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819年,柳宗元逝世前曾遗书给刘禹锡:“我不幸卒以谪死,以遗草累故人。”刘禹锡遵照他的嘱托,后来终于将其著述编辑成书,使我们今天得以看到《柳河东全集》。从这件事可以看出,他们的友谊是多么的深厚,与李、杜、元、白等之间的交往相比较,其关系之亲密无间,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成为唐代文学史上盛传的佳话。  相似文献   

2.
刘禹锡之佳诗多产生于贬谪时期 ,其中描绘巴山楚水的部分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 ,景物色彩明丽 ,寓含乡国之思。其描述当地的民俗风情 ,呈现出鲜明的地域色彩 ,充盈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当地的劳动生产习俗、崇巫好祀风俗、喜好歌舞风情。这些与诗人坚定的信念、豁达的心态 ,及其心系朝廷、关心百姓疾苦 ,受南方文学、文学传统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刘禹锡评传     
刘禹钖,字梦得.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22年),死于唐武宗会昌二年(公元842年).他是唐代著名诗人,生前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白居易则称他为“诗豪”,极为服膺.他的诗歌,传诵之作极多.明杨慎说:“元和以后,诗人全集之可观者数家,当以刘禹钖为第一.其诗入选及人所脍炙不下百首矣.”①唐代在元和以后出现的著名诗人很多,刘禹钖能高居上游,与白居易等人相颉颃,说明他在诗歌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刘禹钖还是中唐著名的散文家和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在散文创作和哲学思想方面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诗人刘禹锡     
历史是評价作家的最好見証人。然而封建社会的历史对作家是不可能公平的。刘禹錫也享过盛名。与他同时期的自居易就曾說:“四海齐名白与刘”,清代的沈德潛甚至认为白居易与他“不可同日而語”。这些評价是太高了一些。但即使如此,也沒有使他的命运更好一点。他的桀傲不馴的性格与勇于革新的精神,毕竟是与封建社会温柔敦厚的詩敎大相逕庭的。他創造了許多諷刺詩,所以一直担着許多罪名,苏东坡学他,也挨了駡,他学习民歌最有成績,虽然也有許多人称贊过,这也許有时候文坛太  相似文献   

5.
楚地和楚文化历史悠久,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因"永贞革新"被贬楚地的刘禹锡在他贬谪诗的创作中受楚地敬巫祝、日火崇拜等风俗影响,其诗显现出新的光芒色彩;对楚地的古迹风物这类人文意象的描写,使其诗有了深刻的内涵;对楚地风雨四季这类自然意象的描绘,使其诗有了更多的灵动气息。不幸的遭际却让刘禹锡的诗歌创作有了新的成就。  相似文献   

6.
在中唐文人中,刘禹锡的士大夫情怀是很突出的,因而其诗文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这同样影响了他的词创作。政治生涯的受挫,使得作者选择了词这种新型的文学样式,他的词表达了贬谪生涯的感受和思考,也充溢着对人生事物的哲理化思考。作者虽然明确提出依曲拍为句的词创作理念,但其创作实践依然还是以齐言为主,韵律上也和近体诗创作相类似。这些因素使其词有着明显的诗化倾向,但这并不是词人在词创作上的新探索,而是与他的士大夫情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刘禹锡的诗歌创作与意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禹锡的诗歌创作“祖风骚,宗盛唐”,既有较为充实的社会内容,又有较为完美的艺术形式。其以意境论为核心的诗歌理论着眼于诗歌审美规律、创作规律的探讨,既是对当时诗坛上元白功利主义诗论的反动,又是对盛唐诗美学价值的重新认定,上承皎然,下启司空徒,对中国后封建社会的诗论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8.
刘禹锡在积极创作对古文运动形成实际支持的同时,无论其创作还是其理论观点都能保持自身相对的独立性与风格特色,无论是对文道关系的认识以及"文之细大,视道之行止"观点的提出,还是对文体的有意识辨析,明确区分文学与非文学以及对诗文关系的认识,所谓"诗者,其文章之蕴耶"观点的提出,都具有文学史、文论史上的巨大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禹锡诗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享有“诗豪”和“国手”之誉的刘禹锡,其创作成就今天已为学术界所广泛注意,其诗歌理论则尚未得到充分重视.各家文学批评史皆一词不及,或可为证.其实,刘禹锡不仅以其创作实绩在中唐诗坛独树一帜,而且善于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对它进行理性的概括和提炼,最终把它浓缩为深具会心的“说诗晬语”.因此,在中国诗论史上,刘禹锡亦当占有一席之地.兹掇其要,略加疏说,以为各家文学批评史作一补白.  相似文献   

