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明威以他的创新风格、熟练的语言技巧和丰富的感情表现树立了他在世界文坛的稳定形象。这里以海明威《印第安营地》为文本 ,通过对文本语言特色的阐释 ,分析海明威小说的写作特色。认为海明威《印第安营地》用简单的句子结构、朴实的语言以及独特的“电报式对白”达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这充分体现了海明威文学作品的语言特征。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海明威短篇小说集《尼克·亚当斯故事集》中的第一篇小说《印第安人营地》进行了研究,以期对其成长的主题研究进行参考性的补充,并希望对海明威短篇小说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分析了主人公尼克从天真走向成熟,从依附走向独立,实现内心成长的过程,并从失去天真—精神顿悟—内心成熟这三个阶段进一步解读其内心成长。得出了《印第安人营地》是一篇典型的成长小说,尼克正是经过失去天真—精神顿悟—内心成熟三个阶段,实现了内心的成长。  相似文献   

3.
海明威以他的创新风格、熟练的语言技巧和丰富的感情表现树立了他在世界文坛的稳定形象.这里以海明威<印第安营地>为文本,通过对文本语言特色的阐释,分析海明威小说的写作特色.认为海明威<印第安营地>用简单的句子结构、朴实的语言以及独特的"电报式对白"达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这充分体现了海明威文学作品的语言特征.  相似文献   

4.
在<印第安人营地>中,海明威对三个人物轻重难分的描写使读者难以判断其真正的创作意旨.事实上,简单情节的背后,隐藏着三位男性沉重的痛苦--印第安男人尊严被践踏的痛苦、白人医生权威丧失殆尽的痛苦以及孩子尼克首次直面死亡问题的痛苦.因此,<印第安人营地>其实是一个关于男性感受和承载痛苦的故事.正是这种穿透纸张的痛苦构成了小说的主题,折射出作者的悲剧人生观.  相似文献   

5.
解读《伊甸园》的"原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运用荣格的原型理论通过对海明威的小说《伊甸园》[1] 的主人公大卫心理潜意识的分析 ,说明海明威潜意识中有着超出常人的极浓厚的阿妮玛和人格面具原型 ,而且这两种原型对他的创作和生活有着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乔伊斯的短篇小说《阿拉比》和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印地安人营地》中的主人公都是比较敏感内向的少年 ,在某些特定条件的影响下 ,通过“精神顿悟”和“精神感悟” ,他们对所经历的事件进行了反思 ,从中得到了某种启示。两位作家不同的写作风格在这两篇作品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相似文献   

7.
两面神思维与《浮士德》辩证法思想的深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歌德的《浮士德》充满了深刻的辩证法思想。这一辩证法思想不仅仅是传统思维模式的产物,同时还是歌德在现代科学主要思维方式之一的两面神思维方式的运作下写成的。具体说来,《浮士德》中的辩证法思想,并不仅仅体现为成与毁、善与恶和爱与恨等两个不同质事物(或方面)之间的对立的统一;更重要的是它还承认成与成、毁与毁、善与善、恶与恶同质事物(或方面)之间的对立与统一的合理性。歌德的《浮士德》正是在不同质事物间矛盾对立统一的揭示中,看到了同质事物间也存在着矛盾的对立统一,因而将两种思维模式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创作了具有现代思维特色和艺术风格的艺术精品。可以说,正是两面神思维模式的运用,带来了《浮士德》辩证法思想的深化。  相似文献   

8.
《活着》改变了余华的文坛地位,标志着余华完成了优秀作家所必须经历的思想升华,达成了对人生善一恶一无善无恶的认识。以1984年为开端,纵观余华的写作生涯,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余华先领会善,再抒写恶,在充分了解恶的基础下温暖地描写人类的善意,这就是所谓见山终是山、见水终是水、山水都别有风景的意境。  相似文献   

9.
《活着》改变了余华的文坛地位,标志着余华完成了优秀作家所必须经历的思想升华,达成了对人生善—恶—无善无恶的认识。以1984年为开端,纵观余华的写作生涯,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余华先领会善,再抒写恶,在充分了解恶的基础下温暖地描写人类的善意,这就是所谓见山终是山、见水终是水、山水都别有风景的意境。  相似文献   

10.
从《苔丝》看《圣经》对哈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圣经》对哈代创作《苔丝》的影响是巨大的。善与恶的冲突是构成《圣经》的主要情节线索,而《苔丝》中的三次冲突即善与恶的冲突恰恰完成了女主人公悲剧的命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均与《圣经》中的原始意象有相同之处,苔丝体现了“替罪羊”这一宗教仪式。深受基督教影响的作者对上帝意志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11.
高尔基的《童年》展现了小主人公阿廖沙童年时期于俄国社会经历的人性善恶,他养成了在丑恶现实威逼下决不屈膝的坚强性格。在善的指引下,阿廖沙最后走向人间去体味真正的人生百态;艾特玛托夫的《白轮船》则是以童年主人公小男孩的目光,来看吉尔吉斯护林所里的善与恶。同样在善的指引下,小男孩最后以死来拒绝他纯洁内心所不能屈从的那些恶。通过比较这两部作品在人性善恶展现与抉择上的不同,可以看到两位大家面对人性善恶时的不同态度。  相似文献   

