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使动双宾语结构,是指一个动词在用作使动、带有使动宾语的同时,又用作一般动词,因而另带有一个受事宾语的那种结构形式。例如: (1)国老皆贺子文,子文饮之酒。(僖公二十七年)此例中的“饮之酒”,意思是“请他们喝酒”。其中“饮”既用作使动,带有使动宾语“之”(指代“国者”),又用作一般动词,带有受事宾语“酒”。这就是所谓使动双宾语结构。 使动双宾语络构在《左传》中出现较多,全书共约三十例。因此,它是《左传》中的一  相似文献   

2.
双宾语结构,是指一个动词后面带有两个宾语。两个宾语中一般是一个指人,一个指事物。指人的宾语,一般紧接动词之后,是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叫近宾语或间接宾语;指事物的宾语,一般在近宾语之后,离动词较远,是动作行为支配的对象,叫远宾语或直接宾语。  相似文献   

3.
古代汉语的双宾语结构较现代汉语的双宾语结构复杂,主要表现在能带双宾语的动词不仅仅限于“交与”、“告知”一类意义的动词,象“给”、“送”、“问”、“请教”、“通知”等词,一般及物动词也可以带有双宾语。关于这一点,现行的几部古汉语教科书,只有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作了较详细的论述,其他教科书则只有注释部分提及,而未在有关章节中专门予以论述。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一般及物动词带双宾语较生疏,而注释往往略而不提。因此有必要著文来讨论一下这种语法现象。  相似文献   

4.
高中第五册语文《子路曾(析曰)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一句,课本注释为双宾语,笔者认为这种解释是明显错误的。 所谓双宾语,是指某些动词可以直接带两个宾语。其特点是:前一个宾语一般指人,回答“谁”的问题;后一个宾语一般指事或指物,回  相似文献   

5.
【l】英语疑问词 不定式作双宾语动词的直接宾语,是一种常见句法结构。正确判断这种不定式的逻辑主语,对于理解和使用这种句法结构具有重要意义。章振邦主编的《新编英语语法》第23.4B节讲述动词 带 to 不定式结构时写道: “有些双宾语及物动词,也能用疑问词 带 to 不定式结构作直接宾语。例如:  相似文献   

6.
无宾动词及其构成的句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0.引言在现代汉语中,动词对宾语具有选择性,动词带不带宾语和带什么宾语都有严格的限制,我们可以根据带宾语的情况对动词进行下位分类。《现代汉语》教材说:“汉语的动词有的必须带宾语,如‘姓’、‘成为’、‘懒得’、‘属于’……,有的不能带宾语,如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古汉语的双宾语句式进行了深入探讨。对于双宾语句式结构,作者认为是“动宾/补”“状/动宾”格式的变换;对于传统的“间接宾语”“直接宾语”,认为采用“近宾语”“远宾语”更为贴切;同时又对为动双宾语句式做了进一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河北师院孙钧锡编著的《文言基础知识》一书,在谈文言使动用法时,以“大王必欲急臣”(《廉颇蔺相如列传》)为例,说:“给形容词带上宾语,用如动词,但既不是使动,也不是意动。这是形容词用如一般动词。‘急’本来是形容词,不能带宾语,这里给它带上宾语‘臣’,‘急’用如动词。不过,‘急臣’既不是‘使臣急’(使动),也不是‘认为臣急’  相似文献   

9.
一个动词同时带两个宾语的双宾语结构,是古今汉语共有的一种语法现象,而具体情况却不完全相同。古代汉语中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的双宾语结构,我们把它叫做“普通双宾语结构”,但就表达的内容来看,古代汉语的普通双宾语结构远较现代汉语复杂。古代汉语中含有使动和为动两种语法关系的双宾语结构,则是现代汉语所没有的,我们把它叫做“特殊双宾语结构”。掌握古今汉语双宾语结构的异同,有利于掌握汉语语法的历史发展变化规律,又对阅读古书有一定助益。这就是撰写这篇短文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10.
《诗经》和后代的诗歌有一点不同,它中间写到大量上天赐福、天子诸侯封赏的事情,用了很多双宾语句,其中有些由于诗歌体裁的限制,在用词和构造上与先秦散文不同。有些话语散文中照例是不用双宾语表达的,而《诗经》为求句子凝缩,改用双宾语。加之诗歌多一意化为三叠,为了避免文字重复,分别换用意思相关的动词,固而一些散文中不带双宾语的动词,出现在《诗经》双宾语中。散文中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的位置是固定的,但诗歌出于押韵或修辞的要求,可以将两者位置颠倒。《诗经》内部《国风》和《雅》《颂》的双宾语也有区别。《国风》中几乎没有天降福祉、贵族赏赐之类的情况,而代之的男女赠送礼物传达情意,则又主要以其他句型表现,所以双宾语很少。  相似文献   

