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柯林斯的《白衣女人》开创了侦探小说的先河,本文从认知的原型理论角度探讨小说中的人物原型、白色原型及相似性原型,并对其译本进行对比,浅析原型理论对文学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运用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的理论,以剖析吴太太这一人物形象为切入点,探究了女性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追求自由的女性的崇敬之情.  相似文献   

3.
盖尔·戈德温的短篇小说《一个悲伤的女人》的女主人公因不满于自己贤妻良母的角色,试图逃避丈夫和孩子。然而,由于习惯于这一特定的性别角色,她发现自己已无法胜任其他的角色。她陷入忧郁,最终自杀身亡。然而造成女主人公悲剧的主要原因是父权制度社会。  相似文献   

4.
生态女性主义吸收了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学的养料,以女性主义理论为支撑点,重新审视人类自身的文化系统,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各种问题。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来看,D.H.劳伦斯在《恋爱中的女人》中以生态环境和两性关系为切入点,探索自然和女性在父权社会中同为"他者"的身份地位,进而表达对父权制世界观的否定,以及构建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完全平等、和谐生存的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5.
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将自然问题、女性问题结合在一起进行思考和比较,早期作品《可以吃的女人》中即已经展现出生态女性主义视角。阿特伍德既关注伴随工业化、城市化而来的环境污染、生态问题,也关注职场女性与家庭女性的工作、生活处境。当生态问题与女性问题相交融时,男性与女性的关系变成了狩猎者与猎物的关系,女性变成了“可以被吃掉”的猎物,这种二元对立的模式同样体现在工业与自然的关系中——工业对应破坏者,而自然对应养育者,同样是以男性为主体的科学精神对以女性为主体的自然的征服与开发。在《可以吃的女人》中,女性角色在与大自然中的生物共情的同时,逐步认识并摆脱了自己被男性控制的困境,走向了独立与解放,体现出了鲜明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6.
约翰·福尔斯的代表作《法国中尉的女人》被誉为女性探索自我和自由的经典读本。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该小说是在男性的叙事中用男性的视角来虚构女性人物,因此并非是一部女性主义小说。本文以女性主义为视角来解读小说女主人公萨拉这一人物形象,深入分析其追求独立自由、试图改变维多利亚父权社会所规定的女性作为欲望客体的角色的历程,进而探析福尔斯在作品中所渗透的男权意识形态和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7.
《法国中尉的女人》中的女主角莎拉长久以来被标榜为女性主义的代表,但为人们所忽视的是,莎拉抗争的原因、方式及最终得到的自由都是与男性紧密相连的。莎拉看似是走在时代之前的独立女性,但她并没有能够摆脱父权主义的影响而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女性解放和自由。  相似文献   

8.
女性主义批评和女性主义叙事学有着一定的联系,同时也有着明显的区别。文章运用女性主义批评和女性主义叙事学的一些方法对奥斯汀小说《劝导》进行了解读。并且通过这些解读,较为形象地阐释了女性主义批评和女性主义叙事学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9.
加拿大当代作家玛格里特·艾特伍德的小说《可食的女人》体现了对女性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对男权社会的控诉。本文以杰梅茵·格里尔的女性主义理论为基础,论证了对女性从工作上、肉体上和婚姻中进行压迫的男权社会不断吞噬女性活力,使其成为不完整的女人的问题。男权社会在工作方面对女性仍有歧视和压迫,而对女性肉体的压迫使女性肉体失去活力,对男性有利的婚姻关系使女性陷入琐碎、繁重的家务劳动,剥夺了女性的职业,使其丧失活力。  相似文献   

