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彝族文学具有显著的民族志属性、道德教育功能与共同体特性。第一,它是构建文化记忆基础的凝聚性结构,作为彝族历史记忆和知识图谱的载体和表征;第二,它是彝族文化主体传承和传播其道德精神的特殊文本,发挥着从个人品德到社会公德的重要德育功能;第三,它是共同体关联的交融记忆场,由内而外、从抽象到具体,多维度、多层次、全方位地展现了彝族主动而深层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关注这类民族文学中的主位认知与自觉表达,不断拓展和深化关于它们的研究,能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更丰富的经验支撑和更强力的文化支柱。  相似文献   

2.
现代白族作家文学植根于深厚的中华文化土壤,以兼容并蓄的格局气象和守正创新的精神风貌,与同时代主流文学同频共振,折射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自在到自觉的历史进程。从现代白族作家文学的民族性特征、现代性民族国家叙事实践和对中华文化深度认同的维度,探赜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书写的意蕴和所指,有利于加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艺术力量和精神滋养。  相似文献   

3.
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中长期忽视了话语共同体的视角,构建中华民族话语共同体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向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所需与话语共同体的功能优势是构建话语共同体的驱动力。话语共同体以语言文字共同体为基础,社会结构交融为前提,共同的话语体系为核心而逐步形成。面对法律保障缺失、民族交流困难等现状,构建中华民族话语共同体要从六个方面着手:将构建话语共同体纳入法治轨道以实现法治保障;广泛传播中华文化以增强文化认同;创新社会治理方式以提高治理效能;推动各民族话语融通以形成精神核心;落实媒介化统战以汇聚民族力量;建设学术话语体系以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功能目标、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引。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确立为根本目标,表明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多元一体民族格局的尊重与遵循,彰显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着眼于强化中华民族整体性的功能定位,设定了以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来促进中国多民族国家建设的路径选择。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助于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助于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助于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从而达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目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论构建的中心,也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践工作的指引。  相似文献   

5.
在中华文化与文学不断互动融合的背景下,黄河主题诗歌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传承黄河文化的重要历史镜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的锻造有着积极的典范意义。正是因为黄河文明所承载的文化意蕴,自古以黄河为咏诵对象的诗歌不断涌现,并成为彰显黄河文明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学镜像。宋代是黄河主题诗歌创作的重要阶段,从宋代文人对黄河文明的尊崇、宋代黄河主题诗歌的书写特质、宋代黄河主题诗歌的意义与价值三个维度,深入探讨黄河主题诗歌在黄河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在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史诗江格尔作为中华民族文学共同体的一部分,经过说唱艺人为传播主体的口语传播过渡到手抄传播、印刷传播和电子传播,其受众以几何倍数增长的历史进程,正是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写照。作为映照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根脉,史诗江格尔对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传承和对外文化交流具有独特意义。通过对《江格尔》历时性和共时性跨媒介叙事的梳理可以发现,《江格尔》跨媒介叙事的历史就是其不断扩大受众进而深深嵌入中华民族文学共同体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文学史观是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转型升级,有其历史发展的必然性,顺应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国家意志和时代话语主潮。多民族文学史观的阈限、中华民族文学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的国家政治、对少数民族文学边缘化认知的纠偏、回应重写文学史与经典入史及提升中华文学整体品质与彰显中华文学性格,成为中华民族文学史观的发生逻辑。采用世界眼光与多学科交叉视野、开展汉族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的对话与互动、践行丰富的文学实践与形成厚实的研究案例,成为建设中国式民族文学史观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8.
西夏文学是西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以党项为主 ,兼有汉族、回鹘、吐蕃等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 ,是西夏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更是中国文学园林中的一朵奇葩。从文学比较学的角度来看 ,西夏文学虽然深受汉语言文学的影响 ,但十分浓厚的宗教色彩和贯穿始终的民族精神 ,是西夏文学的灵魂 ,是西夏文学特色中的特色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始终关注现实的人,人的需要则是马克思关注的重中之重。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途径,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方式。马克思需求理论认为交往交流交融是一个从低层次需要走向高层次需要的过程。自然需要构成了各民族交往的基础和雏形,社会需要开辟了各民族的交流社会路径,精神需要拓展了各民族交融的精神渠道。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以马克思需求理论体系分析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当下正确把握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文化长期涵育和中国历史长期形塑的结果,是中华各民族长期交往交流交融而凝成的关系性存在意识.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以"大一统"为特征的整体、系统和辩证思维,以"和为贵"为核心的和文化理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等,相映生辉,互动共生,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以生成的决定性因素,或曰文化密码.深入研究和传承弘扬这些优质基因,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应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总目标与历史方位。精神纽带是继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后,我国中华民族凝聚力建设的又一重要话语。精神纽带强调了中华民族精神形成过程中能够凝心聚力,使得各民族人民精神相依的连接性内涵与机制,为较为抽象的“共同体”理论提供了更明确的理论阐释。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是历史逻辑、现实基础、文化传承与理性建构的结合,主要体现为“四个一体”:一是家国一体,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历史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交融;二是各族一体,各民族之间紧密交融,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三是治理一体,各民族、各地区在发展进步、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共享与平等互助;四是命运一体,以“两个共同体”为理念,各民族之间、中华民族与各民族守望相助、手足情深,同时团结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纽带作为中国特色统一多民族国家建设话语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精神纽带建设不但可抵御前进过程中的风险挑战,还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持续与强劲的精神动能。  相似文献   

