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方政府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和制约是比较客观的,但是地方政府对企业发展和企业投资的干预是否会影响到企业的投资决策,还有待于进一步分析。本文以企业投资中地方政府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方式为分析切入点,着重探究两者之间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2.
现代社会是信用经济社会,信用是社会经济运行的的基础。政府信用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一个国家良好的政府信用是其正常平稳运行的基础。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结构的转型期,这是改革开放的有一个关键阶段,在这种渐进式改革的关键阶段最容易滋生腐败及各种社会问题,从而影响政府的形象,削弱政府的执政能力,甚至造成政府的颠覆。良好的政府信用在此阶段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分析我国政府的信用情况,对症下药,加快政府信用体制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邹宇 《城市》2008,(11):95-98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基础设施需求的不断增加.地方政府亟待建立一个政府信用和有限财力支持.但又不单纯受制于地方财政实力的、市场化机制运营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平台.以适应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匮乏。  相似文献   

4.
作为“非征信国家”,我国信用体系的基础还较薄弱,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国际竞争格局的变化,迫切要求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强化国家对社会信用活动的管理。第一,通过多种方式强化市场主体的信用观念和信用意识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固然需要法律体系和必要的制度安排,但是,信用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社会主体之间的信任和诚信的理念来维系,靠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道德规范来维系。讲信用应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种基本公德。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市场主体的行为准则首先应是讲信用,无论是法人主体或公民个人,都应树立守信的公众形象,树立“以讲信用为荣,不讲信用为耻”的社会意识。第二,尽快制定信用管理的法律制度,加强  相似文献   

5.
顾巧明 《科学发展》2013,(10):28-33
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是地方政府筹措资金比较规范的途径,应逐步放开地方政府发债限制,引入市场化融资机制,允许符合条件的省级政府发行一定规模的地方债券。首先由财政部制定地方发行债券总规模控制指标,再由全国性信用评级机构评级后发行。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可以将贷款风险转化为显性的可控制的政府债务风险。通过债券发行等形式筹资建设的项目,往往具有相对较高的透明度以及相对较严格的自我约束;通过市场的监督机制,可以更有效地避免地方政府负债的非理性扩张。  相似文献   

6.
如果政府体系的法制化、制度化建设没有根本的改变,政府的信用即所谓的公信力将会逐步丧失,那么“煤矿官股”类的现象将不断以新的形式出现,同时也将导致地方官员“机会主义”式地使用公共权力,于是也就形成官商勾结的恶性循环和机会主义在全社会的泛滥。  相似文献   

7.
祖刚 《城市》2014,(12)
正在我国经济刺激计划下,地方政府纷纷建立城市建设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平台对各地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暴露了诸多问题,影响了地方财政的投融资能力和资金运用效率,造成这一状况的深层原因在于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管理体制相对滞后。分析暴露出的问题,从管理体制的根源寻找解决方案,将对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一、地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平台存在的弊端(一)投融资主体单一,缺少实体支撑  相似文献   

8.
文云飞 《现代妇女》2014,(8):270-271
本文在分析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相关概念和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分析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潜在的风险,并对风险的防范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融资需求已引起各方主体的高度重视,探索推出市政债券是其中一个重要举措。为此,当前应加快立法,加强法制建设,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相关法律制度;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行为,强化对地方政府举债的市场约束,构建多元化的城镇化建设融资体系,建立可持续的城镇化建设融资机制;严格执行财经纪律,构建地方政府的财政信用,强化地方财政预算约束,提高地方财政预算执行的透明度;完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加强信用风险管理,有效防范和控制市政债券的信用风险;制定市政债券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增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发展壮大投资者队伍。  相似文献   

10.
生财有道:土地开发和转让中的政府和农民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土地征用和开发中的政府收入、政府行为,来试图理解转型期地方政府行为的一些特点和模式。在土地征用和开发过程中,地方政府主要通过财政和金融手段积聚资金,“圈地”只是“圈钱”的手段而已。这种行为一方面积累了大量的金融风险,另一方面又因为对农民土地的低价补偿造成了潜在的社会风险。究其原因,这与中央政府的集权化改革存在密切的关系。在这里我们看到一个悖论,即中央政府力图控制、改变地方政府行为的努力不但没有预期的效果,反而驱使地方政府更加强有力地谋取各种体制外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讲,1994年以前的财政分权体制与1994年以后的财政集权体制对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实质上是相同的。通过本文的分析,作者指出真正影响转型期地方政府行为的因素是软预算约束与政府获取体制外资源的能力。只要这两个因素存在并发挥作用,那么中央政府调整集权—分权框架的努力最终便会是无效的。  相似文献   

