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所说的意象,不是指在作家的头脑中出现的没有独立的审美意义的零碎意象,而是指作家的审美意识物态化(语言符号化)的产物——文学文本中的特殊“形象”——整体意象。 任何文学形象都是客体主观化与主体客观化交融渗透的产物,文学文本中具有独立的审美意义的意象的产生过程也是如此,但是当它以整体意象在作品文本中出现的时候,从“物”与“我”的关系来看,就是客体主观化了的。诗歌意象最能体现这个特点,胡应麟在《诗薮》中说:“《庄》、  相似文献   

2.
审美意象是审美主客体相融合的产物,是一种经验的存在,无论是作家、艺术家的经验表达,还是读者的语言、概念指称和描述,都不可能完全把握它。审美意象不能被阐释.只存在于主客体融合的审美活动中。  相似文献   

3.
论艺术技巧     
在各个艺术部类中,无论是再现性艺术、表现性艺术,叙事类文学、抒情类文学,它们在取得物化的形态以前,都有个从现实美转化为艺术美,从主观感受转化为客观信息的过程,这也就是从生活体验、审美构思到艺术传达的过程。艺术传达的关键则是艺术技巧。艺术技巧是作家、艺术家把生活的本质真实和诗意的思想通过完美的形象表现,出来的能力或才能。它直接关系到作家、艺术家能否创作出内容与形式、思想与艺术高度统一的作品来。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夜意象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白、黑、红三种颜色是其主色调,有着丰富的文学寓意和复杂的审美体验。用夜来作为象征可以说是作家集体的自觉选择,体现了对现实世界的清醒指涉。他们笔下五彩斑斓的夜意象,丰富了现代文学的内容,提高了它的审美表现力及社会批判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的思维是一种意象思维,多采取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决定了中国人常常通过刻画审美意象来抒写情感、创造某种艺术形象。在传统文学思维中,"西楼"意象就是这样一种意象思维。它经历了从诗词中的西楼具象到意象的形成及对戏曲中西楼意象的演变,通过对袁于令《西楼记》中西楼意象的分析,可以发现它对建构戏剧情境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所谓作家审美方式,是指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家以怎样的审美理想,怎样的艺术切入角度和艺术传达方式去观照、处理、表现创作题材、带有作家主体独特性的艺术审美方式。相对于传统美学和文学批评那种对于艺术作品所作的静态的结构分析(即艺术分析)和价值判断而言,作家审美方式研究的理论指归,在于对创作主体(作家)的心态模式和审美个性的探讨,由作家审美方式入手研究文学,无疑成为文学研究领域里的一个新的视点。  相似文献   

7.
唐人在著述中常常提及到女娲神话,而在文学中女娲也逐渐演化为一种文学母题原型,成为"创造万物、构建秩序、救民困厄"的文学意象符号,演变成了造福人类的意象载体。与唐代以前女娲神话的文学书写意象不同,唐代的文人更多的是以女娲神话作为一种符号来表达自我情怀。而这种模式也使得女娲神话的书写呈现出由集体政治意识向个体生命意识、由宏大理想向现实情怀的转变。从唐人对女娲神话的态度和评价的转变中,可以更好地了解作家们的思想心态,从而更本真地把握唐代文学。  相似文献   

8.
京派文学意象是中国传统文学向现代文学转换过程中产生的特殊的文学现象,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京派意象是中国传统诗艺与西方象征主义、意象派等诗学思潮相融合的产物。突破中国古典意象长期积淀的原型性象征模式,克服西方意象有象无意、意与象相剥离的缺点,成为京派作家对世界万物带有强烈的个体生命色彩的审美途径,体现着现代作家对文学本质更为深入的感悟。另外,京派注重意象在诗歌以外文学领域中的运用,促成了现代文学中各种文体间的相互融合,尤其是诗歌、小说、散文之间,从而推进了各种文体创作的成熟和发展。这也是京派作家对现代文学最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我们这里仅就造型艺术来谈具象、抽象和意象,旨在对意象问题研究作进一步的思考。从思维角度来考虑,形象思维具有多象性;从造型意识方面来看,形象又具有多变性。 1991年8月在西安召开的意象艺术国际研讨会上,对意象艺术研究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西方艺术基本上属于具象或抽象艺术。这种观点是将具象、抽象、意象作为三种并列的艺术形态展开研究的;另一种认为,意象是一个标示本体的概念,无论具象、抽象都是艺术家头脑中审美意象的物化形态。我们认为,具象、抽象、意象,都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物象的形象反映。形象思维是具有多象性的。  相似文献   

