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要瞄准“科创为本、金融为纲、经济为目、航运和贸易为两翼”的战略定位,分两个阶段实现打造“三个圈层”的上海大都市圈、建设具有全球领导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叠加建设超级城市的战略目标。为此,要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升级科技创新中心,发挥金融联动、推动“五个中心”协调发展,推进国际经济中心向国际数字经济中心转型,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向服务化和数字化转型,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向国际中转型航运中心转型。  相似文献   

2.
"十四五"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上海要贯彻交通强国、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战略,强化"四大功能",加快构筑新时代综合交通体系,支撑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文章围绕上海建设"五个中心"和"人民城市"的目标,分析未来五年上海交通发展面临的新要求,提出"十四五"上海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3.
导言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强化科技战略咨询,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在此指引下,国家立足汇聚和配置全球创新资源,依托高水平世界一流大学、高端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部署建设瞄准高水平交叉前沿性研究、产出重大原创科学成果和颠覆性产业技术、有利于塑造国际科技竞争优势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相似文献   

4.
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新一轮发展要围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按照“四个面向”“四个新”“四个第一”的工作要求,以“筑基、垒台、立柱、架梁”的战略思维,加快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创新基础培育、创新条件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构建和创新体系能力形成,加快构筑新阶段上海创新发展的战略优势,加快实现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功能全面升级,为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提供坚实支撑。  相似文献   

5.
王廉 《城市观察》2009,(2):122-132
如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资源是否具有唯一性?国家中心城市该如何规划与建设,它的国际国内走向、定位、形象表述该怎样进行?本文以“流量”、“聚集力”和打造“话语权”独特的分析方法,探究国家中心城市规划开发模式与解决方案之可操作性与前瞻性。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考察国内外发展环境、国家战略要求和上海的发展阶段,上海“十三五”时期发展总体目标应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相适应、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取得重大进展;基本建成具有较强文化软实力的国际文化大都市;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全面建成具有较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7.
在开启全面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航阶段,上海要胸怀“两个大局”,直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问题、新挑战,积极推进更高水平开放,增强城市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全球要素资源配置能力,增强城市在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枢纽作用,打造国际领先的更高水平改革开放平台,全面提升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供给和保障水平,并带动长三角区域整体经济竞争力水平有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8.
站在跨世纪之交的历史关头,广州,如何赢得廿一世纪的竞争优势,迎头赶上亚洲“四小龙”,进而带动南中国的经济繁荣?在1992年广州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广州前任市长黎子流提出了把广州市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战略构想。1993年4月,召开了“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迈向21世纪的广州国际研讨会”,同年9月,广州市被世界大都市协会正式接纳为该会的会员,成为我国唯一加入世界大都市协会的城市。1994年初,《广州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战略构想》出台。至  相似文献   

9.
王晓玲  车立强 《城市》2023,(1):3-15
国家中心城市对外进行国际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过程中发挥着区域节点的功能。沈阳市作为东北地区常住人口规模较大、社会发展状况较好的城市,具备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条件,在地区生产总值、人口、投资、对外贸易及消费方面存在短板,应大力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东北地区总部经济、实施灵活有效的人口政策并推动国家现代综合枢纽和科技中心建设,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全力争创国家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10.
构建高质量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是福州市落实“强省会”“强门户”战略来争创国家中心城市,加快推进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重要支撑。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推进出行服务快速化、便捷化是构建高质量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手段。该文系统分析了福州市交通需求特征、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从城市功能布局、机动化出行需求、路网基础设施几个方面总结了福州市交通发展存在的不足。结合国家、省级、城市层面对福州市交通发展的新要求,从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完善路网结构、倡导绿色出行、加强智慧交通管理水平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冯春晓 《科学发展》2023,(12):66-72
提升专业服务业质效能级,强化城市对全球资源更高效率、更广范围的配置功能,是打造“五个中心”升级版、持续增强“四大功能”的重要抓手。着眼于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要以品牌集聚提升为突破,以促联动、强赋能为方向,以综合性支持为依托,构建高水准、具有区域和国际竞争力的专业服务业体系,促进高质量发展,服务于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借鉴国际自由贸易区建设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征,结合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的发展目标,提出把浦东建成我国最大的国际自由贸易港区,以搭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平台,并对浦东国际自由贸易港区的功能定位、建设重点及相关政策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基于“两个大局”,着眼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十四五”规划乃至更长远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性的引领。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4.
长三角在国家新发展格局中具有特殊地位,承担着突出重围和引领增长的战略使命.五大新城地处上海市域,连接上海周边城市,是上海辐射带动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支撑点.将五大新城打造成为独立综合性节点城市是上海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的重要举措,将有助于上海增强辐射带动功能.  相似文献   

15.
面对未来30年上海全球城市建设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上海应以弥补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短板、全面追赶全球城市发展水平为突破口,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亚洲一流、国际知名的医学中心城市.为此,上海必须从战略层面出发,形成“三大四强”发展战略,以全面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上海地处我国黄金海岸线中部和长江出海口的交汇点,地理位置优越,是我国沿海经济带与沿江经济带聚汇点,是长江经济新支撑带以及长三角地区的中心城市和经济龙头,肩负着我国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四个中心的重任.近年来,上海土地资源瓶颈约束持续加大,上海进一步发展需要扩大经济腹地.随着“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需要建立以上海为中心的产业体系、科技创新体系以及坚持市场手段调节和加强国际合作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天津滨海新区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布局,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这就为天津向国际现代化城市迈进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其中推进文化建设是滨海新区经济社会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8.
按照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和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部署要求,以“西五区”优势产业基础和特色科创资源为核心,联合打造上海西翼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战略共同体,积极推进“西五区”与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产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共同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和科技创新高地,抓紧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更好地服务上海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更好地服务长三角率先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好地服务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十二五”时期是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的加速推进期。上海要牢牢把握战略机遇,以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市场功能体系、市场机构体系、市场产品体系,聚焦重点,更加注重功能开发,更加注重扩大开放,更加注重环境优化,力争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四个中心”功能和制度创新大突破,形成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经济中心。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强调:“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要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