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加快改革发展的步伐姚金林一、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具有深刻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小平同志在阐述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时一再倡导和强调的重要思想.是充满创新精神的马克思主义观点,是建...  相似文献   

2.
作为真理尺度的实践标准和作为唯物史观最终尺度的生产力标准以及作为价值尺度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辩证的统一。在思想路线上坚持实践标准,在社会发展实践中突出生产力标准,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全面贯彻“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半个世纪以来党和人民创造性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宝贵经验的科学概括和总结。江泽民同志最近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是对“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发展。为了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符合云南实际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 21世纪,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继续坚持“三个有利于”的衡量标准。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谈话明确提出判断改革开放的措施得失成败的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三个有利于”,坚持了实践标准和生产力标准的彻底唯物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4.
多民族国家在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关系中,影响民族发展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利益关系。能否处理好各民族间的经济利益关系,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安定、繁荣和发展。(一)经济发展水平是衡量民族地区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准。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提出了著名的“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指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小平同志“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实质是马克思的生产力标准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具体化。用“三个有利于…  相似文献   

5.
再论“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内涵沈东生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中科学系统地总结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方向,其中对于邓小平同志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中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和概括。“三个有利于”内...  相似文献   

6.
随着邓小平理论的深入普及,特别是改革开放实践的不断深化,“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越来越被广大群众所接受,对推进改革、扩大开放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然而,在具体运用中,就不免见仁见智,甚至存在有严重的误解、臆解,错用、滥用、为我所用。这就不仅使得这一科学的检验标准遭到非科学的解读,更严重的是给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带来巨大损害。坚持不坚持、能不能正确地理解和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确已成为事关改革开放大局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关于正确理解“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究竟是…  相似文献   

7.
一、“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定位  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2页)仔细分析这句话,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  1、“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判断姓“资”姓“社”的标准。因为,在小平同志1992年的谈话全文中,“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内容前后都紧联着…  相似文献   

8.
转变政府职能,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政管理体制顺德市委宣传部课题组改革开放以来,顺德市委、市政府努力实践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大胆探索,深化改革。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第二...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目标对党的建设提出严峻的课题:如何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一、在发展市场经济中,坚持用“三个有利于”衡量党建工作江泽民同志在阐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时讲到:“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标准。”这就为我们党提出了一个衡量各项工作的统一标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各级党组织也要用“三个有利于”衡  相似文献   

10.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适应历史发展的客观需要,先后曾出现过三个判断是非得失的标准,即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既坚持了实践标准,又发展了生产力标准,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它的提出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又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也是对社会主义再认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成果。邓小平把三条标准概括为互为联系和互为促进的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是对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事业进行深入考察和认真思考后所得出的科学结论。毫无疑问,“三个有利于”标准,是衡量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相似文献   

11.
实践标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认识论中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与作用.邓小平在坚持实践标准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把实践标准运用于社会历史领域,提出了生产力标准,进而转化为判断社会综合发展的"三个有利于"标准. "三个有利于"标准又落脚到实现人民的利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上,从而转化为人民利益标准.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人民利益标准,形成了一个真理标准体系,正是通过这样一个真理标准体系使实践标准从较为抽象的理论形态变为较为具体的实际形态,使实践标准更具实现性和可操作性,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真理标准从认识论标准到价值论标准的理论跨越和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12.
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是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一个科学论断,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的总结,是对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认识的必然结果。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并非固守某种具体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而是要在我国现有生产力发展基础上,根据“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解放思想,逐步深化对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的认识,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的继承和发展。"三个有利于"是一个价值标准,具备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条件。"三个有利于"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核心。只有将"三个有利于"纳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成为一个完备的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4.
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邓小平同志提出用“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姓“资”姓“社”和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在总结社会主义长期发展过程中的经  相似文献   

15.
董以山 《文史哲》2001,1(1):94-98
实践标准是真理标准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价值标准。从人类活动的两大尺度、“三个有利于”的内容和两个标准的特点看 ,“三个有利于”标准只能是价值标准而不是真理标准。不能把两个标准的统一看成是互相等同 ,把价值标准中的最高标准当作真理标准会把我们的事业引入歧途  相似文献   

16.
李东宽 《兰州学刊》2002,3(5):14-16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不仅对共产党的根本性质和任务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 ,也成为衡量党的先进性和战斗力的根本标准 ,与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既有内在的联系 ,又有深刻而全面的发展。我们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要联系“三个有利于”标准 ,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地领会、把握、实践“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17.
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提出了著名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即:“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①“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不仅直接引发了中国历史上意义深远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而且丰富和深化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巩固了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成果。更为重要的是,如…  相似文献   

18.
祝秦 《南方论刊》2007,(11):61-62
邓小平具有先瞻性地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要坚持社会主义信仰。而且坚持社会主义信仰要坚持多纬的判断标准,要以三个有利于为生产力标准,以政治的稳定民主的提高位政治准绳,以社会的安定文化的繁荣为社会基准,以改革开放的世界历史观为指针。  相似文献   

19.
许英鹏 《南方论刊》2003,(10):30-31
进入新世纪,党的思想路线对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必须把握辩证的、发展的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科学方法;必须把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本质要求;必须把实践重点放在坚持"三个有利于"和深化对"三个规律"的认识上.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提出了判断姓“资”姓“社”的三项标准,邵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可简称为三个“有利于”。这对于解放思想、消除顾虑,大胆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推动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是大有益处的。但人们对它的理解很不一致。有的认为,三资企业符合三个“有利于”因而三资企业就姓“社”。有的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