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清代的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八旗察哈尔相关的舆图、地方档案馆保存的清末贻谷督办蒙旗垦务档案等,探讨清代口外王公牧厂的幅员、设置来源和开垦过程等诸多历史问题,并从两个层面去阐释清代王公牧厂制存续的历史意义:在政治层面上,王公牧厂的组建是清朝分封制和军功贵族制的组成部分;在政区沿革上,王公牧厂的后续演变和改制成为清末蒙地开垦和边疆行政转变的重要起因。  相似文献   

2.
清代彝事汉文朱批档案是清代统治者在处理彝族和彝族地区事务过程中形成的官文书,是没有经过润饰的原始资料,对研究清代西南民族地区治理的方方面面,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以“清代彝事汉文朱批档案”为研究对象,对其中涉及汉语、汉文、民族教化、汉彝交融的材料进行了整理,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从儒家文化的渗透、学校教育的开展、考试制度的施行、汉语汉字的使用推广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旨在探讨清代历朝帝王采用的民族教化政策,同时也深化认识了清代通用语言文字规范统一的客观可能性,为铸牢中华文化一体意识提供重要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3.
《清代南部县衙档案》是目前中国保存较为完整,且具有较高史料价值的县级衙门档案。该档案涉及范围包括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其中关于白蜡有详细记载。通过研究清代川省白蜡的产销状况、纠纷详情、厘金缴纳、经费用途等史实发现,白蜡具有重要的价值及探讨意义。  相似文献   

4.
"唐宋诗之争"贯穿清代诗学和诗歌创作的全过程,绝大部分诗人和流派都涉及"唐宋诗之争".综观20世纪以来的清代"唐宋诗之争"研究,内容上有从"唐宋诗之争"出发对诗学基本问题进行分析的,有关于唐诗、宋诗研究的,有从清代诗坛风气、诗学演变立论的;研究方法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从一元到多元,从平面到立体的发展过程.本文对清代"唐宋诗之争"研究的历史及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梳理,考察其研究方法,提出研究中需要关注的问题,以期对清代"唐宋诗之争"的进一步研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5.
一般认为土司司法活动在清雍正改土归流以后逐渐消亡,但从冕宁的司法档案来看,一直到清末,冕宁的土司还在流官的管理下,参与地方的司法活动.活动内容涉及组织土兵维护治安、参与审判与调解、协助缉拿逃犯,但土司的活动受到国家的监控,这是清代少数民族混居地国家通过土司管理民族事务的最好体现,也是流官与土官管理、协助、配合共建社会秩序的现状.  相似文献   

6.
一个地区的历史人口问题对该区域甚至整个国家来说都有着很重要的研究意义,而《清代新疆档案选辑》(以下简称《档案》)中关于晚清新疆吐鲁番地区的人口构成记载得尤为详细。从档案中可以分析出晚清吐鲁番城乡人口规模大小,梳理并分析了城乡人口性别比例、城市人口的职业类型以及所涉及的人口地域来源等问题。在此研究基础上对当地家庭社会结构做了复原,从社会层面上对当地人口的经济(职业)结构、民族结构、家庭结构、地域结构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乾隆时期设立清书学,嘉庆时期教育内容和范围的扩展,清末新政新式学堂的建立以及历史局限等方面,对清代伊犁将军发展伊犁教育的概况进行了全面了解,通过考察发现,有不少伊犁将军在其任期内曾着手发展新疆的文化教育事业,对新疆在文化上及民众心理上与清王朝中央拉近关系上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发遣是清代创设的刑罚制度,罪犯发遣新疆是其主要内容.罪犯发遣新疆始于乾隆年间,随着形势的变化,其逐渐完善,并成为清代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通过对发遣新疆制度的历史过程、发遣条例、发遣制度实施内容的详细论述,指出该制度把惩罚罪犯和移民实边促进边疆开发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清代法律适用的综合效用.  相似文献   

9.
清代档案工作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清代档案机构设置、清代档案管理制度以及清代档案利用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以了解清代档案工作制度,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清代州县衙署内部建置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州县是清代政权体制中的基层政权,是一切政事的开始.由于在地方政治中的重要地位,研究清代政治史的学者对其表现了农厚兴趣,但对衙暑内的书吏分多少房尚存争论.从<南部县档案>及其他原始文献的记载看,州县除了六房之外,还遍设承发房,其余之房因需而设.  相似文献   

