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普通话的介词“在”,在汕头方言中有两种形式:“在”和“[na]”(或“放”),两种词的意义有“已然”与“使然”之别。普通话“在+Np”所表示的处所意义,由于句法位置和谓语动词类别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这种意义差别在汕头方言既可产生于“在+Np”上,亦可产生于“放/[na]+Np”上,可见句式与动词类别引起的语义差别是一回事,“在”和“放/[na]”的“已然”与“使然”之别是另一回事。前者是普通话和汕头方言共有的现象,后者为汕头方言所特有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究竟怎样开发汕头的旅游资源,值得探究。本文从旅游意识的角度,具体分析了汕头旅游业滞后的原因,进而设定以华侨现象、潮汕文化和海岛风光进行旅游定位,论述了汕头系统规模开发旅游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汕头是全国著名侨乡,开埠以来百余年的建设和发展,都与华侨的大力投资分不开。本文以丰富的资料,论述了汕头开埠以来华侨华人投资的特点和发展变化,并进一步根据汕头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认真研究侨情、侨力、侨心,重视信息网络,做好引资工作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潮汕地区中英交涉数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近代英国驻汕头领事馆档案资料,考察了英国在汕头的开港、设领及汕头新关的开设,潮汕人民的抗英活动,英国在潮州府城设领,潮州总兵方耀与英领事的关系,以及英领事被殴打等事件,以期促进对近代潮汕地区中外关系史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5.
<正>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在全国讨袁的怒潮中病死,段祺瑞政府重掌实权。为了反对以段祺瑞为首的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孙中山领导了轰轰烈烈的护法斗争。在此期间,他曾先后三次亲临潮汕。 1917年7月1日,张勋在北京拥溥仪复辟帝制。3日,孙中山与章炳麟、唐绍仪、程壁光等集议于上海孙寓,议决以军舰护送孙中山南下广东领导护法斗争。8日,孙中山等率“应瑞”、“海珠”号军舰离开上海。10日,孙中山一行抵达汕头,驻守汕头的潮梅军政首领云集码头,热烈欢迎孙中山。12日,汕头绅、商、学、报等各界在汕头陶戏园召开欢迎孙中山诸伟人大会。  相似文献   

6.
以“四永一升平为代表的汕头老街曾经是汕头的商业中心,辱上个世锃30年代汕头的商业发祥地。而今,这里也许不再像以前那么兴旺繁荣,可它却承载着这一城市最原本的面貌。  相似文献   

7.
2015年"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全面铺开。作为改革开放窗口的汕头,如何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运用SWOT研究方法,依据经济学相关理论,分析研究汕头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竞争优势与劣势,从而探索汕头发展的战略与策略选择。其研究结论是: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汕头的竞争优势大于劣势,面对的机遇大于威胁,汕头具备建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的条件,汕头应该选择增长型经济发展战略,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将汕头建成智慧、开放、宜居的"华侨城"。  相似文献   

8.
从区域历史地理学的视角出发,通过对相关档案史料、地方志等资料的整理分析,发现近代华侨投资汕头房地产业有时段特征,整个投资阶段可以分为初兴期、高峰期、低谷期和恢复发展期。初兴期内华侨的房地产投资较少;1919年之后汕头的侨资房地产业发展加快,抗战前达到投资的黄金时期,并呈现出商业化的趋势;抗战期间房地产投资呈现出萎缩态势,但与其他行业相比却表现出相对繁荣的特点;抗战后汕头的侨资房地产业虽没有此前繁荣,但带有恢复性建设的特点。华侨投资汕头房地产业的类型及其分布特征对汕头城市的发展仍有影响,伴随着侨资房地产业的发展,近代汕头在市政建设、经济和文化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较大发展。  相似文献   

9.
提高汕头开放水平,与汕头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密切相关。研究认为,开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向相关性,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开放水平越高。因此,全面深化改革,全方位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开放水平,这是汕头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汕头依海而立,靠海而兴。海洋文化与"开放,创新,进取,敢为天下先"的潮汕文化内涵一致,与汕头开埠以来创造的辉煌一脉相承。"开放"是汕头的性格;"开放"代表着汕头的过去、现在、未来;打造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提升开放水平——这是汕头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0.
巴金在汕头     
1938年7月19日,巴金在汕头作短暂停留,以书信的形式记下了自己的所见所闻,并且在《少年读物》刊发。这可以算是巴金与汕头的一次亲密接触。67年后,汕头人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巴金要建立"文革"博物馆的设想。这可以算是巴金与汕头的第二次亲密接触。  相似文献   

