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脱钩实证研究——以山西省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并运用基于驱动力(driver)-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影响(influence)-反映(response)框架而设计的DPSIR结构的OECD脱钩指标和Tapio脱钩指标。通过运用IPCC推荐的二氧化碳计算方法推算2000-2007年期间山西省工业部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以此为基础,运用OECD脱钩指标和Tapio脱钩指标对山西工业部门工业增加值与其能耗投入及二氧化碳排放之间关系进行了脱钩分析,得出作为该省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的工业呈现GDP与能耗投入及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扩张连结状态。该研究在我国首次构建本土性的关于旨在构建"低碳经济"而对经济增长与能耗投入及二氧化碳排放之间关系进行脱钩分析的尝试,将对其他省区的同类分析提供方法借鉴,也为我国构建低碳经济体提供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2.
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低碳城市——以上海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正在受到国际社会的日益重视,并成为我国推动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导向.在此背景下,上海培育发展低碳经济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着眼于发达国家和大城市的经验,上海要结合城市特点,体现具有自身特色的低碳经济内涵,并从低碳实践区和低碳试点区这两类重点区域切入,在低碳城市建设上走出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3.
一个政策移植框架的研究——以中国发展低碳经济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政策移植理论的发展,政策移植理论已经成为当前公共政策研究领域中最为学者关注的理论之一.同时,低碳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实现经济转型和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要模式之一,文章以政策移植理论为研究工具,结合国内外低碳经济发展的情况,尝试对我国大范围的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李建明  闻竞 《理论界》2011,(7):34-36
本文以河北省保定市为例,介绍低碳城市的概念及发展模式,详细分析保定市作为低碳城市所选择的发展道路,遇到的经济、社会和观念等方面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对保定市今后的低碳城市发展路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盐化产业作为高能耗、高污染和高排放的行业,面临巨大的节能减排压力;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盐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对低碳发展的机制进行评述,分析自贡市盐化产业碳排放的现状,提出政府需要构建发展低碳经济的引导机制、驱动机制、规制机制和补偿机制,分析碳交易市场构建需要建立的定价机制、交易机制和产权机制,阐述行业部门可以构建的锦标机制、集群机制、认证机制和协调机制,而企业则必须完善激励机制、创新机制和协作机制;并就自贡市盐化产业在政府、市场、行业和企业四个维度下发展低碳经济的十四种机制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6.
作为对低碳经济模式的积极响应,发展低碳旅游既有必要性也是可行的。利用县域所具有丰厚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通过倡导践行低碳旅游模式、开发高品质的低碳旅游资源、配置齐全的低碳旅游设置和培养高素质的管理者,大力发展低碳旅游,必将为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支撑。  相似文献   

