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亚里士多德的“中庸”范畴不只是一种规则否定性,即强调区别不足和过度,而且恰是旨在求取行动中的“真”,内在地指向着柏拉图“知识就是德性”的理智德性命题。中国古代儒家的“极高明而道中庸”则与西方的这种古典德性伦理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精神实质上十分相似,对于只强调“合法”的现代法性伦理(无论是功利主义还是义务论)均具有治疗性意义。  相似文献   

2.
德性知识论     
陈嘉明 《东南学术》2003,(1):116-123
德性知识论 (virtueepistemology)是当代西方知识论中产生的一个新研究方向。它是在已有的内在主义义务论与外在主义的可信赖论的基础上 ,运用伦理学的基本概念 ,尤其是亚里斯多德的“德性”概念 ,来解释规范性认识的产物。知识由此被定义为“产生于认知德性的真信念。”文中讨论了这一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索萨的“德性视角主义” ,包括它的作为能力与倾向的“理智德性”、作为思想品格与知识性质的“理智德性”、以及“德性的视角”等基本概念框架 ,并论述了德性知识论的最新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3.
“德性”是西方古典文明最核心的概念之一,它最初发源于“勇敢”这一军事性特质,但随即又溢出这一范畴,成为各种美善的统称。古典德性观念的建构是一个驯化勇敢的过程,经过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西塞罗等哲人的努力,通过对各种具体德性的排序、分类及其统一等命题的阐述,古典德性观念最终得以形成。在此总体性观念之下,哲学和历史两个层面可以区分出“政治的德性”与“哲学的德性”、“理智主义德性”与“共和主义德性”,这种区分及其内在张力构成了古典德性观念演进、发展的理论动力以及古今德性观念变迁的起点。  相似文献   

4.
儒家关于实践理智的观点与亚里士多德尽管不同,但具有相互可理解性.亚里士多德把心灵的实践理智的活动及其德性解说为明智,孔子与孟子则解释为"知"或"良知".在孔子的"知"与孟子的"良知"间有一种清晰的概念的联系."良知"是理解实践理智活动的另一种方式,区别于亚里士多德的明智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将明智作为一个辅助性的理智力量包含进来.作为对照,对实践理智的活动及其德性的明智的理解则不能把良知的概念包含进来.在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它仅仅作为"理解"被提及,而没有发展成为"良知"或"良心"的知识的概念.  相似文献   

5.
亚里士多德在批评“德性即知识”的命题时,认为苏格拉底抹煞了灵魂中的非理性部分,忽视了意志和情感在德性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亚里士多德继承了柏拉图关于灵魂二分的思想,认为德性是理性对灵魂欲望部分(非理性部分)的控制和正确引导,而恶就是由于理性失去了对非理性的欲望的控制。由此,他不赞成“恶是出于无知”“、无人自愿作恶”的观点。亚里士多德进一步论证了德性和恶都是出于意愿的行为,在这种行为实践中,人始终是自己行为的始因,所以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由此可见,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说包含着意志论和责任论思想的萌芽,这是他不同于苏格拉底单纯知识论伦理学的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6.
张刚 《河北学刊》2007,27(2):27-31
儒家德智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先后经历了“德智不分”、“以智帅德”、“德性之知”与“见闻之知”分辨、“良知与闻见之知总是一知”这几大发展阶段。它一方面表明,未来德性发展的走向必然是科学的、理性的;另一方面又说明,作为德性精神支撑的知识与外在客观知识虽有必然联系,但两者依然不是同一类型的知识,需进一步打通与融合。  相似文献   

7.
纵观中国哲学史,张东苏堪称第一位试图并业已建构价值哲学体系的思想家.“知识价值论”就是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知识即价值”又是这一理论的核心命题.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就张东荪的“知识价值论”及其现实意义作一初步探讨,以期抛砖引玉,请教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理论界在差异与矛盾问题上的分歧由来已久。焦点在于“差异就是矛盾”这一命题能否成立,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反对者把这一命题称为“等同论”,即把差异等同于矛盾.他们说,毛泽东历来不同意“差异不等于矛盾”的看法,1937年9月在读艾思奇《哲学与生活》一书时,曾指出“差异不是矛盾”的说法“不对”。可见他主张差异等于矛盾. 其实这种解释并不完全符合毛泽东的原意.他在《矛盾论》中批判德波林学派时是这样说的:“他们不知道世界上的每一差异  相似文献   

9.
<正> “性即理”是宋明理学关于人性问题的一个重要命题。“理”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基本哲学范畴,在宋明理学中具有本体论意义。将“理”引进人性论,用“理”来说明人性,这就使先秦以来为历代思想家们所重视的人性问题,由伦理范畴而上升到哲学本体论的高度。因此,“性即理”命题的提出,在中国哲学史上人性论方面。无疑具有突破性意义.“性即理”的命题,为宋代程颐、程颢所发韧和确定.二程明确指出:“性即是  相似文献   

10.
随着知识社会的到来,作为知识创新高地和人才培养基地的大学面临诸多挑战:学科发展从“高度分化”走向“交叉融合”;知识生产从“学科中心”走向“问题导向”;人才培养从“专业教育”走向“跨学科教育”.在这一背景下,学科交叉是推动大学知识创新的内在驱动力,是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大学顺应国家战略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基于学科交叉的教育转型,已成为高等教育应对现代社会变革、适应人才培养需求的时代命题.  相似文献   

