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2005年、2008年、2011年、2014年、2018年五期纵贯数据,研究中国社区社会化养老服务需求变迁及影响因素,以期为老年人供给精准化的养老服务提供实证依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社区社会化养老服务需求状况及变化趋势,利用面板Logit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在养老服务需求变迁方面,医疗保健服务需求一直最强烈,生活照料服务需求上升趋势最明显;在需求的影响因素方面,年龄、居住地、受教育状况、子女性别结构、居住状况、是否经常锻炼、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抑郁情绪等因素对其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建议完善社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提高社区养老服务水平,满足不同特征和背景的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  相似文献   

3.
以对江西省新建县、渝水区、丰城市、鄱阳县、东乡县五个地区家庭农场调查数据为基础,基于投入导向的DEA分析法对家庭农场的经营效率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建立Tobit回归模型分析了家庭农场经营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农场经营综合效率的大小较多地依赖规模效率,土地的适度规模已成为促进家庭农场经营有效率的关键因素,家庭农场纯技术效率水平比较低;家庭农场的劳动力数量、投资规模、土地流转成本、农用机械数量、借贷资金、农用机械补贴和是否需要农业保险等因子对家庭农场的经营效率产生了显著影响。建议政府需要对家庭农场给予政策导向,完善土地制度以及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以规模化和集约化为主要特征的家庭农场发展迅速,以服务家庭农场和农户农机作业为主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农业机械化服务能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经济效益,实现了家庭农场规模报酬递增;国家通过出台宏观政策培育和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直接或间接促进家庭农场的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以中观供求市场合理的价格机制,调节家庭农场与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协同发展,实现共同利益最大化;农业机械化服务对生产经营成本、产量、利润等基本要素的直接影响,从微观上实现了对家庭农场的传导作用。只有制定系统的宏观支持政策,改革市场供需结构,重视要素传导反馈,引导农机装备产业优化结构,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补贴支持力度、加强农机化服务队伍建设,才能达到农机社会化服务供需的最大匹配度,实现互促共赢。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以规模化和集约化为主要特征的家庭农场发展迅速,以服务家庭农场和农户农机作业为主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农业机械化服务能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经济效益,实现了家庭农场规模报酬递增;国家通过出台宏观政策培育和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直接或间接促进家庭农场的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以中观供求市场合理的价格机制,调节家庭农场与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协同发展,实现共同利益最大化;农业机械化服务对生产经营成本、产量、利润等基本要素的直接影响,从微观上实现了对家庭农场的传导作用。只有制定系统的宏观支持政策,改革市场供需结构,重视要素传导反馈,引导农机装备产业优化结构,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补贴支持力度、加强农机化服务队伍建设,才能达到农机社会化服务供需的最大匹配度,实现互促共赢。  相似文献   

6.
基于安徽、河南省278份家庭农场调查数据,运用多元Logit模型分析了家庭农场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69.1%的被调查者已加入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农场主受教育程度、经营规模、农场是否注册对农场主是否加入专业合作社具有正向影响作用;而年龄、租金是否及时兑付则对农场主是否加入专业合作社具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7.
8.
从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视角,运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选取武汉市200个家庭农场进行深入调研,通过146份有效问卷对影响家庭农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探讨家庭农场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优势与不足。基于分析得出,家庭农场可以为解决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以江西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效跟踪监测项目调研数据为基础,运用平均联结聚类分析方法,研究林农对林改政策需求的优先序,研究结果表明:林农对林改政策的第一层次需求为林业补贴政策,第二层次需求为林业科技服务政策,第三层次需求为林业金融服务政策,第四层次需求为规模经营的其他配套政策。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元Logistic模型分析林农对林改政策需求优先序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历来是全国的粮食输出大省之一,且农业发展潜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但近年来农业发展遇到不少问题,家庭农场和农业物联网技术分别从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经营技术两个层面来帮助解决安徽省农业和粮食生产面临的现实问题。家庭农场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考虑到其自身特点以及安徽省农业发展内外部条件,发展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经营是安徽省当前最好的选择。农业物联网技术是一种智能农业技术,家庭农场广泛应用农业物联网技术可以更好地提高耕地产出率,使安徽省农业得到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新疆10个县(市)784个农户的实地调查,运用统计数据分析了不同地区的农户对社会化服务的需求意愿以及对不同服务模式的选择.结果表明农户对技术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和流通服务都是十分需求的.农户在选择服务模式时比较信赖农业专业合作社、政府以及金融机构等主体.  相似文献   

