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社会教育作为近代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教育形态,对城市社会和人的早期现代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它极大地影响了近代城市民众的思想和生活,改变了他们的心理态度、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丰富和充实了城市民众的余暇生活,提升了城市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塑造了现代城市人格特征,促进了传统城市人向现代城市人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项目下乡是推动农村环境治理的重要方式,村庄回应能力事关治理成效。以滇西北“村寨银行”项目为案例,从项目进村-社区响应视角探讨农村环境治理机制发现:精准对接生计需求,以“发展”助推“环保”是项目落地的基础;借助地方精英组织动员民众,激活社区内生动力是环境治理有效开展的关键;基于地方传统文化制定的生态规约是实现社区经济和环境环保协调发展的制度化保障。为提高环境治理效能,需要将外部治理项目与地方生活逻辑充分结合,以此强化村民的主体地位,激活当地民众参与社区环境治理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科学知识在近代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和长足发展.其中虽然多是精妙高深的科学内容,但不乏与民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常识.水作为生活必需品,近代国人对水的认识不断深化.各类报刊、杂志都有关于水的知识介绍,其中包括用水卫生、水与健康疾病、节约用水等生活知识.这些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既改变了民众对水的传统认知,增长了科学知识,也改变了民众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五句子歌是重庆巫溪县最具特色的标志性文艺。它包括两个部分,五句子山歌和五句子鸳鸯号子歌,其内容切入当地民众的生产劳动、婚姻爱情、风俗习性、生活方式,以及民间故事与传说等各个方面,反映了深厚的民俗学内涵。  相似文献   

5.
清水江文书主要反映了明清以来黔东南苗族侗族聚居区的社会生活情况,也体现了当地民众对中原文化的广泛接纳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化融合与国家认同。其中涉及佛道斋醮活动的文书,见证了中原文化在当地的传播及其与当地民众生活习俗的融合,提供了多民族文化互动交融的文本例证,丰富了民族地区文化的内容和载体,展示了西南苗侗民众的中华文化认同状态,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自觉国家归属意识的史料证据,表明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所具有的深厚历史文化基础,为当前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促进民族团结提供了历史经验与思想智慧。  相似文献   

6.
21世纪初至今的十余年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重要的学术名词。它的出现为民俗学等学科提供了新的学术平台,同时也影响并重构了各民族各地域文化传统与文化记忆。在国家主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地方政府、学者、民众形成了三股力量,地方政府通过文化展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政治经济资源,重构地域文化记忆;学者积极参与并推动非遗保护,他们重视地域文化传统的内在逻辑,追求文化记忆保护的完整性与文化本真性,另外由于理论知识体系与地方知识系统不对接,会将一些地方文化经验屏蔽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系统之外;民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载者与实践者,他们因为文化身份与文化角色不同,可以分为传承人与普通民众,传承人是地方文化记忆传承的灵魂人物,他们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话语改变了文化身份,对地域文化建设会有一定影响,但地方知识话语很难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话语体系,普通民众而言,则在文化我者/他者之间变换不定。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特殊性,希望在今后的理论与实践反思中,观照到不同力量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与价值,从而为世界提供"中国经验"。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以来,民间文化出现复兴热潮,庙会研究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传统民俗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中渡庙会的复兴是地方精英、普通民众、民俗文化协会与地方政府之间不断协商、合作的结果。庙会发展背后蕴涵着传统文化传承的内在动力,镶嵌着当地社会文化的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8.
近三十年来,转基因作物的研发和推广均取得巨大成就,但也面临焦灼的困境。从作物人类学角度来看,目前的窘境主要来源于转基因作物推广过程中产生的三大结构性矛盾:实验室的科学理性与人类社会的文化感性、生物科技公司的趋利投机和普罗大众的生存权益、政府的决策逻辑和民众的行动逻辑。为营造转基因作物推广的包容性社会环境,充分展现生物技术的效用和福祉,科技工作者和推广人员应摒弃工具理性的简单线性思维,尊重地方价值、文化传统、社会伦理及民众意愿等;政策制定者应提升广大受众如农民和消费者的话语权,增强决策透明度。  相似文献   

