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语同义词是英语语言学习和研究中最常见的且最难掌握的一个语言现象。英语同义词,由于其历史形成的不同和后天使用中的变化,在词的语义、语用、语体风格和搭配功能等方面都存在各种细微差异,以致于使用这些词语时不能随意张冠李戴。本文从以上四个方面归纳同义词在词的语义成分、语体色彩、形态和格调、使用域、结构、词义内涵和外延以及词的搭配中的细微差异。  相似文献   

2.
一个有序的言语社群,其社会语文生活中,始终存在着高雅语体与低俗语体的对立。这种对立,不仅调节着言语社群的言语活动,促使言语交际正常运行,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对立,既是语体发展的力量源泉、文学繁荣的能源,也是语言发展和维持纯洁的动力。因此,语体研究必须关注言语社群中的社会语文形态,以及存在于形态中的语体对立。  相似文献   

3.
语法学界普遍认为现代汉语实词具有多功能性,词类与句法成分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然而,根据对包含不同语体材料的依存句法标注语料库的统计,我们发现:(1)实际语篇中汉语实词的多功能性并不强,大多数实词只表现出一两个(主要)功能;(2)汉语实词的功能构成(不同功能所占的比例)在不同语体中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仅是口语与书面语的对立,而且比例高的功能其语体差异不一定大。根据词类的这种功能构成模式,运用机器学习中的分类算法,可以自动判断出一个词语的词类归属。  相似文献   

4.
矛盾表达与逻辑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的符号与意义之间并不存在一种单一、固定的关系,矛盾表达正是运用语言形式上对逻辑规律的违反与接受者在心理结构和深层语义上的复归,使处于矛盾关系的同一词语或词义对立的不同词语产生语义上的分解、融合或转化,从而取得言语变异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5.
了解公文语言在词语运用方面的特点,是正确划分语体、正确运用公文语言的前提和基础。本文通过研究,指出公文语言在词语的运用上,沿用了传统公文词语,借用了其他语体词语,吸收运用了新产生的词语,化用鲜活的熟语,形成了鲜明的语体特点。  相似文献   

6.
词语、文化信息与交流--对英汉"文化限定词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语是语言系统中的要素之一,词语反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知状态,然而,世界上各个不同民族因历史、文化等因素,在观察、认识事物时,往往会采用不同的视角,得到不同的效果,这些认识上的差异必然会反映到各自的语言之中.随着历史的不断推进,这些民族文化因素也会积淀在语言系统之中.这类携带着文化伴随意义的词语,我们称作"文化限定词语”.这类词语中隐含着文化信息,是我们在语言、文化交流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本文试图通过对英、汉"文化限定词语”的语义分析,阐明语言学习不仅需要掌握其形式,更应重视对其隐含文化信息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关于语体是否有模糊性的问题,伍铁平先生在分析模糊语言在学科中的运用时讲到“各种语体之间也没有截然分明的界限”(伍铁平《模糊语言学》第38页)。王德春也认为:“在人类社会的全部复杂活动中,不断出现种种中间的混合的语体现象,促使中间语体的形成”(王德春《现代修辞学》第119页),这些都说明语体具有模糊性。语体就是以语言的交际功能为依据而建立的语言功能风格类型,是为了适应不同的交际需要,有意地选择词语、句式、语音手段、修辞格等表达手段而形成的具有一系列语言特点的语文体式。从语体的定义看,“不同的交际需要”和“一系列语…  相似文献   

8.
文学语言和应用文语言由于各自言说的意图和表达方式不同,在语体的使用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本文主要从文学语言与应用文语言在语用功能、文体功能表现方法的角度,对文学语体和应用文语体在使用过程中的差异做些有益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文言格式和欧化格式都是书面语格式,但其来源不同,有显著差异,但我们的研究结果却显示:它们在现代汉语几种书面正式语体中的出现频率却基本保持一致性,高于在非正式语体中的出现频率;文言格式出现频率高的语体,欧化格式的出现频率也高,反之亦然。这反映出书面语体一方面与口语语体存在着“正式—非正式”的差异与对立,另一方面其内部也具有“保守-开放”的差异性特征,可见,冯胜利提出的“典雅—俗白”并不是书面正式语体内部唯一的差异标准。  相似文献   

