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平衡计分卡与企业战略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平衡计分卡(TheBalanceScorecard,BSC)是一种全新的组织绩效管理方法,它可以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的一项重要工具,文章重点研究平衡计分卡与企业战略管理的关系并指出如何通过平衡计分卡使企业成为“战略为核心的组织”。  相似文献   

2.
企业战略适应能力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要求企业具有较强的战略适应能力。说明了企业战略适应能力及其意义;论述了提升企业战略适应能力,其决定因素是高层领导者、是企业家,其基本条件是健康的企业组织,是企业的产品结构、人力资源、企业文化和经营管理机制的适应、平衡和高效。  相似文献   

3.
从分析企业战略与组织结构的关系入手,对企业组织结构的类型及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基于战略的组织结构的选择策略-簇型组织.通过绘制战略与组织结构图对簇型组织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网络经济时代的企业战略创新内容主要包括价值创造和组织、管理及文化等战略创新,其特点表现为战略的非线性化、非物质资源化、合作性竞争、动态性和弹性互动等方面。网络经济时代的企业战略创新加速了传统层级制企业组织结构向网络型企业组织结构演进和变革进程。企业战略创新是网络经济时代我国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5.
国有经济控制力战略论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 ,国有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需要通过自身的控制力来表现和实现。因此 ,在深化改革过程中 ,研究和制定国有经济控制力战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一战略的宏观层次包括所有制结构战略、区域布局战略、产业结构战略 ,微观层次主要是企业组织结构形式战略 ,包括独资型企业控制力战略、垄断型企业控制力战略、控股型企业控制力战略、自由竞争型企业控制力战略  相似文献   

6.
企业战略决定企业应该如何去做,组织结构决定企业以怎样的方式去做,两者之间相互影响。以法国电信、德国电信、西班牙电信三家国外电信运营商为研究对象,从战略与结构的角度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企业战略对组织结构有决定性作用,同时组织结构对企业战略存在反作用的结论。若想到达到两者的匹配,应选择与战略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克服组织结构惰性。  相似文献   

7.
BSC是面向未来的一个复杂系统,一个成功的平衡计分卡项目能够切实反映组织的综合经营状况。经过前期的战略分析和项目启动工作,BSC可以高效的执行企业预定战略,通过财务、客户、内部运营过程以及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的指标之间相互驱动的因果关系展示组织的战略细节,实现了绩效考核及改进以及战略实行和修正目标,这些对于我国的企业乃至一些非营利单位都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平衡计分卡作为战略执行的一种工具和战略性绩效管理体系,有利于企业围绕战略目标设计核心指标,并建立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战略管理体系,通过沟通、协调平衡各指标的资源匹配与战略执行,协调一致地达成企业的战略目标。以紫金矿业为例,对其导入平衡计分卡的背景、实施过程、实施成效进行实证性分析,为企业导入平衡计分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平衡计分卡就像飞机座舱中的标度盘:它使管理者一眼就能发现复杂的信息。"平衡计分卡的创始人之一——罗伯特·S·卡普兰如是说。平衡计分卡提供了一种好的形式,将战略转化成简单的逻辑结构,创造了战略执行的共同语言。它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将企业战略目标展开,企业战略依次衍生出具体的衡量指标,并逐层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信息的特点,认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数字网络的兴起打破了信息丰富性与受众量之间的平衡关系,导致了以此为基础构建的传统商业模式的解构,从而引起企业管理范式的演变。在提出新经济浪潮下的企业管理的信息范式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管理信息范式中的组织结构特点和如何进行战略调整。  相似文献   