11.
随着清朝政府重新统一新疆以及对新疆的经营和开发,清代新疆文化发生了重要变迁。除自然环境的影响之外,清代新疆文化的变迁与当地的人文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其中新疆的疆域、政区、军事、人口、民族、经济、城市、交通等因素对新疆文化发展变迁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了深入探讨刘师培在清代学术史上的贡献,从学术史的视角反映刘师培在清末民初的社会地位和影响,通过文献资料的搜集、研究,得出如下结论:20世纪初期,刘师培在章太炎等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从时间、空间等不同角度对清代学术史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对其中许多重要问题,如汉学的描述和清代汉学的变迁、戴震的研究、扬州学术、清代学术的评价等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在同代学人中造成了很大影响,对此后的清学史研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清代新疆建省后的田赋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赋制度是清代新疆赋税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考察近代新疆建省到清朝灭亡这一时期的田赋制度 ,力图清晰勾勒此间新疆田赋制度所包含的田制、税则税率、征收形式、耗羡、征收管理、定额收入等基本情况、变化及特点 ,以便进一步研究清代田赋制度与财政及社会经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厅”为清代创设的政区建置,在国家治理尤其是边疆法律治理中具有比较突出的地位和意义。清代新疆军府制时期天山东路、北路均有厅级“政区”建置或厅级官员设置,在建省后的一体化进程中厅制得以规范和进一步发展。清代新疆的厅多不辖县,性质复杂多变,但均在司法实践中发挥着基层审判的重要作用。作为行政及司法之重要一环的厅,新疆厅制既有清代厅制的共性,同时也具有边疆多民族地区的独特方面。因新疆历经军府制向行省制的重大变革,厅之司法审判职能更有一个曲折复杂的演变过程。关于此论题学界乏人研究,本文以档案资料结合清代文献及时人撰著对清代新疆的厅及其司法审判职能进行全面分析阐释,期望有俾清代基层政区研究的拓展与清代新疆法制研究的进一步推进。  相似文献   

15.
哈密历代回王对清代新疆的政治与社会有着重要影响,有关史料和研究著述对哈密回王先祖成员和其来源等问题上认识不清。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档案表明,哈密回王额贝都拉的先祖四代成员分别为:伊萨米拉、巴齐、莫莫特雅尔、莫莫特沙依,他们从伊萨米拉以来就已世居哈密。  相似文献   

16.
对于中国历史上周边屯田问题的研究,多注重于内地军民在边疆地区的活动和作用,似乎边疆少数民族与这一问题无关。其实,早在西汉昭帝时,新疆少数民族即已在著名的轮台垦区屯田。本文所要探讨的清代新疆的回屯,不仅是清代新疆屯垦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且也是中国历史上边疆少数民族与内地军民一起,开发边疆地区,为祖国统一作出过贡献的一个例证。  相似文献   

17.
新疆宜禾(今巴里坤地区)是清政府重要的移民垦荒区,也是"险扼全疆,路达南北"的军事要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本文依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以及正史、地方志等清代文献中各种自然灾害资料,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对该地自然灾害的总体状况进行较为全面的梳理和统计,并初步分析其自然灾害的发生规律和清政府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清代对废员发遣新疆,并无明确而系统的法律条文规定,仅是“成案相沿,遂成定例”。通过对洪亮吉著述中所涉遣戍新疆内容的梳理,总结清代废员发遣新疆,于出解、在途及抵戍过程中的相关管制与规定,以期丰富清代发遣制度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9.
"千里长堤"是清代在河北平原中部兴修的一项重要水利工程,始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主体形成于乾隆年间,并持续修缮讫于清末,至民国年间逐渐解体。在长堤修筑过程中,既有朝廷发帑修筑的官堤,也有劝用民力兴建的民埝,"千里长堤"的修筑方式既有"民堤官修",也有"官堤民修"。清代初期,朝廷借助发帑等方式积极介入地方社会事务。一旦长堤修筑完毕,维护成为常态后,国家将维护修缮权力交由地方政府,最终由地方士绅总领其事,民间乡绅遂由公共事务权力的执行者变为执掌者,伴随着权力上升的是清末民初浩大的地方自治运动。  相似文献   

20.
清代新疆哈萨克贸易是边疆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清代西北民族贸易史中的重中之重,乾隆时期新疆哈萨克贸易发展迅速,其贸易中心地点也从乌鲁木齐转向伊犁,客观上成为这一时期清朝政府治理边疆政策之哈萨克政策走向的重要考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