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业文化包括价值体系和环境系统两个方面。我国北京中关村、广东深圳和浙江温州三地在致富欲望、创业冲动、吃苦精神、流动偏好、冒险精神、合作意识等区域创业文化价值系统方面的不同,导致了其在经济发展模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研究认为:区域创业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软实力”和“软环境”,对区域发展模式有着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创业文化包括价值体系和环境系统两个方面。我国北京中关村、广东深圳和浙江温州三地在致富欲望、创业冲动、吃苦精神、流动偏好、冒险精神、合作意识等区域创业文化价值系统方面的不同,导致了其在经济发展模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研究认为:区域创业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软实力”和“软环境”,对区域发展模式有着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在政治制度、经济体制一致的中国文化背景下,从文化研究的第二层面,探索研究区域文化对创业决策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各文化因素在不同区域(珠三角、长三角、福建、四川等地)存在一定差异,而且不同文化因素——个人主义、权力距离、不确定规避、纵情文化和碑铭主义等对创业决策的影响各不相同。最后讨论了文化对创业活动的作用并提出了建设创业文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背景下构建国际商贸名城,义乌迫切需要以新的理念和新的思路加快城市文化建设,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在梳理文化软实力理论的基础上,立足义乌城市文化发展的实际,提出了提升义乌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5.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河北省面临着行政主导型经济、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跨区域发展程度低、人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创业型经济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视角。创业型经济本身具有区域化发展的独特路径,其内含的创业知识溢出通过创新产业集群可以实现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进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从培育区域创业文化、完善区域创业政策体系、拓宽区域创业融资渠道、强化区域人力资源优势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河北省发展创业型经济、加快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时空语境转换和社会结构变迁的背景之下,梳理东北移民群体的创业历程,挖掘东北移民文化的创业精神,找寻移民创业文化的内在特质,建构符合时代需要的新型创业文化,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题中之义。东北移民创业文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前的"被动生存型"移民创业文化;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的"组织动员型"移民创业文化;改革开放以来的"自主发展型"移民创业文化。改革开放以来,新兴移民创业文化的注入,有利于营造尊重创造创业的社会氛围,有利于培育东北本土的区域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7.
浙江义乌的中国小商品城是“浙江现象”的一个典型代表,它以规模宏大、商品丰富齐全、物美价廉、功能完善等闻名海内外。在它强劲的发展势头后面,是义乌特有的“鸡毛换糖”文化作支撑。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剖析了义乌经济发展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8.
何庆丰 《社区》2013,(36):44-45
义乌是一座国际商贸名城。物美价廉的小商品市场吸引着来自不同国籍民族、不同文化习俗、不同宗教信仰的境外客商来“淘金”。根据义乌出入境管理局的统计,2012年,进出义乌的境外人员有41.7万,  相似文献   

9.
昆明高新区从"一次创业"求生存到"二次创业"谋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倡导勇于创新,敢为人先,鼓励冒险,宽容失败的创新精神,建立起鼓励人才竞争、冒险和允许失败的价值观"的园区文化,这种企业文化对昆明高新区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化创新是昆明高新区"二次创新"的灵魂,对实现"二次创业"目标具有营造特殊文化环境、区域发展创新环境的战略意义.倡导"二次创业"期间"以创新为核心,鼓励冒险,容忍失败,敢于标新立异"的园区文化.  相似文献   

10.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在全国各地得到了重视和开展,但是,与其他文化工业一样,它也具有双刃剑的特征。当前,义乌的文化创意产业已得到较好的发展,这主要得益于当地强大的产业集群和吸引各方良士的人才政策。义乌文化产业的创新从降低经济成本入手,走出了一条适合当地条件的创新和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大学创业文化建设对创业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它能培养学生自发创业的意识,磨练学生良好的创业品质,提高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可通过弘扬崇尚创业的精神文化、拓展支撑创业的物质文化、打造保障创业的制度文化、规范创业的行为文化等途径,实施创业教育加强创业文化主渠道的建设,在建设创业文化的过程中拓展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创业文化的兴起、创业文化的含义、影响创业文化的因素及创业文化的构建四个方面,论述了创业文化的内涵及其有效构建,使创业文化更加系统化、具体化,以便更好地传承和传播。  相似文献   

