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社会公正"与社会和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益分配的不平等具有累积性和延伸性,因而会引发复杂的社会矛盾。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社会公正所针对的主要是不能平等分配的资源或利益的分配问题,其中特别是财富的分配问题。“社会公正”作为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不仅在于它是人们评价社会是否和谐、是否合理的基本价值尺度,而且它直接关涉到能否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合作、社会稳定和社会效率。如果我们把“社会公正”理解为和谐社会的首要价值,那么合作、稳定和效率则是和谐社会所应达到的三个基本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们价值观念的新变化 ,提出了社会“允许行为”的新概念 ,并认为这是伴随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行为选择的新特点。在这一行为过程中 ,要对应改变我们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所实施的社会控制手段和方式 ,建构与社会转型期相适应的社会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3.
社会劳动价值论是钱伯海教授提出的劳动价值论的“新见解”。其所提出的“生产要素共同创造价值”、“科学技术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从社会看,产品价值只分解为收入”、“第三产业都创造价值”等观点需要澄清。对社会劳动价值论主要观点的辨析:非劳动生产要素不创造价值;科学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但科技本身不创造价值和新价值;第三产业并非都创造价值,如果认为第三产业都创造价值,那就混淆了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的区别,从根本上否定了劳动价值论;社会总产品价值只分解为收入的观点是马克思严厉批判过的“斯密教条”,它不仅在理论上不能说明产品价值中的C部分为何消失了,也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价值构成的现实。  相似文献   

4.
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社会思想家之一,梁启超借助西方进化论,将中西社会差异诉诸"群"之内在构造原理差异,并运用"家族"、"公私"、"家国"、"治乱"等本土概念对中国传统社会特殊的"结群规则"和"构成原理"展开研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中国社会论".其对中国社会自身特质的深层次认识,对于中国研究"本土传统"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社会经济观"的悲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靳文志 《社会科学》2005,3(7):17-21
舒尔茨的"社会经济观"由于过高地估计了人的知识和能力,而过度地否定了李嘉图关于资源环境的早期忧患意识,以及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过度地夸大了人类对于自然的支配能力,从而给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带来了消极的负面影响,导致"社会经济观"的悲怆.  相似文献   

6.
伴随互联网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展开,人类网络生存的日益广泛化,网络社会已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应该从社会发展理论出发,对"网络社会"进行社会学定位.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社会运行论的角度来分析论证了环境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这种关系学已经分析我国的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构成了威胁,必须反思维的推动社会质量的改善和"环境--社会"关系的协调.  相似文献   

8.
"社会和谐":社会稳定观的重大理论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培基 《人文杂志》2006,(2):152-155
社会和谐与社会稳定相互辩证.提倡社会和谐为维护社会稳定提供了新的方法论,其内涵的人本、公平、法治、诚信和宽容理念,建构了一个新的社会稳定观.这一理论创新对于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试析"社会矛盾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首次提出"社会矛盾簇"概念,并用于我国社会矛盾的分析与研究。为对此新概念确定一个定义,界定其内涵与外延,以及基于此概念衍生出的社会矛盾簇分类及社会矛盾的分析思路等进行剖析。本文认为,社会矛盾簇具有集聚性、相关性、相似性与根源性四个特性,基于此概念可以将社会矛盾簇分为:参与簇与对象簇两大类别,并对每一个社会矛盾簇进行细分,然后建立了社会矛盾的社会矛盾簇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0.
社会资本作为一种新的资本形式,是当前西方新经济社会学最重要的概念工具和分析范式,虽然至今仍存在着很多争议,但实践证明,社会资本理论大大拓宽了研究者的视野.对于国内的学者来说,社会资本终究是一种舶来品,在理解和应用时不能忽视中国传统文化背景,应该认识到,在概念的界定和功效上均应与西方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对社会形态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显元 《学术界》2005,1(6):21-31
"以人为本"对社会形态的解读,突显了人在社会形态中的基础和中心的地位,确认社会形态就是人本身.社会形态有两个层次的结构.第一层次结构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统一.这里的"社会"是社会群体利益关系及其分配调节的领域.第二层次结构是社会的结构、制度和生活的统一,其中"生活"是社会形态的价值目标,即实现人的利益,满足人的需要,提高和改善人的生活的直接领域.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又与结构、制度、生活发生相互交错的网络关系,综合了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形成了社会形态整体的网络结构,成为人创造活动的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2.
"虚拟社会"的人际交往及其调适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虚拟社会的人际交往是以网络为中介进行的 ,它与现实社会的人际交往显然不同 ,开放、自主、平等、间接、匿名等是其突出特征。网络在给人类带来进步的同时 ,也带来诸如人际交往失范、人际情感疏远和人际信任危机等负面影响。因此必须重视网络人际关系的调适 ,从普遍交往伦理规范的确立、法规的建设、教育与监控、心理援助、个人自我调整等方面对网上交往行为加以约束和调整 ,以促进虚拟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 ,维护人际交往的秩序  相似文献   

13.
社会意识形态是一个既敏感又常新的话题,其特征多重,而"强制性"特征是其重要且十分鲜明的特征之一.这种特征主要是借助国家机器,以多重手段,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统领社会,以及对社会集团、社会成员的言行规范来体现.  相似文献   

14.
走出社会理想构建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理想社会的探索与建构,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也是其重要的价值向导。然而历史表明,人类建构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理想据以解释社会生活和引导自己的活动,却往往深深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历史行程。本文依据人类历史的辩证法,着力分析了历史和现实中存在的“终点论”思想得以存在的认识根源和实践危害,并就如何走出社会理想设计的误区提出了自己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对于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已日益被提上了政府的议事日程。在政策模式的选择上,香港走的是一条"后福利社会"的道路。"后福利社会"这种模式是在考虑了弱势群体的需要和权利及传统华人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它相对于"福利社会"这一模式而言,更加强调个人职责和多元供给。受这种模式的影响,香港对于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是由政府与第三部门共同推动的,并实现了形式上的多样化,即货币福利与福利服务的齐头并进。  相似文献   

16.
梁艳萍 《学术探索》2001,(Z1):100-101
本文认为,"三个代表"的提出能够有力融合中华民族的统一心理;能够有力凝聚国民信心;能够唤起共产党员的自豪心理.  相似文献   

17.
18.
简论西北"花儿"的社会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艺术形式都有其一定的社会功能,没有社会功能的艺术形式是没有生命力的.本文揭示了"花儿"赖于流传的五大社会功能,即抒情功能、娱乐功能、交际功能、教化功能和民俗功能.  相似文献   

19.
"风险社会"理论与"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切尔诺贝利事件到波及全球的SARS病毒 ,乌尔里希·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再度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学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 ,从建立“风险社会”的规范性理论体系出发 ,探讨了“风险社会”理论的边界条件、“风险社会”理论的问题域以及“风险社会”理论的价值 ,试图尝试建构“风险社会”理论体系。这一研究无疑对于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的背景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张敏  聂长久 《学术论坛》2007,(4):180-183
莫斯科维奇所提出的社会表征理论在社会心理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与社会认同理论、话语分析理论并列为欧洲社会心理学三大重要成果。文章阐述了社会表征理论的内涵与特点,深入探讨了社会表征与集体表征的关系,分析了社会表征理论对本体论还原主义的批判,揭示了社会表征理论的根本目标是构建“思考社会”的心理学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