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赵华富     
赵华富,1929年生,山东龙口人。1956年山东大学历史系毕业,留校任教。1980年,调安徽大学历史系任教。现为安徽大学微学研究中心教授、学科带头人、学术顾问、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安徽省微学学会顾问。  相似文献   

2.
《文史哲》1991,(1)
<正> 朱玉湘教授,1928年11月生于山东昌邑县。1952年肆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同年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革命史研究班深造。1953年回山东大学任教至今。现任历史系教授、《文史哲》编委、山东省志学会副会长、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研究会副会长。  相似文献   

3.
《社会科学论坛》2010,(8):F0002-F0002
王学典,男,汉族,山东滕州人,1956年3月生。1986年7月山东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现为山东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文史哲》主编,专业方向为史学理论和20世纪中国学术思想史,尤长于近50年间的史学史研究。  相似文献   

4.
<正> 一九○○年,义和团运动发展到高潮,至今已整整八十年了。为了纪念这一伟大运动,齐鲁各书社出版了一套《义和团资料丛编》,其中包括《山东义和团案卷》(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荣孟源等编、《山东义和团调查资料选编》(山东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教研室路遥等编)、《山东教案史料》(山东师范学院近代史教研室廉立之、王守中编)、《1900-1901年俄国在华军事行动资料》(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董果良译)、《八国联军在  相似文献   

5.
吕绍纲先生,祖籍安徽旌德,1933年4月生于辽宁盖县。1954年入吉林大学历史系学习。1958年到黑龙江省当中学教员。1979年3月调回吉林大学历史系任讲师,而后晋升副教授、教授,任古籍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社会兼职有: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和曲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孔子基金会顾问,国际易学联合会顾问,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韩国大邱东洋古典学术研究所顾问,新加坡东方智慧研究中心顾问,吉林省孔子学会会长。自1980年已年近50的吕先生与金景芳先生、黄中业先生合写《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吉林大学学报》1980年第4期)…  相似文献   

6.
<正> 郑佩欣教授,生于1933年,河南温县人。1956年于中山大学历史系毕业,分配来山东大学历史系任教,跟随著名历史学家王仲荦先生学治魏晋南北朝史。历任全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秘书长、副会长、常务理事,现任山东大学历史系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文史哲》编委、  相似文献   

7.
<正> 卢振华教授,字南乔,湖北红安人,生于1911年1月8日,1937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国文系。毕业后相继在湖北恩施列山中学、恩施高中、重庆北碚编译馆工作。1946年来山东大学历史系执教,任副教授、教授。先生是研究中国古代史的著名学者,曾任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讲授秦汉史、秦汉思想史,著有《秦汉史讲义》、《山东古代科技人物传》、《论战国秦汉的社会性质》等。  相似文献   

8.
吴忠民教授与发展理论研究吴忠民教授,1959年10月出生于青岛市。1982年于山东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1985年于山东师大历史系硕士生毕业(师从胡滨教授),旋至山东大学社会学系任教至今。现为山东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系主任,山东大学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  相似文献   

9.
《文史哲》1998,(1)
李德征教授与中国近代史研究李德征教授,山东章丘人。1938年生,1957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1961年师从陈旭麓、夏东元、钱实甫先生,攻读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在山东历史研究所,1972年调入山东大学历史系,曾任系主任,获得过“山东大学优秀教师”、...  相似文献   

10.
<正> 刘敦愿教授,湖北汉阳人,1918年生于一个铁路职员家庭,1944年毕业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今浙江美术学院)西画系。由于他对中国古代艺术和中国古代史都有一定的造诣,1947年应聘于山东大学,任著名古史学、古文字学家丁山教授的助教。刘先生在山东大学执教已40年,曾任历史系教授、考古教研室主任、山东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太平洋历史学会理事、山东省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山东省历史学会和博物馆学会顾问等职。刘先生一贯重视古代史与考古学的教学工作,奖掖后进,勤奋著述。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过《考古学通论》、《原始社会史》、《中国古代史》、《历史文选》、  相似文献   

