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对"5.12"汶川大地震期间的社会心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并基于以往有关重大灾难后民众的心理行为研究,文章提出:灾难性事件会激活"预埋"在我们的生理遗传结构、心理反应倾向以及社会文化传承中的一整套古老的应对模式,此模式经由当时所处的社会政治历史文化的条件与规范的约束和修饰之后,表现为一系列极其复杂的社会态度与行为方式,而其核心则为灾难后心理行为上的原始化回归过程。文章从精神分析和进化心理学角度论述了心理行为上的原始化回归何以能够帮助人类适应灾难,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寻求更好的生存和生活方式,并将围绕灾难后心理行为原始化回归过程的短期与长期变化探讨和分析灾难后的心理行为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2.
在"风险—突发事件—危机"动态分析框架下,危机不是突发事件,而是由突发事件引起的一种状态、情境。这种状态、情境之间相互链接,有着广泛联系,对社会和组织机构的基本利益和结构、基本价值观和道德造成了威胁性后果,引发危机的导火线是带有"灾害"性质的常规突发事件和"灾难"性质的非常规突发事件,风险社会里的人为风险导致了突发事件的产生,因此引发危机的根本原因是风险。为此要进行系统的、多中心的治理。  相似文献   

3.
主要论述完善贵州社会保障体系的系统设计,提出养老保险与社会福利重组、合作医疗与乡村医生社会保障的重组、农村地区扶贫与"以工代赈"的重组、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的重组、完善灾难救助制度五条具体路径,从而为完善贵州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4.
淮河流域自古就是旱涝、地震、火山等自然灾害的多发区,且因其南北过渡的地理位置,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故淮河流域多灾多难。近年淮河流域相关县市虽未明确提出"灾难遗址旅游",但也进行了一些相关产品的开发尝试,但总体上淮河流域"灾难遗址旅游"还未成气候。对此,相关县市在进行旅游开发时须坚持以政府为投资主体、杜绝过度商业化、加强群众参与、适时适度开发等原则,采取多种旅游资源组合开发、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段、通过灾难文学作品展现抗争精神、大力挖掘民间文化的开发方式,进行适宜灾难文化开发的市场营销,进一步打造灾难遗址旅游系统化品牌,以此谋求区域发展。  相似文献   

5.
信息灾难是在网络社会中赫然出现的一种灾难,意即因诸种信息失范行为或信息行为失范而导致的各种社会灾难,具体包括两层涵义:一是指因信息行为失范和其他原因而导致的社会信息系统灾难;二是指因信息行为失范及相关原因而导致的社会运行系统灾难。信息灾难易发生于社会的金融证券、交通运输、水利管理、医院管理和军事管理等领域。导致信息灾难的信息行为包括笨拙性信息行为、随意性信息行为、紊乱性信息行为、恶作剧信息行为、刑罪性信息行为和颠覆性信息行为等。在当今网络社会中,深入研究信息灾难的有关理论,切实加强信息灾难的社会治理,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6.
影片《唐山大地震》以其真实而撼人心魄的生命镜像,演绎了地震灾难造成的普通家庭生死离别悲恸的三十二年,现实主义地表现了女儿无法直面的人生,回避中始终无法完成的自我认同和母亲惨痛的废墟记忆。通过心灵转换生成中的意象、苦难废墟记忆的光与色及日常生活写意话语的背后三方面从影视本体论的层面上,分析影片如何探寻并成功地营构了震后幸存者心灵伤痕及日常生活中难以抚慰的心理空间的"余震"。创作者用饱含"生命温度"的光线刻划出生存者背影中沉重的灵魂,以生命镜像完成了召唤结构中个体生命"疼"与"痛"的人类内在生命体验的哲性思考,以源于生活真实的深厚民族底蕴,诉说出北方古老的土地上绝望而不屈地存在着的生命力量。与同类灾难影片比较分析,该剧显出独特的摄影造型观念,更加注重灾难之于人心灵的强烈震颤与难以愈合的伤痕,层层捕捉震后心理干预的心灵维度。  相似文献   