10.
空白,原指书画作品中笔墨未涉及之处,介人文学以后,其涵义就更为广泛起来,它既指物理领域的语言文字的形式空白,也指心理领域的审美意象空白.文学的审美和创作都具有空白的特征.空白的观念和形式在文学审美和创作中发挥着无以替代的独特作用,因此对文学空白的界说,有助于我们对文学空白艺术的把握和认识,对于文学的审美和创作有着积极的意义.一、具象有向空白文学中的具象有向空白是指文学作品中,作家在以点代面,以少总多,不画全龙而点“一鳞一爪”过程中,在语言文字和整体意象上所表现出的断层、间隔、空缺、空白.然这种空白是具象的,且是有向的,是“化白为黑”的手法运用.作家对意象有完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学地理学批评的研究方法对《逾矩的罪人》进行解读,发现该小说存在三种明显的地理意象,即大海意象、月亮意象、雾意象,它们构成了男女主人公两周情感生活的海岛空间。这些地理意象不仅只是显在的地理影像,更是与人物的命运相关联,同时承载着作家个人的情感经验和生命体验,蕴涵着作家独特的精神活动和诗性感悟,反映了劳伦斯早期的创作心理和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2.
各种文学样式都有各自独特的审美特征。这独特的审美特征决定着作家在创作这种文学样式的作品时的审美要求。作家的创作个性表现在作品中的审美意识的个性差异是各有特色的,但是这种差异是受着特定文学样式的审美特征制约的。报告文学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也有它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并由此使它与其他文学样式相区别。报告文学的审美特征是自它萌生、形成以来就逐步形成、完善的。  相似文献   

13.
论小说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象,作为诗歌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在诗歌理论研究中历来受到普遍的重视,但意象作为意与象、心与物、情与景、概念与表象、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实际上是具有其艺术的普遍性质的,是各个艺术门类的艺术形象所共同具有的审美特征。因为任何艺术创作都不可能完全是客观生活事象的原本照搬和如实再现,艺术家总需要在艺术形象中表现自己一定的情感,寄托自己对生活的一定情感、认识与见解,因而在艺术形象中总会或多或少地包容着象与意这两个方面,并使之在不同程度上融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意象是一种独特的审美复合体,既是有意义的表象,又是有表象的意义,它是双构的或多构的;意象不是某种意义和表象的简单相加,它在聚合的过程中融合了诗人的神思,融合了他的才学意趣,从而使原来的表象和意义都不能不发生实质性的变异和升华,成为一个可供  相似文献   

15.
当代宁夏回族作家的写作建构了一个深具清洁精神的审美意象世界。具体而言,回族作家对意象的营构集中在自然意象、宗教建筑意象和动物意象三个层面上。这些独具地域特色的意象选取,折射出回族作家在伊斯兰宗教文化浸润下对生命、信仰和人格的礼赞。回族文学对清洁意象的衷情书写,不仅揭示出回族文学与伊斯兰宗教文化的谐顺关系,同时也拓宽了回族文学的言说价值和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6.
文学创作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知、情感、表象、理解、意志、直觉、灵感以及潜意识等诸多的心理因素和功能。在创作过程中,任何心理因素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结成一个有序、协调的创作心理机制的整体。而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的文学,是作家对现实的审美反映,而构成其审美特质的基本内容就是形象与情感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审美潜意识是人类深层审美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人类文化结晶在社会实践中的内化和积淀。它的结构主要是三个层次:1.内在表象世界;2.审美图式;3.审美意象。审美潜意识的"内在表象世界一各类审美图式一审美意象"结构形成了人类审美活动的规律性空间。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一,“表象”、“意象”、“形象”生成的相互关系;二,中国传统意象论涵义的辨析;三,中国传统艺术批评理论中意象学说的具体运用三方面,讨论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问题。得到的看法是:审美意象是“意中之家”。具体地说,是审美主体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感知,积累了丰富的表象,表象又经过主体的情感、想象、理解等心理因素的作用而在头脑中显现的审美形象。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特殊审美形态,小说既然被人们称为“语言的艺术”、“美文学”,其造型媒介语言理当受到重视。“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语言探索的成就勿庸置疑地是小说价值的重要尺度。 小说语言的探索,并非孤立的实践,它与作家的文学观念、审美情感活动及思维方式有着内在的联系。可以说,小说语言实质上是作家深层意识情感活动对象化的符号集  相似文献   

20.
文学价值论认为,文学价值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作者和读者的共同创造.从文学的发生看,客观的生活材料与作家的情感、欲望、目的相扭结,构成文学对象并激起了作家的情感冲动,在这个基础上,作家把由文学对象和审美经验构成的表述性对象符号化,形成文学价值的客体性载体一文学作品.文学作为科学—社会学范畴,不只具有审美属性,而且具有诸多非审美的社会属性.文学作品作为具有潜在价值的载体流布社会,与接受领域中不同的读者或同一个、同一类读者的特定的阅读意向相遇合,便会建立起不同的审美意象,激起不同的情感反应,从而建立起认识的、道德的、教育的、政治的、审美的等等各种对象性关系,也就表现为文学的认识、道德、教育、政治、审美等价值.文学就是这样通过社会的价值关系网络作用于读者的感情,推动他们的行为,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发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