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本文通过详细考察韦伯核心的科学学说文本,认为在韦伯的科学学说中,价值的自由形态之所以不同于价值的自然正当性,是因为其必须借助科学这一“中间性的世界”来成全,因此价值的自由形态和科学作为价值与伦理的中间世界是同时出现的。从上述社会科学面临的根本处境出发,本文接下来讨论了韦伯社会科学的第一次奠基,即将经验正当性落在了价值观念上的意涵。这一奠基致使韦伯那里“价值自由”的社会科学对种种带有“客体化”色彩的理论追求(“自然主义”和“精神化”)进行了相应的批判,从而走向了以意义问题为核心的“历史个体”与“理想类型”。这一过程的实质问题在于,意义问题更直接地放在了“人造物”上(理想类型),社会科学因此以某种二律背反的形式表明深刻的自由人格设定。这也是韦伯社会科学的第二次奠基,即人格奠基的意涵。  相似文献   

2.
孟子名言     
孟子眼中的“士”是历代仁人志士追求的目标,但理想与现实毕竟存在着差距。纵观古今,士林中虽有很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但也不乏趋炎附势、卑鄙无耻之徒。因此,孟子与同时代的思想家苟子将“士”划分为“仰禄之士”和“正身之士”,认为“仰禄之士”一旦步入官场宦海,便无独立人格可言:只有那些不为名利所动的“正身之士”才称得上正人君子。  相似文献   

3.
夏目漱石和文坛上的霸道作风作斗争,努力建设一个百花齐放的理想局面。夏目漱石在《文艺的哲学基础》以及《<坑夫>の作意と自然派伝奇派の交渉》等文章中针对当时日本文坛自然派对非自然派作家作品的无理粗暴的指责进行了鞭辟入里地批驳。鲁迅也揭露了1920年代"革命文学"唯我独尊的嘴脸。夏目漱石和鲁迅都指出了霸道嘴脸背后的人格因素。  相似文献   

4.
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历史源渊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最早可追溯至中国古代哲学。在我国古代的哲学宝库里,早已蕴涵了认识自然,尊重自然,并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朴素思想观念。儒、佛、道等诸家学派都对此有精辟的阐述和见解。 以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认为:人与自然“浑然一体”。天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难以分解,“天是人的根本,又是人的理想”。儒家的理想人格既是天人关系的中  相似文献   

5.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①。子张日:“子夏云何?”对日:“于夏日‘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口:“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敌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加之何其拒人也?”—《论语·子张》①予夏、手张都是孔子的学生。〔译文)子夏的学生向子张问怎样交朋友。子张问近:“子夏说了些什么?”回答道:“子夏说过,值得交的,就交他;不值得交的,就拒绝他。”子张不以为然,说:“这同我听到的交往原则不同。君子尊敬贤人,也接纳普通人;称赞好人,也同情无能的。我是大贤人嘛,对什么…  相似文献   

6.
《青春之歌》——这首表达信仰与价值的理想之歌,在共和国历史上空回响了几十年,唤起了许多人对青春价值的思考。本文试图以“无名时代”的价值视角审想象“红色年代”的爱情意识,并试图在“历史叙述”与“时代想象”之间,构建一条理解与对话的“交流通道”,阐释“红色爱情”的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7.
滕小艳 《老年人》2011,(7):42-42
一提到李白这个名字,人们眼前也许就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皎洁的月光下,一位七尺男儿手持一把寒光泠泠的宝剑,翘首而望,继而收剑持笔,飞龙走凤。或者,举杯邀明月,微风吹过,衣袂飘飘,落英缤纷,恍然仙境。诗、酒、剑,寄托了人们对李白这位"谪仙"的浪漫幻想。  相似文献   

8.
唐牛 《老年人》2004,(5):49-49
诗,要符合情之理,否则就不是好诗。但诗又不一定要符合事之理,有时越是不符合事理的诗越是好诗。“黄河之水天上来”,是李白的千古名句,但它不符事理。因为黄河之水并不是从天上来,而是从青海来。如果李白写成“黄河之水青海来”,完全符合事理,但却不是诗,而是地理常识了。黄河  相似文献   

9.
道家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学派,其核心思想“道法自然”自古便深刻影响到了书法审美理念中,并孕育出与《绮丽》相对立的书法品评范畴——《冲淡》。宗白华在其《美学散步》中提出了两种审美理想:“华丽繁复的美”和“平淡素净的美”。这里的“平淡”并不是平易浅俗,而是以老庄“道法自然”、“虚静”、“无为”的思想为内蕴,崇尚以清静空明的胸怀体现万物,创造出符合道家最高艺术理想的“自然平淡”的意境。在现代社会充斥了浮躁贪念和奢华物欲的背景下,书家创作更需要一颗平静淡定的无欲无为之心。  相似文献   