12.
井上靖的历史小说创作的发端以《漆胡樽》为标志,而历史巨作《孔子》为其创作生涯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根据小说风格与创作手法的不同,可以将其历史小说创作划分为四个时期,每个时期的中国题材历史小说和日本题材历史小说都占有相当比例,在形成每个时期较为鲜明的文学特色的同时,各时期的历史小说之间又具有内在不可断裂的联系,由此形成了一种贯穿始终的主题基调,在历史小说的创作过程中,井上靖亦形成了其独特的历史小说史观。  相似文献   

13.
先锋派代表作家余华的创作生涯经历了两次明显的转变,第一次是上世纪90年代从先锋创作向传统现实主义的回归,第二次则是进入新世纪后,即《兄弟》《第七天》创作时期,由现实主义向现代写实主义的逐渐过渡.余华在不同的创作阶段显示出了不同的写作风格,在他"迂回式"的创作之路中,有一条主线将他各时期所做的不同尝试一以贯之,这条主线即"接近真实"的创作原则,余华的转变、坚守和突围都是为了更加自由地接近真实.  相似文献   

14.
康德在《纯然理性限度内的宗教》一书中,论述了人性中原初的善、人性中根本的恶、人的堕落、人的重新向善、道德寻求宗教等内容,尤其是康德“至善”的思想对牟宗三影响很大,牟宗三受到启发创作《圆善论》,重铸儒家道德理想主义.尝试通过梳理康德思想内涵,逐步引出牟宗三的圆教与圆善思想,从而发现此二者之间思想精髓的内在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醒世姻缘传》和《歧路灯》是明清时期两部重要的家庭长篇小说,作者比较宏观地展现了明清时期的社会风貌以及家庭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其中所写的婆媳关系与传统的伦理道德大相径庭,《醒世姻缘传》中的薛素姐和《歧路灯》中的巫翠姐都是"恶媳妇"的典型。这种"恶媳妇"的出现,与当时社会风气的变化息息相关,同时也与作者的创作目的、创作心理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青海湖》1985年第8期《论鲁迅的创作生涯》(以下简称《生涯》)一文,将法国人丹纳在《艺术哲学》中关于艺术家生平通常都分做两个部分(即第一个时期是真情实感的时期,第二个时期是墨守成法与衰退的时期)的观点,以“无疑是正确的”而奉为万能模式加以应用。不幸的是,如同传闻中张献忠以横拉绳子之法“杀尽”蜀中秀士一样,《生涯》的作者用以区分“任何艺术家,即便  相似文献   

17.
海明威与巴克兰诺夫这两位处于不同时代和不同社会制度的作家,各自写作了不少脍炙人口、影响深远的战争小说,本文通过比较这两位作家的战争生涯、创作倾向及表现方法的异同,探讨其各自创作特征的形成及作品表现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8.
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 ,海明威在他的两部早期成名作《太阳照常升起》和《永别了 ,武器》中描写了当时青年一代的幻灭感以及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反叛精神和强烈的反战情绪。“迷惘”是他创作个性的显著特点 ,他一生都在迷惘中追求。海明威与“迷惘的一代”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创作的整个思想基础都是在“迷惘的一代”时期奠定的。  相似文献   

19.
《沉睡在森林里的鱼》以真实而畸形的母爱悲剧为创作原型,描述了群体市民生活中部分家长重视学历,迫使孩子无奈地接受一连串考试与竞争的现象。这部作品准确地聚焦了当代日本中产阶级家庭主妇生活的压抑和痛苦,较为细腻地刻画了五位角色各异的母亲形象。母亲们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急功近利的心态的驱使下,暗中攀比、彼此猜忌,最终不堪重负,迷失在比较、自卑、嫉妒、不安的森林深处,从而彰显了人性的善与恶。  相似文献   

20.
语言的符号性质决定对话话语具有模糊性,文学作品尤其如此。讲究电报式风格的海明威的《印第安人营地》的对话也具有模糊性质,而且这种对话的模糊性质决定了本文的多主题性。通过对本文对话(特别是本文开头部分和最后部分)的模糊艺术的仔细解读,发现其真正主题为:尼克第一次对恐惧的本体性体验,对人自身必死的一种瞠目结舌的认识和父子间的隔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