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与上游地区资源开发邓玲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是以长江黄金水道为纽带,以沿江大中城市和产业群落为依托的一条横贯东西、连接南北的综合经济带。长江经济带因其拥有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和农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技术水平较高的经济优势,成为我国跨...  相似文献   

2.
西部大开发就整体和大局而言,要突出重点,这个重点宜放在四川盆地。这一地区仍是目前全国唯一交通运输紧张地区,从上海到重庆逆水行舟要七天七夜。尽早构筑上海至重庆的沿江铁路,与长江水运等一起组成发达的沿江综合交通走廊,才能从根本上打破四川盆地千百年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闭塞局面,拉近内地与沿海的时空距离,改善西部投资环境,加快西部经济开发。  相似文献   

3.
渝万涪黔组建成重庆直辖市,无疑是重庆大发展的一次历史性机遇,赋予了重庆新的历史使命:发挥中心城市经济的凝聚力、辐射力,带动广大腹部地带的发展,形成合理的三峡库区产业群落,推动整个长江经济带的腾飞,成为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贸易和金融中心,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极,参与亚太经济循环的桥头堡。但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新重庆面临严峻的挑战,新  相似文献   

4.
长江上游经济带建设与推进西部大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部大开发的非均衡发展战略 ,要求合理选择重点地区使其发展为区域的增长中心 ,并依托交通干线 ,“以线串点 ,以点带面”形成跨行政区域的经济带 ,带动和辐射其他地区发展。长江上游经济带是一个跨越中国西南中南腹地的重要经济带 ,是整个长江综合经济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长江上游经济带建设 ,是长江经济带建设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相结合的产物 ,是国家西部开发战略的重要措施 ,其目的是要通过长江上游经济带建设 ,推进西部大开发  相似文献   

5.
一、江津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定位和依据重庆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西部大开发、重庆大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要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并在此基础上构筑“都市发达经济圈”、“成渝经济带”、“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三个经济高地。江津紧靠重庆市区,连接贵州北部,成渝高速路贯穿江津,地处渝西经济走廊。在西部大开发中,江津的战略定位是:依托重庆主城区,辐射川南、黔北。  相似文献   

6.
成渝城市群的基本定位是:率先建成引领西部开发开放的城市群;率先成为以城市群引领协调发展的探路者;长江经济带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板块的"契合点";西部地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同发展的"新标杆";中西部地区"四化同步"推进的"先行者";长江上游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建设的"桥头堡"。成渝城市群的发展将高度衔接、深度融汇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体现政策实施的契合性;将服从整体、合作多赢,吻合战略取向的开放性;将统一布局、分类指导,明晰区域政策的匹配性。成渝城市群的发展将对接重庆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牵引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联动开发,有利于两江新区、天府新区创新全面深化改革路径。成渝城市群的发展将依托城市群建设的国家战略,重庆为轴心,成都呼应,统筹谋划愿景。  相似文献   

7.
中国两大经济带沿海与沿长江经济带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举足轻重 ,成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基本支柱 ,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 ,应当将这两大经济带的发展明确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在中国沿海、沿江两大经济带上 ,长江三角洲成为这两大经济带的结合部。这两大经济带的结合地区 ,传统经济基础好 ,经济地理区位最为优越 ,集中并叠合了两大经济带的共同优势。在中国最为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 ,从上海至南京一带 ,有两个都市圈 ,一个是具有国际性的上海都市圈 ,一个是具有相当规模和明显优势的南京都市圈。两个都市圈之间 ,又有沪宁沿路发展轴和沿江发展轴相连接 ,形成两圈与两轴紧密一体的经济高度密集、城市高度密集、产业高度密集的中国经济干线。对这一优势地带 ,应当作为国家战略 ,给予重点推进 ,通过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重点建设 ,使之成为中国经济战略干线中的主要干线 ,成为中国经济中最具支撑力的战略骨干部分  相似文献   

8.
长江金融合作带创建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 :长江金融合作的意义1.确立跨世纪的长江金融发展战略 :长江经济带显要的战略地位 ,是由其通江达海并连接南北的地理位置与农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及技术水平较高的发展优势所决定的 ,是由浦东开发开放与三峡建设这两大跨世纪宏伟工程的巨大影响力所奠定的 ,它承担着引导并带动整体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任务。建设长江经济带 ,必须创建长江金融合作带。因为 ,长江金融合作是长江经济合作的必要条件 ,长江经济带的形成与动作 ,其先决条件就在于长江经济与长江金融的联动发展与合轨运行。从而 ,对于既定的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长远规…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南部综合经济带: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南部综合经济带:问题与对策陈淑华张永庆一、对南部综合经济带综合矛盾的分析黑龙江南部综合经济带是黑龙江省区位优势最佳、资源条件最优、经济实力最强、城市化水平最高、功能最为完善、经济辐射能力最强的经济发展地带。但我们也应看到,与发达地区相比,这一地...  相似文献   

