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季食疗粥     
《家庭科技》2008,(1):40-40
一、春季药粥 春日多吃粥,可以祛病延年,有助头发的生长,美容美颜。有以下几种药粥可供选用:  相似文献   

2.
清代是传统中国社会救济事业发展的繁荣时期,京师作为"首善之区",社会救济事业尤其得到统治者的重视。清代统治者的社会救济措施中,开设粥厂、煮粥赈济是清代京师救助贫民的重要举措。清代京师粥厂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官办粥厂,主要由政府投资并管理;一种是官督绅办粥厂,由士绅创办,官府监管。清代京师粥厂对于救助贫民、安抚流民、挽救民生以及维护社会秩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粥是比较适合老年人的食品,配用中药熬制成药粥,对老年人习惯性便秘的缓解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4.
《中文信息》2005,(11):30-30
广东人烹粥天下闻名,川渝火锅遍布华夏,粤粥与川锅,本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两样风格,而偏有人使出“调和鼎鼐”的功夫,将这二者珠联璧合,融会贯通,发明出“粥底火锅”,不可不谓是食界之奇。  相似文献   

5.
夏日消暑粥     
《家庭科技》2008,(7):35-36
闷热的天气总是让人没有胃口,不如为家人煲一锅消暑粥吧。海带、绿豆、莲子、马蹄……将这些材料与大米或糯米轻松组合,就可煮成让人胃口大开的消暑粥,带走心中的暑气和燥火。  相似文献   

6.
听朋友说,某粥店一碗粥竟然卖到118元,当时我第一个反应是什么样的粥卖出如此天价,这么贵的粥谁能喝得起?去了之后,我发现这家粥店的生意竟异常红火。原来,这家粥店除了卖118元一碗的天价粥外,还有好多价格普通、味道鲜美的粥和各种小吃。而大多顾客点的都是那些普通的粥和小吃。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古往今来,人生在世,常见的风险莫过于遭灾之年:无米下锅,食不果腹。古时候没有社会保障制度,却早有慈善事业,如施粥之举。饥民早起排队,一人一勺、一勺一大碗。施粥因承办者不同而分为三种:一是王府官家施粥,二是富裕人家施粥,三是寺庙出家人施粥。其中宗教慈善事业流传甚广,至今已有千百年历史。  相似文献   

8.
动脉硬化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它是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老年病症的病理基础。介绍下列粥疗方法调治,有助于防治此病。 豆浆粥 新鲜豆浆500克,粳米50克。同煮成粥,当粥将成时加入冰糖少许。此粥具有健脾、养胃、润肺、补虚等功效,适用于年老体弱,营养不良者的调理,对高血压、冠心病也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玉米粉粥 玉米粉50克,粳米50克。先将玉米粉调成糊状,待粳米煮粥将成时,调入玉米粉糊,继续煮沸即可食用。此粥具有益肺宁心、理中开胃功能,适用于高血脂症、冠心病、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的调理。 大蒜粥 紫皮大蒜30~50克,粳米100克。大蒜去皮后在沸水中煮1分钟左右捞出,然后将粳  相似文献   

9.
国民政府迁都南京后,北平社会发展遭到重创,粥赈依然是北平社会救济的重要手段。1928至1937年,北平的民办粥厂数量多于官办粥厂,且集中于某些区域。这一时期粥厂有了常设的官办组织,粥厂的制度化建设得以进一步加强,官方组织与民间组织之间的互动灵活多元。从救济功效来看,粥厂的设立在有效解决贫民问题、补近代化救济手段之不足、缓解政府救济资金匮乏之窘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粥厂毕竟属于积极救济理念下的消极救济,因此其救济的局限性颇为时人所诟病。  相似文献   

10.
柠檬粥     
《快乐青春》2014,(8):90-91
今天,我和爸爸去喝柠檬粥。一路上,爸爸都在津津有味、兴致勃勃地介绍着。哼!我倒要尝尝,看看这粥到底有多好喝!到了粥店,到处都是甜丝丝的粥味儿。爸爸大手一挥,说道:“老板,还和以前一样,要柠檬粥!”过了一会儿,老板笑嘻嘻地端来一个大瓷碗:“这里还有几个小碗,你们自己想盛多少就盛多少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