13.
通过借鉴GEM新经济增长模型中的创业环境分析框架,结合我国农村的具体实际,构建了农民工回乡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以江西赣州地区3个县市9个行政村280位农民工的问卷调查数据为依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农民工回乡创业环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民工回乡创业环境中的自然环境因素最好,经济文化环境因素最差,虽然总体创业环境一般,但改善的空间很大。为此,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展区域经济,积极培育并弘扬创业文化,落实回乡创业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4.
2013—2019年,尽管我国创业活跃度逐年攀升,但创业活跃度的地区差异也愈发明显。不同区域的创业生态环境不同是导致创业活跃度差异的关键。物流服务网络的发展显著提升了区域创业活跃度,研究发现:物流服务网络对区域创业活跃度的影响与区域的区位特征和城市群归属有关,与区域规模相关性较弱。在东部地区和多中心城市群的区域,完善物流服务网络对区域创业活跃度的提升效应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需要培育适应市场经济的创业文化。历史上,东北地区形成了闯关东和大庆精神创业文化。培育东北创业文化需要继承和发扬这两种创业文化中的积极成分,转变创业理念,营造创业环境,创新创业体制,从而构建学习型创业文化。  相似文献   

16.
日前,浙江义乌市斥资两亿圆向位於上游的东阳市购买5000万立方米水资源的使用权,首次实现我国水资源跨区域市场化调配,达到了资源共享、利益共分的“双赢”效果。这是我国水利史上的第一笔城市间水权交易。东阳和义乌虽“共饮一江水”,但因东阳位於金华江上游,义乌位於下游,一上一下,两地水资源丰歉大相径庭。义乌总人口为东阳的80%,人均水资源量却只及东阳的一半。水资源不足严重制约了义乌经济的发展。根据协议,义乌市一次性出资两亿圆,购买东阳市横锦水库每年5000万方水的使用权。2002年,义乌东阳两地之间的供水工程建成後,…  相似文献   

17.
创新创业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向。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高校要结合校园创业文化的灵活性、互动性、渗透性,积极发挥模拟型、组织型、宣传型、实践型创业文化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启蒙教育、自我塑造、思想引领、实践认知作用。同时,要平衡好创业与学业、创业文化和其它文化、校内与校外资源等三个关系,做到趋利避害,努力减少校园创业文化可能存在的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重大战略的不断推进,新疆的创新创业迎来了难得的机遇。新疆创新创业存在地缘、自然资源等优势,也存在人口质量不高、基础设施落后的劣势。面临内地援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重大机遇,以及面对教育科学技术水平与语言文化水平落后的挑战,新疆应着力抓好国家发展战略,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紧抓资源和地缘优势,以创新创业推动资源转换,大力推进双语教育,提高区域教育发展水平,加大创新创业引导,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图书馆应在大学创业文化建设领域积极开展服务,扮演好创业信息的搜集者和提供者、创业文化的缔造者和传播者、创业人才的挖掘者和培养者角色.图书馆应该充分发挥自身各种优势,为大学生打好创业知识基础,开展创业指导服务,搭建创业交流平台,开辟创业全新领域,推动校、地两馆联合共建,共同培育地缘创业文化.  相似文献   

20.
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事关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国家全局和民族未来。深入研究和把握高校创业文化的生成逻辑,有助于弘扬创业精神,激励更多青年学生开启创业理想、开展创业活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阐明高校创业文化的生成逻辑,应当着重把握其生成的逻辑基点、逻辑演进和逻辑遵循,论析什么是其形成发展的前提,其过程是如何展开的,进而明确高校创业文化生成的推进主体是谁以及相互间如何协作、如何推进高校创业文化生成过程的有效开展以及生成过程要达到何种效果等。通过对这些实践逻辑遵循的深刻把握,有效推动高校创业文化的生成,进而在高校形成创业资源集聚、创业人才辈出、创业活力迸发的生动创业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