10.
重庆是中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设立重庆直辖市,是国家为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采取重大战略举措,这必将进一步强化西部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力度,从而推动内陆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而香港回归祖国后,如何更好地利用香港回归这一历史机遇,进一步加强和发展重庆与香港的经济技术合作,促进和推动重庆的高技术产业发展进程,是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课题。 香港对重庆经济社会跨世纪发展的影响,首先取决于香港回归捕捉经济发展及重庆经济在资源结  相似文献   

11.
历史给予了重庆这样的机遇:在资源丰富经济落后的三峡库区扮演“增长极”,在国家面向21世纪中西部发展战略中成为承东启西的桥梁,在中国未来最具活力的长江经济带是与浦东东西呼应的龙尾。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巨大的经济潜力,把重庆推上新一轮发展的潮头。而这一地区几十年来投资甚少,基础设施落后,巨额资  相似文献   

12.
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重庆作为西部大开发战略重镇,则是长江上游和西部地区的“龙头”,具有“承东启西,左右传递”的区位优势。但重庆与长三角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都远远落后于长三角。加快对接长三角,实现重庆与长三角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江西社会科学》2017,(10):78-85
在定量测度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量和产业结构高度的基础上,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就产业转移对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高度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产业转移促进了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转移是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一个重要途径,其中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产业转出和江西、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五省市产业转入都对其产业结构高度化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长江经济带建设是习近平主席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以长江为地域纽带和集聚轴线,以沿江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依托,形成区域联动、结构合理、集约高效的新型城镇化格局。然而,囿于"自扫门前雪"的传统城市本位思想,当前长江经济带各城市呈现出"各自为战""竞争大于合作"的阶段性发展特征,节点城市间的网络连通性仍存在着巨大的上升空间,强化区域合作所形成的潜在增长空间尚未被有效挖掘。2021年正值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建设五周年,建议应当进一步强化区域板块合作,全力推进长江经济带更高质量发展。一是要强化成都与重庆的双中心协作引领,唱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双城记";二是从成渝"双城合作"走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上海大都市圈"双圈合作",推动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板块协同;三是要主动谋划成都与上海联动"沪成河",打造新型城市合作典范。  相似文献   

15.
西部地区是一个极具开发潜力的区域 ,但总体上看发展缓慢 ,是我国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地区。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给西部地区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于西部不发达区域而言 ,在充分认清其区域开发优势条件的同时 ,对其基本经济特征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要明确实施西部大开发既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 ,也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 ,要树立打持久战的思想。一、自然环境恶劣 ,资源开发难度较大自然地理因素是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不同类型及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 ,这一因素作用的强度不同。经济成长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  相似文献   

16.
振兴西部地区经济的突破口:市场开放与市场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丰富,但经济不发达.长期以来,西部地区经济仍处于“富饶的贫困”之中.在论及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优势时,不少人士都对西部丰富的自然资源给予首肯.诚然,如果西部的自然资源通过市场转化成商品,其能量的确不可低估.但是,自然资源的潜在优势得到转化成现实商品优势的前提条件是市场的发展与发达.没有充分利用发达的国内外市场,纵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无现实的优势可言,许多包括西部在内的自然资源丰富但经济却处于落后状态的地区就是如此;相反,充分利用了发达的国内外市场,即使本地区没有多少自然资源的潜在优势,也可通过市场去配置其需要的自然资源,日本、香港等自然资源相对匮乏而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就是这样.  相似文献   

17.
正战略分野在情理之中,但政策变量作用于经济发展,往往要经历一个阶段甚至较长的一个时期李总理重庆之行,再度引致时政和财经新闻爆棚。2014年4月28日,李克强在重庆主持召开沿长江11省市负责人座谈会,其核心议题即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与传统意义上长江经济带包含的2个直辖市(上海、重庆)、7个省(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略有差  相似文献   

18.
胡总书记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会上指出了重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三大定位和一大目标:"把重庆加快建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怎样抓住这次发展的机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担负起将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医疗中心的历史使命,带动长江上游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加速发展?这是一个关系重庆和长江上游人民福祉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9.
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地域。但是,西部地区除了具有开发潜力巨大的能矿资源和向西开放的地缘优势外,还拥有一定实力的经济技术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振兴西部经济,不仅是西部自身的局部发展问题,而且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全局的重大战略性问题。这就需要从国家战略的角度来构建西部不发达地域经济的成长战略。一、适度非均衡-差异协调地域经济成长战略构想我国地域经济发展的实践已经表明,无论是“均衡战略”或是“非均衡战略”,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弊端。因此,必须跳出“均衡”与“非均衡”…  相似文献   

20.
加快西部铁路建设,推进西部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志东 《兰州学刊》2001,(4):47-47,19
一、铁路在西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历史证明 ,没有发达的交通 ,就没有发达的经济。俗话说“路通”才能“财通”。西部地区长期以来经济发展缓慢 ,其原因固然很多 ,如历史的、自然地理的原因等 ,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基础设施薄弱 ,这是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明确提出西部地区基础设施 ,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要先行建设 ,要适当超前。由于西部 12省区 (市 )的地域辽阔 ,据资料表明 ,西部地区的土地面积 685万平方公里 ,占全国土地面积的 71%。另外 ,西部地区资源较为丰富 ,是我国煤炭、石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