10.
女性主义批评从女性主义角度研究《圣经》,提出了很多新见解,主要体现在《圣经》中的夏娃形象、路得形象、以斯帖形象和《雅歌》中的女主人公形象上。  相似文献   

11.
《圣经》中的一些女性形象各具特色,性格鲜明,甚至影响了众多作家的创作。她们拥有追求灵魂平等、仁爱宽厚、智勇双全等品质,是古代以色列妇女的卓越代表,也是当时社会绝对男权话语下一股不容小视的力量。夏洛蒂.勃朗特从自我体验出发,理解和接受这些女性形象,赋予简.爱追求平等、勇敢热情、宽恕博爱等特质,使其成为文学史上一个崭新且重要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2.
中西方文学中都有女妖形象的原型,其共同点是既充满诱惑又让人恐惧。《聊斋志异》的女妖形象与《三言》故事中的女妖形象都被称为“中国妖姬”。这些形象形态各异,暗示了一种有别于以被动和服从为特征的新儒学典型的反抗模式,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女性主义的特点。对这些女妖形象进行英译时。也自然带有女性主义翻译的特点。具体体现于三个方面:场景解读、心理细节和诗性描述。  相似文献   

13.
《恋爱中的女人》是劳伦斯著名小说之一。文章试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从三个方面,即女性自我意识的提高、社会价值的实现以及对和谐婚姻的追求,去探讨其主要女性人物的性格特征,以总结出劳伦斯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14.
《聊斋志异》中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聊斋志异》是中国文学史上文言小说的经典著作,它以大量篇目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女性的生活和生存状况,涉及了许多有关女性意识的问题,部分作品体现了女子追求美满爱情和幸福婚姻的主动性和反抗封建落后思想观念的自主精神,同时通过对这些女性在生活、爱情和婚姻及家庭中种种际遇的描写,肯定了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表明了作家具有了初步的女性主义观念,从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当时女性婚恋意识、反传统意识和经济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15.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第一部小说《可以吃的女人》通过对自然和女性命运的描述,批判了男性对自然的征服和对女性的统治,揭示了父权制不仅是妇女问题的根源,也是生态问题的根源。小说所体现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反映了阿特伍德对女性和自然问题的密切关注和深人思考,对当今的女性主义和生态政治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电影作品作为文化和思想的载体,能够有效传播各类思想和认知。随着女性地位的不断提升,电影中女性主义思想也愈发显现。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曾在中国一度热播,该片着力凸显女性主义,赢得了广泛的好评。有学者评论称,影片中的父亲马哈维亚无情地逼迫女儿走摔跤之路是男权制的表现,但通过对女性主义的形式和相关理论的探讨,分析电影中两位女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发现吉塔和巴比塔身上到处显露着女性主义色彩,她们坚持摔跤生涯是其主观认同和选择的结果,父亲更多扮演的是因材施教的引导者而非父权至上的决策者。影片体现了真正的女性主义思想,这对印度甚至全球女性解放事业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很多批评家往往采用简单的二元对立的观点来研究乔伊斯笔下的女性形象。其实乔伊斯笔下的女性形象呈多元性,她们或是屈服于传统,或是突破传统,或是以死来打破父权对女性的迫害。在《都柏林人》中,乔伊斯用为读者提供了多样的女性形象。文章以伊芙琳、穆尼太太和西尼考太太三位女性形象为例,从多元视角来重新审视乔伊斯笔下的女性形象,从中可窥探到乔伊斯反对父权制,尊重女性,支持女性独立、自由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18.
伊迪丝·华顿在其小说中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对幸福梦的建构和对情爱的痴迷构成了华顿叙述女性的两大主题。华顿深刻地描绘了女性所遭受的痛苦和挫折,无时不表现出对女性的深切同情和关注。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班纳姐妹》,旨在探讨处在社会边缘的贫苦姐妹深陷男权社会藩篱下悲惨的命运。  相似文献   

19.
赛珍珠的代表作《母亲》从男性对母亲的摧残、男性对自然的疏离、母亲与自然的联结、母亲自我意识的建构这四个方面体现出关爱女性和自然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表达了作者对男女平等、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呼唤。  相似文献   

20.
《她乡》是美国女性主义作家夏洛特·珀金斯·吉尔曼的名作。作家通过运用男性视角,在作品中构建了一个女性乌托邦,从而成功地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她者的世界,对现实社会具有进步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