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核电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核电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逐渐提高,人们对其经济性的关注度日益增强。传统成本理论下计算的核电成本拘泥于核电企业发生的内部成本,已不能满足社会对于全面了解核电成本的需求。文章运用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理论对核电成本进行细致剖析,总结出其除传统成本外,还包括环境成本、健康成本及安全成本,这三大成本贯穿于核电形成始终。文章并对其构成进行了分析且对其核算与报告的方法展开了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世界核电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叙述,并从以下角度分析了世界核电发展的新趋势:(1)市场规模扩大;(2)核电市场垄断性加剧;(3)核电专业化运营;(4)研发新一代核电;(5)核安全标准提高,核电经济性上升。  相似文献   

3.
日本福岛核事故以来,全球核能界开始新一轮反思,国际社会出现了弃核和保核两种不同观点,前者以德国为代表,后者以法国和美国为代表。由于我国能源结构中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严重依赖,为保障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清洁化能源,考虑到核电在我国能源结构中比例较低的现状,发展核电的方向不应改变。基于对美国、法国、日本原子能立法现状的分析和比较,为保障核能产业的健康发展,我国《原子能法》的起草应定位为以环境保护为优先,安全第一,经济性、市场化推动并重,并应进一步理清核能监管体制、建立核污染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低碳经济背景下,核能作为高效、清洁、安全的能源,在缓解电力供应、优化电力布局、调整能源结构、改善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首先讨论湖南发展核电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其次从工程造价、发电成本、运行后产生的回报等对核电的经济性予以分析;再次阐述了湖南主要核电项目;第四分析湖南核电产业发展滞后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湖南核电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依据对前人日本核电事故研究成果的梳理,文章从该事故的回顾及原因进行简要分析,重点对我国核电站与日本福岛核电站差异性以及从福岛核电事故中我国应该吸取怎样的教训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安全发展核电的建议与措施,为我国发展核电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通过制定核电产业发展战略的关联分析模型,应用该模型对我国核电产业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核电产业“引进消化,自主创新,批量生产”的自主创新战略,并从核电站的设计、制造、建造与运营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核电产业自主创新战略的目标、核心和技术路线。认为中国核电产业自主创新战略应制定自主创新整体规化、建立健全自主创新的管理支持体系、构建核电科技自主创新平台、建立完善的市场竞争机制和法律支持体系等。  相似文献   

7.
核电作为一种安全、清洁和高效的能源,对我国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有着积极的作用。在我国电力结构向低碳化转型的过程中,核电的装机容量将持续增加,沿海核电厂址将无法满足核电的装机需求,有必要启动并发展内陆核电。通过借鉴国外内陆核电建设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文章分析了我国发展内陆核电面临的选址、流出物排放、用水、安全和公众关注等关键问题,给出了建议,对我国内陆核电的稳步推进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国核电项目投资主体多元化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力发展核电的能源政策与巨大的核电建设资金需求使核电投资模式成为热点问题。通过回顾我国核电投资历程以及比较发达国家核电的投资模式,发现随着电力市场开放度逐步提高和核电产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核电投资主体步入了从一体化垄断经营逐步向多元化经营的阶段。我国电力市场体制改革已取得初步成果,高度集中的核电产业组织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我国核电发展需要,核电项目的投资更适合采取"小业主、高市场化"的多元化发展模式,故应采取加强政策扶植、立法保障和培育市场机制的策略推动多元化投资。  相似文献   

9.
自主发展核电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秦山核电基地通过一期工程、二期工程和三期工程的建成投产走出了一条自主开发核电之路,这对于我国核电立足于自主创新,发展民族核电产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对秦山核电基地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个维度总结了秦山核电基地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和成功经验,为进一步推动我国核电国产化进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采用标准化和模块化设计的小型核反应堆在安全性和经济性方面的优势,将扩大核能在新兴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有望成为我国核电设备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描述了小型核反应堆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小型核反应堆的优势、应用前景及推广应用可能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在我国开展小型反应堆研究和应用的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11.
鲁迅的"宁信而不顺"的翻译主张不仅仅是其翻译原则,更是其文化意识的一个表现.具体而言,是其文化自省意识的产物,及其拿来主义文化策略的体现.其中所蕴含的对译者中间物本质的理解源于他的中间物意识,深刻地揭示了翻译活动中译者的主体性价值.  相似文献   

