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入WTO要求我国法律法规与WTO规则衔接。我国企业立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与WTO规则存在较大差距的一个部分。WTO要求我国内外资企业立法一体化 ,内资企业立法平等化 ,企业立法模式统一化、内容系统化。改造我国企业立法要确立非法人企业的民事主体资格 ;要突破传统公司理论的局限 ,允许无限公司和一人公司存在 ,使公司组织形式多样化 ;要统一企业立法模式 ,即企业皆以不同的公司形式出现 ,制定统一的公司法 ,对其进行规范调整。  相似文献   

2.
试论法律合法冲突的制度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法律的冲突可以分为违法冲突与合法冲突两类。法律的合法冲突主要由四个方面的因素而引发 :一是立法权限不明确 ,导致法律规范之间的合理冲突 ;二是立法授权不明确 ,由此引发“政出多门” ;三是不确定法律概念的存在 ,使得相关立法依据条款界限不清 ;四是立法的连续过程 ,即法律的废、改、立引起相关规定难以及时配套。因而 ,如何通过相应的制度配置来消除法律之间的合法冲突 ,成为保障法制统一性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法律中均未明确海域使用权流转的概念,学理界也未作出明确界定。我们认为海域使用权流转是指海域使用权在不同权利主体之间的流通过程中周转,其具有私权保护与公权监控的双重法律属性,应以私权与公权兼顾构建立法内容体系。从现行国家和地方立法比较看,海域使用权流转立法走向深化,但流转法律制度尚存在缺陷和不足:现有规定缺乏系统性,地方立法层级低;制度内容笼统,缺乏可操作性,难以解决流转过程中产生的相关问题;流转市场规制缺失,导致流转管理不到位。深化地方海域使用权流转立法可解决上述问题。地方先行立法已具备相应的政治、经济和法律基础,制度设计上要解决流转形式和流转范围、流转市场规则、海域价值评估和流转补偿规则、流转监管规则四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4.
立法是国家的重要政治活动,人民参与立法是人民参政的重要形式。民主立法原则不能只以人民选举的代表表决通过法律的形式来体现,还要贯之于人民直接行使立法权的方式。立法建议就是人民直接行使立法权的基本方式,它还是法律正当性源泉之所在。立法建议和民主立法原则既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同时在法治背景下,前者是实现后者价值的必然规则。  相似文献   

5.
尹丽华 《求是学刊》2004,31(5):81-86
英美国家独立制定证据法 ,而大陆法国家将证据法融入诉讼法或者实体法中。笔者认为证据立法模式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立法技术、与诉讼法的协调、证据法的实际功能以及法律传统的承继与法律移植的接受等诸多因素。为此在我国现有诉讼法的框架内补充完善证据法规范 ,即通过修改诉讼法一并完善证据立法应当是最佳的选择路径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疵漏及其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当前施行中存在的疵漏主要表现在立法体例的疵漏,法律术语的失范,体系内容的瑕缺以及逻辑思维的混乱等.其完善的具体思路是科学设定立法体例,包括提升该法的立法地位,实行统一立法,采用概括加列举的立法体例;增加界定和规范法律术语;完善体系中法律责任、执法手段和执法机构方面的内容以及厘清逻辑思维的混乱.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完善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马福军 《社科纵横》2004,19(3):66-67
BOT方式是我国政府吸引私人资本参加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种新型国际融资模式。笔者从国家统一立法模式、规范投资主体资格、特许权协议内容、项目财产所有权、政府保证措施、项目公司和政府的权利和义务、政府监管内容、争议解决途径及法律适用方面 ,进行我国BOT立法分析。  相似文献   