11.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社会无信不稳。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信用体系以及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的要求,“要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要把诚实守信作为基本行为准则”。市场经济的交易原则是公平,基本守则是诚信。从本质上讲,市场经济就是诚信经济,因此,诚信就是竞争力。要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在政府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这三大主体信用中,政府信用是关键。  相似文献   

12.
政府公信力即政府依据自身信用所获得的社会公众的信任度。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使我国有些地方政府公信力方面仍存在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坚持依法行政,健全政府政务公开制度,优化行政管理体制,提高公务员素质来不断优化政府形象,增强政府权威,提高政府公信力。  相似文献   

13.
消除贫穷是政府与地方民众的共同意愿 ,问题是扶贫策略的制定应考虑什么 ?在推行扶贫措施的过程中 ,地方民众有什么得益 ,要付出什么 ?这些“付出”与“得益”谁去权衡 ?当地人有无选择的余地 ?当然更根本的、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是 :究竟我们要“扶”的是什么 ?如果我们肯定扶贫对象是扶贫过程的主体的话 ,就要弄清楚他们的处境、想法、考虑等 ,否则非但他们参与扶贫过程的动机不能提高 ,而且还会造成政府与地方民众的关系紧张。无可否认 ,地方民众的参与是促成扶贫效果能否持续的最重要保证 ,所以 ,探讨他们复杂的心理是研究的必要起点。本文…  相似文献   

14.
李海婷 《城市》2012,(8):64-67
一、引言 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同志曾明确提出:要以完善体制机制、健全信用体系为核心,以深化投资和建设体制改革为动力,建立健全法律保障、经济制衡、信用约束、政府监管的综合防范机制,促进建筑市场规范有序运行,要健全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立统一的、涵盖建筑市场各方主体的诚信标准和信息发布平台,实行失信惩戒制度,实现动态监管.国家“十二五”规划也提出要“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因此,运用信息化等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是转变建筑市场传统交易方式、使各建筑市场主体树立信用交易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和核心课题.  相似文献   

15.
为防止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成为新一轮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的“定时炸弹”,中国银监会已把地方融资平台风险列为今年银行业三大风险之首,要求金融机构在最迟6月末打开地方融资平台“资产包”,进行项目还原清理评估。同时,严格控制地方融资平台新增贷款,对违规贷款进行责任追究!  相似文献   

16.
江雷胜 《社会学》2004,(2):43-45
“信用”是近几年来在报刊杂志、影视屏幕、人们交谈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名词。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对信用的期待更加强烈,信用已成为人们政治生活、经济活动、社会消费不可缺少的平台,它是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7.
展望2015年国际金融形势,西方主要国家货币政策将发生7年来的新变化:美元将继续升值并可能加息,欧元将实行负利率,日元继续贬值;全球贸易投资规则将发生70年来的新变化,TPP和TTIP将开始关键性的最后谈判,西方主要国家央行将加强合作.展望2015年中国金融形势,央行将继续实行“稳中有宽”的货币政策.央行信贷政策,将定向扶植“三农”经济和小微企业,力推地方融资平台与地方政府脱钩.同时,政策性金融信贷发放额有望上升.  相似文献   

18.
孙丽娜 《现代妇女》2014,(8):259-260
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及风险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专家学者对此众说纷纭,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分析指出了导致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的诸多原因,包括经济发展、财政体制、政府行为等,但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地方政府并不是“责任政府”,这种权责分离的情况必然导致政府大举借债,风险问题也就不言而喻了。  相似文献   

19.
刘文可  朱新武 《现代交际》2022,(12):64-73+123
信用监管作为我国“放管服”改革进程中市场监管领域的体制机制创新,对新时代市场监管效能的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解答信用监管如何提升我国市场监管效能这一问题,本文在界定相关概念和梳理信用监管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总结信用监管机制的三大构成要素,分析其应用成效,继而提出当前实施信用监管机制可能面临的挑战,构建基于“主体、工具、过程”三大要素的分析框架,并进一步提出完善我国信用监管机制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20.
《瞭望东方周刊》9月20日的文章说,城市化实质上是一个多层次的建设过程,但很多地方政府常常以“农转非”的人口数量来衡量城市化的进度,忽视了对他们“新市民身份”的消化,城市化有时变成了“改户籍”这样的表面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