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迈向高龄化社会 中国台湾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前,由于社会发展落后,公用设施欠缺、营养不良、天灾频仍、瘟疫流行,因而人口死亡率高、人口的平均寿命甚短,再加上出生率高,平均年龄低,因之老年人口所占比率很低。但  相似文献   

2.
美国人口老龄化及相关社会福利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现代人口再生产运动中的一种普遍人口现象。由于出生率、死亡率的下降,平均期望寿命的延长,全世界人口的年龄结构日益老化,老龄问题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极为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美国如今约有3000万65岁及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  相似文献   

3.
1 人口老龄化和“人口转变”人口老龄化最早发生在十八世纪末期的法国,十九世纪逐渐扩大到其他发达国家,到本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老龄化才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而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长时期以来,不少人认为人口老龄化是平均寿命提高的结果。然而较多人研究表明,人口老龄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口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传统人口再生产模式,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现代人口再生产模式转变所引起,亦即是“人口转变”过程中,必然要发生的一种现象。因为在一个出生率很高,死亡率很高的基本上是“静止  相似文献   

4.
根据不同的人口年龄构成可以确定不同人口类型。联合国规定,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总人口中,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重不到4%的为年轻人口型;这个比重在4%—7%之间的为壮年人口型;超过7%的视为年老人口型。年老人口和人口老年化不同。前者是就人口年龄结构的实际状况而言,是指静态的人口现象;后者则是一个动态概念,主要由出生率的下降和平均寿命的延长引起的,它不表示老年人口绝对数量的增长,而是表明老年人口在总  相似文献   

5.
人口老化是人口年龄构成变化的一个动态概念。它反映随着出生率和死亡率的下降,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的一种趋势。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龄人口的增长,人口老化已成为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分析我省老年人口状况,对于科学地开展老龄工作,正确处理由老年人口增加所带来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地研究和探讨我省老年人口问题,现根据1982年人口普查和有关资料谈谈我省的老年人口状况和未来人口老化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人口转变的后一阶段,易出现人口老龄化倾向。由于出生率下降速度和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是同步发生的,前者先于后者发生,前者与后者也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在出生率下降初期,出生率下降速度快于人口老龄化速度。在这一人口变动过程中,会形成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人口年龄结构,也就是少儿抚养比与老年抚养比在一个时期内都比较低的局面,并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总人口“中间大,两头小”的结构,使得劳动力供给充足,而且社会负担相对较轻。年龄结构的这种变化将带来劳动力增加、储蓄和投资增长、人力投资增加和妇女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口划分标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持续下降,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我国人口已开始老龄化,老年人口数量有了巨大的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学术界对中国老年人口的研究也日益增加,但从研究内容看,还存在着一些值得讨论的问题。比如老年人口应以60岁还是65岁为起点?翻阅我国研究老年人口方面的文章,常可见到:“按照联合国的规定,以60岁为老年起点”或“以65岁为老年起点”这样的说法,那么联合国是否有这样的规定呢?如果有,又为什么会出现两个标  相似文献   

8.
人口转变进程中的人口老龄化——兼以中国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口老龄化其实是人口转变所必然引致的一个人口学后果 ,是人口转变中的两个基本要素———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继下降导致了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一次人口转变过程的完成不仅是出生率与死亡率由高向低的下降过程 ,同时也是人口年龄结构由低向高的“抬升” ,即“老化”过程。当然 ,人口转变与人口老龄化在发生时间上并不同步 ,前者始于死亡率的下降 ,后者始于出生率的下降 ,由于两者初始下降所存在的“时滞”效应 ,因而人口老龄化的显现在时间上总是晚于人口转变。人口转变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在不同的演进阶段有着不同的表现 ,一般讲 ,在人口转变初期出现的是人口年轻化 ,或称“逆老龄化” ;到了人口转变中期 ,出现以生育率下降为主导的 ,具有相对意义的“底部老龄化” ;当人口转变进入后期阶段 ,代之而起的将是以死亡率下降为主导的 ,具有绝对意义的“顶端老龄化”。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我国人口属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类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相当时期内成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类型;进入七十年代以来,正在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类型转化。  相似文献   

10.
试论老年人口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学科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随着我国人口出生率的迅速下降,平均寿命的日益延长,老年人口的绝对数在不断增加,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日益提高,这与世界各国人口发展趋势具有同一性。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与老年人口有关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越来越突出,这在客观上要求我们加强对老年人口现象、老年人口问题的研究。因此,建立一门以老年人口作为研究对象的人口学分支科学——老年人口学,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人口发展的客观要求。那么,老年人口学究竟研究什么呢?它的学科性质又是什么呢?这就是本文所要回答的问题。一、老年人口学的几个重要范畴  相似文献   