11.
儒家的德性伦理与现代社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儒家伦理是一种德性伦理,但具有“共时性”特征及普遍理性精神。德性不是客观化的知识系统,也不是纯粹经验的集合,而是人的生命存在及其自觉(即反思理性)。德性的实现不仅体现了历史的目的性,而且体现了自然的目的性。德性伦理的核心是仁德,其表现形态则是境界。儒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可以融入竞争时代并在新的竞争中形成新的和谐,从而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人的社会角色是历史的、变化的,但人作为德性主体生活在世界上,并以此为基础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点是永远不能改变的。完成德性,提高境界,这就是真正的人生。儒家伦理的现代意义就在于此。  相似文献   

12.
杨婷  王秋菊 《青海社会科学》2002,45(5):62-64,83
(一 )“一”和“多”的范畴贯穿着中国哲学史的始终 ,“宇宙人生一切事理 ,均可按一多关系 ,简单归纳 ,要言不繁 ,朗若列眉。”1佛教华严宗和禅宗都提出过“一多”范畴 ,并且论证了一多相摄的关系。华严宗认为 :在觉悟者看来 ,宇宙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事物与事物之间、一事物与他事物之间都是圆融无碍的。法藏在描述法界缘起时说 :“初义者 ,圆融自在 ,一即一切 ,一切即一 ,不可说其相状耳。”2 “一即一切 ,一切即一”是华严宗表述相即观念的基本命题 :“一”指一事物 ,即佛身 ;“一切”是指其他一切事物 ,即众生。这一命题的意思是 ,一事物…  相似文献   

13.
个人之所以要选择道德的生活方式,成为德性高尚的人,则是因为个人以德性的养成作为人的自我实现,以德性生命作为个人生存意义之所在。“为仁由己”是孔子对“个人何以可以成就德性”这一问题的解答,也是儒家对于个人成就德性生命和实现自我所指示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论市场经济的道德维度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市场经济的道德性问题已然成为国内外诸多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交叉话题。受时下国内经济学界和伦理学界有关研讨的激励 ,本文尝试从经济伦理的视角 ,理解这一问题的基本意义 ,通过重新阐释所谓“亚当·斯密问题”的知识社会学背景和理论完整性 ,揭示市场经济的道德维度 ,亦即它自身的内在价值尺度 (或合道德性 )与外在价值评价 (或道德规范 )。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伦理学界有一个热门的命题,即“道德是人的需要的产物”.一些同志认为,应该在道德问题上突出人的需要,并依据上述命题,重构中国的伦理道德学说,笔者认为,这里讲的“人的需要”,其实只是一种抽象的、个人的需要.这就使“道德是人的需要的产物”这个命题发生了歧义,而且由此会引伸出违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可见,有必要就人的需要与道德的关系作出马克思主义的释义.  相似文献   

16.
逻辑真理与事实真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哲学文献中,逻辑规律即逻辑的真命题称为“逻辑真理”,涉及具体事实的真命题称为“事实真理”;前一种真理或命题又称为“分析的”,后一种真理或命题又称为“综合的”。逻辑真理与事实真理的关系问题,是逻辑哲学中的重要问题,也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知即善”是戴震哲学中一个十分著名的命题。戴震提出这一命题,旨在为性善说寻找理性论的根据,以对抗程朱理学以“理”说善的观点。知何以是善?知何以能使人为善?这是戴震“知即善”性善说的中心议题。本文将就这些问题略作讨论。  相似文献   

18.
周永坤教授《法理学》一书中的几个核心命题是:法本质论中的“理想命题”,法价值论中的“平等命题”,法社会论中的“主体际关系命题”和法(学)方法论中的“责任担当命题”。这几个命题是世界法哲学或法理学关注的核心命题,对这几个命题的澄清也可以看作是对邓正来先生提出的“中国法学向何处去?”在法理学层面的某种回应。我们和周永坤教授的《法理学》分享一种共同的学术立场,即理想和价值是法律的本体要素,追寻理想目标,担当价值责任,是法理学题中应有的本原之义。  相似文献   

19.
现有这样一个命题:“凡诗人都是作家”.否定这个命题得到一个负命题:“并非凡诗人都是作家”.负命题“并非凡诗人都是作家”与支命题“凡诗人都是作家”是矛盾关系.又据逻辑方阵,“有的诗人不是作家”与“凡诗人是作家”也是矛盾关系.因此,“并非凡诗人都是作家”等值于“有的诗人不是作家”,后者的命题形式为“有S不是P”. 现要在提出的问题是:根据“并非凡诗人都是作家”等值于“有的诗人不是作家”,我们能否把“并非凡诗人都是作家”的命题形式也分析为“有S不是P”?我认为不能.  相似文献   

20.
论教育德性的境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德性考察教育中的德性问题 ,它具有静态的逻辑结构和动态的发展规律。在教育德性的本质内核中 ,其特殊内核表现为教育德性的逐级上升的七种境界 :教育良知、断然选择、定位教育、宁静致远、安身立命、居安思危、止于至善。教育德性境界的上升机理是德得相通。教育之“德”与教育之“得”的矛盾 ,教育之个体“德得”与教育之社会“德得”的矛盾 ,是推动教育德性境界不断上升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