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还是决定去攻克那个客户,同事都不愿意去,经理也已打算放弃,原因是,那是个极其固执的老头子,很难被说服且性格乖戾,常常会因为类似一句话这样的小细节翻脸。公司比他早去的业务员,经验都已极其丰富,处理这些事情各有一套,但谈起他来,却都皱眉头,说,没见过那么顽固的老头,又冷漠又不通情理,真不知道这样一个人当年如何成功的,不贪财不贪吃也不爱说好听的话,在他身上,根本就找不到缺口。  相似文献   

2.
蔡莉 《山西老年》2012,(6):53-53
我在于丹的《〈论语〉感悟》里曾读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哲学家,他每天都在思考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一次,他要做一个主题演讲,他很困惑,不知道怎么来把这个关系理顺。他准备演讲稿的时候,他几岁的儿子不停地在他身边捣乱。  相似文献   

3.
中文科外国文学教研组在教学活动中,组织七九级学生,就巴尔扎克代表作《高老头》中主人公高老头的父爱开展课堂讨论。我们从中选择了两篇在观点上较有代表性的发言稿,作为学生习作,刊载于下。  相似文献   

4.
明清家族小说的审父母题一方面基于父辈的忧思,肯定传统父性文明的正面价值,呈现颂父倾向;另一方面,以子辈的叛逆视角将父亲隐退或是正面作用弱化,甚至审丑化处理,在父子冲突中呈现渎父倾向。这种颂父与渎父并非二元对立的形态,而是父与子的对视、他审和自审的互审式结构形态,在否定中的肯定和肯定中的否定的过程中重构理想和希望。  相似文献   

5.
三楼上,一对恩爱多年的邻居离婚了,男的姓王,是一个小老板。在众人眼里,他们是一对模范夫妻,夫唱妇随。但不知道为什么,竟然闹得不欢而散。  相似文献   

6.
这些年,我对哥越来越不满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感觉他成了一个自私的人,或者,他原本就是,好像这个世界上只有他一个人是重要的他对母亲的态度常常让我想要愤怒他的家,离母亲家十几分钟的路程,一年到头却很少回来看望母亲,平时电话也不打一个,如果打电话或者回家,要么是过节,要么就是有什么事情,而他的事情,大多和钱有关  相似文献   

7.
8.
哑父     
辽宁北部有一个城市叫铁岭,在铁岭工人街街头,几乎每天清晨或傍晚,你都可以看到一个老头儿推着豆腐车慢慢走着,车上的蓄电池喇叭发出清脆的女声:“卖豆腐,正宗的卤水豆腐!豆腐咧……”那声音是我的.那个老头儿,是我的爸爸.爸爸是个哑巴.直到长到二十几岁的今天,我才有勇气把自己的声音放在爸爸的豆腐车上,替换下他手里摇了几十年的铜铃铛.  相似文献   

9.
父背     
初冬的清晨,略带寒意。路上行人很少,偶尔有几个忙着做生意的人匆匆而过,脚步声中透着为生计而奔波的无奈。为了女儿上学不迟到,我也正无奈地带着她搭早班车。  相似文献   

10.
《阅读与作文》2008,(8):14-14
我们通常认为,我们国家的禁忌多,迷信也多。其实,西方人也迷信。  相似文献   

11.
成事也在人     
陈璐 《成才与就业》2009,(10):39-39
今年7岁的科迪出生在号称天堂的美国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但遗憾的是,他是个不幸的孩子。科迪患有一种罕见的骶骨发育不全症,他的一条腿天生缺少胫骨和膝盖骨,另一条腿的膝盖天生无法弯曲,这就意味着,他根本无法走路。  相似文献   