10.
网络语体:一种新兴的语体类型探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现代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网络成为信息传输的重要方式,全新的网络交流模式导致了网络语体的产生。网络语体是适应网络交际的需要而形成的具有言语特点的体系,是一种介于口语与书面语之间的新兴语体类型。网上交际的快捷性使得交际者经常摆脱语言规则的约束,语言的简洁和变异成了网上交际的必然倾向。笔者拟从词语、句法、修辞三个方面对这种新兴的语体进行较为细致的描写。(1)网络语体由于可视和键盘输入等特点,词语表现手段极为丰富,外语、方言、拼音、符号、图形等手段都可以出现,同时网络紧跟时代,词语运用追求新奇、时尚和专业化。(2)网络语体句子简短,句法灵活,语序富于变化,较少使用关联词语和语义、结构复杂的复句,其日常聊天式的语言形式受到极大的青睐。(3)网络语体在修辞运用上具有很大的密集性和兼容性,几乎可以接纳所有的修辞手法。网络语体最常用的修辞方式除仿拟、比喻、押韵等以外,它独具特色的形貌修辞也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动态的交际过程中 ,语言转化为极具交际者个性特征的言语。言语交际有口头交际和书面交际两种基本形式。由于交际方式不同 ,语言的运用也会有所差异 ,这就形成了不同的语体。人们穿衣讲究得体 ,实际上说话、写文章也要得体。语体是一种客观现象 ,认识到没认识到 ,它都是存在的 ,并且制约着人们的言语交际。不同的语体 ,有着一系列与之相适应的语言表达手段 ;不同的语言表达手段 ,分别与不同的语体相协调。要想收到好的交际效果 ,就要注意使自己所选用的语言材料 ,表达手段与所运用的语体相适应 ,色彩相协调。…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中西文化差异对汉英语义和语用的影响,指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了大量的看似对等但实际上存在着很大差异的词语。只有把英语的表层结构与其深层意蕴统一起来,才能真正领悟在不同语境中的交际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17个语体、超过210万词的自建语体语料库,通过对72项语言特征的深度考察,汉语语体变异的多维度特征得到识别。结果显示:汉语语体变异主要呈现出"突出个人立场的互动VS客观精确信息""一般性叙事VS专业化说明""突出情感态度VS突出逻辑关系""复杂语法结构VS简单语法结构"等7个主要维度。该结果从国际上来看,在证实Biber所指出的"语体变异最主要的两个维度"以及"跨语言语体变异的三个共性维度"的同时,也反映了汉语语体变异的一些独有特征。结合国内以往的语体研究,本文识别出的7个主要维度,突破了我国传统口语语体与书面语体、正式语体与非正式语体等的基本对立,将汉语语体研究拓展至信息密度、语类类别、语法结构、主体介入、情感态度和时间指向等多个深层维度。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中西文化差异对汉英语义和语用的影响,指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了大量的看似对等但实际上存在着很大差异的词语。只有把英语的表层结构与其深层意蕴统一起来,才能真正领悟在不同语境中的交际作用。  相似文献   

15.
辞书语体是指运用全民语言以诠释词语或提供信息,并按一定方式编排,以适应人们查检、释疑的需要而形成的一种言语特点体系,其风格主要可概括为平实、简洁和谨严。辞书特殊的交际目的、接受对象、表述内容是形成它们的主要制导条件,已适应了诸条件的制约而稳定下来的语言运用体式是体现它们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摘要]对立不对称现象是人类语言的普遍现象,存在于语言的各个层面。文章运用标记理论,描写分析了维吾尔语反义形容词在派生词和复合词的构成、形容词变度量名词、熟语中的对立不对称现象,并对造成这些不对称现象的深层认知动因做了解释,从跨语言角度揭示维吾尔语反义形容词不对称现象的类型学共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英语是英语民族的语言,任何英语民族以外的人用英语则必须依照英语民族的习惯和用法.由于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风俗习惯,而形成不同的语言使用的差异.对于中国人学英语而言,在词汇、句式和语篇上都受到母语的干扰和影响,这一点在口语交际与听力理解方面尤为突出.因为语言的运用随着情景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语言环境会引起语言材料的功能分化,从而形成了语言的各种变体,即语体、如正式语体、非正式语体、说教语体、日常交谈、公众演讲、新闻报道与科学技术等语体.不同语体的使用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使用对语言的接受和理解能力有着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语体是适应不同的交际领域、目的、对象和方式的需要,运用全民语言而形成的言语特点的综合体系。根据非语言语境系列即交际领域、方式、目的、对象的不同,以及受这些因素的制约而形成的语言特点序列的不同,语体首先可以分为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两大类。各类语体在构成上都有自己区别于其他语体的非语言语境因素系列和语言特点序列,在运用上都有自己特定的修辞要求和配置规律。语体同修辞手段是个体与集合体的关系,当交际需要时,一定的修辞手段按照语体的特定要求,可以转化或选择为一定的语体手段,作为语体构成的语言材料和语言手段。一定的语体要求一定的修辞手段与之相适应,一定的修辞手段往往只适应于一定的语体。语体也是修辞手段的特定组合体、特定集合体。修辞手段的存在是以语体为依托的,语体是产生修辞手段的土壤,任何修辞手段都不能游离于语体之外,它不是依存于这一语体,就是依存于那一语体,没有存在于语体之外的"修辞手段"。各种语体又都有自己特定的修辞要求和特点,有实现自己的功能目标的修辞手段。因此,修辞手段的运用必须适应语体,为语体服务,受语体制约。  相似文献   

19.
英汉跨文化语用研究的焦点问题涉及表层的语言形式的选择,以及深层的社会文化价值取向。英汉社会文化价值的差异主导人们选择不同的语言规则,这些规则制约着语言形式,以至于在对待冲突或矛盾、提出请求、表示拒绝和异议的具体言语行为和事件中,这些语用规则既有对应,更有差异。深化对英汉语用规则差再的认识,有助于我们克服跨文化交际失误。  相似文献   

20.
论语体的交叉渗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适应不同的交际需要 ,语体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言语格调 ,是为语体规范。语言运用与语体相适应是修辞的一条基本原则。语体具有封闭性和排斥性 ,也存在着相互交叉渗透的可能。语体的交叉渗透产生多种修辞效应 ,具有广泛的语用价值。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语体的交叉渗透呈现出日益多样化、复杂化、经常化的趋势。研究语体交叉渗透的方式 ,我们认为首先可分为常规性交叉渗透和变异性交叉渗透两大类。变异性交叉渗透能产生更为丰富的语言表达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