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世纪 4 0年代 ,马克思提出了“世界历史”理论 ,揭示了“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根源、动力及本质 ,并科学地预测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和结果。当今世界全球化浪潮正以迅猛的态势发展 ,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历史呈现出不同于马克思所处时代的许多特点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面临着全球化时代的挑战。如何应对全球化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提出的新课题 ?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这是马克思主义者面临的一个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2.
葛兆光 《文史哲》2022,(4):5-29+165
蒙古时代之后亚洲东部海域或环东海南海区域,可以作为一个相对完足的历史世界进行研究。由于蒙古时代之后,特别是15世纪起中国与西部世界相对隔绝,原本蒙古时代连成一片的欧亚大陆又成为“东是东,西是西”。恰好大航海时代后的全球交通上,海路逐渐超越陆路,因此,“东部亚洲海域”尽管也有海禁与倭寇、壬辰之役、明清易代、大航海后西人东来等扰动,但在19世纪中叶西方的根本冲击之前,它仍然勉强维持了大体稳定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秩序,而从这一秩序的形成、动荡与瓦解过程中,正可以看到东部亚洲海域从传统到近代的历史过程。之所以要把环东海南海作为一个历史世界进行研究,不仅为了回应和补充传统历史学界的“东亚”研究范式,以及新近流行的“中央欧亚”或“东部欧亚”研究思路,也是试图打破东北亚和东南亚研究之间的鸿沟,以更大的联系的视野,改变这一区域历史研究的局限。  相似文献   

3.
顿占民 《河北学刊》2002,22(2):68-71
新全球化时代各领域日益尖锐的“多样化”与“统一性”的矛盾 ,使回到现实生活世界和实践的哲学面临着这样一个严峻的考验 :是从“自我意识”出发 ,以“自我意识”活动扭曲世界和人自身“多样化统一”本来面目 ,使人们陷入独断“统一性”与“无根”多样化存在局限中 ;还是以本真智慧为根基 ,在生生不息的创新实践中把握世界和人自身“多样化统一”本来面目 ,实现个人和社会全面发展。这是一个关系人类生存质量和前途命运的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出路是 ,实现“自我意识”之道向本真智慧之道的根本转变和飞跃。这是新全球化时代的哲学主题 ,是当代哲学变革不可回避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4.
<正>当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既要回答“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世纪之问,也要回答“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才能实现现代化”的现代化之问。放在以百年计、千年计的“长时段”中审视,自大航海时代拉开全球化序幕以来,现代化率先在西欧突破,随后向全球扩展,形成了不可抗拒的世界性潮流,成为决定人类社会和各国命运的关键变量。西方国家率先打开现代化大门,  相似文献   

5.
唯物史观与全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士发 《江汉论坛》2003,7(6):10-12
在唯物史观中,马克思用“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阐明了全球化的历史过程。全球化是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不同民族国家、社会与个人之间相互交往、相互依赖,共同形成一个整体的历史过程。它包括历史向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转变与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向共产主义世界历史时代转变两大时期。当代全球化即是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向共产主义世界历史时代转变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虽然当代全球化实质上是资本主义主导的,但其未来趋势是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全球化观念的历史追溯与多维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马克思主义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属于整个世界无产阶级,而不专属某个民族与国家。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资本主义所首先开创的“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这一伟大时代的精神精华,从这一开始就具有打破狭隘地域性限制的“世界性”与“全球化”特征。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从“世界历史时代”逐步走向“全球化时代”的历史。在这里必须强调指出:“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与“历史转变为全球化的历史”并不是一回事,世界历史是相对于相互分裂的民族历史与地方历史而言,是指世界开始有了一部相互联系与影响的统一的历史,但在这里历史…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一百多年前就科学地预言了世界发展的全球化趋势,我们所处的世界现已进入全球化时代,世界秩序正在重构,文明的形态正发生着转变,人们已经开始接受和创造“地球村”的生活方式。同时全球化时代文化如何反应的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从分析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入手,探讨了全球化对民族文化的影响、全球化背景中民族文化的特点、全球化影响下民族文化的心态反应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面临全球化的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思想的历史上,神话、宗教和科学都给出过对世界的解释,它们都曾占领过哲学的地盘.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展开,世界进入一个全新时代.人类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神话、宗教和科学在这些问题面前无能为力.全球化世界及其问题需要哲学的反思.曾经被边缘化的哲学重新找回了自己的位置.与此同时,面临全球化的哲学义无反顾地转向了全球问题,全球化成了哲学的一个重要主题.面对全球化世界,哲学可以提供只有它才能作出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后殖民理论揭露了从殖民时期到经济全球化时代,西方发达国家一直对第三世界国家实施着隐蔽的文化霸权;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去重释后殖民理论视野中的西方文化霸权,用“民族”、“阶级”、“性别”的三维分析轴心去透视世界的文化图景,解析经济全球化时代阶级关系、民族关系和性别关系是如何跨地域地纠缠在一起。  相似文献   

10.
“大航海时代”到来后出现的两大历史发展趋向,一个是以经济全球化为驱动力的共生关系发展趋向,另一个是民族独立、建立与建设民族国家的发展趋向.这两个趋向,后者存在于前者之中,前者依赖后者活动来实现;尽管各具张力但具共生性,必须统一.这种辩证统一性规定了国际体系具有内在的本质上的共生性.尽管国际体系长期以来显示出寄生型、霸权型特征,但是其内在本质的共生性外化为共生型国际体系具有历史必然性.倡导个体利益与共同利益、“私道”与“公道”的辩证统一是实现国际体系历史转型的需要.“熊文”的“竞合型国际体系”说既无合理的实践性又无前瞻性.构建共生型国际体系是当代国际社会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1.
澳门作为近500年西学东渐和东学西传的独木桥,以及东西方各种宗教、文化交汇碰撞之地,在西方走向中国、中国连接世界的大航海时代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澳门研究在通向重新认知甚至改写中国乃至世界近代历史的学术努力中,应形成与敦煌学等相媲美甚至更具现实优势的澳门学.澳门学作为一种独立的学问,须以澳门深厚的历史及其研究为基础,建构以澳门历史和社会现实为核心内容同时又能丰富世界历史认知的知识系统,揭示出人类文明进程中的澳门图式及其学术范式,从而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乃至世界和平的进程提供有价值的参照.  相似文献   

