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保罗·莱文森的媒介进化论思想分别从媒介内部和媒介之间两个方面给出了技术演化路径,表现出构建技术符号学的努力。从媒介内部演化来看,技术发展经历“玩具-镜子-艺术”三个阶段;从媒介间发展来看,技术演化遵循补偿性媒介和人性化趋势两大线路。技术即符号,通过对莱文森媒介理论的符号学演绎得出:技术就是在“新奇”和“震惊经验”的刺激下,处于动态三元关系中的符号;媒介演进的补偿性和人性化趋势,实质上就是符号在元语言能力作用下的无限衍义。符号学对于广义符号文本的关注,使得技术研究更多地关照到符号环境,这是对莱文森媒介理论研究初衷的回归,利用符号学方法演绎技术演化路径,也是对莱文森媒介理论的延伸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蔡萍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4(2):39-42
以"环境与社会"为切入点,考察了环境社会学的演进过程,阐述了环境建构论的理论主张实质是要在知识社会学里研究环境问题,指出其方法论的意义在于大大降低了关于环境问题建构中的自然要素的决定论地位,而突出了社会或文化实践的解释学意义。把人们从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转向到对环境与社会关系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环境建构论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以来,获得了持续的发展,成为环境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分支.文章基于环境建构论的发展历程,从环境社会学的多元研究范式、环境问题的社会建构论、环境建构论同环境实在论的争论概述该理论,并对环境社会学的发展走向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4.
卞成林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
本文认为言语交际中的各种环境因素是客观存在的,但具体的言语环境是由交际参与者从自身内部条件出发建构而成的;一个完整的言语交际过程中,言语环境是由发话人和听话人两次建构起来的。主体对言语环境的建构,对发话人来说,是言语作品风格形成的条件;对听话人来说,是言语理解差异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蔺雪春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8(2):63-70
全球环境话语与联合国全球环境治理机制既能相互促进也能相互制约,并且,这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所形成的持续塑造过程可以使其作用关系最终被归结到建构性质上来,即全球环境话语与联合国全球环境治理机制是相互建构的。 相似文献
6.
寇鸿顺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9(5):42-48
总体性哲学是马克思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从当时的革命需要出发,以马克思总体性哲学为武器,展开了对庸俗马克思主义和实用主义以及资本主义现实的批判,基本上是在马克思的本意上,反思和建构了马克思的总体性哲学。虽然卢卡奇总体性哲学有一定的偏颇,但他重建马克思总体性哲学的历史作用是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媒介环境与现代人的生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庆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114-116
媒介环境是大众传播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的论圆之一 ,由媒介内容环境和媒介工具环境组成的媒介环境在信息社会中与现代人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探究这一问题对减少媒介环境污染、消除媒介环境失衡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杨盛军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0(3):5-9
环境代际正义的实现依赖于人类整体的道德努力,其中,人类整体是个体主体、群体主体以及类主体的统一,它们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承担着相应的角色,要解决人与自然、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环境正义问题,必须实现三种伦理主体的道德建构。 相似文献
9.
蒋艳艳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4):149-154
通过对前人理论的深刻反思,马克·波斯特提供了一种解读媒介的新方法——“信息方式”。作为“信息方式”,媒介包含着哲学逻辑和历史建构两层内涵。基于后结构主义立场,“信息方式”揭示了媒介背后的哲学逻辑:媒介本质上是一种语言构型,语言的结构性权力促使媒介在交往行动中构建着主体、世界乃至整个人类文明。根据不同的哲学逻辑,媒介可划分为不同的历史形态。媒介的历史建构意义体现在,媒介的诸历史形态能合乎逻辑地建构出人类文明发展的诸历史阶段,从而弥补同时期社会发展理论与媒介环境学派的理论局限。信息方式理论糅合了媒介批判学派的哲学视域和媒介环境学派的历史视角,开辟出当代媒介研究的新向度。 相似文献
10.
陈保亚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4(6):94-102
自然语言(或日常语言)是自然形成的符号系统,不可能是完备的,但自然语言是最初始的元语言,认识活动不可能绕开自然语言。哲学需要一种建立在自然语言基础上的元语言。语言哲学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对哲学命题的解构分析,更应该展开元语言的建构分析,即通过转换等语言结构分析程序建构出反映认识范畴的表达式。比如概念分类和整体切分作为不同的认识范畴,通过日常语言学派的词语用法分析不容易区分开,通过转换分析建构出表达式,可以有效地得到区分,相关的外延扩大和限制问题也能得到解释。语言哲学建构分析既要预先关注哲学中的认识范畴,也需要掌握语言结构分析程序。语言哲学和语言学应该有更深层次的结合。 相似文献
11.