11.
目前 ,汕头在全国城市中的地位下降 ,竞争能力喜忧参半 ,应当针对汕头经济发展的特点 ,着重解决汕头经济发展中经济发展战略、行政体制改革、经济发展模式等问题 ,优化社会环境和投资环境 ,提高开放程度 ,只有这样 ,才能使汕头成为真正的经济强市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汕头的城市文化建设局面令人欣喜,市民感受到了政府在建设文化汕头、人文汕头方面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但汕头城市文化的局限性依然明显,与现代城市文化尚有不小的距离。汕头城市文化建设过程中,既承载着他方无法复制和仿效的地方特色文化的光环,又同时背负着与任何一种传统文化一样所必然裹挟着的种种与现代文化格格不入的重负。基于对汕头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弘扬,对汕头文化建设现状的成绩的肯定和不足的反思,提出对汕头城市文化未来发展走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两岸经贸关系和航运关系的现状与前景、汕头与台湾直接通航的作用等的分析,论述了汕头与台湾直接通航的必要性;根据汕头的港口条件、人文历史优势、经济实力和对台经贸关系等方面的论证,提出汕头与台湾直接通航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海上丝绸之路"是东方和西方之间交通的一个重要桥梁和纽带。潮汕地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曾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的作用。综合分析海上丝绸之路的汕头史迹,对汕头海上丝绸之路相关史迹史料进行系统梳理和研究,就汕头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渊源、汕头"海丝"申遗的特色进行纵深研究和论证,试图勾画出"海上丝绸之路"汕头文化遗存的大致范围和轮廓,认识和把握"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性质和内涵,力求全面、准确反映汕头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地位,挖掘、整理出汕头符合申遗条件的历史遗存特色和亮点,汕头加盟海上丝绸之路申遗面临的机遇、挑战及瓶颈问题,希望能从其他城市"海丝"申遗工作中获得一定的实践性经验教训,借助申遗契机,保护和开发"海丝"文化遗产的措施和模式。  相似文献   

15.
近代外国驻汕头领事馆及领事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关于近代外国驻汕头领事馆及历任领事生平问题的研究,对于近代汕头史的研究有重要意义。蔡家常先生在《潮汕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第602页所撰“外国驻汕领事馆”一条主要介绍了设领背景,列举了9个国家曾在汕头设领,并考出了这9个国家领事馆的汉文名称及今址,还考出了7个国家领事馆的开设年份,并附有英领旧址照片。本文认为设领的不止9个国家,比蔡先生多了4个;且蔡先生所考这7个国家领事馆的开设年份并不准确,本文认为有的更早。限于篇幅,本文的考证还只是初步的,望有关专家学者能作进一步的补…  相似文献   

16.
汕头由于城市化程度较低,农民成了汕头经济社会的主体。改革开放以来,汕头农民在具体的经济社会实践中发展了其政治心理中的现代性积极因素,但是由于潮汕文化的深刻影响,汕头农民政治心理中的传统性消极因素仍然大量存在。汕头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汕头农民尽快克服其政治心理中的传统性消极因素,大力张扬其政治心理中现代性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王文 《金陵瞭望》2007,(19):51-51
2007年5月,在汕头海门电厂“1000兆瓦发电机组继电保护”项目招标中,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在与ABB、西门子、GE等跨国巨头的竞争中胜出,一举中标。这是中国百万千瓦级的发电机组保护项目首次由国内产品中标。  相似文献   

18.
<正> 潮汕方言也叫潮汕话、潮州话、汕头话,属于闽方言的闽南次方言,流行于粤东的汕头、潮州二市和澄海、饶平、南澳、揭阳、揭西、潮阳、普宁、惠来八县,汕尾市的陆丰县、海丰县,梅县市的丰顺、大埔和福建省的东山、诏安等县部分地区也有不少人能讲潮汕话。以上地区人口加上潮籍港澳同胞、海外华侨,估计能操潮汕话的人不少于一千五百万。(据文献(16)) 这个使用人口众多的方言以其形成早、保留古汉语成分多的特点而备受海内外语言研究者的青睐。几十年来对潮汕话  相似文献   

19.
"创文"既是对汕头的严峻考验,又是汕头新一轮发展的强大推进器。汕头"创文"的主要举措包括拆建并举、整顿交通、创造便利化营商软环境和整顿干部作风等。汕头"创文"快速改变了城市秩序和城市面貌,鼓舞了干部和群众的信心和士气,推动了经济强劲增长。汕头"创文"的主要挑战包括道路交通设施欠账多、公共交通落后、停车位严重不足、城市交通秩序比较混乱、公共运动休闲场地少、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多、政风民风问题突出、人均GDP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偏低。汕头"创文"策略的重点应当是创建舒适宜居的城市生活环境和塑造崇德向善、法治彰显的社会风气。加快发展地方经济和持续改善民生是汕头"创文"成功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20.
论近代汕头的买办和买办资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的汕头产生了特殊的买办阶层。汕头买办与外国洋行是复杂的资本主义性质的契约雇佣关系。汕头买办资本的积累及其转化对以汕头为经济中心的粤东,乃至闽西南、赣南等地的历史进程有负面影响,但也促进了部分买办资本向民族资本转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