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它作为国家调节经济的高级形式,具有宏观性、总体性、间接性。宏观调控法是调整国家对社会经济宏观调控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建立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理论基础上的。以此构建的宏观调控法体系分为宏观调控基本法和宏观调控特别法。  相似文献   

2.
控制土地供应加强宏观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过度供应是中国在加快工业化和加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经济过热问题的重要原因.土地供应政策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供应与宏观经济变动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近年实践证明,土地供应政策在冷却过热经济、优化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布局等宏观调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尽管对此也存在某些不同看法.为强化土地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必须切实落实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将科学发展观内化于土地管理制度之中,理顺土地收益分配等各个环节,同时与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其他政策进行协调,共同致力于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经济整体运动规律成为各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共性和各国宏观调控共同面对的困境。世界市场的成熟不仅加剧我国宏观经济的结构性矛盾,而且加剧宏观调控的外部协调困难。我国的宏观调控应在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的指导下,坚持和强化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建立有效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加强市场规制,克服市场行为的无序性;强化劳动者的市场经济主体地位,拓宽宏观调控的渠道;完善宏观调控的组织管理,提高宏观经济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4.
徐寅 《学术探索》2014,(11):51-55
大数据正以难以想象的速度给社会带来新的商业变革、管理变革乃至思维变革,在宏观经济调控领域,大数据带来的变革对国家的宏观调控既提供了机遇又提出了挑战。在宏观调控决策过程中,我们要适应大数据时代的新要求,加强宏观调控决策的独立性、参与性和透明化,对调控的专业性与民主性进行协调和保障,做到以数据为核心,对决策数据(信息)的收集、公开、处理、保护分别进行相应的法律调整,做好多层次的制度设计,才能用宏观调控决策的法治化来提高宏观调控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但不是惟一方式。进行宏观调控和提供公共物品,都需要由政府配置部分资源。在宏观经济政策即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中包含有微观规制的内容,税收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是通过微观规制功能实现的,货币政策工具中的调整法定准备金率、调整再贴现率是对商业银行的规制。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既包含总量均衡理念又包含结构均衡理念。  相似文献   

6.
根据我国的实际状况,现阶段加强与改善宏观调控必须着力推进宏观调控的科学化与精确化。当前,推进宏观调控科学化与精确化应特别注意研究解决好几大关键问题,即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的研判问题、调控方向与干预类型的确定问题、宏观调控启动时机的选择问题、宏观调控工具与手段的使用问题、宏观调控操作力度的把握问题。  相似文献   

7.
金融调控的法律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调控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其调控职能、方式和效力直接影响到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质量和水平。目前,我国金融组织体系已基本建立,但金融调控的法律机制尚不完善,从而导致金融规范缺乏连贯性、协调性和前瞻性,影响调控的效能。要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效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必须坚持运用法律手段,完善法律对金融调控职能内涵及实现途径的制约。  相似文献   

8.
建立国家宏观调控的法律监督与救济机制 ,不仅是现代国家干预与市场经济的要求 ,同时也是宏观调控与宏观调控法国际化的产物。针对我国现行政治体制 ,应建立以国家立法机关和审判机关的监督与救济为核心 ,以社会公众的监督及寻求救济为基础的外部的、公开的、经常的、系统的法律监督与救济体系  相似文献   

9.
《政府采购法》是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有效杠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采购法》具有非常明显的宏观调控法属性。政府采购使用的是财政性资金,执行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中小企业是重要的市场经济主体,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是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政府采购法》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扶持和推动作用。我国可以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强化政府采购的宏观调控功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从而引导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1],并强调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因此在新的形势下探讨国家宏观调控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出发,探讨了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实现形式和手段,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加强政府干预的有效性和提高国家宏观调控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风险社会中的宏观调控及其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启示,在现代社会中,宏观调控本身也是一种风险,呈现出入为性、不可预测性、二重性、个体性和延伸性等特征.这种风险既源自宏观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和宏观调控行为功能的多重性,也源自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局限性和主观随意性.风险规制是法律的基本功能之一.因而,有必要在宪法层面对宏观调控行为进行专章规定,在宏观调控基本法律原则层面确立经济稳定增长原则和一致行动原则,在具体法律制度层面完善宏观调控权力制约机制和宏观调控法律责任追究机制.  相似文献   