7.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必须走低碳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产业结构就是其中关键因素之一.逐步降低碳密度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产业结构高级化明显有利于降低碳密度.世界城市化的历史表明,城市化有利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因此,城市化实质上有利于发展低碳经济.我国城市化水平还很低,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遵循城市化发展规律积极地推进城市化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产业的低碳发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全球性气候变化促使低碳经济走上前台.中国的产业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二氧化碳减排压力,但同时全球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经济也给中国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要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实现中国产业低碳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低碳经济是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如何有效地发展沿海产业集群,走低碳产业道路,促进经济健康平稳的增长,是当前河北省沿海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对河北省沿海产业集群现有产业结构作较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提出应充分发挥政府行政作用,积极引入河北省具有一定产业优势的机械装备制造业及新能源等低碳产业,通过产业链延伸及补链,科学构建产业集群,打造低碳产业园区,促使沿海产业结构优化,并大力发展与工业相匹配的现代服务业,加大力度治理沿海内地的污染企业,利用地理优势发展沿海经济,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人类社会正在面临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气候变化困境,一场世界范围内的低碳经济发展如火如荼.低碳农村建设在我国正面临着农业化肥使用不合理、农村养殖业发展对环境的污染较大、农业生产过程中“高碳”中间资源消耗逐年增加、农民生活能源结构单一等问题;同时,还存在着农民的实际收入增长缓慢、政府环保宣传有偏差、财政投入不足、农村“高碳”生态生活环境现状堪忧等制约因素.为此,必须从生产和生活两方面探讨低碳农村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全球低碳经济以及桂台经济合作都在快速发展中,贺州市的电力产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而这正是贺州市与台湾地区产业合作的结合点之一.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的台湾在低碳电力产业已形成较为突出的优势,而作为欠发达地区的贺州在工业化过程中已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挑战.积极把台湾电力产业的资金、低碳电力技术和人才引入到贺州电力产业中,以此为基础和契机,将会加快贺州的整体经济向低碳转型,这也是贺州实现跨越式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2.
伴随我国城市化运动的深入,城市文明凸显其规范城市发展秩序、提升城市发展品质的价值功能。在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尤其是世博期间,乃至世博后,上海对城市文明有更高的期待。在对上海城市文明水平、特点及问题现状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提出,社会认同是城市文明秩序建构的逻辑基础,网络式管理是城市文明秩序实现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由于产业结构变动和低碳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二氧化碳排放量,从而对低碳目标的实现和低碳经济发展产生较大影响。本文基于中国1989-2008年的相关时间序列数据,建立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二氧化碳排放量影响的线性回归模型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低碳经济目标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产业结构类型直接影响二氧化碳排放量,即第二产业与碳排放量呈现正相关,而第三产业发展能够降低碳排放量。发展低碳经济,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14.
张经 《天府新论》2014,(5):14-2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全国的行业协会和商会同政府脱钩,行业协会将同其他社会组织一样,成为与政府和企业有联系,但又相对独立的社会和市场主体。法律规范的完善是行业协会平稳脱钩的前提和保障。  相似文献   

15.
实现城市低碳化是全国低碳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正确选择主导产业对于构建低碳城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了城市低碳发展的主导产业选择模型和指标评价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南昌市主导产业的选择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南昌市要实现低碳发展应选择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行业、现代物流业、旅游业和服务外包产业七大主导产业。促进低碳产业发展,应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加大政策支持、增强自主创新和加强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16.
马静 《学术论坛》2012,35(9):109-112
作为处于工业化阶段的发展中大国,我国正面临着巨大的资源需求和环境压力。因此,我国必须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走低碳工业化的道路,并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如何在低碳工业化进程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这是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通过分析财政政策对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机理,以山东省低碳工业化发展为例,探讨现行财政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完善提升低碳工业化自主创新能力财政政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江西社会科学》2013,(12):61-65
目前,我国CO2排放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工业产业结构属于典型的高碳产业结构,城市产业减排就成为低碳发展的首选途径。虽然低耗能行业的发展、清洁能源的使用,使得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优化,但后起发展城市的碳排放现状还是令人担忧。以南昌为例,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造纸及纸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四大工业产业,同属于高碳排放总量和高碳排放强度大的产业,是碳减排的重点治理行业,应通过产业结构低碳化政策、能源结构优化政策以及低碳技术创新政策等,来推动高碳产业的低碳转型。  相似文献   

18.
低碳旅游生态循环经济系统构架研究——以湖南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旅游与循环经济存在着共同发展的基础,即低排放与高利用.湖南发展旅游面临着能源缺乏、旅游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通过对旅湘游客的问卷调查、游客碳足迹及旅行社旅游线路安排的分析,提出构架湖南低碳旅游生态循环经济系统,以期实现湖南旅游产业的创新和旅游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薛秀军 《东南学术》2012,(1):190-197
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突出,金融海啸余波不断的背景下,发达国家炮制并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强制推广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无疑为正在进行现代化转型的社会主义中国带来了巨大的风险与挑战。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需要中国与世界各国协同行动,同时也需要中国根据自己的实际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面对"低碳经济"的浪潮及由此带来的世界发展新一轮的竞争与博弈,中国需要做出自己的正确选择和定位,特别是需要向世界清晰地描述出自己的发展价值、理念和模式,以获得世界舆论的广泛支持。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