11.
创新是由于知识、信息与市场需求的相互影响以使企业作出反应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是新经济中知识因素投入经济活动的实现过程。所以,创新是新经济中企业竞争和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技术创新策略是企业竞争和发展的关键性策略。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央政府适时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宏观经济管理的重心从偏重需求侧转向更加注重供给侧,这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与此同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提出,使创新成为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战略行动,不能适时进行战略创新,企业便很难在市场上生存。企业应利用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契机和平台,将有效供给的发展观念纳入企业战略创新过程,以战略创新的流程和重点领域为切入点,真正将创新贯穿于增加有效供给、引导高端需求方面,推动企业实现战略思维、战略愿景、战略行动、竞争策略等方面的创新性构建,为过剩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探寻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产业组织演进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以进化论的观点来看待资本主义的产业组织。认为产业中各企业是有差异的,而且这种差异是累积的和进化的,企业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在追逐剩余价值最大化的内在驱动力和资本主义市场竞争的外部强制力的作用下,不断地进行资本积累以实现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企业间的这种互动行为促使产业组织自发地向更高级的形式进化。  相似文献   

14.
直面WTO的中国工业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WTO后 ,面对更加开放的国际市场 ,中国工业面临着来自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 ,中国工业同其他产业一样 ,必将受到一定的冲击和承受更大的竞争压力。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大趋势对我国工业企业的运营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抓住机遇、集合工业的整体优势 ,迅速弥补自身存在的不足 ,是中国工业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分析了中国工业的现实竞争状况 ,阐述了中国加入WTO对工业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从观念创新、优化组织结构、广泛开展专业化分工协作、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技术创新、保护民族品牌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中国工业应采取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试论马克思的产业组织理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马克思以进化论的观点看待资本主义的产业组织,认为产业中各企业是有差异的,而且这种差异是累积的和进化的。企业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在追逐剩余价值最大化的内在驱动力和资本主义市场竞争的外部强制力的作用下,不断地进行资本积累以实现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企业间的这种互动行为促使产业组织自发地向更高级的形式进化。  相似文献   

16.
企业绿色创新战略是应对当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重要途径。加强对企业的引导和管制,促进企业转向绿色生产方式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通过深度访谈,应用扎根理论研究影响企业实施绿色创新战略的深层次因素后发现,预期经济收益、冗余资源和利益相关者压力等三个主范畴对绿色创新战略存在显著影响。预期经济收益是前置变量,冗余资源是内部情境变量,利益相关者压力是外部情境变量,但它们影响绿色创新战略的方式和路径并不一致。研究结论可为政府在转变企业经营模式上制定有效的管制政策提供政策建议和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7.
中国作为后发国家,在轿车市场竞争中要赶超先发国家取得市场竞争的优势,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利用自身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实施自主创新战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轿车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轿车制造业企业间的竞争不仅仅是技术、产品和销售方式,更重要的决定于企业价值创新战略模式的选择上。因此,研究轿车制造企业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重点要从价值创新的角度研究如何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模式。  相似文献   

18.
政府环境规制导致企业环境成本内部化,增加了企业环境管理成本,进而影响企业市场竞争力。“波特假设”下企业竞争力提升存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例如企业创新能力的差异性、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能力的不可预测性、政府环境规制运作模式的可选择性、企业与政府之间博弈的不确定性等。由于环境规制下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主要依赖于既定的外部条件和企业对政府环境规制措施所做出的策略性反应,因此,企业内部环境管理的战略规划制定应在遵循政府环境规制前提下,尽量减少政府环境规制对企业内部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企业环境绩效和经济绩效的“双赢”。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跨国公司技术垄断优势出发,研究跨国公司参与东道国市场竞争的研发策略行为,从而为我国企业参与同跨国企业竞争提出有针对性的竞争策略,提升我国民族企业的生存能力,扩大其发展空间。通过建立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企业研发创新的博弈模型,发现跨国公司比东道国的企业愿意进行更多的技术创新活动;但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策略是选择风险小、能减低成本且规模效益明显的项目投资;东道国的企业则相反,对于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比较小,但对风险的偏好较强。  相似文献   

20.
企业文化创新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不同企业有着不同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制度和经营战略在人的价值理念上的反映,一方面要作为企业活力的内在源泉而存在,成为规范企业和员工行为的内在约束力;另一方面要与时俱进,不断在理念、观念等方面创新,以彰显其强大的生命力。创新能力是企业的生命基因,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源泉。企业文化创新对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