12.
作为未来区域发展主角的企业,其区域布局、性质、规模和发展等诸多方面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于全国两次基本单位普查所形成的基本数据的分析,安徽省的企业布局存在着地区差异明显、经济密度偏低、首位度低等问题,这些主要是受劳动年龄人口、GDP等因素的影响.未来安徽的大发展,必须首先实现安徽企业的大发展,要对重点部门和重点地区的企业进行重点建设.  相似文献   

13.
14.
基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潭市、岳阳市、益阳市等4市131份粮农调查数据,从粮农背景、生产资源禀赋、外部环境选取10个变量,分析新型粮农生产性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84.73%的粮农具有生产性服务需求;影响新型粮农生产性服务需求的显著性因素主要为户主受教育程度、粮农生产规模与粮农生产收入。因此,提高新型粮农生产性服务需求,需要着力"双目标"(国家粮食安全目标和粮食生产收益目标)这一粮食生产的重要约束,构建粮农生产性服务体系,积极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努力发挥生产性服务的有效功能。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234份山东省家庭农场调查问卷,运用DEA模型测算了家庭农场经营效率,并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其经营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家庭农场经营效率普遍较低,实现DEA有效的农场占比仅为2.14%,而90.59%的农场效率值位于0-0.4之间,经营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性别、受教育程度、经营规模、经营模式、预计经营年限对经营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年龄则对农场经营效率产生显著负向影响。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集体决策模型构建理论模型,以家庭农场典型模式来源地湖北武汉、安徽郎溪的普查数据为例,排除家庭收入与劳动供给之间内生性,采用门限回归模型实证分析非农经营收入对家庭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5~6.0万元区间的非农经营收入对家庭农业劳动供给有显著负向作用;受在总收入中占比、兼业经营等因素影响,其他区间的非农经营收入影响不显著;在总收入中占比较小的其他收入影响不显著。因此,引导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加强职业农民培训,有助于家庭农场的专业化经营和自有劳动力供给。  相似文献   

17.
通过建立面板数据住房需求模型对安徽17个地市的城镇住房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住房需求函数存在地区差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化率对住房需求有显著影响,而房价和居民人均储蓄对住房需求的影响并不显著;从影响程度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住房需求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8.
基于湖南省964份农村留守妇女调查问卷数据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身体健康状况、家务劳动时间、伙食情况、有无被欺凌的经历、对婚姻感情发生变化的担心和婚姻家庭的稳定性等变量对农村留守妇女的家庭生活满意度都有着显著影响。年龄每增大1年,满意度得分增加0.008分;家务劳动时间的影响呈正U型;丈夫外出打工期间的联系频率和探亲频率这两个变量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基于四川省296个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农户需求次序、需求意愿与现实供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但农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并未得到有效满足,其需求强度、需求意愿与现实供给之间存在显著的矛盾与偏差,主要表现为公益性服务供给不足与农户需求较为迫切的矛盾,农业社会化服务在供给渠道上的单一性与农户多样化需求的矛盾,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的片段性、乡土性、非及时性与农户对系统连续性、专业性、针对性、时效性强的服务的渴求之间的矛盾,农户对乡(镇)政府、村委会等组织的信任依赖与其提供的服务相对不足之间的偏差。  相似文献   

20.
发展利用现代化技术进行规模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的家庭农场是解决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导致农村土地闲置最直接最可靠最有效的途径,互联网技术的炙手可热无疑是现代化技术的代表,探究家庭农场主对农业互联网技术选择行为对家庭农场实现现代化农业经营具有实际的重大意义。本文利用对河北省各县市经营规模超过100亩的家庭农场问卷及访谈调查的资料,运用二元Probit模型对农场主性别、年龄等12个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发现家庭农场的经营规模、是否实施智能农业管理和农场主对互联网技术认可程度三个因素影响其选择新技术作用较强,对此提出促进我国发展家庭农场使用互联网技术应该提高家庭农场主综合素质、鼓励适当的经营规模,保证有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提高农业互联网技术质量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