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秦时期的庄子、荀子等人都有关于"小说"或"小家珍说"的论述,这些言论所针对的虽还不是文体意义上的小说,但却是后世小说观念的源头,故梳理它们的所指及其所暗含的态度是非常必要的。在相关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庄子所谓的小说是指与大道相同的小道,所指向的是道家之外的其他家学说,也就是认为包括儒家在内的其他各家学说均是小说;而子夏、荀子等儒家诸子则认为除儒家学说之外的其他派别都是"小道"、"小家珍说"、"邪说"或"异说"。可见,先秦诸子在论及小说时都指向的是自己所信奉的学说之外的其他各家学说。故先秦时期所谓的小说,是在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中所形成的,是各家互相批判和攻击时所用的、带有鄙夷色彩的一种说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小说特性、小说创作原则和小说价值三方面,论述了史学对古代小说理论的影响,分析了史学对古代小说理论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论所谓先秦小说冯维林,王恒展现当代小说研究者将先秦典籍直列为小说类的,大略有三:其一曰《山海经》.其二曰《穆天子传》,其三曰《汲冢琐语》。详细探究三书的内容、形式及特色,详细探究古代学者将它们归属小说的原因,对于我们研究中国小说的源流变化,研究中国小...  相似文献   

4.
一、组织结构首先,先秦农村公社的组织构成是大小不一的。《谷梁传》庄公九年:“十室之邑,可以逃难,百室之邑,可以隐死。”《论语·公冶长》载有“千室之邑”。邑,就是农村公社。十室、百室、千室,是举其成数而说的,具体考察还不止于此。《孟子·滕文公》:八家共井。一井八家就是一个最小的农村公社。《周礼·小司徒》:“九夫  相似文献   

5.
尚中即强调处世行事一定要符合中的标准。五帝时期已经形成了执中思想,“允执其中”被奉为最高行为准则。春秋时期,人们仍然崇尚中。孔子非常崇尚中,将执中思想发展为中庸思想。先秦时期尚中思想虽然对秦汉以后中国社会仍有很大的影响,但是,中不再是唯一的行为准则。秦汉以后,人们不仅崇尚中,而且崇尚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6.
君主是怎样产生的?是从来就有的?还是逐渐形成的?是“天命所归”?还是民众推戴?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君主?他有什么样的权力和义务?君主与国家与人民的关系如何?……这些问题,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上最敏感,也是辩论最激烈的问题。在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的先秦时期是如此,在封建制巩固和衰微的后世也是如此。因为,对待君权的不同态度,直接关系到不同阶级不同集团的利益,阶级斗争在这个聚光点上总是非常耀眼地反射出来。清理中国  相似文献   

7.
论先秦时期的儒家音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儒家音乐思想以“先王之乐”为“正”,民间音乐(郑卫之声)为“淫”,主张教民以“正乐”,使民为顺民,从而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儒家思想申有许多闪光点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梳理先秦文献记载 ,对于先秦时期钟的实用功能从文化学的角度进行分析透视 ,论证先秦钟铃弥补了人类喉舌的不足 ,发出清脆、嘹亮、冗长、铿锵等等不同音质的声响 ,传递各种信息 ,满足古代社会生活的多种需求 ,在古代社会的交通、宴享娱乐、军事征战、渔猎生活、宗庙祭祀等各个领域发挥了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先秦钟的多种实用功能再一次印证艺术源自生活 ,源自人们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思想史是研究我国历史上各种经济思想的形成、发展和斗争的一门科学。由于种种原因使得这门学科的研究仍处于落后状态。粉碎“四人帮”后,禁锢人们的思想牢笼被冲破了,迫切要求把这门学科的体系建立起来。这是繁荣科学的需要,形势发展的要求。须知,一部中国经济思想史,它是离不开历史的事件和代表人物的经济思想的。所以研究我国  相似文献   

10.
释“寿”──—兼论中国先秦时期尊老敬老习俗江玉祥“长寿”在中国人传统的幸福观中居首位,《尚书·洪范》有“五福”之说,“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唐朝孔颖达疏曰:“五福者,谓人蒙福有五事也。一曰寿,年得长也;二曰富,家丰财货也...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把洪峰放在特定的文化背景及作家群中去寻找洪峰在新时期与后新时期这样一个文学过渡时期的位置,论述了洪峰由于模仿而带来的文学创作中的种种局限,重点论述了洪峰作品极富哲学意味的内容及独特的话语表述方式  相似文献   