10.
余平 《当代老年》2013,(12):29-29
古代的冬天来得特别早,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说“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旧历八月塞外已经是满天飞雪了。古代的冬天雪特“给力”,李白说“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这样的地方也禁不住大雪的肆虐,估计只有美国灾难片《后天》中的大雪可以与之PK了。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儒家政治哲学是奠基在“内圣外王”这一思想观念之上的,其核心思想是德治以及由内圣开出外王。简单地说,所谓内圣,是指个人要有高超的人格修养;所谓外王,是指个人要对社会与政治尽其责任和作出贡献。内圣外王之道为中国传统社会设计了一套社会与政治治理的方案。这种社会治理方案强调道德的优先性。长期以来,内圣外王之学一直为儒家所信奉与遵守,视为安邦定国的基本原则。但是,美好的社会理想是一回事,如何实现美好的社会理想又是另一回事。历史事实是,历史与现实从来没有主动为有个人道德操守的人提供从事政治活动的舞台。个人道德…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所谓“独立思考”,只能是指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们的思考。由于一个人的独立人格是“一个人以良心、尊严为标志的神圣人性相对于任何一个人的独立和相对于一个人自身生命的独立”,而拥有这种独立人格的人在今天的世界上极少,从而今天的世界上的思考主要是由私欲所鼓动的思考,这些被私欲所鼓动的思考通过努力追求形式上的独特来获得自己的合法性、合理性地位的,在努力把自己装扮成“独立思考”的样子。但是,“独特思考”绝不是“独立思考”。  相似文献   

13.
唐英伟 《公关世界》2022,(14):142-144
在传统儒家思想中,君子人格作为理想的人格追求,以高尚道德为核心,涵盖了内在修养与外在形象、个人标准与社会担当、个体完善与社群交往等内容。挖掘儒家君子人格丰富的道德内涵与价值精神,结合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崇德向善的道德修养、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是高校在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路径。在理论逻辑上,厘清立德树人、君子人格、思想道德教育的概念及其内在逻辑,解构三者之间的关联,从而分析出君子人格融入思想道德教育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在价值逻辑上,将君子人格融入思想道德教育,能够丰富思想道德教育资源,使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内化为大学生个人修养、社会责任与家国情怀,从而提升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与针对性。在实践逻辑上,将君子人格融入思想道德教育课程,发挥育人主渠道的作用;构建立体多维传承体系,营造崇德向善的校园环境;借助网络媒体宣传优势,塑造时代“新君子”。  相似文献   

14.
李贽异于传统的人格思想将矛头指向封建正统思想的绝对权威,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及其个人独特的生活经历有关。"真人"是李贽对理想人格的整体概括。本文旨在分析李贽理想人格思想的内在逻辑,是以"童心"为核心,以"人必有私"的人性论观念为理论基础,诠释"任物情"的自由意识和诉求与"求真"的价值导向。根据李贽的理想人格思想在当时及其身后造成的影响,分析其对于近现代的启蒙意味和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说“格”     
古人的造字命义很有意思,往往暗合着现代哲学揭示的人类认识发展的规律:由具体到一般(抽象),或者说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就说“格”字吧,“格”傍木,本义为方形的框子,由此很自然地引申为一定的标准和式样,或曰“品格”;及于人,则为人品、风度等,其意义益见重要,直至为人及世间万物存在价值之所系。人们常说的“国有国格,人有人格”,更将“格”的神圣与庄严表露无  相似文献   

16.
人格,即是人的品格,智慧,道德以及与其他人不一样的性格特征。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于其他人而存在的个体。《周易》中的最高理想人格是"圣人",其次是"君子"。本文浅析了《周易》中"君子"理想人格的品格塑造。  相似文献   

17.
高辰旭 《现代妇女》2014,(6):335-336
在中国人的人格建构中,儒家和道家思想影响最为深远。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同为轴心时代所生,但其精神进境却大异其趣,儒家讲入世行道,修、齐、治、平;道家循归隐求真,清静、无为,"与天地之精神独往来"。但在现实生活中,儒道互补,相生并济。儒道兼修,道家的境界之道和儒家的伦理之道,共同构成了中国人进退自如、和谐理想的人生境界。本文旨在对比分析儒道两家理想人格的差异及融通互补,并在此基础上略议儒道兼修的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18.
“讲究”被 用来作为对人 格的描绘,原 本是和随便相 对应的,往往 是指某人在衣 着、饮食方面 的过份苛求。 近两年来,在 新新人类的嘴 里发出的"讲 究”之音,其词 义却已有了本 质的变化,从 某种意义上来 说,“讲究”已 和义气、诚信、 侠气等成为了 同义语。说某 人讲究或不讲 究,就是对某人社交人格的肯定和否定。因而特别是自诩为绅士的小伙们,一旦被冠以“讲究”这个词,就如同受了靓女的热吻,感到自己从内涵到外延都非同凡响了.当然要革命就要有牺牲,讲究,自然也要付出代价,有时还会很惨重。你看,如果男士们得到讲究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李衍增 《老年人》2007,(1):35-36
陈独秀是个狂放之人,年轻时“酒旗风暖少年狂”,到晚年依然“且喜疏狂性未移”。可以说,一个“狂”字贯穿于陈独秀的一生。陈独秀是政治“狂人”,他几乎参加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全过程,并且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和“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陈独秀又是文化“狂人”,他手握科学和民主两把大扫帚,  相似文献   

20.
当稳定的心理结构受到破坏的时候,人们开始重新进行人格选择,并以此找寻回归精神家园的路。崇尚自然本性的女性或许选择了“糙女”,而崇尚文化价值的女性选择了“淑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