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文学作品中的对比手法并非司马迁首创,但司马迁却是运用对比手法十分出色的一位古代作家。他在《史记》中对对比手法的巧妙运用,为后人的写作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宝贵的东西。本文从自由灵活的形式、爱憎褒贬的寄寓、鲜明形象的刻画三方面论述了《史记》高超的对比艺术。 相似文献
3.
汪耀明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11,(2):48-51
《史记》描写人物,注意反映人物内心的喜怒爱憎和行动的思想依据,表现出人物感情的变化和思想矛盾斗争的历程。它能把人物心理描写自然融入叙事之中,善用细微的动作和精美的语言反映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心理活动,也能以人物独白的方式来倾诉其心灵情感,从而真实深刻地展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书中写项羽迷信武力、李斯内心独白和韩信不忍叛汉等,都写得细致生动、相当成功。 相似文献
4.
赵明正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4(1):60-64
《史记》是一部信史,却体现出一定的小说色彩,对此历代学者已达成了共识,它记载了大量的神话传说、梦兆预言、灾异祯祥和奇闻逸事。其实历史和文学在叙事职能上是相近的,由于司马迁采用口述历史作为史料来源,用“好奇”的审美观来择采史料,并继承了先秦史书中的文学虚构手法进行艺术创作,这都使《史记》呈现出一定的小说性,但并不削弱它的史学价值,从其小说笔法中我们同样能获得历史信息。《史记》所以杂用小说笔法,有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良苦用心,也寄寓着司马迁发表一家之言的许多感慨。 相似文献
5.
毛丽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4):116-117,120
司马迁在<史记·滑稽列传>中,刻画了一群社会地位低下,但能言善辩、诙谐幽默的滑稽人物群像.这些滑稽人物常采用以隐喻显、欲擒故纵、优孟衣冠的方式,用微言婉语来进谏,表现出了非凡的讽谏才能.比喻、反语等修辞方法的运用大大增强了滑稽人物讽谏的说服力. 相似文献
6.
杨树增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5)
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是司马迁第一个系统地给人物写传记,他的《史记》人物形象所表现出来的文学艺术特征,代表了汉代文学的伟大成就,显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一些最重要、最稳定的本质特点,至今有着广泛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何旭光 《渭南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7(4):9-13,15
司马迁具有朴素的辨证法思想,因而《史记》中充满着辩证艺术。主要体观在以下方个方面:历史的“实录”原则与文学的表现手法、现实与理想、美与丑、共性与个性、大事件与小故事、正与反等。 相似文献
8.
田汉云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83,(2)
在以往,一些学者已经注意到,司马迁擅长于运用对比笔法记载历史.洪迈《容斋五笔》卷五《史记筒妙处》条盛称《史记》中有许多篇章蕴含着无穷的艺术魅力.他对《平原君列传》中有关毛遂事迹的部分作了如下转述: 相似文献
9.
忽培元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4(4):92-95
《史记》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传记文学巨著,具有伟大的史诗效果与独特的艺术魅力。《史记》作为文学传记的开山之作,在人物的刻画与个性塑造上特色显著,卓有成就;在史与诗的结合上,达到水乳交融的艺术境界;在思想内涵与艺术手法上《史记》所创造并娴熟运用的简约叙事与白描手法,更显得别具一格。《史记》和司马迁永远都是中国传记写作者的精神守护神。 相似文献
10.
马庆霞 《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6):87-89
《白鲸》是19世纪美国作家麦尔威尔创作的一部海洋题材小说,被誉为“捕鲸业的百科全书”。该小说以幸免者以实玛利的口吻讲述了亚哈船长带领“裴廓德号”捕鲸船追捕大白鲸莫比·迪克.最终与大白鲸同归于尽的故事,小说在叙事内容、叙事主体、叙事结构等方面展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本文试图从《白鲸》叙事主体、叙事结构出发。探讨这部经典小说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11.
杨鉴生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
中国古典戏曲和古典小说十分注重、讲究人物的出场艺术。它们把人物出场当作正面刻划性格的起点,创造了各式各样神色兼备、异采纷呈的出场样式。然而,人物出场艺术并非肇始于小说,也不是发端于古典戏曲,它始创于《史记》中的传记文学。《史记》最大的文学成就在于开创了以写人为中心的文学时代,以写人为中心,自然而然涉及到人物出场的艺术处理问题。这部囊括了几百个人物的巨著,开创并奠定了我国古典艺术创作重视人物出场描写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2.