7.
经过2008年重大危机和灾难的洗礼,社会成员的公民意识迅速觉醒和升华,具体表现在: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的热情空前提高;志愿者精神的弘扬重塑了国民的整体形象;公民意识的发展推动了中国"企业公民"建设。公民意识的新发展,加快了国民向现代公民角色的转变,进一步夯实了社会主义法治化的深层基础,丰富和提升了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8.
汶川大地震造成了人们生命、财产、精神等许多方面的巨大创伤,对于知识界则突显了灾难教育缺失的现状。作为社会特殊群体的大学生肩负着时代的重托和历史的使命,对其进行灾难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本文运用深度个案访谈法,对大学生灾难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反映了学校灾难教育的缺位和社会灾难教育体系的不健全这一突出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大学生灾难教育现状的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从建立系统化的学校灾难教育体系和完善社会灾难教育体系两方面为深入研究大学生灾难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阿多诺立足于奥斯维辛这一人类深重灾难之后的社会历史条件,立足于启蒙辩证法所倡导的同一性及总体性价值体系的缺陷,对总体性、整体性、同一性的虚假和对个体性、差异性、丰富性的粗暴干预展开了尖锐而猛烈的批判,并希冀通过非同一性、具体的逻辑来取代总体性的、肯定的、抽象无差别逻辑,建构一种主—客体间的"星从",以实现他对处于被总体性意识形态奴役之下的人们的人性"救赎"。  相似文献   

10.
灾难的人类学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人类学开始关注灾难,为灾区和灾民增加了一份社会与人文关怀.布莱基等把灾难的社会与自然原因分别置于"原因序列"(spectrum of causation)的两端:有些灾难由社会原因造成,有些灾难由自然原因造成,有些则由社会和自然原因共同造成.目前的灾难人类学有四种研究取向:考古和历史的取向、政治-生态的取向、应用取向、社会-文化及行为的取向.灾难研究还可取"体化"、皮尔斯的"对象"三分理论、社会记忆、"大传统"和"小传统"及"空无"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1.
风险社会是灾难电影的社会学语境,灾难电影中的灾难场景表达了社会结构中的不确定性——风险,并且承载了人们对风险的伦理思考——如何面对并处理超出社会结构的不确定力量.基于"确认风险"与"感知风险"两个风险认识维度,灾难电影以"感知风险"的认知形态参与建构了风险社会的事实;灾难电影的个体命运叙事以"灾难终将过去"的结局寄托了人们意图掌握自己命运的伦理诉求.当维系社会结构的理由日益形式化,灾难电影传达了反思现代性的伦理主题:现代人需要从个体中汲取支撑社会合作的自然人性力量,实现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提要]羌族地区地处龙门山断裂带,地质与气候的复杂性引起频发的灾难,当地居民视灾难为生活常态,并在历史过程中形成了针对不同灾难的应对机制,包括预防机制、预警机制、消解机制等。这些机制内在于地方性知识中,一旦发生某种灾难,羌族地区村落的社会组织便迅即启动,将灾难的危害置于可控范围,并最大限度地避免民众的生命与财产受到严重的影响,从而维持着羌族地区村落社会的平稳运行。当然,村落社会的灾难应对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一旦灾难范围、时间长度、破坏程度超过村落社会的应对能力与承载极限时,这些应对机制便失去意义。从羌族地区村落社会应对包括2008年汶川大地震在内的诸多灾难中,可以认识到具体场景中的灾难应对机制及其意义。文章在此基础上,分析村落社会与政府机构灾难应对机制的异同,由此探索二者建立共生关系的可能,以期村民今后更加有效地应对灾难。  相似文献   

