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苔丝的秘密     
分析了苔丝在告诉克莱尔自己曾被强暴的秘密之前的矛盾心理,并对苔丝不告诉克莱尔这个秘密进行了假设。通过对该假设与苔丝最终告诉克莱尔秘密后的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了哈代描写这个情节的目的所在,并最终揭示出造成这一悲剧的罪魁祸首是资产阶级不合理的婚姻、道德制度以及宗教的伪善。  相似文献   

2.
从阿历克和安琪儿看《德伯家的苔丝》的悲剧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伯家的苔丝》被誉为是哈代悲剧小说中的经典之作。从毁灭苔丝的两个主要人物阿历克.杜伯维尔和安琪儿.克莱尔入手,我们从中探究造成苔丝悲剧一生的原因,进而挖潜小说《德伯家的苔丝》的悲剧实质。  相似文献   

3.
苔丝悲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性格、家庭、社会、命运等是苔丝毁灭不可否认的原因,而性政治是至关重要的一种。性政治推行性别统治、性别压迫、性别歧视,造成了长期以来女性无可逃脱的悲剧命运。苔丝的父亲、阿历克和克莱尔等利用社会赋予男性的特权,以不同的方式促使她凄惨悲凉地走向绝路。苔丝悲剧的产生是性政治的恶果。  相似文献   

4.
撒旦亚雷的玷污和世俗的冷眼并没有使苔丝走向灭亡,天使克莱的一步步诱惑却是摧毁苔丝心灵的隐形杀手,天使对失去贞洁的苔丝所执行的"公正"则最终使苔丝走向绝望并导致了其悲剧性的命运.  相似文献   

5.
哈代笔下苔丝的悲剧性结局有着多重的成因.在性格上,苔丝勇于承担责任,敢于自我牺牲,坚持自己纯洁善良的本性,即使与社会现实格格不入也不与之妥协;在性别上,苔丝作为一个女性,在男权制社会中是处于从属地位的,其所有的思想和行为都应为男权思想服务,否则,即被人们所嘲笑.另外,苔丝家庭的不幸、亚历克的罪恶及克莱尔的错误均是导致苔丝悲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葛利高里·麦列霍夫是前苏联作家肖洛霍夫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的主人公。他既不是一个完美无瑕的天使,也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恶魔。在他充满矛盾冲突的性格中,葛利高里这个悲剧形象实现了他的审美价值以及独特的悲剧美感。  相似文献   

7.
从对《苔丝》及造成苔丝悲剧的原因的分析中,发现以往人们对亚历克的评价的确含有合理的地方,但是,仍然存在着明显的偏颇,是有失公允的。虽然亚历克夺走了苔丝的贞操,但他并没有犯下其它不可饶恕的罪过,实在还到不了"十恶"的程度。他在事后的极度悔恨以及对苔丝在感情上的体贴、怜悯、爱护与执着,在物质上的无私给予,足以表明他有一个男人对自己所爱的女人最基本的责任感和道德感。魔鬼是万人畏惧的低等动物,而亚历克的心却仍被天使的光环包围着,在他身上仍然具有一些令人同情和高尚之处。  相似文献   

8.
《老友》2014,(11):65-65
正古希腊先哲西罗多德有一句名言:一个人的补品可能是另一个人的毒药。这句话虽然有点极端,但却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并不是每种食物都适合所有人。天然食物各自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但是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某种食物对某些人来说可能是"天使",但对有些人来说却是"恶魔"。生活中,哪些食物这种"两  相似文献   

9.
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笔下的苔丝是一个真、善、美的女孩。苔丝之死凝聚着家庭、社会和个人的多重色彩,而苔丝在悲剧面前表现出的责任心、勇敢反叛、自尊自强和善良纯洁的高贵精神品质,诠释了该悲剧的魅力。本文拟从女儿、女性和女人三个维度剖析苔丝这一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0.
苔丝是哈代全方位精心塑造和歌颂的悲剧主人公。作者着重描写了苔丝这一悲剧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大胆的现实主义笔触刻画了美丽善良的失身少女苔丝所具有的丰富、深邃的精神世界和内心活动。作品反映苔丝的悲剧除各种其他因素外,同时也是性格与社会现实矛盾的悲剧,是理想人格的悲剧。苔丝内心世界的朴实性、纯洁性、善良性,她对不合理社会的反抗性,她在道德上囿于传统的保守性,这几个方面共同构成苔丝的性格系统,从而使苔丝悲剧形象鲜活、感人,成为不朽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1.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文学巨匠托马斯·哈代最得意的一部悲剧性小说,苔丝是其笔下最优秀的悲剧女性形象,被认为是19世纪英国文学史上反传统的先驱。造成苔丝悲剧的原因很多,文章从苔丝本人、苔丝之母和安琪儿的性格缺陷分析出发,探讨苔丝的悲剧成因。  相似文献   