12.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选择。民族社会结构的存在和发展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可实现的行动空间及空间生产基础,运用空间生产理论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空间生产与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即各民族交往的物质空间生产是基于共同利益与互惠发展的经济交往、各民族交流的符号空间生产是注重共有价值和情感寄托的文化交流、各民族交融的精神空间生产是强调生活互嵌和共生体验的精神交融。基于此,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路径应是推动民族地区经济交往,构建以平衡互惠为原则的多民族经济圈;促进民族乡土文化交流,发展以情感共鸣为重心的乡村文化中心;深化各族群众生活交融,规划以结构互嵌为内核的社区公共空间。通过上述路径,达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它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中国认同。为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其历史基础,从外来民族理论的中国化、中华各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主线等进行分析,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中国,认同中华民族,反对分裂祖国,反对撕裂族群文化。中华民族史、中华文明史、中国史是这种意识的历史基础。就其本质而言,它是人性意识的民族化表现,是民族意识的成长和升华,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意识的中华民族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超越了历史上以利己主义为核心的各种民族主义意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紧密相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的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这种意识里,每个民族都是平等的,都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都应和其他民族友好相处,团结合作,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蕴含着中华民族政治法治共同体意识、经济利益共同体意识、文化精神共同体意识、社会生活共同体意识和生态治理共同体意识,植根于中华和合文化的土壤之中。“和实生物”的大一统观、“和衷共济”的发展观、“和而不同”的文明观、“贵和尚中”的交往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逻辑上互洽、在情感上相通。在具体实践上,要以“和实生物”推动民族政策与法治规范有机统一,以“和衷共济”协调中华各民族区域发展共同利益,以“和而不同”助推中华各民族包容互鉴凝聚共识,以“贵和尚中”共筑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愿景,以“天人合一”打造中华各民族美丽宜居生态家园,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5.
自《诗经》开始,就有关于宁夏长城雏形的描写,后世诗人逐渐将长城与西北边疆地域风貌、民族交融紧密联系起来,不断丰富古代长城主题诗歌的审美意蕴与精神内涵。古代长城主题诗歌是彰显长城文化的文学镜像,也是传承中华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其中宁夏长城主题诗歌生动展现了古代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图景,也见证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不断发展凝聚的历史进程。从历时性出发,梳理古代宁夏长城主题诗歌创作概况及艺术风貌,剖析其所承载的人文精神与历史意蕴,揭示古代长城主题诗歌在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的历史价值,彰显长城文化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华文明研究展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史脉络,丰富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面貌的认识,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高校中华文明类课程思政建设是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途径。《楚文化考古》等中华文明类课程,蕴含着丰富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为此,以《楚文化考古》课程思政为抓手,紧紧围绕增强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以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史和楚文化遗存彰显中华文明之博大精深等主题为切入点,在学生的课堂教学、考古实习、科研创新项目、毕业论文等方面,全面开展课程思政工作,有效推进了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7.
经典是中华民族的根魂源。本文从经典中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智慧、记载的中华民族交融历史、反映的中华民族团结思想、表达的中华民族进步历史观四个方面着手,着重探讨了儒家经典之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的基础作用,反映了经典塑造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特有资源。认真梳理经典文献中记载的各民族交往历史,提炼其中团结进步的精神价值,是促进中华民族共同意识形成的重要途径。传承经典、研究经典、保护经典,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由之路。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共同体意识,当从经典始。  相似文献   

18.
土家族土司文学所反映的土司时期武陵山土家族地区的社会风貌和历史变迁,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土司时期社会发展变迁的一个缩影,所蕴含的国家意识、中华文化认同、家国情怀和开放包容精神等思想文化内涵,为解读武陵山土家族地区世代和谐的民族关系提供了历史依据,也是土家族和中华各民族共同开疆拓土、共同书写历史、共同创造文化、共同培育精神的有力例证。土家族土司文学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现了土家族土司文学的时代价值,反映了土司时期土家族地区乃至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融入中华多元一体的历史脉络和演进逻辑,是土家族文化研究的新发现,有助于推动各民族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其是中国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经历了不断的交往交流交融而形成的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伴随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而逐渐凝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团结之根本,是民族复兴的时代要求,更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现实驱动力。以中华民族发展的纵向脉络来分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基础,以政治基础、经济基础、文化基础及社会心理基础来分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基础,并从现实出发来探讨其行动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在中华民族从"自在"到"自觉"的发展历程基础上,提出民族"自为"的发展阶段,其特征为现阶段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共知共觉基础上通过自身努力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2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加强边疆治理的本质要求和价值导向,要求明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新时代边疆治理中的具象化表达,以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着力点。新时代的边疆治理要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的核心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边疆地区建设,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结合情境论的观点,边疆治理视角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表述为守望相助意识、共同富裕意识、生态优先意识和守土固边意识四方面的逻辑构成。在新时代边疆治理的进程中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着眼于凝聚守望相助意识、彰显共同富裕意识、提升生态优先意识和强化守土固边意识,分别发挥好全方位互嵌、双层次合作、综合性转型及一体化动员四个维度的机制作用,正确处理好宏观与微观、区域与民众、物质与精神三对关系,真正实现新时代边疆治理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交汇交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