12.
魏晋时期史学的发展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统治者的重视,私人修史风气的盛行,史著体例的丰富等是重要原因,这些因素不仅促使了目录学著作相继问世,目录学的著录和分类也相应发生了变化。汉代刘歆编定《七略》的"六分法",到魏晋时由于史学的发展,逐渐向晋荀勖所编《新簿》的"四分法"演变,并最终定型为目录学史上影响最大的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13.
先秦时期是中国颈饰习俗起源、形成的重要时期。生活水平低下的史前先民已通过对具有一定硬度且有耐性、美观的物品进行加工来装扮自我,其审美现象背后,隐含着思想意识上的原始追求。夏商时期,颈部装饰已显现侈华,贫富、等级初露端倪,饰品形制和表意更为复杂化;至两周时期,颈项装饰升华为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当时的人文精神、文化意识融为一体,成为人们行为举止、社会地位、等级秩序、礼仪制度的象征或外在标识。先秦颈饰习俗形成和发展的脉络,从一个侧面透视出先民精神追求的发展历程,并以此推陈出新,固化为代代相传的风俗习惯,对中华民族后世习俗乃至各种制度的形成起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先秦时期的祭祀禳灾是由早期天神崇拜、自然崇拜和鬼神崇拜发展而来的,从原始社会开始孕育,到夏、商和西周时形式逐渐多样化,春秋战国时则渐渐趋于衰弱。早期的祭祀禳灾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如消除人们对灾害的恐慌心理、提前防范灾害发生、与药物相结合有治疗作用,等等。  相似文献   

15.
先秦时期,是中国传统地名学孕育萌芽时期,各种文献和出土文物当中包含了大量的地名学信息。其特点是:表示自然地理实体的通名多,人文地理实体的通名少,但就在较少的人文地理通名中,诞生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通名─—郡和县;专名由单名向双名、多名过渡;方位地名发达;然地名渊源解释零散。  相似文献   

16.
战国时期,墨家学说在传播中不断得到普及和接受,墨家学派在学术传播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先秦时期的显学。诸侯之间相对独立的政治格局、招贤纳能的社会环境,以及广阔的地域空间都给墨学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通过墨家学者不断努力和灵活多样的传播方式,墨家学说由地域文化上升为社会的主流文化,并在传播中呈现出独有的特征。墨学的传播对先秦文化和学术交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先秦时期,不同的阶层分别对历史盛衰问题进行了探索,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点。统治者注重历史盛衰产生的原因,以史为鉴,指导治国实践;史官的探讨凸现出哲学思辨的特色,且能运用《周易》来论述历史盛衰;诸子百家对历史盛衰的总结,与其思想学说紧密结合;这些对我国民族历史思维以及后世史学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1517年,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首先在德意志发动了宗教改革运动,这场改革运动对德意志有全方位的影响。在宗教改革时期,德意志的史学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具有鲜明的特色,诸如注重对中世纪传统的继承、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和宗教实用主义色彩等。在此期间,一些伟大的历史学家也应运而生,诸如弗拉齐乌斯.马蒂亚斯、约翰.斯来丹等,这些历史学家的著作和思想对于近代史学的发展,有其独特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先秦时期的商业经济,具有极大的不同于以后各个时期的特点.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国家,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就以农耕经济为主.但与此同时,商业活动并没有受到排斥;而是齐头并进地在发展着.尤其在殷商时期,具有很浓厚的商业色彩.春秋战国时期,在全国范围内到处都活跃着一些私人富商大贾,私人商业经济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对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私人商业在规模上和水平上,都非秦汉以后任何朝代所能比.春秋战国时期私人商业的繁荣与当时的整个社会环境和历史环境有关,其中政府积极制定和推行重商政策,对商业经济的繁荣起了…  相似文献   

20.
对于戎的涵义的认识,历代以来众说纷纭,但大家一致认为戎自始至终皆是族称。戎是周人习用的称谓语汇,商人几乎不用。先周至西周时期,戎的涵义由兵器引申为敌人、敌国,涉及戎的相关史实,均与周戎战争有关。进入春秋以后,戎始成为族称,指在语言、体质、饮食、服饰、经济及礼制等方面有别于夏、狄、夷等的人群,戎狄、夷狄是此时诸夏对异族常用的泛称。战国以降,内夏外夷的民族分布地理格局形成,夷蛮戎狄与四方相结合,东夷、南蛮、西戎和北狄的说法在儒家经典《礼记》中被固定下来,西戎泛指西部族群的观点日益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