12.
苔丝是哈代全方位精心塑造和歌颂的悲剧主人公。作者着重描写了苔丝这一悲剧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大胆的现实主义笔触刻画了美丽善良的失身少女苔丝所具有的丰富、深邃的精神世界和内心活动。作品反映苔丝的悲剧除各种其他因素外,同时也是性格与社会现实矛盾的悲剧,是理想人格的悲剧。苔丝内心世界的朴实性、纯洁性、善良性,她对不合理社会的反抗性,她在道德上囿于传统的保守性,这几个方面共同构成苔丝的性格系统,从而使苔丝悲剧形象鲜活、感人,成为不朽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3.
展现悲剧的艺术是多种多样的。哈代的悲剧艺术犹如一幅跌荡起伏的画卷,即有远景、中景,又有近景,同时三景的聚焦点突出展现了悲剧的根源。本文辩证地阐述了哈代在《德伯家的苔丝》中,充分挖掘各种悲剧因素,多维度,多层面地展现苔丝悲剧的独特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14.
哈代在《德伯家的苔丝》中成功地塑造了女主公苔丝的形象,其文中所描写的苔丝出外谋生和一失足千古恨的悲剧,具有巨大的悲剧研究的社会价值。通过从社会和个人性格两个不同的方面分析了苔丝悲剧产生的原因,使读者在理性地欣赏其作品的同时,更深刻地感受到作品所营造的悲剧效果和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5.
在《苔丝》这部小说中,作者哈代巧妙地以许多动物和植物为媒,从不同角度深化了这部伟大作品的悲剧效果。本文拟从推动悲剧情节的发展、诱发悲剧发生的主要原因、烘托故事的悲剧氛围以及塑造人物的悲剧性格等四个方面来论述动物与植物在《苔丝》中使苔丝走上悲剧道路的不同妙用。  相似文献   

16.
《德伯家的苔丝》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极富个性特征的贫寒美丽的乡村姑娘苔丝的形象。苔丝的命运是悲惨的,其悲剧命运产生的根源大体有三:社会家庭的客观因素,苔丝自身的悲剧性格以及哈代命运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幻灭是哈代作品的重要主题之一.《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最成功的小说,其主人公苔丝也是一个最能体现哈代幻灭主题的女性人物形象.哈代的幻灭主题主要体现在他对苔丝被人诱奸、遭人抛弃和最后又被人勒死等方面的详细刻画上.在哈代看来,苔丝的毁灭既是她自己的悲剧,同时也是社会和时代的悲剧.  相似文献   

18.
试析苔丝悲剧的心理根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心理"超我"建构角度分析了哈代笔下女主人公苔丝悲剧的心理根源.由于人的身份不是一个简单的自然存在的称谓,而是一种社会身份的指向,所以在父权秩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背景下,女性社会性别身份的确立必然要通过不断"内化"父权秩序的各种"规训"来完成.苔丝为了获得"作为女人"的社会身份经历了对父权统治秩序的身份认同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她最初失贞的生活经历和最终遵循父权统治秩序建构起来的心理"超我"使得她的悲剧命运成为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19.
秦岭 《南都学坛》2005,25(5):80-81
托马斯.哈代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是个悲剧人物。悲剧的产生并不是孤立或偶然的,而是人同社会环境冲突的结果。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苔丝的悲剧是传统观念的悲剧,更重要的应该是妇女的悲剧。  相似文献   

20.
《德伯家的苔丝》是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之一,苔丝也是哈代在人物塑造上的顶峰。苔丝的悲剧命运让整部作品笼罩着浓厚的悲观主义气氛。本文试图从不同角度,对苔丝命运的悲剧的起源、性质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