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闻一多的诗歌具有浓烈的生命意识,在《红烛》、《死水》中,诗人体会到生与死、哀与喜、痛苦与快乐、幸与不幸等种种人生滋味。生命意识在闻诗中形成三个层面:自然——文化——哲理。《死水》比《红烛》中的生命意识更为深化。  相似文献   

2.
鲁藜的诗歌紧扣生命的主题,礼赞生命的奋斗不息,创造生命的壮举,讴歌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折射出强烈的生命意识.生命因苦难而"绽放".生命因追求而美丽.生命的升华与超越不仅体现在对个体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的追问上,还体现在对群体生命、"大我"世界的追求中.向生命的高度攀登,突破"小我"的牢笼,将个体生命投入"大我"的世界,在"大我"的世界里无私地奉献和付出,与群体生命达成一片,最终铸造辉煌的个体生命.  相似文献   

3.
阿多尼斯是当代阿拉伯诗坛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歌在行吟低唱中聚焦生命的孤独本色、逆境中的生命力量、生命的创伤与疗愈这三重主题,从深层次上彰显了一种辽远、广博又丰厚的生命意识。诗人以宏大的文明理想和深刻的文化意涵为基点,将对生命价值的追寻和反思寄托于诗歌语言之中,建构出一座出凡入胜、汪洋浩博的艺术殿堂。以阿多尼斯诗歌为代表的阿拉伯诗歌创作,对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也为阿拉伯文学研究提供了崭新的学术视角。  相似文献   

4.
林徽因在诗歌创作中表现出强烈的时间意识:或者在过去、今日和将来的线性时间中追怀过去,凝望现实,希望保存人性的真善美,体现了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或者在瞬息与永恒的对比中思辨存在的方式和意义,张扬理性对情感的克服。林徽因的时间意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色。在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她将时间物态化,时为景显。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她自然审美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中国女性诗歌在其女性意识越来越得到彰显时,除了标志性的性别意识之外,还有一条更为内在和宽广的生命意识发展轨迹。这条轨迹逐次和参差地在不同的时代语境中表现为女性外在生命意识的张扬、女性生命意识的具象探索、女性内在生命意识的挖掘以及女性对自我身体的生命哲学高标,并且,在其自我身体的完成时刻又走向日常自在的生命状态的书写。  相似文献   

6.
第三代诗歌出现于 80年代中期。“生命意识”是第三代诗人的艺术主张 ,也是第三代诗歌美学特征的重要体现。“生命意识”由两个方面构成 :一是对待“性”的态度 ,一是对待“死亡”的态度。第三代诗人认为 ,应突破对性的禁锢和压抑 ,大力张扬人类生命的原始本能 ;而对待死亡 ,第三代诗人则采取了“面对”、“歌颂”、“渴望”的态度。本文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对第三代诗歌的“生命意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典诗歌中“生命意识”的内涵与泛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富于实用理性精神的中国文化传统,以博大深沉的生命意识为其重要内涵,既有对人格理想、功业抱负的追求,也有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慨叹.这体现到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中,就引发出许多感人肺腑的作品,既有哀伤孤独的基调,也有慷慨激昂的乐章.同时,生命意识在古典诗歌中,还产生了重要的泛化现象,即以侧面的渲染和间接的传递,渗透到怀古诗、饮酒诗、山水诗等类型中,形成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8.
汉魏诗歌是古代诗歌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些诗歌大多产生于乱世,表现了诗人强烈的悲剧意识。这种深重的悲剧意识既有对人生苦难的深刻忧患,也有对生命短暂的人生悲剧命运的痛苦思索。  相似文献   

9.
汉魏诗歌大多产生于乱世,表现了诗人强烈的悲剧意识。这种深重的悲剧意识既有对人生苦难的深刻忧患,也有对生命短暂的人生悲剧命运的痛苦思索。  相似文献   

10.
陈子昂诗歌有着浓烈的生命意识,他的诗歌对时空问题、人类自我存在价值、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宇宙的关系、生命的本质与意义等问题有深切的关注,独特的视角。造成陈子昂此类诗歌特色的基本原因是其思想出入儒、释、道三家,人生经历大起大落,以及诗人独特的生存方式与思考方式。  相似文献   