12.
鲁迅的文学翻译思想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1903~1908年)晚清时期的意译倾向、(1909~1929年)“五四,,时期的“直译”思想以及30年代(准确地说。应该是1929~1936年)的“硬译”观。研究发现,这种文学翻译思想的演变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因为每一次演变都是有其深刻的文化成因。改造社会和“为人生”、新文化运动、社会革命和发展现代汉语的需要分别为每一演变提供了动力和缘由。伴随着其文学翻译思想的演变·鲁迅也完成了从“文学革命”向“革命文学”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鲁迅和林语堂翻译思想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鲁迅和林语堂身处相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但文化观的巨大差异形成了二者各自不同的翻译思想和主张,具体体现在:鲁迅的翻译目的是为了建立新文化,主张"逐字译"和"洋气",强调"异化"的翻译策略;而林语堂则更多地关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提倡"句译"和"反对洋化"、灵活地运用"归化"和"异化"策略。另外,二者在翻译文本的选择上也有着截然不同的取向。  相似文献   

14.
鲁迅去世前,在遗嘱的初稿中表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当文学家和美术家的意愿,这是鲁迅品尝了以文化改造社会不能成功的苦酒后所产生的绝望心理和虚无情绪的反映;但鲁迅在承认自己有虚无情绪的同时,并没有放弃"绝望反抗”.因而,鲁迅晚年文艺思想的这一重要层面具有深刻的内涵,对此不必回避,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5.
鲁迅的异化翻译理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鲁迅在20世纪30年代就提出了异化的翻译理论,但随后曾受到多方批评、指责和冷落.甚至当提倡进行建立中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的尝试时,人们也未对鲁迅的翻译理论给予应有的适当的考虑.其实,中国翻译理论从来就是在不同意见的争鸣辩论中发展的.最近,随着西方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和解构主义理论的介入,人们越来越多地注意到鲁迅翻译理论的价值.鲁迅译论主要包括:翻译应为本民族的事业服务,异化的翻译策略有利于民族文化的重建;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有一个文化定位的问题;通顺的译文有可能导致"知识"的虚伪,迎合本土最易被接受的保守思维定式.鲁迅在那个时代就已敏锐地觉察到现代解构主义提出的问题.一些针对鲁迅翻译理论和实践的批评,不但有失公允,而且未能理解鲁迅所提出观点的深刻含义.  相似文献   

16.
论鲁迅翻译中的"信而不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的翻译思想主要是围绕“信”和“顺”的问题展开的。他“宁信而不顺”的硬译观在我国文坛上曾经引发过极大的争议,其译文也因为生涩难懂而遭到攻击。通过对鲁迅翻译思想中的“信”与“不顺”展开具体分析,可知鲁迅“信而不顺”的翻译背后隐藏的翻译语言观和文化观。鲁迅开放的文化观在世界一体化走向的今天更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学创作受作者情感因素影响很大,比较鲁迅2个时期创作心理的差异,有益于更深入地理解他的创作转变。《呐喊·自序》和《朝花夕拾》都是鲁迅的人生记忆叙述,由于不同情绪的影响,故而凸显了截然不同的场景序列。从对记忆的不同叙述中可以看出鲁迅对社会的认知差别,这是由他不同时期的文化观决定的。《朝花夕拾》唤醒了他心底的民间记忆,促使他从启蒙文化向民间文化回归,不仅使得他对中国社会的认知发生了转变,而且也使小说中"哲学家/汉子"的隐喻意义发生了变化,由此,鲁迅的小说创作也实现了转型。  相似文献   

18.
鲁迅精神之火,照亮了科尔沁满族作家江浩的人生之路、创作之路。在身上带有“尼采气”、坚持民间立场和边民立场、“原生态”与“现代性”结合等诸方面,江浩都受到了鲁迅的强烈影响。与其说是他被动地接受了鲁迅的影响,毋宁说他是在鲁迅思想文化资源中找到了自我。  相似文献   

19.
南社与“左联”是晚清以来历史上较有影响的政治文化社团。前者,鲁迅与之发生过联系而未参加。后者,鲁迅被推举为盟主。从鲁迅对这两个社团的历史选择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同中存异的政治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0.
对鲁迅的直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评价历来微词颇多,角度也多是直译与意译的“信、达、雅”之争。在多元系统论的理论框架下,鲁迅的直译理论有其文化意义和时代特征,鲁迅的直译理论所植根的思想文化土壤使其具有科学性的同时也带有必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