12.
曾庆璋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3(4):118-120
现代社会心理环境对于德育的影响越来越强烈。心理环境是指影响教育活动主体内心世界的各种因素的总和。要确立建构心理环境的整体目标。坚持教育优化性原则,确立正确的导向,追求德育心理环境的艺术性和人性化,创建生动多样的德育活动载体等,是建构学校德育心理环境的有效途径。这种建构旨在以环境为载体,形成一种优化的教育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3.
论环境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亚宁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3-36
从哲学视角观照环境问题,亦即把环境问题纳入哲学研究的框架,科学地界定和诠释环境和环境哲学概念,确认环境哲学的基本研究课题及其在自然辩证法研究中的地位,对于拓展和深化环境思维,形成人的新的生存方式,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和生态乡村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卢兵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3(3):66-70
以道家思想为依托,将“道———玄———一”三位一体的本体论;“天人合一”、以人为主体的生命整体论;“形神俱炼”的复归论;“阴阳大化”的变化论等一些基本的哲学问题纳入养生修炼理论体系,使道教哲学这种修炼长生之道的实践哲学成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要的行为准则,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借鉴与支持。 相似文献
15.
手机媒介传播:弥漫于空间——对手机媒介建构的空间结构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萍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8(10):163-166
空间与时间是人类立存于世的基本感知概念,而手机媒介的普遍使用正在重塑时空结构。手机媒介以其随时随地跨越时空沟通这一原始特点,一方面帮助我们形成把握世界的感觉框架,另一方面,这一"以时间消灭空间"的媒介也令我们对时间和空间的传统概念产生"内爆"。手机媒介带来空间感觉的变化、建构私人空间、便利公共空间与私秘空间的自由切换、营造虚拟空间-手机社区,本文从这四个维度探讨手机媒介是如何通过对空间结构的重塑来改变我们日常生活的经验性内容,并且又成为我们经验的一部分这一重要而持久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6.
张宏树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5(6):119-121
消除知识贫困已经成为当下中国发展的一个关键性命题。个人的主体地位,对消除知识贫困具有中心意义。在信息时代,媒介是知识的基石之一,媒介素养的缺失直接导致知识贫困的个人主体地位缺失。中国迫切需要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建构个人的主体地位,以适应新的媒介环境下消除知识贫困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冯澄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2):137-140,150
如何在学科中实施素质教育是农村中学新课改中亟待解决的难题。语文学科作为基础学科,特别是语文学科中最具实践性、自主性和人文性的作文教学,开展素质教育大有可为。而创设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环境,则是实现作文育人目标的关键。创设作文育人环境,一是应当致力于目标的建设,注重发挥目标的导向功能;二是需要对整个环境资源进行优化组合;三是要建立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只要从人的发展出发,创设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育人环境,做到人文素质培养和学科素质培养相结合,就能实现素质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8.
关于全程环境教育体系建构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云江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2,(3):38-40
人与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并不是一个新话题,然而20世纪中叶以来,这一话题却被赋予了许多新的甚至是不幸的内容。因为人们发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严重问题。在这种背景条件下,反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的环境教育运动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崛起;并成为一个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社会运动。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审视环境教育的发展,并就新世纪构建全程环境与资源保护教育体系提出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9.
河长制作为环境议题,在新媒体环境下,牵扯到多种行动者之间的复杂联动关系.研究选取三类新媒体平台作为研究对象,以实际资料为基础,将人民网、中国生态文明网和微博大V的河长制议题报道作为样本,以实际资料为基础建立一个研究模型,探讨三类河长制议题建构过程的现状与问题,分析新媒体对河长制议题进行建构的过程.研究发现,3个新媒体行动主体的议题建构能力和方式相互补充,各有侧重.新媒体作为媒介行动者,应扮演调解感知角色和行使调解行为的功能,更好发挥自身功能,从而使得多元行动者的行动得以协调,推动河长制议题的有效建构和传播. 相似文献
20.
廖建荣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
中国的环境美学经历了应用领域专家发出环境美学呼声的萌芽阶段和美学学者借鉴国外学者理论、立足中西美学、现实探讨环境美学的建构阶段.既有学者融中西马美学为一体建构环境美学体系,也有学者以环境美学的视野重新思考中国美学,还有学者比较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关系.而以中国古典美学为资源建构具有普世性的环境美学,并以之反思美学,则是中国环境美学的一个突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