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子《道德经》一书暗含《庄子》书中一句"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本文围绕老子道、天、德这一线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2.
王栋梁 《现代交际》2010,(4):33-33,32
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和基础范畴,虽然《道德经》仅有五千余言,但是老子在使用“道”时,其所指意义却并不相同。这引起了对道的多种解释,正因为如此,全面理解和把握道的本质意义,对于正确解读老子的思想具有至关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图从政治哲学的治理方法论和形而上学本体论两个角度来阐述王弼老子注中"重本抑末"的思想。在王弼的《老子道德经集校释》中,老子以"崇本息末"四个字概述了老子政治哲学的思想,这种概述既反映了他对老子思想的宏观把控的归纳和总结。也是对王弼当时所处时代社会思潮的折射和反映。王弼用"崇本息末"四字来概括老子整个《道德经》思想,既体现出他对《老子》精神的理解,同时也渗透出深刻的时代关怀。  相似文献   

4.
木孩 《老人世界》2014,(10):50-51
古往今来,道家对于“淡”,可谓是情有独钟。倘若追根溯源,可上溯到先秦时期的道家学说创始人老子。《道德经》日:“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道德经》又日:“恬淡为上。”道家不仅将“淡泊以明志”作为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还在饮食上主张清淡。认为淡味不仅是真正的天然美味,而且还可起到调补脏腑、扶正去邪、防病治病及延年益寿的养生作用。  相似文献   

5.
《道德经》一书中包含大量哲学思想,其思想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方面,直至今日也仍广为流传。谈到老子,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无为""道生万物"思想之外,其他思想也在老子整个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缺一不可。这篇论文以《道德经》第五十八章中"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福祸转化为切入点,结合生活实际,对老子思想中的矛盾转化观点进行简要探讨,从而进一步加深我们对其思想的理解与把握。  相似文献   

6.
从19世纪初开始,欧洲就已开始对老子的《道德经》进行研究,20世纪50年代,《道德经》在欧洲就已有六十多种译文,是除了《圣经》外被翻译成最多种语言、发行量最大的传世经典。本文通过对老子《道德经》中体现的自然观、政治观与管理理念的深入分析,阐述老子《道德经》在世界上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相面故事     
什么是道?道在那里?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老子的一部《道德经》向我们阐述了道,不过其内容浩瀚,难以让大家抓住精要。其实从“道”的字型来看,“走之旁”为变动的意思,“首”为头,为一个人的思维,综合起来就是要有一个变动的头脑,这就是道。细细琢磨,“与时俱进”这四个字何尝不是大道精髓。  相似文献   

8.
刘奕男 《现代妇女》2014,(1):216-216
《道德经》中质朴、无欲、谦退等思想无不体现在"水"的品性和精神上,因此老子以"水"载"道",让他所言之"道"更加具体化。《道德经》对水的善利万物而不争、包容处下、柔弱胜刚强等品性的细致描述,并从中发掘或引申出一些有益的道理或原则。启发人们以水为镜,细细品味水的品性,水性和人性在此得到最完美的契合,从而论述了老子对人生价值哲学的追求。同时也为现代人提供了理想的立身处世之道,有着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道德经》是春秋时代老子撰写的一部被华夏先辈誉为万经之王的哲学著作,"道"是老子哲学体系中的最高范畴,文章尝试分析了"道"的空虚无形、质朴柔弱、循环往复、无所不在、无所不能、万物本源等内涵。  相似文献   

10.
老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道家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他在《道德经》一书中写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指的就是自然规律。自然法则是最无情的,如江河行地,日月经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论办什么事情,都要遵循自然法则。养生之道亦是如此。  相似文献   

11.
《道德经》是记述老子政治哲学思想的最主要著作,在此书中老子以玄妙不可言、普遍规律性的"道"及落实到人生层面的"德"作为其政治哲学的本体依据,感怀古今,针砭时弊,独塑了"无为而治,小国寡民"的政治哲学理念。老子通过这种政治理念,透显出了道家在处理人类社会矛盾时所感悟的智慧。这种崇尚自然,追求安宁境界的政治人生智慧为当今社会争名逐利的人生困境提供了解围的钥匙,有助于慰藉我们浮躁空虚的心灵。  相似文献   

12.
大一山庄     
《金色年华》2014,(5):44-45
大一山庄是中力集团斥巨资打造的建筑艺术博览园。“大”与”一”二字分别取自《庄子·天地篇》与《老子·道德经》,“大“、“一”两字组合为”天”字,天字拆开则“天人合一”。中力集团希望大一返朴归真、回归自然,既隐于山水问又不脱离都市,为金字塔顶端人群提供难得一见的在烦嚣生活中释放自我、悠闲写意的天人合一之境,故取名为”大一”。  相似文献   

13.
微博是如何颠覆传统传播方式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博传播方式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言:道生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说:“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与运用,宣告我们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微博产品的问世,预示着一个舆论传播新时代的来临。  相似文献   

14.
老子《道德经》当中"婴儿"一词,包括了"孩"和"赤字"被提到了五次之多,从中可以看出"婴儿"被老子赋予了极为重要的意义。"婴儿"作为寄托老子思想的重要意象,我们可以从中看出老子思想中所包含的处世、为人的人生哲理,这对我们在现今社会生活当中的处世、为人都有很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道德经》是老子的著作,因其思想博大精深,吸引着许多外国学者对它不断探索,因此出现了许多翻译版本。每位译者都试图用自己的理解来阐释《道德经》。本文从阐释学的角度来分析《道德经》的翻译,以其找出不同翻译版本出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老子思想在中国文化结构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其现代价值也是当今老学研究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就老子思想的现代性、《道德经》中蕴含的人生处世哲学等方面来分析老子思想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赵智萍 《现代妇女》2013,(11):258-259
严君平所著《老子指归》中的美学思想继承和发展了先秦道家关于道和美的观点,在经历了西汉盛世的衰平末年,严君平的这一著作更明显的展示了道家美学的思想。道家关学思想的特点是其理论隐藏于道家哲学之中。这些所隐现的关学思想和审美意识反映了中国人自古以来的爱美之心和美育思想。《老子指归》认为美隐藏于道中,以无为追求“道”,在生命中体验“道”,它以道为关的,强调以虚静无为的审美方式体验生命所展现的最自然、最原始、最本真的生气之美。  相似文献   

18.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十二个字,是老子《道德经》第一章的第一句话。对于"道可道,非常道"的理解,甚是艰深。次序排列的三个"道"字,意义不同,或是存在少许的不同,都给该句增添了更多的解读空间。总之,它模糊不清,让人难以揣测:"到底这是什么意思,到底怎么一回事呢?"偏偏,《老子》中代表事物普遍规律的所谓"道",若自其中有所"得",就大约可说是"道德(得)"了。对"道德心"的一番议论,在前不久就出现了一个高潮。事情源于"南京一男子称扶摔倒老太反被告,被判赔4万"的案子。  相似文献   

19.
老子《道德经》中提出的"清静无为"也就是"谦逊",既是一种处世的行为准则,同时也是一种符合天道的品格,拥有高才美德是谦的前提条件,有度、谨慎、外柔内刚是谦的表现形式,老子从这四个方面阐述了他的谦德思想,告诫人们一定要谦逊。  相似文献   

20.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意即完美的艺术作品是自然而然的,没有人为的矫揉造作。艺术家追求已经到了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从山水到佛陀,从具象到抽象无不散发出材料艺术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