10.
刘禹锡《和令狐相公言怀寄河中杨少尹》云:“章句惭非第一流,世间才子昔陪游。吴宫已叹芙蓉死,边月空悲芦管秋。任向洛阳称傲吏,苦教河上领诸侯。石渠甘对图书老,关外杨公安稳不?”这首诗中提到六个人,逐一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一)刘禹锡与白居易刘禹锡何时与自居易相识?贞元九年,刘禹锡登进士科、宏辞科。十一年,登拔萃科。贞元十六年,白居易登进士科。十九年,登拔萃科。元和元年,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刘禹锡的科名在白居易之前。白居易《梦得前所酬篇有“鍊尽美少年”之句因思往事兼詠今怀重以长句答之》云:“鍊尽少年成自首,忆初相识到今朝。昔饶春桂长先折,今伴寒松取(一作‘最’)后凋。”自注:“昔登科第,梦得多居先;今同暮年,洛下为老伴。”这首诗,只能说明白居易对刘禹锡先登科第表示羡慕,不能认为自居易在应试时就认识刘禹锡。白居易有《为人上宰相书》,是写给韦执谊的。书中说:“今主上肇抚苍生,初嗣  相似文献   

12.
刘禹锡散文多作于被贬时期,表现了他被贬后的痛苦、愤懑,尤其是不屈的精神。其艺术性,主要表现为富有激情,借古讽今,婉妙幽远;语言运用骈句占了相当的比重,对秦汉散文语言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3.
刘禹锡是中唐的一位著名诗人,在当时即被白居易称为“诗豪”。但关于这位“诗豪”的婚姻问题,两《唐书·刘禹锡传》无只字记载.唯们日唐书》本传仅云:“子承雍,登进士第,少有才藻。”建国后,卞孝先生在《刘禹锡年谱》中首次对其婚姻概况进行了勾勒,认为:“妻D氏,先卒。继配D氏。”据此可知,刘禹锡一生凡两娶。卞州普》的依据是,首次结婚有刘禹锡的《伤往赋》及序可证,续弦则在《传信方》中有所记载。具体则为:禹锡《伤往赋》平云:“予授室九年而统。”其时禹锡约三十岁左右《赋》云:“坐匡康兮抚婴儿。”可见有一子系元配…  相似文献   

14.
柳宗元与刘禹锡是中唐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由于有着与屈原类似的资质才能、时代境况、理想追求及政治遭遇,故他们对屈赋皆有着不同程度的接受。考察柳、刘赋作,他们在承继屈赋关心时政之忧世情怀、嫉恶刺邪之批判理念、九死未悔之斗争精神及志端行直之高尚人格等方面有着相同的一面。然在赋体形式、创作方法、内涵特质、赋作精神和赋体发展等诸多层面,他们的认识又有着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15.
汉传佛教绘画与佛教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佛教在中国汉地的发展和传播 ,汉传佛教绘画逐渐地产生和发展起来 .中国汉传佛教绘画 ,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 ,其劝化世道人心 ,崇德兴仁的特征十分显著。同时 ,丰富多彩的中国汉传佛教绘画 ,对佛教的传播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作为中唐两位著名的文学家 ,刘禹锡和柳宗元不仅在诗歌、散文领域成就卓然 ,他们的赋体文学也应受到重视。两者的赋作具有若干共同特征 ,同时又分别在精神上和体式上呈现出不同风貌。  相似文献   

18.
藏族,是祖国统一大家庭中历史文化悠久的一个民族。据最近考古发现证明,西藏古文化早在一万年以前就同祖国的华北、华南等地的古文化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根据藏族史料的记载,西藏是先有佛教,后有文字,然后才有历史的记载。在佛教传入和藏文创立之前,虽然有不少王位承嗣的传述,但无充分的历史论据,也无详细业绩的记载,尚需进一步寻求资料,进行考究。那么,佛教到底是什么时候传入西藏地区的呢?一般佛教徒认为是在公元五世纪末六世纪初,拉脱脱日宁赞时代。五世达赖喇  相似文献   

19.
20.
甘露之变后,面对宦官的恐怖政治,士林伤感消沉,嗫嚅退缩,而刘禹锡却能始终保持儒家政教型品格,砺节守正,至死不变用世济世之心.正是凭着对信念的坚持,对理想的执着,使他的后期诗歌,关注现实人生,是非憎爱分明,英迈之气,老而不衰,取得了高于白居易的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