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男生父母比女生父母更具有“养儿防老”思想意识;独生子女父母有“养儿防老”思想的明显低于非独生子女的父母;研究生在父母理想的养老居住方式上倾向于家庭居住、家庭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方式,对于自己以后的理想养老居住方式則倾向于养老机构、家庭和养老机构结合方式。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传统养老方式受到挑战,社区养老服务日益显示出其优越性。本文试阐述社区养老服务的内涵及其优越性,分析社区养老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若干完善社区养老服务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2004年江苏四城市老年人生活状况的调查资料为基础,对城市居民的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传统的亲子反馈的养老观念在现代城市居民中仍有相当的分量,但在某些方面已经有所变化.居家养老仍然是主要的养老方式,未来居家养老的形式将更趋多样化,并出现分而不离的新的居家养老模式.从总体上看,人们的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对其养老意愿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程亮 《兰州学刊》2014,(7):131-138
基于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建立养老意愿影响因素的 Multinomial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传统观念、经济状况、养老保险和政治信任对养老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有无子女和是否受过高等教育对养老意愿选择几乎没有影响;家庭经济状况越好,越不倾向于选择政府养老,而选择子女养老;有养老保险者倾向于选择非子女养老方式;相对子女养老而言,随着对中央政府信任程度的提高,选择政府负责养老的几率降低。养老政策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养老意愿问题。  相似文献   

5.
改造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前提条件之一,是正确化解人口老龄化的巨大压力。随着长期承担家庭养老职能的大家庭的解体和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变,社会养老已成必然趋势。面对持续增加的养老需求与有限的养老资源的挑战,在社会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依据老龄群体自身的养老选择方式和需求意愿设计社会养老制度,制定相关政策,是解决问题、摆脱困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尤其是不能自理生活的老年人的照料问题越来越突出。广东省的相关调查对不能自理老年人照顾方式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我国应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不能自理老年人的养老服务,即在加强家庭养老功能的同时,积极推广以社区为主的居家养老体系,并以正式照顾为补充,走家庭养老和社会化养老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东岳论丛》2018,(1):54-62
以样本代表性和总体界定问题为切入点,将城市老年人口抽样调查设计和机构养老意愿因素分析结合起来展开研究。首先,详细解析抽样调查的样本代表性偏差和研究总体缺位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以中心(主)城区为研究总体的城市老年人养老服务调查设计思路。描述和讨论长春中心城四区抽样调查数据,依托该数据,聚焦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这是一个涉及城市老年人口养老意愿的"全程式"定量研究,建立了调查总体与随机样本之间的对应关系,提高了前期研究的规范性;统计分析结果有助于养老意愿的城市比较和研究整合。  相似文献   

8.
为分析残障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现状,重点分析残障老年人个人及群体基本特征、家庭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等对其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关联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在西部6省区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描述性分析、交互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等实证分析方法和文献研究方法。研究表明年龄、健康状况、残障类型、婚姻状况、居住方式、家庭经济收入、是否领取残疾证、社区服务完善程度等成为影响残障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主要因素。认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象应把残障老人作为服务重点人群;加大政府对西部地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投入的力度;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应该强化医疗护理和康复服务的相关服务内容,提供细致化和人性化的医疗护理和康复服务;纠正在老年残障界定方面存在的误区,提高残障老人持残疾人证比率,充分发挥现有政策的效力。  相似文献   

9.
对五所高等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调查表明,一是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改革具有可行性;二是现有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分析现状,本文提出了具体的改革策略,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要多样化、思想政治教育要来源于实践并最终回到实践中去、将网络应用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去.  相似文献   

10.
受社会经济 ,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当前家庭教育态度和方式正处在一个发展变革的重要时期。本文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从 6个方面论证了其发展变革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1.
基础承受力是指经济体自身所拥有的承受非良性经济泡沫的能力,是一国或地区经济体化解经济泡沫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对经济泡沫基础承受力的作用机制和路径的阐释,并在经济增长的大背景下深入剖析了我国所具有的对经济泡沫的基础承受力及其影响因素,同时与日本20世纪80、90年代经济泡沫的情形进行了比较.我们的结论是:经济泡沫的基础承受力取决于经济体的基本面和自身的再生能力,但归根到底决定于可以直接支持经济泡沫的有效财富增量的变化;对于股市泡沫,除了有效财富增量之外,上市公司业绩是基础承受力的另一来源;在经济增长的前提下,中国的金字塔型财富分布结构更有利于承受和化解经济泡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