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论第三人利益合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同相对性原则削足适履的做法,会不可避免地造成契约法的封闭化。经过新自然法学和法律现实主义的历次法哲学运动的洗礼,第三人利益合同得到承认并构成对合同相对性原则的强烈冲击。资本主义两大法系国家的法律都承认一般意义上的第三人利益合同,而我国民法和合同法均不承认其效力。借鉴两大法系国家的经验,建立一般意义上的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第三人利益合同因其具有独特的法律价值,已经得到两大法系国家法律的普遍承认。我国虽然有第三人利益合同的广泛存在,但民法和合同法均没有对其效力给予确认,而效力问题是第三人利益合同是否能够发挥其应有功效的核心问题;因此,完善我国的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首先应该对第三人利益合同的效力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货物运输合同的性质为第三人利益合同,收货人为受益第三人.目前我国铁路货物运输合同的收货人属于“经由被指令人而为交付”之第三人.为保护收货人的信赖利益,在我国未来立法上应当将铁路运输合同中的收货人确定为具有第三人利益合同之受益人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4.
论第三人利益合同中的当事人意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是对“合同相对性”原则的合理突破 ,但是在我国还没有得到承认。文章从当事人意志的角度出发 ,通过对各国相关制度的比较 ,探析当事人意志在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中的地位、价值以及国家对当事人意志的尊重和限制 ,并为我国的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5.
作为合同相对性原则的例外,第三人利益合同现已得到世界各国普遍的承认,其核心在于对第三人权利的认定。但我国《合同法》第64条对此问题的规定却相当模糊。不仅第三人能否取得合同上的权利未能明确,而且条文设计也过于简略,这不符合现代合同法的发展趋势。因此对第三人利益合同中受益第三人的权利进行深入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第三人利益合同 ,是指合同当事人约定由一方向合同以外的第三人为给付 ,第三人因而取得直接给付请求权的合同 ,有着独特的制度价值。适应复杂社会经济生活的多重需要 ,参考国外立法例 ,我国应承认第三人利益合同  相似文献   

7.
我国对合同效力范围规则应当采取的立场是,首先应一般性地承认,基于当事人的意思而享有利益的第三人在合同中的权利,即确认受益第三人可以直接起诉债务人。另一方面,对受益第三人以外的、基于客观事实而存在的其他第三人,能否享有合同权利且直接向债务人主张权利,以及合同对第三人施加义务的问题上,应当持谨慎的态度。在制度适用上,并非必须以当事人具有为第三人创设权利的意思为必要条件,只要合同当事人具有通过合同使第三人获得利益的意思,就具备了第三人享有合同权利的一般条件,至于有无为第三人创设权利的意思,均不影响第三人直接向债务人请求履行合同或提起诉讼的权利。  相似文献   

8.
保护合同信赖利益历来为法律所重视,在大陆法系国家,它是通过对缔约过失者适用缔约过失责任来实现的,而英美法系则是建立在"允诺禁反言"规则之上的,两大法系就此问题的着眼点及在信赖利益本身所属制度的设计上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有必要从比较法的角度对这两种制度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9.
合同相对性原则作为传统合同法的一个坚固堡垒,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动摇,这种改观是世界性的,不管是在大陆法系还是在普通法系国家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为第三人利益合同、利益第三人理论的相继出现,使得合同相对性原则不再惟我独尊.合同不但使当事人间发生权利义务的关系,同时债务人对于与债权人具有特殊关系之第三人,亦负有照顾、保护等义务.合同相对性的突破对我国合同法制度之构建具有启示性意义.我国合同法应该顺应新趋势,从商业实践、社会政策和公众利益来考虑,将第三人纳入合同条款的保护范围.  相似文献   

10.
判例在普通法法系国家中是一个重要的法律渊源,是法律的表现形式.民法法系国家一般不承认判例的约束力,但在法律实践中判例法实际存在.受两大法系相互融合,取长补短的影响,我国案例指导出现了判例化的倾向.鉴于我国制定法的局限性,建立判例指导制度已经非常必要--判例制度有弥补制定法之局限性、发挥法官之能动作用,加强社会监督等作用.  相似文献   

11.
按照英美法系的合同理论,合同违约包括实际违约和期前违约两种形态。期前违约的本质在于期前违约方侵害了对方的期待利益,对此合同相对方有权获得法律救济。我国《合同法》在继承不安抗辩权制度的同时也引进了期前违约制度,但对期前违约制度的规定却存在很多不足特别是在与不安抗辩权制度的协调上出现很多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合同法》做出适当的修改。  相似文献   

12.
也析缔约过失责任中的信赖利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有关信赖利益传统观点进行梳理和剖析的基础上 ,在缔约过失责任的范围内 ,探求信赖利益在传统语境下未能被学界揭示明晰的几处概念模糊之处 ,继而提出自己的观点 :信赖利益 ,指在契约缔约的过程中 ,一方基于对对方为诚实信用及契约将有效成立并得到圆满履行的信赖 ,为了取得期待利益而付出的既有利益。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代物流的风险及物流保险需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物流业已成为近几年我国经济领域中最活跃、最热门的新兴行业之一,第三方物流形态正引起人们的重视,其发展空间很大。但我国现代物流运行却涉及制度和法律风险、合同风险以及责任范围加大的风险。在现代物流中传统保险不能解决第三方物流公司面临的代位追偿等问题,而2004年推出的物流保险也存在物流保险责任范围小、计收保费依据不科学、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等缺陷。因此,我国急需发展现代物流综合保险,而根据物流市场的需要,进一步开发适销对路的险种是其中的关键。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应根据需要选择物流综合保险策略,从而降低风险。  相似文献   

14.
新《婚姻法》出台后,关于是否应立法处罚介入婚姻家庭关系的第三者问题引起了众多的争议。立法惩罚第三者,究竟是历史的倒退还是法律理性的选择呢?本文从民法的公平价值理念和婚姻法的立法主旨角度出发,分析认为第三者介入合法婚姻家庭关系,实质上是对无过错配偶的配偶身份权益的粗暴侵犯,理应追究其侵害配偶权的损害赔偿责任,同时对于实践中第三者的认定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第三人利益合同成立须符合基础合同有效成立、受诺人与允诺人须有使第三人受益的意图、受诺人与允诺人须使第三人直接取得权利、第三人必须特定等要件。其变动规则是:合同当事人不得随意变更、撤销利益第三人约款。经第三人同意当事人可约定解除第三人利益合同。在法定解除情形,合同当事人行使合同解除权无须第三人同意。  相似文献   

16.
合同第三人制度是近代契约法发展以来 ,对合同相对性原则的重大突破。根据“信赖利益”等理论 ,应当赋予合同受益第三人强制执行请求权等权利。我国合同法没有对合同第三人的权利进行明确规定 ,在实践中会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先履行方利益保护问题历来是双务合同中的一个大问题。大陆法系的不安抗辩权与英美法系的先期违约制度在保护双务合同在先履行方利益方面各有优缺点。我国《合同法》同时移植两种制度的做法是立法模式上的一个伟大创新,具有无比的优越性。但由于认识上的局限性,我国《合同法》所确立的在先履行方利益保护机制也还存在某些明显的缺陷,需要适时的修正与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