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质疑隐性采访的道德性与合法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新闻实践来看,隐性采访这种采访方式满足了受众的知情权,增强了舆论监督的力度,因而成为媒介普遍采用的采访手段。但是其隐瞒身份和采访意图的做法,以及隐性采访的无度滥用,导致了许多关于其道德性与合法性的争论。本文通过对隐性采访的道德性与合法性的探讨,以及对隐性采访所引发的新闻侵权纠纷的分析,提出新闻媒介应慎用隐性采访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的文化语境中,康德以理性批判为基础,实行道德哲学、知识学的分离,批判了以理性解决道德问题的启蒙理性主义道德观;坚持实践理性高于理论理性的态度,将善的意志确定为道德的基础,批判了启蒙现代性道德对人性的破坏;通过意志自律追求道德理想国的实现,批判了以理性实现自由的启蒙自由观。可以说,在现代性的视阈下,康德道德哲学是一种重建的现代性道德话语,对现代性道德的发展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但由于对人的先验理解,康德对现代性道德的建构只具有逻辑上的有效性,未能实质性地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3.
合法性是依法治国和公民法治观念中的重要问题。对依法治国的认同程度是衡量一个社会法治水平高低和人们法律意识强弱的重要指标。在中国这样一个道德传统源远流长、积淀深厚的国家,法治要想在广大人民心中获得合法性认同,就应该而且必须与道德紧密结合,建立健全适应法治发展的新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4.
个体论和整体论是传统道德哲学研究的两大基本范式。但无论是个体论还是整体论,都存在着一定的理论缺陷和实践障碍。现代社会文明面临的诸多道德问题、伦理困境呼唤我们实现个体论和整体论的整合,通过一种道德哲学范式的转换来谋求新的出路。于是,立足于个体且发散至整体的"道德场"应运而生。它是一种基于关系视角的"场"的哲学思维,内含着"个体上升为主体"的道德哲学逻辑。这一范式的整合与转换,无疑增强了道德哲学对现实生活的解释力和干预力。 相似文献
5.
焦循与俞樾戏曲观的基础是性情说。以性情为根据,他们描述了文学、文体的发展脉络,戏曲则成为其中重要的一环,从而使戏曲的存在获得了学理上的依据。二人又视戏曲为学问并进行研究,且俞樾的戏曲创作将知识学问及对现实问题的思考通过戏曲这一文体展示出来,体现出教育普及与救亡图存的倾向,在客观上拓展了戏曲教化的范畴,对清末民初梁启超等人的理论与创作起了先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合法性形成的过程中,权力除了需要为自身寻找一个具有最高权威的终极依据,还需要在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存在一个共同的道德基础作为依托。中国自西周以后,政治合法性的焦点从天上回到人间,德成为构建中国传统政治合法性理论的实质条件,由此铸就了中国传统政治强烈的道德伦理性格。 相似文献
7.
所谓市场经济的道德辩护,指的是必须从道义上给市场经济以支持;所谓市场经济的道德责备,指的是则从道义上给市场经济以否定。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观念与传统的道德观念发生了“碰撞”,道德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围绕着这一事实,目前理论界有一种值得警惕的倾向,即以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道德规范来否定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从道义上给予市场经济以否定。这关系到人们对市场经济的真正态度,关系到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政策能否得到道义力量的支持而得以贯彻、实施,因此有必要予以澄清。一、必须从当前经济关系的客观事实中… 相似文献
8.
9.
吴玲玲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2):129-131
网络游戏文化身份的合法性时常受到质疑,根源在于哲学上游戏概念与艺术及自由的关系、社会学上游戏的原罪观、以及大众文化的原罪.因此对网络游戏文化存在的合法性的确立也就建立在对这三方面的剥析上,以及网络游戏文化结构的解析上.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关于书本文化与屏幕文化的争论不仅是一个大众话题,而且发展成为一个学术问题。由此,本文基于从书本到屏幕这一媒介结构转向,就屏幕文化的合法性问题进行了历时性的史学还原和社会学分析,通过趣味原则与市场原则、文化惯例与文化信仰之间的转换分析,探讨了屏幕文化的合法性基础与生成机制,以及随着文化场域的权力关系结构变化而动态生成的屏幕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1.
12.
13.