8.
质询权的价值在于有利于增强对行政权的监督,有利于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宪法实施,有利于构建"官民"沟通平台。中国与国外的质询权立法在质询的对象、提出质询案的形式、答复的期限、质询内容、质询的法律后果等方面存在不同。为了完善中国质询立法,可以从明确质询的对象、完善质询的法律程序和明确界定质询内容的范围等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民主立法在中国一直被误解为"征求或者听取群众意见",这种误解既导致了立法实践中的民主性不足,也直接影响了人们对近几年兴起的立法论证概念的理解.立法论证是在制定法律的过程中,立法者旨在说服别人接受自己围绕立法议案所提出的主张而做的一种说理活动.立法论证更深层指向的是,能否以充分展开实质性的利益表达和博弈为宗旨来设计整个民主立法制度和程序的问题.立法论证与民主立法之阃实质上形成的是一种相互依存的构建关系.这样的相互构建关系可以表述为,没有民主立法就不可能需要立法论证,而没有立法论证,现代的民主立法也将难以真正完成"通过制定法律的民主程序赋予法律合法性"这一奠定现代法治基础的任务.在中国当前的法制环境中,要实现立法论证,就要完善参与立法的代表构成,加强代表与其所代表的选民之间实质性的利益代表联系;就要改变由法律委员会统一审议法律议案的职责分工形式,在各专门委员会之间进行必要的审议权限分割,以确保审议裁断的公正性;就要关注民主立法程序的细节,改进审议与讨论等议事规则的设置,提高立法会议议事的效率和质量.由此,也将开启中国民主立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0.
妇女立法参与作为公民有序立法参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主义立法民主化和女性立法参与主体化的重要方面.以性别分析理论为基础,可以得出这样的概念:妇女立法参与是一种立法参与的权力获得,其目的是平等的分享立法意志的表达权,从而影响利益的性别平等分配.提升妇女的立法参与能力可以增加妇女的立法影响力,而妇女的立法影响力又由妇女在法律中对性别问题的发现能力、法律问题的建构能力和立法的游说能力构成,并受立法体制和程序的制约.研究妇女立法参与问题可以改变传统法律的男性单一视角,促进法律的公正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李媛 《社科纵横》2014,(4):70-72
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法律指引,但因基础法律、法规较少和中央立法周期长等原因,制定法律和行政法规不利于及时灵活反映智慧城市建设需求。全国各地智慧城市建设的内容、重点和进度并不一致,因而立法的需求不同,故智慧城市建设宜地方立法先行。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政党立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82年宪法公布实施以来,我国学术理论界对资本主义国家政党立法的形式、内容、特点,我国宪法中多党合作的规定、是否制定专门的政党法,以及社会主义国家政党立法与资本主义国家政党立法的异同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对于我国政党制度规范化、法律化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这些研究也有偏颇和不足之处。我们要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多党合作的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13.
翟羽艳 《求是学刊》2007,34(3):71-76
百年前中国物权立法道路的选择奠定了当代中国物权立法的模式选择和价值取向,也导致了中国物权立法进程的艰难曲折。中国当代的物权立法必须走出功能价值定位偏失、忽略本土法律传统等误区,在中国本土法律资源的基础上引入现代性的价值目标,对物权理念进行更新,将法律的文化意义和形式品质作为物权立法的新理念,实现中国物权立法现代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马冬梅 《社科纵横》2007,22(12):75-76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应用技术在国内的日益普及,中国的信息网络建设以异乎寻常的速度飞速发展,这既促进了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又给传统法律领域带来冲击,引发了一系列迫切需要解决的法律问题。计算机信息网络法律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而是调整计算机信息网络活动中社会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信息网络法律就是针对网络出现后产生的新社会关系以及原有法律关系的新特点而制定的,因此与现有各个法律部门之间存在重叠与交叉;计算机信息网络法律涉及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也不是单靠一个部门法可以解决的。同时网络立法应当具有充分的前瞻性与预测性,对有些内容不能规定得过于具体,要留有发展的余地。对网络媒体管理我们应该积极促进其发展,同时又要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以信息立法为主要内容、信息安全立法为重点、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立法为基础、电子商务和知识产权保护法立法为补充,制定了一系列电子政务相关的法律法规,为美国电子政务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律环境。借鉴美国的经验,中国应积极营造电子政务发展的法律环境,特别是科学构建中国电子政务立法主体框架,加快电子政府工作创新。  相似文献   

16.
于立深 《浙江学刊》2008,55(2):144-150
自确立法治国家目标以来,我国行政法律规则的数量快速增长,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通过审慎的立法民主过程、立法体例和立法技术来保障立法质量.以<治安管理处罚法>为例,它契合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形,体现了人性关怀和人权保障意识,较好地平衡了警察权与公民权、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但在立法民主过程、立法体例和立法技术上还有某些不足,尚需完善,指出和改进这些不足将为提升其他行政法律规则的制订质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民事习惯对于民事立法而言,具有补充立法、促进本土法律资源有效利用及推动民事立法顺利实施等价值。民事习惯在我国民事立法中应有合理定位,未来民事立法应确立"凡法律未规定者,应遵循民事习惯"的基本原则,认可习惯的法源地位,并同时对民事习惯的适用条件加以限制,以不违反公序良俗、国家及社会公共利益为限。在民事规则的具体设计中,对民事习惯宜加以鉴别、提炼和加工,将其合理成分归纳、吸收入法。在法律移植和本土法律资源的有效利用上,立法应在结合国情基础上对民事习惯与移植法律制度进行分析比较,合理吸收二者中最适宜我国国情的成分,制定出适合国情的民事规范。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地方旅游法律环境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颖 《学术交流》2006,(8):54-56
旅游业法律环境是旅游业软环境的有机构成,对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起着重要的调整规范作用。地方旅游法律体系是旅游法律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与发展不容忽视。各地旅游法律环境成熟程度的差异、各类地方旅游法律文件效力发挥的局限、各地旅游立法、旅游执法对透明度原则的忽视、地方旅游法规在量和质以及立法模式等方面的滞后性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地方旅游业的健康发展。研究分析这些问题,有益于地方旅游法律环境建设,推动旅游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杜月秋 《学习与探索》2007,4(2):103-106
立法的社会变革功能是法的社会变革功能的一个环节。实现立法的社会变革功能对立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求传统立法观念的更新,还要求立法者敏锐地捕捉社会关系发展变化的信息,充分地开展立法调研,通过法律试行等方式来实现立法的社会变革功能。马克思恩格斯的"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的思想是我们研究立法的社会变革功能的理论前提。立法先导与立法的社会变革功能存在必然的联系,立法先导这一社会变革模式已成为现代国家组织和实施重大社会变革的基本方略。我国的改革实践已经表明,当代中国应当选择立法先导的社会变革模式。  相似文献   

20.
行政法的现实反映与价值追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 ,在实现法制文明化、现代化这一历史进程中 ,包含一项重要内容 ,即行政法制现代化。中国行政法制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工程 ,需要以完善的行政法律规范为基础。完善的标准在于 :一是行政立法应满足社会的客观需要 ,反映新的经济关系 ,以实现行政法对经济发展的保障作用 ;二是行政法应体现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 ,彰显民主、科学 ;三是行政法要协调好行政权与各种权力与权益的关系 ,在价值上达到社会公正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