11.
<正> 吕明灼,又名韩翼.1935年生于山东崂山.1950年参加工作,1957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1962年考取山东大学中国现代史专业研究生.自1957年始,曾长期在曲阜师范学院历史系和政治系从事中国现代史、中共党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1974年参加创办《齐鲁学刊》,任副主编.1980年晋升为副教授.1985年调任东岳论丛杂志社社长兼总编.1987年晋  相似文献   

12.
<正> 徐经泽教授,安徽巢县人。1926年生,1949年结业于华东大学社会科学部,1953年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基础研究生毕业。曾任山东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历史系党总支副书记、政治系代理主任、图书馆馆长,现任山东大学教授、社会学系主任、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民俗研究所所长、《民俗研究》编委会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文史哲》编委、山东省社会学学会会长、山东省社会科学研究系统职称委员会  相似文献   

13.
栾丰实 《文史哲》2011,(5):211-214
刘敦愿先生1947年进入山东大学执教,1972年创建山东大学考古专业,1997年逝世于济南,毕生精力献给了他所钟爱的山东大学。先生生前长期担任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主任,曾兼任第一、二届中国考古学会理事、中国太平洋史学会理事、山东省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山东古国史研究会会长、中国农史学会顾问、山东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先生为山东大学考古专业的创建和早期发展,四处奔波,呕心沥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先生视学术为生命,爱事业胜过一切,勤奋严谨、精诚执著的治学态度,至今令后学感动。  相似文献   

14.
<正> 孟祥才教授,山东临沂市人,1940年生。1964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学院历史系,同年考取中国思想史大师侯外庐先生的研究生。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1976年调入山东大学历史系。现任中国农民战争史学会秘书长、秦汉史学会理事、山东省史学会理事、山东省农民史研究会副理事长、历史系教授。孟先生亲炙于侯外庐大师数载,“获之挃挃,积之栗栗”。发表论文50多篇,1980年出版的《梁启超传》,是建国后第一部全面研究梁启超的论著,深得学界推崇。1990年台湾风云时代出版公司重印该书,  相似文献   

15.
<正>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所编辑的《山东大学文科论文集刊》一九八○年第一期,为《义和团运动史研究专辑》。它是山东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教研室的研究成果。该集辑有学术论文、回忆录、调查资料,还有国外研究义和团和西文参考书目介绍等。现将该《集刊》的论文内容按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文史哲》1962,(4)
山东大学历史系华山先生,在《山东大学学报(历史版)》1962年第一期,发表了《从陆象山到王阳明》的论文。华山先生指出南宋思想界朱陆井峙,朱倡理学,陆倡心学。其后朱学日盛,陆学转微。至明代中叶,王阳明接陆学之余绪,发扬而光大之,称为“王学”。从此陆王并称,与程朱派理学成为我国近古唯心主义思想的两大派别。  相似文献   

17.
吕伟俊教授与中国现代史研究吕伟俊教授,1941年生,山东成武县人。1965年由山东大学历史系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现为山东大学历史系主任、历史系教授、中国现代史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史学会副理事长、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吕伟俊教授学识渊博,...  相似文献   

18.
《文史哲》2014,(3)
<正>2014年3月10至11日,由山东大学和德国慕尼黑大学主办,儒学与中华文化复兴协同创新中心、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文史哲》编辑部、山东大学孔子学院工作办公室承办的"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小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来自德国慕尼黑大学、维尔茨堡大学,复旦大学、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的二十余位知名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本次会议围绕  相似文献   

19.
<正> 徐鸿修教授,1936年生,山东烟台人,1956年考入山东大学历史系,196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并担任著名史学家童书业先生的助手。现任山东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山东省地名学会副理事长、山东省古文字学会副会长、山东古国史研究会常务理事等职。  相似文献   

20.
<正> 乔幼梅,1935年3月生,江苏太仓人。1951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考入山东大学历史系,毕业前夕被错划为“右派”。其后,历尽磨难。1978年奉召回到母校。曾任中共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山东大学副校长等职;现为山东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二十一世纪山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教委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宋史学会副会长。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80年代以来,先生在担负繁重的行政事务之余,见缝插针,夜以继日,致力于宋辽金元史研究。参与承担过2项国家社科“七五”规划课题,现正主持国家教委“八五”重点课题“宋代市场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等杂志上刊发论文近20篇。先生关于货币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