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民族社区通常被视为一种宗教场域,国家通过直接参与宗教活动或展现象征符号的形式来表达自身的在场,体现国家在宗教活动的属性、内容、仪式和关系等方面的存在.本文以贵州青岩为个案,阐释国家在场对民族社区宗教活动具有的重要影响,即国家通过自我规定和制度安排,以及与地方社会的互动等方式来实现民族社区宗教活动正功能的生成与建构,从而形成一种稳定、有序、和谐的民族宗教关系.  相似文献   

2.
同处亚洲东部的日本和韩国,都是单一民族为主体、多种宗教多种信仰并存的国家。本文以宗教生态的视阈,从日本、韩国宗教源流及现状入手,阐述两国的宗教管理体系,分析两国管理模式产生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孙林 《西藏研究》2006,33(4):30-35
文章主要对藏区古老的苯教的宗教属性和特征进行分析,认为在历史上,苯教作为一种宗教的名称出现时,其已经形成系统性的宗教体系,所以我们不能将之列为原始宗教。苯教一般被分为两类,即斯巴苯教与雍仲苯教。其中斯巴苯教与民间宗教有密切的关系,为藏区民间宗教的源流之一。  相似文献   

4.
脉尔干生活的时代,正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政治上的动荡不安与社会秩序的紊乱,对他一生的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致使他毕生关心社会的团结与整合.同时因其家庭出身的关系,宗教一直都是他关注的对象.  相似文献   

5.
满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东北三省,尤以辽宁省为多,其他散居在河北、内蒙古、新疆、甘肃、山东等省区,北京、天津、成都、广州等大中城市也居住着不少满族同胞。  相似文献   

6.
谢新华 《民族论坛》2011,(7X):83-88
通过回顾《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及《宗教经验之种种:人性之研究》这两本经典,比较了涂尔干的社会事实和詹姆斯的经验宗教这两种宗教研究范式。正确认识和理解这两种研究范式,对今后解读中国社会的宗教现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由中央民族大学知名学者熊坤新教授主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宗教理论与宗教政策》,内容体系设计新颖独到,研究方法复合多样,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材料翔实重点突出,分析透彻新见迭出,是一部用全新的视野探讨、析解、研究宗教问题的力作,有助于人们从宏观上全面了解当今世界的宗教理论与宗教政策现状及其走向。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两位作者就中国宗教的比较研究从宗教多样性的研究、国族化与重新发现"宗教"、中国宗教与印度宗教的比较研究、中国宗教的特殊性、和谐宗教与文化多样性等角度进行的对话。  相似文献   

9.
“差异”不仅是中西哲学的常态言说,更是不容否定的现实存在.当下阶段的差异性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持续进行的“出场”形态,是现实物质基础、多元思想文化价值和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的应有之意,也是新疆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应有”的不可“缺场”.进而产生于差异性社会基础之上的差异性话语也是“应在”和“实在”的中性“出场”.但基于形而上的直观和杂多的现实人多元、多样和多变特质,不可避免的、或隐或显的存在现实差异性话语的扩大化和变质的“时在”和“常在”.进而在界定“差异性话语”“差异性话语的扩大化”和“差异性话语的变质”这三个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最终在现实的“差异性话语”辨析和澄明过程中,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目标择取路径中化制约为动力提供一个观察新疆问题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宗教事务是社会事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和睦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文章分析了宗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和创造宗教和睦在宗教教义教规中的有效资源,提出要引导宗教从创造人内心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三个方面发挥作用,从而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这不仅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大方向,也将是宗教在今后很长一个时期的趋势和走向。  相似文献   