12.
郑成功是明末清初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人物。他收复台湾的壮举,一直以来被国人津津乐道,传颂千古。至今大家仍不断赞扬郑成功的民族大义,认为他驱逐荷兰殖民者,维护了祖国的领土完整,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郑成功及郑氏家族所代表的海商集团,更是全球大航海时代的深度参与者。郑氏父子两代建立的海商集团,顺应历史大潮,以贸易为主体,不断发展壮大自己的海上力量,并最终称霸东亚海域。到了郑成功时代还结束了荷兰殖民者在台湾长达38年的殖民统治。由此可见,郑氏海商集团引领中国在全球大航海时代初期便深深参与其中,并一度取得辉煌的成就,而不是像人们认为的缺席了世界大航海时代。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是一个经济过程 ,更是一个体现社会结构变迁的社会化过程。世界范围内的全球化进程无论在性质、结构、趋向还是在交往方式上都正在或已经实现旧全球化向新全球化的转变。在这种转变过程中 ,如果世界旧有的规范无力对社会现在以及今后的需求加以调节 ,那么失范就呈不可避免之势。新全球化时代 ,物质决定论以及不平衡发展论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分析工具价值 ,经济的一体化迟早将导致法律的全球化。在非国家化和国际法主体多元化的趋势下 ,尊重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的“自由人的联合体”离我们会越来越近 ,现代的契约精神体现平等、理性、对个性和共同体的尊重 ,更主要的是体现“游戏规则”的新生 ,由此我们必须努力参与游戏规则的制定 ,以促进全社会的经济进步和法律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新全球化语境中引领文明对话和思想撞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平 《江海学刊》2004,(1):32-35
新全球化与文明对话 ,构成马克思主义当代语境。破除学科壁垒、积极应对新全球化时代文明冲突与思想对话 ,不断激活和张扬马克思主义作为时代精神精华、文明活的灵魂的本真性 ,推动着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对话本质上是基于新全球化时代交往实践之上、在“时代精神”与“时代精神精华”之间展开的、以新全球问题为核心的思想撞击和融合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和新千年钟声的敲响,摆脱20世纪困扰人类的发展“危机”,选择更加合理、完善和符合人性的崭新发展范式提到了人类的议事日程上。20世纪现代化的历史和经验说明,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由于其自身不可避免的缺陷,不可能准确阐释全球化时代的现代化发展进程。无疑,对之进行理性分析和批判,对我们理解全球化发展范式的必然性,对人类健康、文明地迈入21世纪,展望全球化的美好前景大有裨益。一、现代化理论发展范式的危机现代化作为一种全球化现象,源于二战后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崩溃、众多殖民地国家独立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化时代,时空压缩、时空多元化以及时空流动变得日趋明显,从而使得人类的社会生活实践日益复杂化.复杂性理论强调时空的流动性和生成性;不管是在社会世界还是在自然世界,时间和空间都绝不是简单的容器抑或"客体"的维度.基于复杂性科学的社会理论揭示了全球化时代社会世界随着不可逆的时间演化的真实样态,以及全球化背景下时空如何转型的机制.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进程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化”是一个可以从多种角度辨识、探讨和认识的概念。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全球化”可以区分为广义与狭义两层:广义的“全球化”泛指人类从彼此分隔的多中心时代逐步走向全球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历史进程;而狭义的“全球化”则指现代意义上的“全球化”,这揭示的是一个以全球主义意识形态为基础,体现的是所有国家利益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世界各国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度彼此融合在一起,使得具有共性的文化样式逐渐普及并推广成为全球通行标准的状态或趋势)。从1492年哥伦布远航美洲,把东半球和西半球联在一起,使人类第一…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     
在上世纪90年代上半叶,觉察到全球化趋势的最早和最有影响的人物,大概是国际问题专家、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之先生。他在“全球化与中国文化”(1994)中断言,世界已进入全球化时代,全球化的过程方兴未艾。他对全球化持肯定态度,认为这是历史必由之路:“回过头去看,许多先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美国学者亚历山大C·Y·黄对老舍短篇小说《牺牲》和长篇小说《文博士》的阐发方法为研究核心,更参照王德威、周蕾、菲利普·威廉姆斯、施晓玲等论点,发现英语世界学者们从“世界主义”角度阐释老舍的时代意义.英语世界学者自觉站在“世界主义”立场,揭示老舍在处理全球化与本土性问题上的辩证思维及对此展开研究的思路.这是一个有启示意义的视阈.  相似文献   

20.
“世界—国家”理论是雅克·比岱以自创的“元结构”方法对全球化时代现代性之本质依据与运演规则的阐明,为揭示当代世界体系的客观现实提供了终极视角。全球资本主义时代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世界体系中央性与“世界—国家”中央性之间的矛盾,即“元结构”的现实形式与普遍要求之间的矛盾,而构成“世界—国家”范围内的斗争应当由此予以思考。清晰梳理并客观评价比岱的“世界—国家”理论及其方法论基础,不仅有助于从总体上把握比岱现代性批判理论的深层哲学内涵,对于深化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理论与把握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