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6 毫秒
1.
祥瑞灾异是中国古代特殊的政治文化现象,其发生和出现代表着上天对君主的赞美或谴告,具有特殊的政治意涵。我国历史上的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祥瑞灾异学说特别发达的时代,也是祥瑞灾异被频繁应用于政治生活的时代。这一时期祥瑞灾异事务的管理包括信息的收集、现象的解释和事务的处理三个层次,为隋唐时期祥瑞灾异管理的制度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祥瑞灾异赋是建立在天人感应学说基础上,以自然界异常现象为描写对象的赋。宋代的科技、人文水平和政治变革对天人感应观念造成了一定冲击,但由于天人感应特殊的政治影响力和宋代天人之学的发达,使该学说得到了宋人的尊重和强化,大致呈现五种基本形态,即天监说、运气说、德行说、召感说、民意说。宋代祥瑞灾异赋比前人更加深化了学理内涵,现象反映和问题提出也更加尖锐深沉。它理性思考自然界异常现象;突出"为人事"的政治目的;借助天人感应来构筑修平学说;以学理发掘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等,有高度的思想和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3.
董仲舒的祥瑞灾异之说与谶纬流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祥瑞谴告,在孔子思想中已有萌芽,但到董仲舒这里才上升到理论化的高度,在“天--地--人”相统一的宇宙结构体系中获得准逻辑化的论证。天人感应的思想是祥瑞灾异之说的理论来源。祥瑞、灾异与人事行为尤其是政治得失之间存在着因果关联,为政的好坏直接能够感召出祥瑞、灾异。流行于西汉末并兴盛于整个东汉时代的谶纬就直接继承了董仲舒的感应、灾异之说,在综合网罗了古代各种方术之后,竟发展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官方意识形态。纬书中有许多地方甚至直接吸取了董仲舒的文字。魏晋以后,谶纬的主流朝两个方向发展,或为道教、佛教所消化吸收,依托于一定的宗教形式而存在和演化;或通过各种可能的方式在民间信仰中继续传播和扩散,虽历经焚禁,但仍代有传人,好之者不绝。  相似文献   

4.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代,宋代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上一个及其重要的时期。所以宋代文化呈现出了不同于其他朝代的时代特征。研究宋代文化的时代特征,对于当今社会传统文化的回归和重建,以及对宋代在中国历史上地位的正确认识,将会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发生在汉哀帝四年"行西王母诏筹"事件兼具政治与宗教等多重意义,并对西汉末年的政治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事件发生后,各种政治势力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给出了不同的解释。立足经学的解释尽管彼此有差异,但都将之视为灾异。而王莽依据谶书,将之视为祥瑞,并在不同时期分别赋予其不同的象征意义。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据以讨论早期谶书之形态,以及经、谶之关系。  相似文献   

6.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既在前代基础上有所超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又对以后的朝代产生很大的影响。宋代社会虽然被人们称之为“积贫积弱”,但多姿多彩、生机勃勃、和谐安康仍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特征与表现。而浓郁的人性化更是这个朝代的突出特色,也是其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考察宋代社会人性化,首先就应该探索其制度建设中的人性化。  相似文献   

7.
“灾异说”认为,灾异乃是社会政治问题所致,当局应以改革社会政治应对。主流社会长期以此应对灾异,故对蝗灾也不采取捕杀措施。在唐代姚崇以下以捕杀应对蝗灾的基础上,宋人以全面捕杀为主要手段应对蝗灾,在实践上突破了“灾异说”。与此相应,对“灾异说”,宋代的思想精英们从前人的笃信发展为质疑,乃至彻底抛弃,客观、理性地应对蝗灾等灾异。  相似文献   

8.
九尾狐始载于《山海经》之青丘,经郭璞注而得到后世的默认。然而,青丘山与青丘国并不在同一个地方,据《山海经》的文例可证青丘山之九尾当为别一种动物,后世认作祥瑞者乃是青丘国之九尾,由于脱文导致郭璞的误读,加之后世因为政治、宗教等各种原因,使得九尾狐成为祥瑞或灾异的标志。  相似文献   

9.
范丽敏 《南都学坛》2007,27(4):14-18
从某种意义上讲,两汉时期的一切文化与制度都受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与制约,尤其是在建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社会保障措施的过程中,将天人感应思想奉为重要的理论依据。面对“灾异”,社会保障主体的种种表现、社会保障措施的贯彻执行,无不包蕴着天人感应思想,无不与祥瑞灾异有关联,而此举又极大地推动了我国传统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在加强政府社会保障职能、重视民本思想、强化环境保护、构建和谐社会四个方面,汉代社会保障制度对我国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宋代是一个重法制的朝代,"祖宗之法"贯穿整个宋代。由于后妃身份的特殊,她们须遵循的规制比较多。宋代约束后妃的规制主要有严密的宫廷制度、权力行使适度的垂帘听政制度、后妃政治的监督机制及封建伦理规范等。宋代后妃循规蹈矩的特点,造就了她们在政治上"守成而治",在生活上恪守妇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