11.
12.
杂散居地区影响民族关系问题是"全方位的",影响该地区民族关系的因素也是复杂多样的,而宗教是其中比较敏感、较易与其他因素相关连的因素之一.本文主要分析宗教因素在杂散居地区民族关系问题中的作用或影响,探讨如何发挥宗教在维护杂散居地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岁时节日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它的起源、发展、演变的角度看 ,它与中国民众的时间意识有着密切的关联。传统岁时与当代节日虽然有着不同的时代特性 ,但作为时间民俗的两项内容 ,两者的文化联系密切。在民族文化建设的今天 ,传统岁时中的有效因素可以转换为当代节日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4.
民族问题是现代国家中的重大政治问题.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处理得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民族地区的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本文以族群意识和国家认同的视角,运用现代统计学方法,利用相关调查数据,对新疆两大族群--维汉族群关系状况进行实证分析,以期对进一步促进民族和谐和国家认同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随机抽取490名藏族大学生进行就业心理压力与社会支持的问卷调查,以期探讨青海藏族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和社会支持的关系.结果表明藏族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和社会支持分别在性别、家庭收入、是否班干部、是否参加社会实践等方面存在差异;而且藏族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中的家庭因素、个人因素和压力总分与社会支持中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总分之间呈显著性负相关;藏族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和社会支持之间互有预测性.说明建构社会支持的质量、平衡的社会支持网络、支持的利用度对缓解藏族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甚至对其他地区或群体有参照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土呷 《西藏研究》2012,(3):17-37
帕巴拉呼图克图是西藏昌都地区藏传佛教最具权势和名望的大活佛,其传承可追溯到明朝正统二年(1437年),从清顺治帝到乾隆帝期间,受封博善禅师、诺门汗、呼图克图尊号,受驻藏大臣和达赖喇嘛领导,直接管辖察木多(即今西藏昌都一带)地方。帕巴拉活佛的驻锡地为昌都强巴林寺,现已转世到第十一世。在其世系建立过程中,一世至十世帕巴拉间接或直接与祖国内地和中央政府发生亲密友好的历史,尤其是十一世帕巴拉活佛帕巴拉.格列朗杰,把历代帕巴拉与中央政府的亲密关系再次推向高潮,帕巴拉活佛之所以在宗教和政治领域有着崇高的社会地位与威望,除了自身的宗教造诣赢得广大信众的拥护爱戴外,更是与历代中央政府封赐和扶持的结果是完全分不开的。而这点不仅对于我们深刻理解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广大僧俗群众,尤其对藏传佛教活佛高僧具有很多有益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唐代汉藏两族宗教文化交流通过民间的方式,将汉地的儒家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传递到了藏区民间,也将藏族的苯教文化和其它宗教习俗传播到了汉地民间。民间层面宗教文化交流有益地推动了学者、僧侣层面和官方层面宗教文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从某种程度上保持了学者、僧侣层面和官方层面宗教文化交流的成果。  相似文献   

18.
印度、巴基斯坦冲突中的民族、宗教因素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管银凤  李健 《世界民族》2005,1(3):28-35
冷战结束以后,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各种政治力量为谋求自身的发展而不断分化、组合,在世界政治舞台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伴随着国际政治斗争的开展,民族和宗教因素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突出。近年来,中东的巴以战争、俄罗斯的车臣战争等无一不与当地的民族、宗教矛盾相联系。在南亚次大陆,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冲突更是如此。本文拟从民族与宗教的层面对印巴冲突进行粗浅的解读。一、印巴民族、宗教冲突的由来现在的巴基斯坦原本属于印度,它是根据宗教信仰的差异于1947年从印度分出去的。印度居民主要信仰印度教,而巴基斯坦居民则多信奉伊斯兰…  相似文献   

19.
藏传佛教班丹拉姆护法神信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班丹拉姆是藏传佛教护法神之一,自佛教后宏期始传播到了雪域高原,后经过各教派高僧大德的传播和渲染,渐渐成为各教派主要的护法神灵,特别是对于格鲁派而言,她与乃琼护法神组成了格鲁派红黑护法神的信仰体系。对于班丹拉姆护法神的历史、文化考证,能够使人们清楚地了解藏传佛教护法神信仰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脉络,更能展现信仰与世俗之间所存在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由于近段时间在文化遗产地频繁发生的灾害,使得灾害与文化遗产之间的关系变得尤为重要.灾害不但对文化遗产地的传承与保护造成极大的破坏,在对文化遗产地重建的过程中也相应带来许多问题.因而,从灾害的视角进行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不但可以有效地预见与防范文化遗产地的灾害风险,也能丰富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应用领域.同时在文化遗产地进行灾害人类学的研究,也能进一步扩大该学科的研究范围,对灾害所带来的社会文化变迁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因而,在灾害人类学中引入文化遗产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