何凌风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1(1):82-86
对偶是《史记》散文诸多修辞手法中数量巨大的一种。它的广泛而成功的运用,对《史记》语言总体风格的形成产生了积极而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韩兆琦 《渭南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1(1):18-25
《史记》有很高的文学性,这是人所共认的。其描写人物的成就之高。简直可以说是一种超前的成熟。在《史记》出现之后.一直到唐代传奇出现之前的九百年间.没有任何一部作品的写人艺术能够与《史记》相提并论。有一位很有影响的评论家曾经说过:中国写人艺术有两个高峰,第一个是《史记》,第二十是《红楼梦》。这种说法并不是虚夸的。十几年前我曾写过一篇《(史记)的小说因素》,对《史记》中的许多小说特点进行过若干分析。文章最后对《史记》与我国后世小说的关系也提出了一些看法.由于那篇文章的重点不在这里,所以只能粗粗带过。现在已经过了十多年,觉得对于后面这个问题还有作进一步归纳说明的必要。在这里准备从三十方面来谈: 相似文献
14.
刘军华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9(2):53-56
<史记>是我国著名的史传文学作品,它在文学上取得巨大成就.其中,<史记>简洁的特征尤为后世称道.<史记>简洁的特征在叙事、议论、人物描写等方面都有充分表现. 相似文献
15.
杨树增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5)
司马迁是汉代伟大的语言艺术家,他对古奥的传统书面语进行了改造,对社会流传的口头语进行了合理吸收,创造了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又富有表现力的新的书面语,用这种具有新规范的文言来塑造传记人物形象,来表述自己的“一家之言”,使《史记》具有了独特的语言艺术表达特征。《史记》传记有抒情、有议论、有描写,但主要的方法是通过记叙来写人记事,主要记叙传记人物的言行,让人物以实际行为来表现自己,叙述人的语言常起介绍、联贯人物和事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李向明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7(3):66-69
《史记》在我国历史、文学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史记》的评论艺术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与先秦古籍、汉初文赋、太史公的创作目的有着密切联系 ,其“寓论断于叙事”、“夹叙夹议 ,叙议结合”、“直抒胸臆 ,画龙点睛”等评论方式也引起了后人的高度重视 ,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赵厚均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6(3)
《史记》受传统美学观的影响,在结构上有意识地追求对称美与对照美,其人物传记的结构类型也异姿纷呈:“千山起伏、峰断云连”、“绾结连珠、层叠上升”、“绣错花分、穿插包孕”。巧妙的结构为摹写人物提供了有力的手段。其建构合传、类传的方法———“搭天桥法”和穿插叙述,亦沾溉后人,衣披百代。 相似文献
18.
何旭光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4)
在《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迁曾假设有人非难他写《史记》而辩解说:“余闻之先人曰:‘……《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褒周室,非独刺讥而已也’。”这是说,《春秋》除了刺讽以外,也有褒,他要学习褒的一面,来光大汉家之“明圣盛德”。关于刺讽的一面,他没有直接谈,但是实际上正由于他在《史记》中对汉天子多有刺讽,才这样辩说的。他又在《匈奴列传》评语中说:“孔子著《春秋》,隐桓之闲则章,至定哀 相似文献
19.
肖振宇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6)
《史记》既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又是一部伟大的文学著作。作者司马迁以自己的卓越才能,巧妙地将史学与文学结合在一起,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刻画出众多各具风采的人物形象。其中的奥妙,主要抓住了人物性格的特征进行描写刻画。一、典型性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要想给人以美感,其特征必须是既有某种社会意义的普遍性,又有鲜明生动的个别性,做不到这些,就不能引起人的兴趣,更不会受人们的喜爱。而司马迁的可贵之处就在于能在两千年前将这种道理付诸创作实践。在《史记》中所写的人物有四千多,其中给人印象深刻的有一百多。这些人物个… 相似文献
20.
司马迁具有高超的讽刺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传记文学作家中的讽刺大师,他的《史记》也是具有卓越讽刺艺术的巨著。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曾假设有人非难他写《史记》而辩解道:“余闻之先人曰:‘……《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褒周室,非独刺讥而已也’。”这是说,《春秋》除了刺讥以外,也有褒,他要学习褒的一面,来光汉家之“明圣盛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