13.
我媒体:新方向还是乌托邦——还原公民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新闻作为现代通信科技和21世纪的新产物,在全世界范围内正发挥着巨大的信息沟通作用。从美国的"9.11"恐怖袭击到英国伦敦炸弹袭击,从东南亚的海啸灾难到美国的卡特里娜飓风,都离不开公民新闻,并大有取代传统媒体之势。本文从公民新闻的产生、演化、发展以及优缺点来探讨公民新闻的未来,进而得出结论:公民新闻只是人类社会特定阶段的特定传播形式,一定会被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所代替。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各类灾难层出不穷.如何有效预防这些灾难的发生以及怎样将其损害降到最低限度,对政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政府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吸纳各种社会资源,建立和完善以中央统一指挥,地方分级负责的科学合理的灾难管理体系,最大程度地限制和避免灾难事件给民众的生命财产、政府正常的管理活动和社会的基本秩序造成严重危害和损失.  相似文献   

15.
[摘要]灾难的定义, 如同文化之概念, 纷繁驳杂, 无清晰之定论。斯密斯认为, 灾难定义的不确定性并不妨碍学术的研究, 其持续的争论恰好说明灾难研究领域的活力。灾难定义之争表现为:(1)主观性和客观性;(2)常态与非常态;(3)社会与环境。斯密斯认为,社会与自然环境的互动是灾难研究的要点,而人类学之传统的适应(adaptation)观念或其对立面——适应性缺失,也即脆弱性(vulnerability)为解释灾难因果与过程的关键。人类学需要强化从政治生态的角度来研究人、环境和社会政治结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法制,纠正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的"左"倾错误,具有开放性、民主性特征,是"建党几十年来最好时期的传统"之一。其对今天的重要启示是:健康、文明、民主的法制,只能产生于开放环境,封闭则造成残酷自戕和灾难;民主是"法治"之源,现代文明的法制必具有民主基础。  相似文献   

17.
结合近年来国内外人类学对灾难救助研究的民族志案例与理论反思,本文主要讨论灾难救助对受灾群体在生态、政治、社会和文化各方面的变迁所产生的复杂的影响,并重点分析灾难救助讨论中的三个核心层面:灾难救助作为人道主义礼物的政治性、受灾人群"受害性"的塑造以及受灾人群在以上两种情况下所展现出的能动性。通过对嵌入在灾难救助和恢复重建项目中的历史、话语、政治和社会关系的考察,本文指出,对灾难、灾难的损失以及受灾者的认知和操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灾后救助的效力,也深刻地影响着受灾人群身份认同和社会生活的改变。  相似文献   

18.
社会脆弱性分析在灾难社会工作实务与研究中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梳理灾难社会学、人类学等灾难的跨学科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灾难社会工作的社会脆弱性分析框架:以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为基本导向与准则,以社会工作理论或视角为指导,以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或社会行政、社会政策分析等方法为途径,整合灾害周期评估模型和微观与宏观评估模型,对灾前、灾中和灾后个人、社区和制度三个层面的自然资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四类脆弱性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进而探讨发展型介入方案。  相似文献   

19.
从"生物—心理—社会"的视角全面地探讨灾难情境下的人们的社会心态变化规律及其特点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生物学视角的研究成果表明,灾难后的心理行为变化源于人类前额叶的高级认知控制功能受到应激影响的条件下转变为由杏仁核所主导的快速情绪反应模式。心理学视角的研究分析认为,灾难后的心理行为变化可看做进化心理学和精神分析理论双重意义上的心理原始化过程。社会文化视角的分析认为,灾难后的心理行为变化可看做一种社会文化心态模式从"平时状态"向"灾难应急模式"的转换。这三个视角的研究分析既有内在本质的联系,也遵循各自不同的逻辑,只有将这三个视角结合起来考虑,我们才能获得对于灾难后社会心态变化的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20.
田野民族志是人类学研究工作的核心,田野情景中的灾难人类学将基于对具体灾难场景中所呈现的环境风险性、人类脆弱性和社会弹韧性的辨析,来就具体地方的灾难应对实践经验进行精准化的总结。坚持整体性的框架分析、过程论的动态考察,以及地方性视角的呈现和转述,灾难人类学的田野民族志研究可就人类社会在可持续性方面所面临的危机挑战和机遇可能进行深刻的反思与呈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