11.
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人口再生产,都是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经历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最后完成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转变。人口转变的结果是,老年人口比重提高,人口发展老龄化。这是人口发展不可抗拒的必然性,中国也不能例外。由于我国自七十年代起,全面推行计划生育,生育率显著下降,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更快更猛。不仅大城市,而且小城市也面临人口老化问题。笔者通过许昌市的人口发展状况,就这个问题做一些粗浅的剖析。  相似文献   

12.
<正> 一日本人口的发展过程和对未来老龄化进程的预测人口老龄化一般是指总人口中老龄人口相对增加而青年人口相对减少。这种人口结构的变化是由出生率迅速下降、死亡率同时下降或趋于稳定、平均寿命日益延长引起的。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历了人口迅速增长、迅速下降和逐步趋向稳定等阶段。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出生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相关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人口普查数据,根据粗出生率与总和生育率的关系与特征,构建了人口年龄结构系数及其对粗出生率变动影响的贡献率指标,分析了建国以来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出生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949—1979年,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出生率的影响很小;1980—1993年,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出生率的影响迅速上升,年龄结构的贡献率增大;1994—2008年,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出生率的影响趋于下降,人口惯性势能在减弱;2009—2011年,受80—90年代出生高峰的影响,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出生率的影响再次凸显,年龄结构的贡献率迅速增大。从年龄别生育率逐年下降的特点,也可以证明近年推动我国人口增长的力量主要是由于年龄结构带来的惯性增长。  相似文献   

14.
一 人口转化论 人口转化论的历史可追朔到20世纪初期美国人口学者汤姆逊,(Thompson)于1929年根据世界一些国家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的历史资料,把世界各国人口增长变化水平区分成高、中、低三种类型。1945年诺特斯坦(Notestein)又对此加以发挥,将这三种类型归纳为人口发展三个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人口高增长潜伏期;高出生率、低死亡率的人口转化增长期;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人口下降稳定期。由此产生了人口转化论。图1是人口转化论的标准曲线。  相似文献   

15.
一 最近三十余年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历史上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已不复存在,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为特征的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正在形成。 人口转变包括死亡率由高变低和出生率由高变低两个方面。多数发达国家死亡率下降开始于十八世纪后半叶,而出生率的下降则开始于十九世纪后半叶;到本世纪三十年代,基本形成了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这就是说,多数发达国家的死亡率转变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时间,而出生率的转变也至少用了五、六十年的时间。相比之下,中国的人口死亡率从解放前的20‰以上降到10‰以下只用了十几年时间,出生率从七十年代初的30‰  相似文献   

16.
人口平均寿命的不断延长,尤其是人口出生率的持续下降必然导致人口老化,这是人口发展的一般规律。建国以来,广西人口的平均寿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四十年代末全区人口的平均寿命在30~35岁之间,1981年已达到70.09岁,提高了一倍多。人口出生率以1964年为转折,逐年下降。因此,广西将不可避免地面临“人口老化”问题。我  相似文献   

17.
关于人口老龄化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0岁以上人口属于老年人口。老年人口占人口比重在全世界都呈上升趋势。联合国规定,凡是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超过10%的,属“老年型”国家或地区。在我国,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和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的数量和比重正在迅速加大。198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为8%,达8000多万;预计到本世纪末将占到全国总人口的11%,达1.3亿,2025年将增至20%和2.8亿,趋势是超老龄化。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人口再生产形势的剧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俄罗斯的总人口发展、人口的生育率与死亡率等人口再生产的状况进行了分析。自苏联解体以来 ,俄罗斯人口的总量出现下降趋势 ,出生率和生育率都大幅度下降 ,而死亡率上升 ,平均寿命骤减 ,人口的性别构成发生显著变化。这些产生人口再生产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1991年以后俄罗斯社会经济转轨时期的艰难曲折  相似文献   

19.
1.人口再生产类型根据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者相结合形成的人口再生产特征,把人口再生产区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原始的(高出生率、极高死亡率和极低自然增长率)、传统的(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较低自然增长率)、现代的(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这三种类型分别与采集狩猎经济、农业经济、社会化大生产经济相适应。从  相似文献   

20.
<正> 人口高龄化是本世纪五十年代以后,世界人口发展的重大课题,并受到广泛的关注。最近30多年来,由于全球人口平均寿命显著延长(由战前的40岁延长到现在的65岁以上),加上许多发达国家出生率进一步下降,新生儿减少,青少年人口比重明显下降,于是人口高龄化便成为发达国家的一个大趋势。而且,当人类进入下一个世纪的前1/4世纪时,战后生育高峰出生的一代,将陆续进入老年人口的行列,这就使人口高龄化问题更加突出,并将进一步波及到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对这种形势,当前我们认真研究和认识它的规律性,以及可能由此产生的社会经济影响,以求及早采取相应的积极措施,因势利导,并努力抑制其消极影响,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