11.
《左传》中的动词使动用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词使动为什么会放在活用中讲,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并来说明,而且对及物动词使动的解释也很模糊。其实,《左传》中的使动用法具有下列特征1.古汉语中常用为使动的及物动词的一般形式,宾语常省去。2.及物动词用作使动后增加一个使动宾语。3.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后也增加一个宾语。4.不及物动词增加一个宾语,即活用为能带宾语的及物动词;原单宾语动词用作使动后,增加一个宾语,即活用为可带双宾语的及物动词,而原双宾语动词因宾语位置已处饱和状态,故没有使动用法。5.动词使动属于动词内部小类间的活用。  相似文献   

12.
“为”字在古代汉语中是个使用频率很高、用法非常灵活的词。在《韩非子》中,“为”字十分活跃,共出现1240次。它既可用作动词,又可以作助动词、介词、连词、副词及语气词等。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指出:“在一般的及物动词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动词‘为’(Wei)字。这个词在古代的涵义非常广泛,但是在具体上下文中,它的涵义比较具体,随着应用的场合不同,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作’‘做’‘造’,治’‘处理’‘安排’等等”。(第一册250页,中华书局1981年版)另外在该书的“常用词<五>”中还专门阐述了“为”的各种用法(包括动词、介词、语气词等),共列了六个义项。(同上书,第二册422—423页)由于“为”字的用法繁多,我们不得不花点功夫对它作些分析、探究,以期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来。  相似文献   

13.
<正>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修订本),在论述“有、其、言、于”等字时,措辞十分肯定:“‘有’字作为词头,用于专名的前面。常见的有上古时代的朝代名、国名、部族名等。……‘有’字又用于某些名词的前面。”“‘其’字用作词头,一般用于形容词或不及物动词的前面。”“‘言’字用作词头,放在动词的前面。”“‘于’字用作词头,也放在动词前面。”所举的例子有:  相似文献   

14.
双宾语在现代汉语中占据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比较现代汉语和英语中双宾语结构构成的异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并利用现代汉语中的双宾语结构,也有助于理解和学习英语中的双宾语结构。本文先后探讨了现代汉语和英语中双宾语在结构上、动词、直接宾语、间接宾语方面的异同,对我们更好地学习和运用现代汉语中的双宾语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使动用法是古代汉语中的一种特殊的语法现象。它指的是某些词用於宾语之前,可以使得宾语所表示的事物产生某一种行为,或者具有一种性质状态,或者成为某一种事物。古代汉语中,动词、形容词与名词等都可以用如使动。 动词、形容词与名词用如使动以后,就具备了及物动词的性质,都可以带有宾语。使动用法的动词与宾语之间多数是一对一的的关系,即一个动词带有一个宾语。例如:  相似文献   

16.
谈谈对传统双宾语范围的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双宾语的范围问题,语言学界分歧较大。今天的双宾语已经不再只是一个指人,一个指物,而是可以指同一类事物,或都指人,或都指物,甚至可以是同一对象;双宾语"动+名+名"的基本模式已被打破,直接宾语可以是谓词性的成份;有些双宾语之间实际存在着某种结构关系,而使得动词不能与近宾语搭配;能带双宾语的动词也不再只限于表示"教示、予夺"意义的动词,表示称呼、评价意义的动词也能带双宾语了等。这是对传统的双宾语范围的突破。  相似文献   

17.
双宾结构是古今汉语都有的一种句式。过去的语法著作都认为双宾结构是“动词+双宾语”,即谓语动词后必须带有两个宾语。现代学者专家的有关论著在这一点上有共同的认识,并都将其作为双宾结构的必要条件。目前存在的分岐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双宾动词(又称“交接动词”,“给取动词”。指能带双宾语的动词)范围的广、狭。人们一般都是从词义特征入手来限定双宾动词的范围的。或认为:双宾动词只限于具有“授与”义这  相似文献   

18.
双宾式是古今汉语都具备的句式。不过,古代汉语双宾式的形式比较多样,出现频率高,能带双宾的动词也较多。下面我们仅就《史记》等书所见的部分双宾式略加分类,即见一斑。 一 给予双宾式 谓语是由表示授受意义的动词充当。这种双宾式又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A、间接宾语指人,在前;直接宾语指物,在后。例如:  相似文献   

19.
一要了解双宾语句的语法现象,须从用作双宾语句的谓语的动词的性能入手。动词的性能决定于它所反映的客观现实。能带宾语是他动词共有的性能,但是他动词由于它们所反映的客观现实的不同,还具有各自不同的个別的性能。他动词的这种个別的性能集中表现在它们“能带什么样的宾语”这一点上。例如,“我吃飯”的“吃”,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汉语里的双宾结构,语法学界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在借鉴各家之言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双宾结构的主要特点是:第一、述语动词必须关涉两个宾语,一为直接受事者,叫直接宾语,一为间接受事者,叫间接宾语;间接宾语往往指人或物,以名词、代词充任为常,直接宾语往往指事物,以名词、代词、数量短语、名词性短语充任为常,也可以由动词、形容词以及动词为中心的偏正短语、动宾短语、主谓短语来充任。不管什么结构充任直接宾语,它都具有事物性。第二、从层次分析的角度看,两个宾语不是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