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她是个80后,仅用了短短的4年时间,就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大学生,一跃而成为一个人人羡慕的百万富翁.她,就是李剑. 1985年,李剑生于宁夏海原县兴仁镇.母亲伏兆娥是一个剪纸高手,享有“西北第一剪”的美誉.受母亲的影响,李剑从小就酷爱剪纸艺术,并梦想有朝一日,将母亲的剪纸艺术变成商品,推向全世界. 为了这个目标,李剑一直在默默地努力着.2009年,李剑大学毕业了,可她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去找工作,而是向母亲借来3万元钱,成立了宁夏艺盟礼益文化艺术品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2.
所谓非独创性作品,是指对作者不明的作品进行收集、整理并署名出版而取得著作权的作品。被收入整理的作品因其属非创作性劳动所得,其原作品则可称为非独创性作品创作源。对非独创性作品创作源而言,它的特点是作品的思想内容已具体化;表达形式已特定化;流传有一定的公开性;创作源的作者身份不详或不明确。它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作品源。在一般的作品源理论中,作品  相似文献   

3.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单位作品制度,其构成要件存在问题,对"意志"的界定不清,对"责任"的规定没有实质意义。单位作品制度的立法目的并没有在单位作品制度中得以实现,反而在著作权法体系内产生了体系冲突,如与特殊职务作品的难以区分,法人作为精神权利主体的困惑。有必要在著作权法第二次修订对该制度进行重构,将其与十分类似的特殊职务作品、委托作品融合,将著作权的归属确定为财产权利归单位或委托人,精神权利归作者,这样的制度设计既实现了单位或委托人的利益,又保护了作者的权利。  相似文献   

4.
宋代石刻文献中存录大量宋诗,从石刻文献角度对《全宋诗》作品加以观照和检核,对其相关作品可起到订讹补缺的效果;《全宋诗》所收录的作品重出现象比较突出,利用石刻文献保存的相关作品进行校对,则可对《全宋诗》中作品或作者分歧诸现象发挥排异和正误的参考作用;此外,利用宋代石刻文献还可为《全宋诗》辑补佚诗.宋代石刻诗的文献价值有待深入开发与挖掘,但石刻因自然或人为的损毁以及金石文献记录上的失当,也会导致相关信息的缺失而引起错讹和偏误,给辑佚和校勘工作带来相应的障碍乃至误导.故在利用其价值时不宜过度依赖和信从,或人为地放大其权威性和可靠性,而应保持客观、审慎的态度.  相似文献   

5.
正由于作品记录的是被摄人的肖像,公民的肖像权又表现为自行使用或许可他人使用其肖像的绝对专有性,公民如何使用其肖像摄影作品就是其肖像权范围内的问题,其肖像权已经涵盖和淹没了著作权,故公民对载有自己肖像的摄影作品的使用是其权利使然,因此,在权利冲突下应对肖像权优先保护。  相似文献   

6.
在汇编作品、合作作品、演绎作品及电影作品这类复合性作品的创作中,通常会涉及对已有作品的利用,或最终作品本身又可分割成几个独立的分作品,从而出现已有作品、分作品的版权与最终作品的多重版权共存的情形。笔者从多重版权的基本形式———双重版权入手,分析其产生的具体情形,并从知识产权理性层面及经济学视角考察这一权利配置模式的合理性,最后对多重版权的行使规则予以了关注。  相似文献   

7.
论文本的互文性及其翻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互文性可分为宏观互文性和微观互文性。宏观互文性指一部作品在立意、艺术手法等方面曾受到另一部或多部作品影响,它们之间具有相似或相关之处。微观互文性指一部作品在词句上与另一部或多部作品具有相关性。仿拟和暗引是微观互文性常见的具体表现。对互文性进行深入研究对翻译实践有着切实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论杜牧的女性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唐诗人杜牧留下了许多反映女性生活和情感的作品。这些作品或同情女性的不幸遭遇 ,或赞扬女性的聪明才智 ,或隐说女性的历史清白 ,体现了作者公正而进步的女性观。这种女性观的形成 ,其客观原因是中唐后反映女性的作品渐趋繁荣 ,其主观原因是作者仕途不达而产生士与女命运相似的感慨  相似文献   

9.
工作简讯     
孝义市委、市政府为100岁的离休教师任光荣贺寿。(赵焕鸣 李剑雄) 晋中市老年大学协会正式成立。 (贾晋跃) 大同市离休干部持“离休干部优待证”,  相似文献   

10.
大诗人陶渊明对后世的影响是尽人皆知的。一本薄薄的《陶渊明集》,不过百来首诗、几篇散文辞赋之类的作品,何以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关于这个问题,一些论著或从社会学角度进行宏观探讨,或对其作品的语言、艺术特色作微观研究,不无可取之处。本文试图从文化角度,也来谈谈陶渊明,把陶渊明放在横的时代文化背景和纵的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进行考察,以揭示陶渊明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们今天研究赛珍珠什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中国赛珍珠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相对于赛珍珠作品的数量和质量而言,已有的研究还很不够.目前中国的赛珍珠研究可以围绕文学批评的四要素即作品、作者、世界和读者来进行下去,对已有的研究要进一步深入拓展,对至今尚是空白或成果较少的部分则须加强,以全面完整地把握这位伟大作家及其作品,使其作品的潜在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12.
惠洪《上元宿百丈》等五首作于上元节且内容与汴京有关的诗词作品 ,为古人今贤经常提及。但学者对这些作品似不甚了了 ,或误改诗题 ,或系年有误 ,或未明确系年 ,对其所涉及的惠洪行迹亦未予以重视。笔者在梳理有关材料的基础上 ,逐一考定各首作品的创作年代 ,并对惠洪相关的生平事迹作了简要的考辨  相似文献   