11.
史铁生是一个经历了种种苦难的当代作家,他用手中的笔不断地书写着、歌唱着苦难,用苦难谱写了一首首激扬的旋律。苦难的生命体验是他生命历程中最主要的一座丰碑,他用沉重压抑的笔墨描绘了一个残疾的世界,一个个苦难的生命里程,用他对苦难的理解来解读生命的意义,最终找到人生的精神解脱:死亡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人生在于过程。  相似文献   

12.
魏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特殊的时代,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大变化时期。说它特殊在于社会形态发生变异,说它是重大变化时期在于社会变迁在意识形态和文化心理上的表现,其中之一就是人的觉醒。人从神学的禁锢和谶讳宿命论的支配控制下解放出来,走向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喟叹,以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欲求和留恋,这些无不是人的觉醒的深刻表现。于是也分化了魏晋时期贵族、知识阶层人的生存状态,一类为面对短促的人生,“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极力追求人生享乐;一类为从老庄超然物外的思想中寻求苟…  相似文献   

13.
李白创作和生命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作是一种极其高级的思维活动,这种活动受灵感的制约,它把人的生命意识充分地调动起来。李白作为一个生命意识特别强烈的作家,他的诗歌、散文和大赋,都从真实的生命里找到了无数激活灵感的机缘。他虽然身背文学沉重的十字架,并在死亡之约上画押,但却迎来了生命的永恒和青春。  相似文献   

14.
唐太宗的个性和生命意识与其诗歌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族血统、出身门第、早年的军旅生涯,以及隋朝灭亡的前车之鉴等因素塑造了唐太宗的个性,政坛上的腥风血雨和执政的艰辛等又形成了他强烈的畏惧"天谴"的生命意识。其独特的个性和生命意识决定了他诗歌中崭新的意象选择、"明雅志"的创作目的、"虑高危"的理性自觉、"节之于中和"的情志统一和儒、道、释思想交融的"自适"情怀。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文论中 ,生命意识的显著特点是 :注重从对宇宙万物的观照中体悟生命力 ,品味生命的滋味、妙趣和真谛 ,在天人合一的情境中观审生命之大美。中国古代文论中的生命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生命力是宇宙人生之美的根本要素 ;艺术自身的生命力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宇宙人生的生命力 ;生与死或命运是人生的一大基本困扰和文艺的一个永恒主题 ;很多中国文论家从不同的角度直接或间接地致力于生命忧患的解脱与生命意义的探寻  相似文献   

16.
高丽文人林椿的人生烙有鲜明的时代印记,而其诗歌恰似一方平台,真实而又生动地展现着他的不遇之悲、流落之苦,以及贫乏与困顿。感伤与悲凉的苦吟中,林椿与现实世界碰撞下崎岖不平的心路历程清晰可见。  相似文献   

17.
泰戈尔的散文诗歌的魅力在于它的对"爱"--那种充溢于宇宙万物当中的暖融融的爱意--的吟唱.不同于印度传统精神中的"寂然于万物",泰戈尔思想中有着西方文化的人文主义思想的深刻影响.强烈的个体意识和对和谐完整、统一宁静的追求,使得他的散文诗歌中的生命意识既区别于印度传统又远离了西方哲学、文学中的生命意识观.  相似文献   

18.
泰戈尔的散文诗歌的魅力在于它的对“爱”———那种充溢于宇宙万物当中的暖融融的爱意———的吟唱。不同于印度传统精神中的“寂然于万物” ,泰戈尔思想中有着西方文化的人文主义思想的深刻影响。强烈的个体意识和对和谐完整、统一宁静的追求 ,使得他的散文诗歌中的生命意识既区别于印度传统又远离了西方哲学、文学中的生命意识观。  相似文献   

19.
对于生命与写作的话题,迟子建在1996年的《逝川·跋:雪中的炭火》中说:“我觉得无论是生命还是创作都应该呈现那种生命的自然状态:裹挟着落叶、迎接着飞雪,融汇着鱼类的呜咽之声,平静地向前,向前,向前……”这正是我想要表达的对迟子建作品的阅读感受:灵动、湿润和充满生命的勃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