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农村空巢老人数量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老人养老困境问题不断激化。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不仅对空巢老人本身,而且对农村的稳定与发展、社会的和谐与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困境及原因,并从老人自身、子女邻里、社区、政府等方面提出解决空巢老人养老困境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镇化步伐及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促使农村年轻劳动力纷纷向城市涌入,形成农村空巢老人的现象曾上升态势,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也将成为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文章在论述空巢老人养老保障相关理论基础上,进一步阐述空巢老人养老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针对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的发展现状以及不足,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及养老方面的实践经验,为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服务的开展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农村“空巢”老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群体,解决“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是促进农村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和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对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重视,但是在实际发展中也不断的暴露各式各样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综合了近年来国内学界对农村“空巢”家庭养老风险的研究成果,从研究我国“空巢”家庭的成因、特征、面临的养老风险与解决对策等方面对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与评析,以期利于更好的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4.
郭晨  安普雨 《劳动世界》2011,(10):31-34
农村"空巢"老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群体,解决"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是促进农村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和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对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重视,但是在实际发展中也不断的暴露各式各样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综合了近年来国内学界对农村"空巢"家庭养老风险的研究成...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发展,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空巢老人现象出现并呈现上升趋势.本文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视角,提出了大力发展农村县域经济,加强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积极营造"养老敬老"的社会氛围、空巢老人提高自我养老意识的对策来解决黄石农村地区空巢老人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化进程和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辽宁省空巢老人现象日益突出,而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农村空巢老人的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本文从现实出发,叙述了辽宁省农村空巢老人的现状以及养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给出了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加强伦理道德教育建设、改进社会保险制度、完善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鼓励农民购买商业保险等一系列对策,力求建立一个既能满足老年人物质需求又能满足精神需求的养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7.
陈继 《劳动世界》2010,(12):25-29
农村养老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农民个体颇为关注的焦点问题。国内学者对此已做了较多研究与解读。本文基于国家的宏观政策背景,在借鉴其他学者多方位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AGIL模型来系统分析以往农村"空巢养老"模式解读所存在的不足,为合理构建农村"空巢老人"新型养老模式提供社会学的解释路径。  相似文献   

8.
高洁 《劳动世界》2013,(10):14-15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空巢老人这个词逐渐出现到大家眼前。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已经受到国家、社会以及学术界的重视,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不仅关乎小康的建设,更关乎社会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在农村空巢老人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农村空巢老人问题得到了我国政府、社会组织等的高持续关注,与其相关研究也随之愈发增多。笔者力图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综合了解并比较国内外对农村空巢老人的研究现状,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及建议,以为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的进一步研究做铺垫。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城乡经济二元分割的背景下,大量农村青壮年进城就业,农村出现数量众多的空巢老人,他们在经济缺乏保障的同时,也面临着精神孤独的问题,其社会福利问题亟需关注。本文在厘清现存关于农村空巢老人制度政策的基础上,探究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社会福利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农村空巢老人社会福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聂圆圆 《劳动世界》2017,(36):16-17
农村空巢老人因年龄的增长,面临着人身和财产安全方面等很多问题,有着迫切的需求.本文从农村空巢老人的内在疾病和外在危险两个维度来分析农村空巢老人存在的问题即,自己疾病的困扰如慢性疾病及其并发症一直威胁着老人的身体健康,同时老人还面临着外在危险如用火用电的危险和被抢被盗的危险.本文分析了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方面老人对疾病认识不够,村卫生室医疗水平有限,另一方面农村地区安全防范性比较差.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改善农村医务条件,增加报销范围,扩大农村社会救助范围和增强老人防火防盗意识,通过以上措施,更好地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安全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一、我国农村养老方式的现状 (一)家庭养老.尽管我国社会人口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多方面的因素造成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现象,但家庭养老方式仍然是主要的养老方式.特别是在我国农村,国家的社会养老方式建设并不完善,养老保险制度也无法迅速达到普及的目标,因此家庭养老仍然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再加上,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所谓的孝道不仅要满足父母的经济需求,同时也应该给予老人精神慰藉,让他们能够安享晚年、享受天伦之乐.  相似文献   

13.
农村社区养老是我国解决老龄化问题的重要策略。目前农村的社区养老模式主要以农村互助幸福院和养老大院为主,其实效性比较差,很难发挥作用。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养老模式的选择和服务内容等与老人的养老意愿和养老需求相脱节,缺乏吸引力和凝聚力,无法可持续性的发展。农村社区的养老必须走本土化的道路,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老年人的人口特点、养老需求、地域文化、风土人情等特点制定适合本区域的社区养老模式和服务方式及服务内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加强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农村养老保险已经不能满足农村老人养老的需要。重庆市作为一个集大城市、大农村特点于一身的直辖市,探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问题迫在眉睫。本文首先从建立重庆市农村社会养老制度的背景开始,然后分析重庆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和问题,最后提出解决重庆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村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孝道在经历了功能错位、缺位后逐步回归到家庭伦理道德规范的本位.国家相关养老保障政策的实施,农村孝道的阶层化现象,子女分担的养老模式以及老人自我养老意识的强化等,都推动了农村孝道的回归.本文旨在以孝道养老功能的回归为出发点,探讨农村家庭养老保障的再定位问题,指出家庭养老保障必然是我国农村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的主要养老方式.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农村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孝道在经历了功能错位、缺位后逐步回归到家庭伦理道德规范的本住。国家相关养老保障政策的实施,农村孝道的阶层化现象,子女分担的养老模式以及老人自我养老意识的强化等,都推动了农村孝道的回归。本文旨在以孝道养老功能的回归为出发点,探讨农村家庭养老保障的再定位问题,指出家庭养老保障必然是我国农村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的主要养老方式。  相似文献   

17.
当前,失能老人的数目不断增长,失能老人照护及养老等问题面临一系列困境.本文从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三大养老方式入手,强调政府、社会、家庭及个人多方在照护失能老人方面的责任,探究失能老人养老对策的完善.  相似文献   

18.
<正>从分析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养老的实际情况入手,来探讨医养结合模式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对于构建乡村振兴战略下医养融合养老服务模式有重要意义。如今,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如何更好地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望,特别是在中国人口老龄化,农村人口老龄化比例迅速上升,空巢、失能、无子女老年人数量扩大的背景下,如何促进养老服务与健康服务的有效互动,满足农村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多样化需求,已成为农村养老保障和卫生体制改革以及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失独老人是引起我国日益关注的一个弱势群体,他们响应国家的号召成为高风险的独生子女家庭,随着独生子女的死亡,又成为老无所依的养老主体缺位的失独家庭.本文通过对失独家庭的界定,分析了失独老人的福利损失以及当前的养老困境格局,指出必须明确政府在失独家庭养老中的主导地位,政府应承担失独老人的养老责任,满足失独老人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双重需求,并根据失独老人的真实养老意愿提供可供选择的多元化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的养老方式一直是一项关注度较高的社会问题,近几年不断受到各个社会阶层的重视。在众多的养老模式中,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养老院养老作为目前最为广泛的养老方式,分别受到不同老人的接受与选择,其中家庭养老占据主流位置。然而由于子女繁忙、老人身体健康状况,家庭养老模式逐渐显现出弊端。本文通过网络问卷调查,针对当代家庭养老情况进行分析,旨在引起人们注意,帮助老人安度晚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