9.
从民众对政治本身的认识、民众对待政治家的态度、民众与政府官员的距离、民众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等四个方面,对以扬善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与以抑恶为核心的英语政治文化进行了全面比较,指出必须借鉴、吸收英语政治文化中有益和合理的内容,提高国民参与政治的理性和技术,充分发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打工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最令人瞩目的社会现象,打工生产方式全方位地影响和改变着当地人们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影响和改变着当地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文章以湖南省隆回县山界回族乡民族村、浙江省泰顺县司前镇左溪村为例,对打工生产方式对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地方劳动关系的形成和演变,受文化对劳资主体行为方式的影响.文化通过知识、道德、法律、风俗等多种因素,潜移默化劳资双方在生产活动、社会活动中的习惯化行为,并塑造隐藏在行为方式背后彼此对劳动关系的认知.现实中方言、特殊节日、习俗、血缘裙带关系均构成地方文化的显现方式,已嵌入为企业劳动关系的非正式约束因素.文章结合茂名地区的文化传统,从劳资双方利益分配、劳动场所管理方式、劳资纠纷化解等方面分析其对企业劳动关系的影响,进而结合调查结论提出了改进劳资关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隐士劳动传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特色的劳动文化。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式佛教在面对社会对其的经济批评时,吸收了中国的劳动文化特别是隐士的劳动文化,主动改变,自力更生,实现了佛教生存方式的转变,适应了在中国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对自然界影响力的日益增强 ,人与自然的平衡及环境保护问题目前已到了非正视不可的地步。本文以土地利用方式变化为切入口 ,对民族地区农耕条件下的环境破坏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实例。调查结果表明 :随着农村向市场化及农业结构性调整的转型 ,民众生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改善 ,农耕技术明显提高。但由于市场因素等的驱动 ,土地利用方式和作物种类的单一化随之发生 ,造成了生物多样性和各民族传统农耕方式、传统文化多样性的明显丧失。中国西南是世界著名的生物和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一座宝库 ,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 ,自然与文化环境的保护应放在优先地位给予考虑。  相似文献   

14.
传统上,民间小戏是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短小明快、健康活泼的形式根植于中国乡土社会的传统文化土壤中,代代相传。然而在现代生活中,由于社会变迁所带来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使民间小戏在传承中面临巨大的困难。本文以广泛流传在山西省东部地区的左权小花戏为个案,总结民间小戏的传承途径和方式,探讨传承的机制,希望对其他民间小戏的保护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苏州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胡大平:《地方认同与文化发展》指出文化的意义之一在于改变既定的关于"现实"的意识形态假定而创造积极的生活。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之一是加强文化自觉。在当前,受西方现代性影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传统面临着各种挑战,培养文化认同成为文化自觉的核心问题。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是一种具体而微的培养过程,它体现在环境和生活方式之中。在地方和空间建设中充分地体现文化追求,通过促进地方认同,从而实现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有着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小戏,往往包含着深层的历史文化内蕴,反映着一地的社会民众意识。太原秧歌是产生于古太原县一带的乡土艺术,涵盖了农村生活的风俗人情,民俗文化,虽几近灭亡,但其社会历史价值不容忽视。以太原秧歌为例,从这一特殊的文化载体来看民间小戏与当地社会民众意识的相依互存关系。  相似文献   

17.
由于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以及国家对牧区定居政策的实施,使牧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牧民居住环境及家具随之改变.通过对蒙古族传统家具特征的研究,分析出蒙古族家具受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研究蒙古族家具的演变与发展,具有极高的价值.从而为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寻找理论的依据.对保护民族和地方特色文化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下半叶以来,伴随着物质条件的逐步改善,滕州居民主动建构起以喝羊肉汤为主的冬至节俗。该习俗的精神文化内核不仅包含着关于以往穷苦经历的集体记忆,也寄托着当地人对于美好生活的期许。后续,该节俗的影响日益广泛,贯穿于当地居民的性格特征、人生仪礼、社会交往等各个方面,喝羊肉汤已然成为地方社会的代表性文化符号,并最终与当地经济发展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圈。滕州冬至习俗的流变历程证明了民众在节俗建构中的主观能动性,诠释了节日在现代社会中超乎寻常的影响力,并为我们观察和理解地方生活变迁与文化建构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论台湾乡镇地标公共艺术作品的庶民美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乡镇地标公共艺术作品,以引导感情移入、实物放大、采用地方特色材料的方式,就贴近生活和亲近民众的题材进行多样化的创意与表现,形成了质朴的庶民美学特征。这与台湾地区的政策导向、地域文化、民众审美要求及务实思想有关。受此启发,我国内地应积极制定促进公众参与的公共艺术发展政策,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注重当地文化素材的挖掘,以促进我国内地的乡镇地标公共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有着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问小戏,往往包含看深层的历史文化内蕴,反映着一地的社会民众意识.太原秧歌是产生于古太原县一带的乡土艺术,涵盖了农村生活的风俗人情,民俗文化,虽几近灭亡,但其社会历史价值不容忽视.以太原秧歌为例,从这一特殊的文化载体来看民间小戏与当地社会民众意识的相依互存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