观,常自发组织一些活动。一是相邻相近的几家老太太不约而同组成一个个锻炼身体的方阵,早上一起出门锻炼。二是又不约而同锻炼后到超市买菜购物,又形成了一个个购物方阵,经常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15.
有一次我去拜访一位高中同学鲍伯,他那天要将货品送到位于达拉斯贸易中心的客户那儿。那时正好风雨交加。客户曾告诉鲍伯,可以把车停在大楼的后面卸货,所以我们就将车停在划黄线的卸货区。此时,一个大楼警卫;中过来大吼说:“喂!你们不准停在这里!”  相似文献   

16.
广州,珠江新城CBD,黄埔大道上的恒大中心顶层的恒大二字,璀璨夺目,跟不远处的小蛮腰一起,点亮了广州的天际线。实际上,恒大队也跟小蛮腰一样,成为了这座城市的标志。要知道,半年前他们刚川结束了长达16年的租楼办公时代。在此之前,他们在几公里外的天伦火厦办公,整座大楼外观几乎没有恒大的印记。正如恒火这支球队,三年前,他们沉沦中甲,现在却在业洲最高舞台争夺冠军。  相似文献   

17.
我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进了这幢灰扑扑的大楼,坐在一间很小的办公室里,办公室除了能容纳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个柜子之外,剩下的地方就只能容纳这张大块头的老沙发了。我刚来的时候,老沙发还算年轻,海绵很厚,扶手很宽,同事大胖足有二百斤,坐进去也不觉挤,真可以说是一张舒服的沙发。  相似文献   

18.
去年深秋,一位老资格的记者专程来一汽采访耿昭杰.耿昭杰说:“不要采访我个人,请您到下边看看正在发展中的一汽吧.”他亲启开着一辆奥迪轿车,陪着这位老记者参观了几个工厂,然后登上一汽最高的建筑物,设计大楼的楼顶,在这里可以马瞰这座汽车城的全景。耿昭杰指着一座座一片片厂房,如数家珍般地介绍哪个是卡车基地;哪个是轿车基地…一眼里不到边,是的,一汽扩展的已不止是新开辟的二厂区,而扩展到海外……此时,北风呼啸,老记者精神矍铄,同耿昭杰迎风而立,象站立船头破浪前进。此时,正值国家宏观调控,国有大企业一般都面临…  相似文献   

19.
一、“大楼”与“大师”并重1931年,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在就职演说中提到:“所为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句著名言论成为后人对大学的形象佳话来传送。的确,我们现在的办学条件是越来越好,教育投资、科研经费也越来越多,“大楼”一幢幢拔起,教学硬件比过去好得多。可是,在三四十年代我  相似文献   

20.
胡言 《中外书摘》2007,(12):80-80
有一次陪一位日本朋友逛上海,一路上看到好些个巍峨的大楼,都俨然冠以“某某广场”之名。那日本朋友汉字自然是识的,却仍然纳闷地打量着这几个字,好像是在看什么不可思议的东西。我知道他为什么会这样,于是一语道破了“天机”:“这里的‘广场’,不是‘黑老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