12.
住房既是发展问题也是民生问题,事关宏观经济平稳运行与微观家庭民生福祉。市场化改革以来,国家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几经调整,但由于房地产业牵连行业和管理部门甚多、体系庞大,而政府调控手段运用又不够纯熟,导致实际调控效果不尽如人意。应从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稳妥推进房产税立法和实施进程、实行因城施策分类调控政策、积极推动保障房建设和住房租赁市场建设等方面构建房地产市场的长效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3.
丁萍 《理论界》2006,(8):66-67
宏观调控是指政府为实现宏观经济的总量平衡和经济结构的优化,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而对国民经济总体活动所进行的调节和控制。真正实现宏观调控的法治化,就必须健全宏观调控法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我国宏观调控的法治基础。  相似文献   

14.
经济法对宏观调控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是从经济法的角度对政府宏观经济调控行为进行剖析,分析它们之间的密切联系,从政府宏观调控的基本范畴;宏观调控法律关系的性质、特征;宏观调控主体调控权行使的范围和方式;政府宏观调控相对方的权利;对政府宏观调控行为的法律控制等方面进行展开,从而揭示经济法在国民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追赶型经济决定了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特性是政府主导,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是在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的基础上逐步提高经济增长效益和质量;转轨型经济决定了我国宏观调控的兼容性和市场化取向,决定了我国主流宏观经济政策的改变,同时也给我国的宏观调控带来巨大挑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决定了我国宏观调控的性质是在保证市场效率的基础上,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6.
宏观调控的理论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宏观调控"是典型的中国化术语.对于宏观调控的理解目前基本停留在传统教科书的水平,由此造成宏观调控认识中的种种误区.本文将宏观调控定义为:宏观调控是中央政府采取的一种非常规的国民经济管理活动.在经济异常波动频发的中国,具有独特目标和行为方式的宏观调控在政府的整个经济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且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仍将独立于一般宏观经济政策.从本质上看,宏观调控是政府微观经济职能与宏观经济职能的结合体;在宏观调控体系中存在着两大政策手段体系,适应于不同的微观基础和市场机制,形成了内生性宏观调控体系和外生性宏观调控体系.前者接近于成熟市场经济体的"宏观经济政策",后者则是典型的"宏观目标、微观手段".  相似文献   

17.
国际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中国宏观经济调控所存在的外生性行为方式与内生性结构问题之间的一种矛盾困境.宏观调控的核心是要建立和维护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内生性机制,但是,中国宏观调控的动力机制与经济长期目标并不完全一致,未来中国宏观经济宏观调控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建立内生性的宏观调控机制,宏观调控内生性机制应该建立在宏观调控创新、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三者协调一致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宏观调控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宏观调控概念的一个理论框架。宏观调控与西方主流宏观经济学中的政府干预根本不同,是中国特有的经济现象,其基础是转型期的经济现实,是政府对市场经济的中国式干预。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审计在宏观经济调控中所发挥的保障监督作用日益凸显。本文基于免疫系统论,就国家审计在宏观调控中发挥保障监督作用的机制、路径、方式等进行了深入探讨,以便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国家审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黄亮 《天府新论》2013,(3):15-20
鉴于宏观调控对于我国整个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国家多次指示应合理配置宏观调控部门职能,形成科学、权威、高效的宏观调控体系.然而,目前理论与实务界对宏观调控权力配置的基础理论问题的关注度较低,使我国宏观调控权力配置的完善缺少了重要的原则性指导和方法论依据.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借用了政治学、社会学、制度经济学等多种视角,从分权理论、政策搭配理论、系统论、冲突理论和集体行动理论探讨了中央宏观调控权力配置的理论依据,并分别阐释了这些理论与权力配置命题的内在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