《安徽史学》1999年第 4期刊登张小曼《“述而不作”必须符合历史的真实———从张西曼挺身而出为陈独秀辩诬谈起》一文 ,是反驳我在该刊 1999年第 2期《关于历史人物传记中“述而不作”的原则》一文的。我因为手边没有该期刊 ,很久后才见到此文 ,又因无暇顾及 ,延搁了下来。但心里总有一笔文字债未了。以张小曼的呵斥口气 ,原不必复 ,然她扣到我头上的纸篓子 ,竟将我和王明、康生牵扯上了 ,且涉嫌对民主人士“是何居心” ?又上挂下连的与“文革”期间诬陷刘少奇、邓小平联系在一起 ,因此 ,不是儿戏 ,不可不答。(一 ) 事情起因于拙作《从… 相似文献
14.
15.
官僚制之后是什么?——兼与张康之先生商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官僚制是适应于工业化以来不断结构化的社会管理需要的一种行政体制 ,它既以市场作为自身组织原则的来源以满足现代社会的效率要求 ,同时又是对市场的制约以达到社会公正目标 ,但是在自由主义制度设计下 ,形式法治下的程序公正和市场之个人成就效率标准构成了官僚制的边界 ,在这个边界内 ,官僚制与市场一致产生了马克思所批判的物化现象。但是 ,解决官僚制的这个问题 ,本身不应该在官僚制之外为它提供一个道德标准 ,把现代社会的持续发展之重任交给自律的道德的行政主体 ,更不是把社会管理交给自发的市场 ,而是在市场之上设计以社会成就标准的行政体制 ,以程序正义积极推动实质正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当前,有关科学主义思潮的争论已引起国内学界的关注,但仍存在种种问题.有鉴于对科学主义的最新表现形式(即自然化认识论)的分析与考察,理应在当前对一种弱反科学主义提出辩护及倡导,以利于科学发展所需要的文化多元性的形成以及竞争环境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个学界中人 ,只要是以学术为业 (无论是从事高校教学还是科学研究 ) ,都应坚守基本的学术伦理 ,这是不言而喻的常识。所谓学术伦理 ,就是学术共同体内形成的学术研究的基本道德规范 ,举其要者 ,如充分尊重前人和他人的学术成果 ,通过注释、征引等 ,在有序的继承和创新中推进学术。身为学者 ,至少不能在著书立说中出现抄袭剽窃的问题 (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 )。坚守学术伦理 ,是一个学者之所以能成其为学者的道义基础。中国社会科学院李铁映院长不久前在《关于学风问题的一些思考》中提出 ,“学问可以高低并存 ,学风却不能正斜共处” ,可… 相似文献
18.
经济学的形式主义既是它的力量的源泉 ,也是它为人诟病的原因。今天的新古典经济学已经成为社会科学中最有影响的分析工具 ,它不仅对人类的经济现象而且尝试着对其他人类现象进行解释。作为数学在经济学中的运用 ,新古典经济学的合法性何在 ?它与“人的生活”如何衔接 ?它如何在数学的普遍性和精密性与文化现象的特性之间进行结合 ,使得它不仅是尝试解释的科学 ,而且是理解的科学 ?这个问题对于身处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下的经济学家来说是应该正确对待的。本期 ,我们继续请汪丁丁、罗卫东、叶航三位教授就此问题展开对谈。文稿由叶航教授为主整理。北京大学法学院的丁利为对谈撰写了评论 ,现一并刊出。 相似文献
19.
是文化遗产,还是文化主流--对中国传统文化命运的一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究竟何去何从,是像古埃及、古希腊文化那样沦为文化遗产,还是继续保持生生不息的 活力而独立地发展与存续?还是另有一种命运及选择?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要把中国传统文化放到整个人类文化 发展的大趋势中考察。中国传统文化会成为未来人类精神共同体的主要来源。当然,世界其它文明与文化中的人 文精神也会融入这一共同体,由此共同生发属于未来社会的新的人文文化,构筑起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20.
管理系统的生命力在于开放和不间断地创新 ,创新必须遵循具有方法论意义的因势权变方法。权变哲学充分继承了古老的东方式军事与治国智慧 ,权变方法论的哲学基础既是唯物的 ,又几乎包含了所有的经典辩证法思想。权变哲学主张科学的管理是“有定格论”与“不唯定格论”的统一 ,重在情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