12.
也说花袭人     
花袭人做为贾府的奴隶,的确是一个称职的忠于主子的出色奴才。但作为具有丰富复杂的社会属性自然属性的人来看,在她身上,既有“温柔和顺”的一面,又有巧言令色的一面,对宝玉即有真切深情的一面,又有自觉按主子旨意,拿封建礼法有意无意地束缚宝玉的一面;既有对同类佼佼者的不露声色的妒忌的一面;又有对同气相投的同类者不幸和失误的同情的一面;既有对主了放债纳妾等行径的不满与轻责,更有讨好“上头”巴结“上头”的诸种媚态,这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复杂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3.
以本色做人,照角色办事。2002年中秋节,在微软中国公司工作的员工听说公司决定给大家发月饼,都不以为然。令大家有些摸不着头脑的是,公司只是向他们索要两个他们最希望月饼到达的地址,并没有直接给他们发月饼。  相似文献   

14.
正上任的第一天,就接到‘省三项管理规范’检查的通知,职校活动多,一直没停,就一直忙到今天。潘晓群呵呵笑着,一开始,我还真是有点不适应呢!这句不适应从他口中说出,显得如此不真实:潘晓群,泰兴中等专业学校校长,上任短短一年,带领学校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突破——学生勇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块金牌,多名教师在说课比赛中荣获全省一等奖、全国二等奖……泰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孙晓龙欣喜异  相似文献   

15.
采访前,我没有买过朱兆瑞的书,只在电视上、网络上知道有这麽号人物。尽管要采访,但手上并没有他的联络电话。情急之下,我从网上找到了他的E-MAIL,决定试一试,但并没有报太大的希望。两天後,邮箱中意外的多了一封朱兆瑞的回复,采访有戏了。采访是在朱兆瑞的办公室进行的。尽管办公室所在豪华地段,但走进去感觉却很一般,没有奢华的装修,朱兆瑞的办公室里连张沙发也没有,他更是不坐老板椅。我到时他刚刚从重庆演讲回来,一边招呼我,一边叫助理把高校送他的“地球仪”摆在书柜里。采访开始,朱兆瑞显然没有进入状态,直到我提出“你明年将要组织…  相似文献   

16.
长兄如父     
我的长兄赵振东,生于1916年,到今年农历九月,已经整整90高龄。我家一共6个孩子,大哥和我们相差20多岁。他生性豁达开朗,说话幽默,为人善良,聪明好学。在旧社会那个贫困、动荡的年代,大哥担负起一个农村家庭所有的苦难。  相似文献   

17.
父脚母脚     
星期天我去逛街,准备买双长靴。在一家鞋店,我选了一双尖头细高跟长靴试穿,却发现一只很合脚,另一只却不合脚,感觉一大一小。鞋店老板说:一双鞋肯定是一样大的,不一样大的是人的两只脚呀,一只是父脚,一只是母脚。  相似文献   

18.
平凡如父     
父亲像一部厚厚的书,初看似乎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故事;慢慢了解,却发现有矿藏一样的东西耐人寻味。 大约十年前,60多岁的父亲突发心肌梗塞住进了医院的抢救室。因为病情危重,在抢救室里待了一个多月。我们兄弟姊妹轮流守护,都很焦急;但父亲却反过来安慰我们:“没事。你们都忙去吧!”当时医嘱绝对不能下床,包括大小便都只能在床上解决。父亲却坦然地笑道:“不要  相似文献   

19.
父谎自白     
我知道你一整个早上都在构想,如何毫无破绽地去报复那个贪财的老板。昨天晚饭时,你踌躇了好久后对我说:"爸,要是楼下那家烧烤店叫你帮忙干什么,你别于,行吗?"身为街道修理工的我没有多问一句就点了头。之前在饭桌上,你已经说了很多遍,中午去买烧烤时,老板硬说你没给钱,多收了1.5元  相似文献   

20.
随父桂林游     
重阳节前夕,老父亲单位组织离退休干部去桂林旅游。因他年事已高,为了安全方便起见,我决定陪他同去。一番意想不到的周折与等待,大家终于坐在了旅行社的大巴车上。这个团队年龄最大的82岁,最小的也有60多岁,加上带队的工作人员共50人,真可谓是一支庞大的队伍。近30个小时的旅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