13.
法学学科是同济大学的传统学科之一。半个世纪以前,同济大学法学闻名全国,人才辈出。我国法学界的著名前辈徐道邻、韩述之、李剑华、谢怀栻、余鑫如、陈盛清、丘日庆等曾任同  相似文献   

14.
一稿多投行为的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通过创作形成具有独创性的作品并许可出版单位或报社、杂志社使用是其权利,但作者不得一稿多投。是否属于一稿多投行为,可从三个方面认定:第一,投寄的必须是内容相同或相近的稿件;第二,必须同时或第一次投稿答复期限届满前将同一稿件多刊投寄;第三,必须将同一作品交付两个以上报刊使用。一稿多投引起一稿多用时,作者应承担法律责任。因投稿为专有许可授权转让,所以仅能将其作品使用权许可某一报社或杂志社,从而获得一次报酬,如同时再许可他刊使用,即属无效民事行为,其所得报酬应属不当得利,应予返还。对报社、杂志社造成其他损失的,作者还应当给予适当赔偿  相似文献   

15.
中国当代一些被称为美女作家的,其创作思想和作品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她们进行批评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十美女作家批判书》的作者对这些所谓美女作家和她们的作品的批判少有对作品和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的具体分析,大都是翻来覆去、不厌其烦的讽刺、谩骂、侮辱甚至人身攻击,以及颠来倒去的武断的断语,完全背离了文学批评的真谛。文学批评应该回到文学批评的本原上来,真正正常而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道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中国文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南宋著名学者高似孙受道教的影响极为明显,这不仅体现在其人生经历上,也体现在其作品中。高似孙山水诗创作深受道教影响,主要表现在:一、寄情山水,隐逸山林,以消解内心的苦闷;二、表现手法飘逸浪漫,大胆夸张;三、多次或直接或间接地引用道教词汇,对神仙世界进行勾勒描绘。  相似文献   

17.
学界倾向于对某一作者(尤其是其意识形态立场)形成某种固定的看法,这种定见构成一种阐释陷阱,影响对同一作者不同作品之间差异的认识,而这种差异往往是潜藏文本或深层意义的重要载体。由于对凯特·肖邦不同作品之间的差异性缺乏认识,西方学界将她的《黛西蕾的婴孩》解读为反奴隶制和父权制的作品。然而,通过深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其潜藏文本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呈相反走向的种族政治,这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表层的种族政治,甚至在某种意义上置换了性别政治。若要挖掘作品的潜藏文本,我们不妨首先尽量抛开成见,对作品的叙事结构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判断这一作品本身的隐含作者,然后再考察隐含作者与历史语境中真实作者的关联以及同一作者笔下不同隐含作者之间的关联,这样才能尽可能地避免出现“批评的遗憾”。  相似文献   

18.
米兰·昆德拉作为一位受到中国读者普遍好评的捷克裔法籍作家,也以其作品中对小说和人自身无限"可能性"的探询式思考赢得或正在赢得文学批评界的积极关注。综观其目前流行于国内图书市场的作品译本,反叛、冒险、祖国、爱情构成了他作品并行不悖的四个声部:以流亡在外或者处身波西米亚的男女之间发生的故事为主旋律,穿插祖国捷克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事件以为背景音乐,用对传统的小说创作方式进行逆转性反叛的手笔,甚至有时不惜以极端冒险的"牧歌式书写"完成其音乐化小说的宏旨。  相似文献   

19.
新《著作权法》对数据库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著作权保护是对数据库法律保护中最普遍和典型的方式。按我国最近修订的《著作权法》的规定 ,在对数据库的著作权保护方面 ,是将数据库归入汇编作品予以著作权保护 ;保护的判断标准是“对其内容的选择或编排上”的独创性 ;保护对象是数据库对内容的选择和编排 ,而不延及数据库的内容和操作数据库的计算机程序 ;保护范围是以作品、作品片段、数据或其他材料为内容的数据库。上述体现了我国数据库著作权保护已全面符合 TRIPS协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作家的理论主张与作品实际往往不一致。在批评方法上 ,如果仅仅以作家的理论主张阐释其作品 ,或在作品中寻找一些例证印证作者的理论 ,势必造成某些误读 ,忽略了创作主体与创作过程之间的复杂性。汪曾祺对小说创作的审美主张是“真实”与“和谐” ,实际上其作品在大量“真实”的背后 ,还有长期被掩盖的“失真” ,在被认为“和谐”的旋律中 ,还有不和谐的音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